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漂美人193 口碑:元宵晚會表演接踵而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竹漂美人 >>竹漂美人最新章節列表 >> 193 口碑:元宵晚會表演接踵而來

193 口碑:元宵晚會表演接踵而來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16日  作者:煙水漪  分類: 言情 | 現代言情 | 都市生活 | 煙水漪 | 竹漂美人 
第193章口碑:元宵晚會表演接踵而來

回程的路上,黎簫接到了一個電話,來自畢節衛視。

畢節是黔貴省的一個地級市。

在春晚剛結束兩個多小時就能反映過來,足見這個地方電視臺的敏銳。

竺笙和黎簫看著彼此。

“如果答應,整個春節都將在訓練中度過。”黎簫說道。年關了,辛苦了一年的人,只想帶女朋友回家。

竺笙沉吟,揣測著“黔貴衛視是省電視臺,技術肯定也更先進。他們可以支持全息投影,畢節是市級衛視,未必有這么強的手段。也就是說,即使表演同樣的節目,也需要根據當地衛視的條件做調整。”

黎簫把玩著竺笙的手指,畫圈圈,“咱們說好了,明天回帝都。正好逆行,錯過春運高峰。”

過年期間,帝都幾乎是空城。

竺笙望著黎簫漂亮的瑞鳳眼,權衡再三,“可是,采月亮在元宵節上演,真的超應景啊。要不,咱們征求一下竹漂隊的意見?”

她站起來,拍著手,沿著大巴的過道往前走,“漂漂隊的寶貝們,大家聽我說,就在剛剛,我們接到了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們想先聽哪一個?”

漂漂隊是竺笙給這支竹漂戰隊取的名字。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竺笙吸引,很快七嘴八舌給出了答案。想聽好消息的聲量,蓋過了壞消息的。

“好消息就是,”竺笙往下壓了壓手勢,“我們剛剛收到了畢節衛視的元宵節晚會邀請。”

對于一個成立不到半年的草臺班子,能接到表演機會,無疑是最大的肯定。

阿云卡嗓門高,第一個響應,“接,表演起來。”

而其他人則陷入猶豫。

其實也可以理解。阿云卡是年輕人,連女朋友都沒有,對于家,對于團圓,沒有太多的牽絆。而中年人,則分外珍惜與家人的團聚機會。

“壞消息是什么?”一個大叔問。

竺笙理解大家的情緒,人總是要做出一些選擇,有舍也有得。“如果我們接受了演出邀請,就要犧牲春節期間和家人團聚的機會,要在排練中度過了。所以,這次演出大家憑自愿,如果人員不夠拉一支隊伍,我們就好好休息,回家過年。”

作為小隊長的阿云卡,依然第一個表態,“我的意思,接受。現在對于的我們來說,就應該趁熱打鐵,多演出多曝光。誰能保證一直有人愛看咱們?再說了,別老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你已經在老家了,媳婦不是天天看嗎?你為家忙著賺錢,老婆才最高興吧。”

阿云卡的話,可謂話糙理不糙,惹得眾人哄堂大笑。

苗族青年喬波島,平日里和他接觸最多,“我同意。我和我爸媽說,他們一定會同意的。好男兒,志在四方嘛。”

在兩個隊長的帶隊下,又有好幾個人同意演出。

“媳婦或許能理解,但家里還有老人,盼了很久,我這次退出。”

最后十六名隊員,十二名參加。

竺笙聳聳肩,朝著黎簫,像是在說,“看,事已至此。”

黎簫勾唇,“我奉了母上大人的命令,帶你回帝都,現在只好等表演結束了,再一起回去。歌伶,你回去和我媽說一聲。”

黎家和柳家都是四合院里的,世交,走幾步就串門去了。

柳歌伶鎖著眉。其實早些天,她母親也在催著她回家了。可她之前任性,為了逃避席玖,好久都沒有和竺籬笙簫的小伙伴們一起。看著大家為了一個目標而拼搏,她深受感染。

哦,堅決不承認是舍不得和席玖分開。

“黎簫,既然表演總不能沒有音樂吧,我覺得我這個音樂總監還是很重要的。畢節的風俗與筑城總有差異,音樂也要因地制宜,所以我決定了,也要留下來。等表演結束了,再北上和我老母親負荊請罪。”

