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昌嘴上說沒什么,但太阿高懸,蹇義總覺得脖子冷颼颼的,他做事已經非常小心了,不敢說半點錯處沒有,但也追究不到他的頭上。
譬如給官吏加的津貼,都是以武英殿議政,太子監國的名義發布。這種事情就算陛下不喜追究下來,也不能單獨問他的罪過。
要挨板子,一起撅屁股罷了。
又能有什么!
但是徐景昌抓的這件事卻不一樣,那是蹇義早年的一樁錯處。更好玩的是當年授意的人,已經在靖難之役中,瓦解冰消了。
蹇義沒法推脫責任,只能自己扛下來。
而一旦他自己扛,事情就微妙了。
毫不夸張講,自己的去留已經捏在了徐景昌的手里,他具備了扳倒自己這位天官的能力。
宦海沉浮,這本就是尋常的事情,蹇義還不至于失態,但是蹇義想不通,徐景昌到底是怎么一抓一個準?
難道錦衣衛真的手眼通天?
他們能明察秋毫,大明上下,無所不知?
想來想去,蹇義不由得出神,徐景昌察覺之后,輕笑道:“蹇天官,我主張的針對官制的改革,你怎么看?”
蹇義稍微遲疑,立刻道:“很好,我全都贊同,如果需要,我和定國公一起聯名上奏,懇請陛下降旨通過。”
徐景昌笑了,他突然道:“蹇天官,咱們倆也是老朋友了,你能跟我聊聊心里話不?”
蹇義聽到這里,竟然莫名其妙松了口氣,臉上帶笑,“求之不得。”
徐景昌斟酌了片刻,才緩緩道:“我有些想不通啊,你說一個沒啥經驗的進士官,剛剛進入官場不久,為什么就有人愿意給他很重要的事情,難道就不怕他出了疏漏嗎?”
徐景昌又補充道:“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單純好奇,隨便舉個例子,還望蹇尚書解惑。”
蹇義也很干脆點頭,沉聲道:“其實吧,此事跟士林的一些習慣有關。”
“怎么講?”
“自然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了。”蹇義笑道:“人們通常會覺得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文人,什么事都能辦好。考中了進士,儼然文曲星下凡,伱說神仙做事,還能有錯嗎?”
徐景昌恍然,用力點頭,可隨即又困惑道:“蹇尚書,尋常百姓這么想也就罷了,難道就沒有明白的人?”
蹇義哈哈大笑,吐出了四個字,“將錯就錯!”
徐景昌也恍然道:“原來如此,沒有出錯,哪有油水可撈?而且初入官場的年輕人犯錯,又是學問人品極好的,大家伙都愿意網開一面,再給一次機會,對吧?”
蹇義長嘆一聲,也就不需要多言了。
當年初入官場的蹇義就是如此,將錯就錯,讓他處理一些自己也不擅長的事情,隨后上面那些人撈好處,如果出了事,就讓他背鍋。
不過蹇義是幸運的,他不但沒有背黑鍋,還因為運氣不錯,進入吏部,十年冷板凳坐下來,熬上了吏部右侍郎。
隨后在建文朝,被黃子澄等人排擠,朱棣登基,直上青云,坐上了吏部天官的寶座。
說實話,如果不是徐景昌提起這事,蹇義都幾乎忘了自己當初剛剛進入官場的事情了。
恍惚間,竟然仿佛前世一般。
“定國公,用人的這套東西,千年傳承,無師自通。所謂結黨營私,互相庇護,朋比為奸,貪贓枉法,就在這里面啊!”
徐景昌點頭,“屬實。”
蹇義又嘆了口氣,“定國公,如今你官居一品,身為通政使,儼然宰相。我不妨說句過分的話,為什么歷代賢臣名士都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不愿意有所作為……也不是說大家伙都因循守舊,貪得無厭。實在是一副老病之軀,不好瞎折騰,縱然是好心,讓下面的人去做,也會漏洞百出,難以收拾。”
徐景昌很用力點頭,“天官之論,確實老成謀國,金玉良言。但我想請教一句,當真就沒有辦法,就不能稍微改變一下?”
蹇義眉頭一皺,他略沉吟一陣。就忍不住輕嘆道:“定國公,你此番匆匆回京,就是這個目的吧?”
