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高澄一席話,驚得高隆之臉色大變。
他篤信佛教不假,但真與自己的前程相計較,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還請世子直言教我,今日之恩,隆之必不敢忘。”
高澄本來就是存了幫高隆之一把的心思,自從自己替高隆之出頭,崔季舒打了元寶炬三拳,他與高隆之的關系便越發密切。
爾朱英娥從高乾、李元忠的手上救下高隆之家眷,更讓高隆之對高澄夫婦感恩戴德。
這位自己人必須要保,萬一高歡將高隆之撤了,換來一個劉貴,那才叫頭疼。
“這里可不是謀事的地方。”
站在府門外的高澄神情輕松地笑道,似乎早有計策。
高隆之對小高王的智略很有信心,見他成竹在胸的模樣,自己也放松下來:
“還請世子隨我入府。”
兩人在府中商量許久,高澄這才告辭離開,被高隆之送出府門。
前頭有侍衛掌燈,高澄與高季式聊著正事,自己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如平家子弟一般孤身外出。
而原主遇刺的前車之鑒,也讓高澄在高歡起勢以后,便急于組建自己的衛隊,每次出行都要衛士相伴,護他周全。
襄陽城外,衛隊遭遇重創,增補人手已經迫在眉睫,高澄深思熟慮后,最終決定交由高季式在漢軍之中選拔四百人。
高季式也將在此事之后,卸任親信都督一職,往京畿軍中統領三千部眾。
親信都督的人選也要開始考慮,不止如此,孫搴、陳元康被先后調往晉陽,而楊愔又外放,替他控制東荊州。
身邊得力的幕僚只剩了崔季舒、趙彥深兩人,一人計短,眾人計長,老是自己一個人想辦法,高澄都快分不清自己是上位者,還是一名幕僚。
是時候擴充幕僚班底了,高澄將主意打到了叔父高琛的身上。
回到府中,高澄終于放了高季式回去歇息,自己也不去看三位美妾,徑直往書房獨坐。
‘父王安好?母妃安好?澄安好。
‘襄陽之戰后,澄日夜苦思,如何徹底杜絕部眾私自劫掠一事。
‘多番走訪,澄認為士卒貧困才是劫掠頻發的根源,整頓軍紀,一味嚴刑峻法或可起一時之效,但終究不是長遠計較。
‘澄以為當設軍餉,分發錢糧給士卒,如今各軍多為將領私人部曲,若以渤海王府的名義發放軍餉,也可改變兵為將有的格局。’
‘軍餉數額,澄不敢置喙,但請父王一心獨裁。’
寫到這里,高澄短暫停筆。
北魏劫掠成風的根源還是錢財問題。
道武帝拓跋珪建立魏國,一直到孝文帝太和八年,近百年的時間里,根本就沒有成熟的俸祿制度,莫說士卒,就連官員也領不到薪水。
在此期間,北魏所奉行的是班賜制度,即天子親征之后,將所得物資分發給將士,同時鼓勵將領征戰時,自行解決物資供應,所獲物資同樣由軍中將士瓜分。
也正是因為班賜制度,徹底養成了北魏軍隊劫掠成性的風氣,軍紀好一點的尚能約束,軍紀差一些的,如崔延伯、高澄的遭遇都是明證。
馮太后主政后,北魏開始漢化進程,而治理國家的主體也由武將轉變為文官,為了應對這一轉變,孝文帝太和八年,在馮太后的主持下,班俸制終于在北魏頒行。
北魏立國百年后,公務員們終于有了穩定的工資收入,但這是官員福利,底層士卒依舊指望在戰爭中劫掠維持生計。
高澄相信高歡一定會心動,以發放軍餉的陽謀改變軍隊私人部曲的性質,縱使聰明人看破其中的奧秘,也只能無奈接受這一現實,畢竟軍隊指揮權暫時還在自己手上。
若是反對發放軍餉,誰又敢直面士卒眾怒。
高氏集團兵為將有的現象十分嚴峻,僅高澄的京畿軍團,高敖曹的五千漢軍、堯雄的三千河北兵都具有私兵性質。
而侯景、賀拔勝移鎮地方,卻帶著部曲隨行,其實也是一種兵為將有的體現。
這些士卒姓侯、姓賀拔,但絕不會姓高。
現在問題只剩下一個,軍餉從何而來?
高澄提筆繼續在紙上書寫:
‘自馮太后以來,佛教多受推崇,孝明帝神龜元年(518年),洛陽寺院廟宇侵占民舍,多達三分之一。
‘及至河陰之事,朝臣死難,其宅院莊園,多由家人捐獻于廟宇。
‘這些寺院占據大量田地,僧尼自身不事生產,驅使貧農耕種,卻免于賦稅徭役,致使國朝用度短缺。
‘澄以為大魏崇佛,錢財用之于佛,高氏當抑佛,錢財取之于佛。
‘以寺院錢糧,養高氏之兵,何樂而不為?抑佛之事,澄請主持。
‘道武帝因寺廟暗藏兵刃而發難,澄授意侍中高隆之新建寺廟,兵刃甲胄可輕易藏于其中,效前人之智。
‘同時,澄將分派密探,查訪僧尼為惡之事,張榜公告,不使天下物議加之于父王。
‘縱有非議,澄愿一肩當之。
‘此事關聯甚重,澄不敢怠慢,但澄忙于征戰,幕府多有空位以待賢才。
‘叔父開府諮議崔暹,以舉賢為好,其人又多有才干,孩兒懇請父王為兒索之,以助澄為父王分憂。
‘澄百拜叩首,愿父王體態康健,成就故漢太祖高皇帝之偉業。’
高澄拿起信紙,仔細審視一番,字雖難看,但內容倒是把該說的都說到了,不僅幫高隆之開脫,更為自己開口求要崔暹。
至于承受非議,也只能是他了,高歡這人平生好扮紅臉,這得罪人的白臉人選,可不就落在高澄頭上。
倒也無所謂,小高王暫時不敢徹底清查田畝,統計人口,擔心觸動豪強利益,影響高氏根基,可僅僅一群僧尼他又擔心什么。
欺善怕惡之事,高澄當然做不出來,但問題是,你們這群僧尼,也稱不上善吧。
至于豪強,也蹦跶不了多久,一旦這件事情辦成,關東之軍盡成高氏私兵,小高王推行嚴格土斷,想來大家也是支持的。
這封密信事關重大,不敢像以往一樣差遣信使,高澄深思熟慮后,還是選擇了他的表哥,段韶。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