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年初高澄以北豫州與梁州合并為梁州,治大梁(河南開封)以來,段韶便由虎牢關城移駐大梁城。
按理說以他與高氏的關系,完全可以將一家人全接至大梁生活。
可段韶也是個有心的,特意將繼母與弟弟妹妹們留在洛陽,為的就是將庶弟段孝言托付給高澄教養,讓他與高氏諸子一伴讀書,增進關系。
與他們一同在渤海王府東堂進學的還有賀拔允之子,賀拔世文、賀拔世樂、賀拔難陀三人。
高歡殺了逼死賀拔允,唆使侯莫陳祟殺死賀拔岳,又因西征時險些死于賀拔勝之手,盡屠其子,致使賀拔勝憂憤而亡。
賀拔氏上一代的三兄弟之死,或多或少都與高歡有關,兩家甚至稱得上死仇。
偏偏又要將賀拔允遺留的家眷由定州送往洛陽,吩咐高澄安排賀拔世文、世樂、難陀三兄弟為諸子同學。
段韶也知道姨父念舊情,高歡與賀拔允在懷朔并肩抵御衛可孤接近一年時間,彼此結下了深厚情誼,而當年之所以能夠東出河北就食,賀拔允也是在爾朱兆面前說了好話的。
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賀拔世文等人又怎會真心與高氏諸子親近。
段韶在寄回洛陽的家書中,就告誡段孝言莫要在學堂里與賀拔氏三兄弟來往,甚至讓他疏遠些高澄嫡弟,尤其是高洋,反倒是那些高家庶子,可以時常往來。
自小一起長大,高澄了解段韶,段韶又何嘗不了解自己那位表弟。
不過段韶今日卻因高澄被攪得心煩氣躁。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來送大雕的人已經到了大梁,才開口說起斛律光彎弓射雕的英姿,就被段韶連人帶雕給趕了回去。
隨后,段韶一連三日都挎弓騎馬往城外轉悠,期盼能逢上一只、最好是兩只,到時候來個一箭雙雕,送去洛陽給斛律光仔細瞧瞧。
不過河南到底不是草原,真遇著大雕的機會實在太少,否則斛律光一句諾言也不會等了九年才兌現。
三日尋不著大雕蹤跡,段韶這才作罷。
可不服氣的他還是寫了一封信寄給高澄,信中說了一嘴‘射雕易事耳,難者在于尋雕。’
言下之意即斛律光僅是運氣好,恰巧碰上了一只大雕而已。
高澄將這信交給斛律光,斛律光看罷也不惱,這么多年較勁下來,彼此有幾斤幾兩都很清楚,少年時候段韶騎射就遜色于他,如今這番言語不過是嘴硬罷了。
只是今日高澄喚斛律光過來不是專門看信,而是為他做媒。
小高王十七歲為父,一年得了二男二女,段韶的長子段懿也能滿地跑了,唯獨斛律光二十五歲了,一直未有所出。
高澄自然知道歷史上斛律光年近三旬才得了長子斛律武都,但架不住斛律金專門為這事找人給他寫信,小高王也只能免為其難的再做一回媒人。
斛律光聽說高澄的打算后,倒也沒有拒絕,畢竟眼看著高澄、段韶都做了父親,若說他不著急,那肯定是假的。
不過斛律光倒也是個甩手掌柜,就讓高澄給他隨意尋摸一個,豐乳肥臀好生養即可,說罷自己便回了軍營操練士卒。
高澄當即讓親隨往戶部跑一趟,從戶籍上找些胡漢大族的適齡女子,抄錄成冊,打算趁著這個機會,給高洋也尋摸一門侍妾。
劉氏肚子越發大了起來,雖然叮囑了他孕期莫要行房事,但到底也是嘗過肉滋味的少年,真要忍不住造成嚴重后果,以如今的醫療水平,指不定就落得一尸兩命的下場。
他防備高洋歸防備,但劉氏與肚里那個侄兒、或者侄女是無辜的。
隨著由各地轉運而來的稅收相繼盤點入庫,戶部也從忙碌中解脫出來,崔季舒聽說高澄要抄錄一份胡漢大族適齡女子的名冊,當即卯足了勁參與其中。
小崔可是有過在兗州刺史時,自作主張為高澄尋訪美女的黑歷史,被他獻上的蕓娘如今被小高王留在身邊,作了婢女,照顧衣食起居。
有崔季舒發動戶部官吏幫助,親隨很快就將名冊帶了回來。
高澄翻開一看,好家伙,第一頁就是博陵崔氏的女子,都不需要去詢問親隨,高澄就知道崔季舒一定參與其中。
書冊中不只有黃花閨女,也有孀婦,崔季舒以為高澄自備,顯然是用了心的。
高澄將目光放在崔暹之妹,即高慎前妻的名字上。
若娶了這婦人,勢必卷入博陵崔氏與渤海高氏的矛盾,至少是崔暹、崔昂、崔季舒與高乾、高慎、高敖曹、高季式的矛盾之中。
故而高澄只是稍作思考便翻了頁,還是交由崔暹自己去操心妹妹的再婚問題。
一一翻看之際,突然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高澄眼簾。
女子是個黃花閨女,屬八大鮮卑高門之一的步六孤氏,孝文帝太和改制后,鮮卑改為漢名,如拓跋氏就改成了元氏,而步六孤氏也換成了陸姓。
那名冊上明明白白寫了陸令萱的名字。
陸令萱這個名字高澄太熟悉了,但一直不知道此人的年齡,史書中也未曾有過記載。
如今仔細回憶她的生平,若非自己的出現改變歷史,去年西魏鮮卑將領駱超將在河橋之戰中歸降東魏,因妻兒都在長安,于是在關東另娶,而妻子正是陸令萱。
這么一算,名冊上的陸令萱必然就是陸貞原型陸令萱了。
對此女厭惡歸厭惡,但高澄也不會弄什么無罪而誅。
陸令萱能有如此大名,蓋因駱超謀反,以致她被充入掖庭為奴,得以撫養高緯。
受了高緯的信任,才能夠禍亂北齊,如今別說高緯,就連其父高湛的未來都要打一個問號,也沒必要對陸令萱太過關注。
當然,也不可能給斛律光、高洋找個這么不省心的女子進門。
不如干脆將陸令萱的名字與生辰等信息從名冊中劃去,眼不見,心不煩,就當不存在這么一個人。
高澄翻閱了一會,最后為斛律光尋了一位已經生養過的清河崔氏孀婦。
至于高洋,則為他牽線找了一家膠州士族女子,其中用意,不言而喻。
(本章完)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