紅樓御貓第三百二十三章 你果然是懂技術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御貓 >>紅樓御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三章 你果然是懂技術的!

第三百二十三章 你果然是懂技術的!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橘貓不是貓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品御貓 | 橘貓不是貓 | 紅樓御貓 
多了個當皇帝的爹,黛玉雖說有些受寵若驚,但還是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

聰慧如她,自然明白這份特殊的榮耀中,飽含著各種各樣的利益糾葛。

同時也知道不管這份榮耀會不會給她帶來麻煩,她必須得盡快適應新的身份,好迎接新生的挑戰。

“臣婦賈氏(臣林如海、賈琮)拜見陛下,陛下萬安!”

“太夫人快快請起,賈琮,扶你祖母起來。大伴,賜座!”

皇帝心情很好,走下御座親切的與老太太寒暄了幾句家常,最后才將目光放在了亭亭玉立的閨女身上。

黛玉款款上前,大禮參拜:“女兒黛玉拜見父皇,愿父皇萬年,大夏萬年!”

都認閨女了,皇帝老爺也就沒有避嫌,親自將其扶了起來,和藹的說道:“朕子嗣不昌,大閨女已經嫁了人,宮中只剩淳兒一人。倒是認了你這個才華橫溢的女兒,朕心甚悅。”

說著,他還沖林如海擠了擠眼睛,哈哈大笑:“林卿,你可別怪朕跟你搶閨女,前幾日在稀音樓,玉兒這丫頭不知道惹了多少人眼紅,恨不得將其搶回家去給自己當閨女。朕當時就想啊,這丫頭要是朕的閨女多好,如今倒是如了愿……”

不管皇帝老爺這話有多少真實性,但看其神情明顯高興有黛玉這個閨女。

殿中氣氛融洽,頗有一家子親近的感覺。皇帝今日豪了一把,又一次下旨賞了黛玉不少貢綢錦緞,金銀玉器。

說話間皇帝老爺又高興起來,非要賜一公主府邸。嚇得黛玉連連婉拒,說是林、賈兩家不缺她住的地方,何必靡費國庫之銀,不如換成錢糧保境安民,讓皇帝老爺更加欣賞這個小丫頭。

等慈寧宮來人相詔,皇帝才放了黛玉離開,讓老太太陪同其前往后宮覲見太后,留下林如海與賈琮繼續說話。

不過今日的話題更多是戶部的事情,賈琮只是個陪客。約有半個時辰左右,賈琮無聊的坐在椅子上昏昏欲睡,突然有內侍匆匆送來急奏,他才清醒了一些。

急奏是西邊送來的,皇帝拆開看了看,嘴角揚起:“弘兒到了西安府后,先是以祭祀軒轅黃帝的名義領著陜西官員前往黃陵,回城途中快刀斬亂麻,拿下了與齊文華暗中勾結的左布政使譚楚楠等一應官員。隨后進駐西安,迅速掌握了整個陜西的軍政大權。”

林如海起身整理衣冠,鄭重拜下:“臣為陛下賀、為大夏賀,儲君舉棋若定、賢明英毅,乃大夏之福,乃萬民之福。”

賈琮附其言道:“呃,俺也一樣……”

皇帝聞之暢快的笑了起來,扶起林如海后,將急奏遞給了他:“林卿也看看,弘兒說關中今秋已有大旱之象,為以防萬一,他想讓朝廷多送些糧食過去。愛卿最近就忙一些,籌集糧草早日送去吧。冬日的時候,就該動手了。”

“臣遵旨!”

林如海看完了急奏,應諾之后突然靈光一閃:“陛下,臣請旨,既然今秋陜西有大旱之象,那不如帶一部分土豆過去。若明春旱情稍解,可在陜西推廣種植土豆,以安民心,也可解陜西糧食不足之癥。”

皇帝一聽此議妙極,不過在做決定之前還是將目光放在了賈琮身上。

“你覺得此議如何?朕記得你之前說過,土豆頗為耐寒耐旱,可否在陜西先行推廣種植?”

賈琮琢磨片刻,點了點頭:“土豆的確耐寒耐旱,若在陜西種植,雖不及京畿精耕細作產量高,最少也能有一二十石的產量。臣以為,此計可行。”

“那就這么定了,林卿盡快安排,讓戶部多派些熟手過去,最好能在明年春天多育些種苗,擴大土豆的種植規模。”

皇帝說話間看了好幾次賈琮,最終還是忍住了派其前往陜西負責土豆的推廣種植之事。

不過還是跟賈琮要走了榮國府十幾個種田的好手,以保障此事馬到功成。

雖說皇帝未提別的,但林如海在出宮后還是將賈琮叫到了一旁。

“今冬就算了,明年開春前你就請旨去趟陜西吧。你因土豆封伯,就要盡善其事。反正明年的鄉試在八月,足夠你將陜西的事情安排妥當了。”