席玖抬眸,眼神似要黏在柳歌伶身上。

到了他這個年紀,所求所愿皆為家族產業之永續,夢想是很虛無縹緲的。可他喜歡的人兒啊,是真真把熱愛過成生活的。她整個人都在發光。

“還有我!”這是花蒔,音量不高,擲地有聲。

她只有一個回不去的家,左右都是要在赤水度過的。

明昭陽別過頭去看車窗。他倒是也想留下來,熱血一把。關鍵他一個技術男,留下來有什么用呢。

Sigh,技術無用啊。

在大家熱烈的表態下,原本幾個想回家團圓的,也拾起了念頭。

那就表演吧。回家延后幾天,也無妨。

“那就這樣,”竺笙拍板,“明天臘月二十九,一直到初二,大家在家過年,初三起開始排練。我們去畢節和那邊的衛視溝通一下需求。時間有限,大家全力以赴。”

臘月二十九,黎簫給黎瑞翔、羅錦嫻發了個視頻,告知了父母不能回家的情況。

黎瑞翔秒變鞋拔子臉,視頻通話里就抄起了鞋。

“我說黎簫,你是不是翅膀硬了。你愛創業,我由著你;你長期在外,還給我惹禍,我都給你兜著。咋地,過年還不回家?你就算不管老爸老媽,總要在你爺爺奶奶膝前盡孝吧。”

“爸,你聽我說,”黎簫做出怕怕的樣子,認慫,“這不是正好有表演嗎?這都是我通往創業成功、財富自由的必經之路。三年時間過去了一年半,我也是為了給您一個交代啊。”

羅錦嫻嘆著氣,搶過手機,“簫哥啊,這表演也用不著你上臺,都是笙笙表演,我們在電視上都看到了。實在不行,你自個兒先回來。還有,你們的婚禮,到底是什么時候辦啊,不是說戒指都送了嗎?”

這是親媽啊,人艱不拆,說的好像他沒用似的。

“媽,你有所不知,笙笙上臺必須我在后臺,這就是愛的力量。再說,我還得給她直播呢。那兩千萬粉哪來的,不是我一次次直播來的嗎?我們現在年入千萬,沒有我也不成啊。”

黎瑞翔和羅錦嫻大眼瞪小眼,目瞪口呆。

年入千萬,兒子創業成功了?

他們隱隱感覺,千萬粉絲是個很可怕的數字,但具體變現多少,他們不曾細問。這是給與兒子的自由,也不想增加他的壓力。

“好小子!”黎瑞翔此時洋洋得意起來,大有“吾家有兒初長成”的自豪。“悄么聲發財了,難怪這么有底氣。看來我這酒店大業,沒有繼承人了。”

“爸,你是想一個紈绔,繼承你的衣缽,然后某一天再敗光?還是有個能干的兒子,不靠你也能闖出一片天來?”

黎簫的一句話,驚醒夢中人。

是啊,父母之愛子,不是為之計深遠嗎?等等,好像被帶溝里去了。

“廢話,你就不能作為一個能干的兒子,繼承我的天下?非要做那紈绔敗家二世祖?”

黎簫見說不通,祭出殺手锏。

拋笙笙。

哦不,讓笙笙出面。

竺笙出現在了屏幕前,未開口先笑,桃花眸、小梨渦,任誰都發不出火來。

“叔叔、阿姨,這次是因為我爽約,都怪我。我們元宵節表演一結束,就飛回帝都。我還和黎簫說,以后在帝都建一個分部。以后,他就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你們了。”

黎瑞翔和羅錦嫻嘖嘖,看看還是兒媳婦懂事,太會疼人了。

“笙笙啊,這大冬天的你們訓練要注意安全啊,掉進水里可不好受。我和你媽……我和你阿姨,等著你們回來。”

臘月三十。

黎簫體會到了“上門女婿”的滋味。

孤家寡人的他,被叫到了竺笙家。

竺笙和奶奶貼對聯、對窗花,忙的不亦樂乎。

竺春河叫上黎簫,“過來,殺雞。”

黎簫攤手,殺生的事沒干過,而且家里的烏骨雞,本來就對他有怨念。“叔叔,我聽笙笙說,殺豬宰雞不是都提前弄好嗎?咱們赤水的習俗,是除夕殺雞嗎?”