徐景昌頷首,隨后十分感嘆道:“蹇天官,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我懂。奈何眼下機會難得。南邊下西洋,北邊榷場。商貨圓通,財稅大增。天子有勵精圖治并吞八荒之心,臣子也該有大刀闊斧,謀萬世太平之念。如果錯過了這個當口,你我都會悔之晚矣的。”
徐景昌感嘆道:“我絕非要拿捏老兄,更不是要扳倒你這位天官,我心里頭清楚,你是最清楚官場事情的人,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離不開您老兄的鼎力相助。”
徐景昌又站起身,背著手,在地上踱步。
“你方才說我身居一品,儼然宰相……你這話還是不對的,宰相承上啟下,要直接處理政務……但是我現在頂的還是通政使的頭銜,歸根到底,我的使命是讓政務上下通達,真正做事情的,還是諸位同僚。”
蹇義聽這話,渾身一陣陣顫抖,心里頭暗暗驚嘆。
雖說他是地地道道的老油條,但是依舊不免怦然心動。
這是做事的良機不消多說,徐景昌又把姿態放的這么低,屬實是難得。
如果放在幾年前,蹇義立刻熱血沸騰,直接挽起袖子了。
但是如今的他,可沒有那么容易上頭。
“定國公,你看我這邊要怎么辦,你有個妥當的章程沒有?”
蹇義依舊把皮球踢給了徐景昌。
徐景昌也不意外,“蹇尚書,說到底還是用人的問題,朝堂需要增加商稅的份額,整個財稅都要調整,怎么收上來稅,又由誰來負責,千頭萬緒,我一時也想不清楚具體要怎么辦。”
蹇義點了點頭,突然微微一笑,“定國公,要讓我說,還真有一個辦法,我也跟夏尚書提過,奈何他沒有興趣。”
徐景昌好奇道:“是什么辦法?”
蹇義道:“是這樣的,以如今大明的狀況,我們在每個州府縣城,增設官吏,收取商稅,非但繁瑣復雜,而且還得不償失,有好些縣城,收上來的稅,還不夠官吏的俸祿。”
徐景昌連連點頭,這一點他也承認。
山東,北平,有許多州縣都是這樣。
收上來的那點銀錢糧食,還不夠當地官員的俸祿,需要朝廷補貼。如果一律增加官吏,征收商稅……稅能收上來多少還不確定,俸祿開支肯定爆了。
而且還會造成拼命壓榨老百姓的情況,搞不好地方天怒人怨,激起民變。
有人說,難道征稅還能虧了?
這就是現實的無奈,非要強征稅賦,不但會虧錢,還能亡國。
徐景昌道:“蹇尚書,那你有什么好辦法?”
蹇義笑道:“也談不上好辦法,無非是在幾個緊要的關口,設立稅卡,比如說廣州、寧波、泉州,這三處都有市舶司,需要向外貿易,我們只要針對需要出售的商貨征稅就是了。”
“怎么說?”
“這不很容易嗎,如果售價二十兩一匹,按照三成稅賦,就是六兩銀子,對吧?”
“對,這不還是現在的辦法嗎?”
蹇義笑道:“不一樣的,以這匹絲綢來說,買進來的時候,許是要八兩,轉賣出去二十兩,商人賺的是十二兩,并非二十兩,按照二十兩征稅,其實不公平的。”
徐景昌恍然一驚,蹇義說的什么玩意,他已經明白過來了。
不就是增值稅嗎!
針對增值額征稅,當然了,你要是拿不出來前面的憑證,那就最后一個商賈負責。
如此一來,征稅的重點不是所有的老百姓……而是一些最關鍵的城市,一些最緊要的市場。
也就是說,只要抓住少數幾個地方,也就夠了。
官吏增加不多,效果卻是拔群。
“蹇天官,這么好的辦法,為什么夏尚書不愿意答應?”
蹇義呵呵道:“征稅這個東西,代表權柄啊,能征所有人的稅,憑什么只征少數人的?”蹇義笑瞇瞇的,“更何況,這么一來,只要在蘇州、松江、九江、淮安、北平、廣州等地設立稅官就夠了,不必滿天下增設稅官。你也清楚,夏原吉一直想拿他的戶部取代吏部,成為百官之首。他怎么甘心少增加官吏的議案?”
徐景昌恍然,摸了摸下巴,貌似這事還是自己跟老夏說的。
“蹇天官,那你主張怎么辦?”
“好辦,把整個大明,劃分幾個征稅大區,每個方向,安排一名官吏,不管叫什么名號,總攬征稅事宜,配屬稅丁,設立賬房,安排相應的錢莊,方便商貨流通。到時候我們只要在朝中增設總算衙門也就是了。”
徐景昌深深吸口氣,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蹇天官,您老真是謀國之臣,這么好的辦法,為什么不早說啊!”
蹇義哼道:“我早說有用嗎?朝中事又豈是我說了就能辦的!定國公,我突然想通了,你為什么會知道當年的事情!有些人果然是居心叵測,用心歹毒,天生的混賬。”
蹇天官切齒咬牙,怒不可遏,整個人都要爆炸了。
徐景昌兩手一攤,“我可什么都沒說……只是剛剛你提到的這個總算衙門,要不要交給戶部?”
“交給戶部?做夢去吧!正好放在通政司下面,要不仿效宋朝,設個三司使也行,反正不能讓姓夏的插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