今年的中秋宮宴極為與眾不同,皇帝老爺的義女、文安公主敕封大典就安排在奉天殿前。

皇帝親自為其賜金冊,由宗正少卿錄名黃家玉蝶。在京的皇親國戚紛紛送上賀禮,給了黛玉極盡的榮耀。

便是宮宴時,黛玉的位置也僅在幾位長公主,以及皇貴妃楊氏所生的皇帝親女之后,甚至排在小公主淳兒前面。

奉天殿宮宴酒酣之時,太上皇還當場出題,命內侍送去慈寧宮。

等內侍捧著黛玉的詩稿回到殿中,老爺子直接開啟了炫娃模式。

“瓊樓玉宇。

分明不受人間暑。

尋常豈是無三五。

準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我閱盡今和古。

何妨小駐聽吾語。

當年弄婆娑舞。

妙曲雖傳,畢竟人何許。”

“魏老頭,我孫女這首中秋詞如何?你家那小子可寫的出來?”

魏老爺子贊嘆黛玉才華橫溢的同時,對太上皇的炫娃之舉很無語。

“啊對對對,圣人說的對,老臣的孫兒不及文安公主遠矣!”

首輔大人直接認輸,但圣人的炫娃舉動不但沒有結束,反而變本加厲了。

“賈琮,朕的孫女都寫詩了,你還不趕緊來一首!”

啊?哦!

賈琮苦笑著放下手中的筷子,琢磨了一下,抬腳跨步。

一步、兩步……七步成詩。

“玉顆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常娥鄭與人。”

哐當!

見過賈琮去年中秋節在宮門前醉酒吟詩的人還好,受邀赴宴的薩摩藩使臣卻已驚呆了。

七步成詩,七步成詩啊!

大夏的永豐伯是曹子建轉世嗎?


圣人老爺又開始了哈哈大笑,挨個喊著老臣的名字。

“魏老頭,你看朕的孫女婿這詞怎么樣?入不入得了你的眼?”

“齊愛卿,你認為這兩首詞好不好?”

“哎呦,老牛別光喝酒啊。來品鑒品鑒,朕的孫女與孫女婿寫的詞。什么,你說你是大老粗不懂?沒事,朕懂啊,朕給你講評講評。”

整座奉天殿四處都傳蕩著圣人老爺的大笑,便是金殿屋頂的飛鳥都跟著嘰嘰喳喳應和起來。

可憐群臣被圣人老爺逼著想詞夸贊,甚至贊美的詞都被人用盡了,那些武將被點名后,只能舉起酒杯猛灌一口,說上一句俺也一樣。

八月中秋一過,楓葉漸紅,秋老虎徹底不見了蹤影。

被皇帝收為義女的黛玉,似乎沒有多大的變化。除了每月不定時會去宮中給二圣并太后等人請安外,始終埋首書房,不斷完善婦幼輔助計劃。

賈琮幫忙提了不少建議,不過他的想法在黛玉看來太過超前了,有許多并不適合大夏的實際情況。

最后還是入宮請教了主理后宮的皇貴妃楊氏,往各長公主、公主的府上送去了帖子。

有了宮中的支持,黛玉的計劃進展雖然緩慢,但卻是有條不紊的穩步推進著。

京中各府的貴女很快就聽說了此事,哪怕有人私下說黛玉是現眼包,卻也不敢露出半點抱怨,隨大流的加入了黛玉的組織。

賈琮沒有打攪黛玉的忙碌,莊子里的玉米熟了后,雖說畝產不及土豆,卻也有畝產十石的產量,讓文同軒欣喜的往宮中跑了一趟,又從皇帝老爺的私庫中磨走了八十萬兩白銀。

當然,老貔貅就是老貔貅,三十萬兩用作購買玉米種子以及種植培育的方法,剩下五十萬兩被他放進了戶部銀庫的密室中。

等賈琮跟戶部交接完玉米的事宜,倭國各藩的使臣終于抵達了京城。

而此時已經是十月初了,工部的大匠早就將閹割版的神武大將軍炮玩出了花。

賈琮松開了捂耳朵的手,呲牙一笑。跟禮部員外郎聶朝儀說道:“妥了,咱們現在就去瞧一瞧,這群倭人到底懂不懂技術!”

島津久美成了宮妃,自然不宜拋頭露面。

薩摩藩的副使是島津家族的家臣千田剛一,他被禮部的人喊去城外看完了火炮的試射后,被閹割版神武大將軍炮的威力徹底征服。

震天的響聲如天神雷罰,遠處的羊群被炮彈砸的血肉模糊,讓千田剛一不由的生出了遐想。

若如此大炮被薩摩藩用在戰場上,整個倭國誰還能是他們的對手?