竺春河上上下下打量黎簫,若有所悟,這帝都的公子,不敢殺雞,也是可以理解的。“這不是你一起過年嘛,當然吃新鮮的。自家的食材,是最高的禮節。”

黎簫被這最高的禮節打動了,屁顛屁顛跑過去幫忙,結果沒抓住,鬧得雞飛狗跳。

竺春河無語,不凝噎,算了,讓他哪涼快哪呆著吧。

年夜飯是豐盛的一大桌子,很多赤水當地特色。

對黎簫來說,簡直是味蕾大冒險。

晚上還要繼續包餃子,黎簫終于可以幫上忙了,最起碼他揉面是有一把子力氣的。

面粉沾到了鼻子上,黎簫打了個噴嚏,然后所有的面粉都報廢了。

竺春河不好意思開口,以后這家務,只怕全落到女兒身上了。

怎么這么笨呢?

竺笙推著黎簫去客廳,“好,坐這乖乖看春晚,沒我有的命令,不要搗蛋。”

看春晚時,竺奶奶一直說,“還沒有我們黔貴的春晚好看呢。”

黎簫連忙附和,“那是,沒有笙笙啊。整場節目,就笙笙的歌舞,最動人。”

竺奶奶連連“嗯”,最起碼小黎是有眼光的。男人不會做家務就算了,眼中有媳婦就是好樣的。

吃餃子時,竺奶奶和竺春河給竺笙和黎簫包了紅包。

“笙笙,小黎,新的一年要大吉大利啊!”這是竺奶奶。

“看到美女,不要亂看,我家笙笙交到你手里,不能辜負她,不然我饒不了你。”竺春河做出兇巴巴的樣子。

竺笙被說得臉上發燙,低著頭小口吃餃子,“爸,大過年的,就不要說這些了。”

“丑話說在前頭,總是好的。”竺春河依然我行我素。

黎簫雙手接過紅包,平日的懶散嘻哈都收斂,“叔叔您放心,遇見笙笙是我這輩子修來的福氣。那些漂亮話我就不說了,您看著我。”

這晚,黎簫陪著老丈人,喝了不少席酒,翁婿感情都在這酒里了。

大年初一,黎簫跟著竺笙去拜年,在大同古鎮上,吃了一頓長街宴。

因為沒帶相機,黎簫就在手機上拍了幾段視頻,收獲了超多點贊。

大年初二,黎簫和竺笙窩在了工作室里,探索美好生活的108種打開方式。

“笙笙,咱們的院子有了竹,卻沒有梅,我想到處種一些梅花,在你的世界。”

竺笙不想理他。“愛種你自己種,我明天還要訓練。”

黎簫呵呵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啊。你不幫我,我一個人不行啊。”

大年初三,竺笙和黎簫去了一趟畢節,和畢節衛視的負責人,溝通了元宵晚會的事宜。

畢節是夜郎文化的重要構成,當地電視臺提出,希望在舞蹈中融入夜郎國的民俗風情。衛視提供了《夜郎使傳》,是用彝族文字記載的。

正如竺笙和黎簫的預料,畢業衛視沒辦法實現全息攝影,經過協商,獨竹舞的部分,由實拍視頻呈現。但有所改動的是,獨竹舞中增加了彝族舞蹈部分。元宵晚會中,采月亮是直播的。

這次表演讓竺籬笙簫和赤水笙簫在畢節打響了名頭。

在竺笙帶隊回到畢節后,畢節當地的商戶,包括畢節大蒜、大方冬蓀、大方辣椒、清池茶以及赫章半夏的生產商、經銷商,都找了過來,請黎簫為其做直播。

畢節的元宵晚會,收視率大增。這給黔貴其他市縣提供了思路。

這就是網紅經濟啊。

他們紛紛拋出了橄欖枝,請竺笙參加人物訪談或做嘉賓。

本來竺笙和黎簫計劃,元宵節后就回帝都的。因為這些事,也不得不一拖再拖。

直到三月底,兩個人才乘機回了帝都。

這個時節的帝都,也迎來了春暖花開。

機場接車區,老管家關叔開著保時捷,戴著白手套,為他們打開車門。

正準備上車時,后面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笙笙、黎簫,好巧啊。”

竺笙回頭,看見了導演段藝恒。去年的絲路高峰論壇開幕式,就是段導執導的。

“一年不見,段導您更加年輕、意氣風發了。”黎簫笑著說。

“意氣風發說不上,不過有個綜藝,請我來執導。正好遇見你們,笙笙現在流量越來越大,不知道有沒有興趣,就是一個叫《田園牧歌》的,來參加怎么樣?”

竺笙想起來了,去年十一月份,黎簫就曾接過《田園牧歌》的邀請。怎么到現在還沒開機?


上一章  |  竹漂美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