萬世一系的天皇?呵呵!

將軍大人,臣一定會給大人披上黃袍的!

回到京城,千田剛一好不容易穩住了心神,打算跟賈琮好好談一談購買火炮的事宜。

不想剛一入禮部的大門,千田剛一就被手底下的人悄悄拉了拉衣服。

只見其手指前方的連廊拐角處小聲說道:“千田大人,您看那邊……”

連廊轉角的人影令千田剛一雙眼微縮,因為那人是他的熟人,肥前藩今川家族的家臣,北岡崇信。

肥前藩可是薩摩藩的死對頭,兩家為了爭奪與高麗、大夏的海貿權,在海上快打出狗腦子了。

這還是薩摩藩的水師力量稍強一些,才拿下來最賺錢的大夏方向貿易。

肥前藩的人這個時候來大夏京城干什么?難道他們也是為了大夏的火器?

若今川家族擁有了神武大將軍炮……

嘶,萬萬不可!

千田剛一的心不平靜了,他立馬加快了腳步朝聶朝儀的值房走去。

等千田剛一離開此處,剛剛從聶朝儀值房離開的北岡崇信從連廊的拐角走了出來。

他的眼中露出了一絲嘲諷,與身旁的副手說道:“島津家族的人還以為只有他們自己聰明,卻不知他們的人中就有咱們的探子,一切都在將軍大人的掌控之中。你立刻往登州傳信,盡快把銀子運過來,咱們要趕在島津家族之前將大炮送回倭國。”

賈琮聽完了龍禁衛探子的匯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實際上千田剛一與北岡崇信的那場偶遇戲,不僅僅只有那一場。

四天時間內,賈琮與聶朝儀將前來大夏的薩摩、肥前、肥后、大隈、長門、石見、出云等十幾家倭國藩鎮的人,安排的妥妥當當,一個都沒落下。

兩兩一組,只要他們之間有沖突,就會安排一場偶遇。

于是乎原本定價的兩千兩一門大炮,很快就炒到了兩千八百兩,而且還在繼續增長中。

千田剛一剛開始還跟賈琮抱怨說紅夷的佛郎機大炮價格只有一千六百兩,想要借此壓價。

賈琮直接扔出了一張訂購單據,肥前國已經以三千兩一門的價格,從大夏工部訂購神武大將軍炮一百門。

這還只是第一批,賈琮直接了當的說道:“千田,本伯跟你明說了吧,肥前藩有意訂購兩百門大炮,人家把定金都送來京城了。要不是陛下說薩摩藩是大夏的親家,本伯還真就把僅有的兩百門大炮賣給肥前藩了。”

“天朝只有兩百門大炮?”

賈琮點了點頭:“神武大將軍炮就是工部的匠人日夜趕工,產量也有限,就這兩百門也是原本準備給你們薩摩藩的。可肥前藩的人真的很懂技術啊,人家懂得大夏的不容易,直接把價格抬到了三千兩一門,本伯也不好拒絕。”

這該死的小崽子!

千田剛一心中暗罵賈琮的厚顏無恥,難道給的銀子多就是懂技術?

可他不敢得罪賈琮,心一橫說道:“那剩下的這一百門大炮我薩摩藩買了。三千兩就三千兩……”

“千田,你果然是懂技術的!”

賈琮一聽銀子又到手了,咧嘴笑了起來:“不過薩摩藩到底是我大夏的親家,與那肥前藩不同。本伯做主,薩摩藩的火炮每門兩千八百兩,那二百兩就當做是大夏與薩摩藩的友誼!”

千田剛一捏著鼻子簽了契約離開了禮部,聶朝儀從屏風后走了出來,看著桌上的契約嘖嘖說道:“伯爺果然料事如神,千田剛一是不敢讓肥前藩買走剩下的一百門火炮的。”

“工部永遠會剩下一百門火炮。”

賈琮呵呵一笑搖了搖頭:“工部已經翻新了禁軍退下來的五百門舊火炮,反正倭人不懂技術,送去倭國的只要能響就行了。本伯就用這五百門火炮,將這十幾個藩鎮的口袋掏干凈,好為我大夏將士鑄造最先進的大炮!”

還能這樣玩?

聶朝儀震驚了,好半天才表情復雜的苦笑起來。

“伯爺,您才是最懂技術的!”

月票推薦票

原諒我不會寫詩,只好從前人手中“借”了兩首。(讀書人的事不能說抄,就是借,沒錯,就是借!)

一首是宋代郭應祥的《醉落魄·丙寅中秋》,一首是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至于大炮的價格參考的是明代佛郎機大炮的售價。

今晚就先更新到這里,明天繼續。晚安

(本章完)


上一章  |  紅樓御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