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第386章 戰略決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6章 戰略決斷

第386章 戰略決斷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血貍奴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血貍奴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知敵必來,亦知從何而來、來于何時。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前置條件。

根據周亞夫的看法,匈奴人必定會在今年秋后叩邊,第一戰大概率在代北雁門郡的馬邑武州一線爆發,且時間必定在秋收之后、入冬之前。

單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漢室似乎可以從現在就開始調兵遣將,在馬邑武州一線駐扎重兵,以準備應對‘必將叩邊’的匈奴人。

但周亞夫同樣沒忘了提:匈奴人也很清楚本方的意圖,基本不會脫離漢室的推測。

那么,有趣的點就來了。

——我知道你要來,你知道我知道你要來,那你,還來不來?

甚至再考慮的深一些:我知道你要來,你知道我知道你要來,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要來······

“嘶”

“條侯難道不覺得,匈奴人會出其不意?”

“——既然條侯認為,匈奴人必定會叩關武州,那匈奴人為什么不會反其道而行之,首先排除馬邑武州一線,轉而去攻打并不很適合攻打的地方?”

在短暫的思慮之后,劉勝便強迫自己從千層餅的邏輯思維中解脫出來,直截了當的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原因很簡單:這種千層餅般的螺旋狀邏輯思維,根本無法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

這就好比石頭剪刀布,在開始之前,對手說了一句‘我要出石頭’。

這就意味著對手要出石頭,那我方就應該出布;

但這極有可能是對手的陷阱,對手大概率會騙我方出布,然后自己出剪刀。

如果對手出剪刀,那我方就應該出石頭;

但如果這也是對手的陷阱······

就這么一直想,一直想,這便會是個無限循環的死胡同,單純的思考,根本無法判斷出對方是在第三層、第五層、第七層,亦或是直接就在大氣層。

所以劉勝很快便放棄了思考,直接向周亞夫發起了專業咨詢。

因為劉勝很確定:這些自己能想到的因素,周亞夫更不可能忽略。

劉勝非常好奇,周亞夫究竟是如何在‘知敵必來’的前置條件下,在那千層餅般的思維邏輯中,仍舊得出‘匈奴人必定會來攻打武州塞’的結論。

而面對劉勝的提問,周亞夫,也將自己登峰造極的‘專業造詣’,展示的一覽無余······

“陛下或許認為,匈奴人會弄虛虛實實、實實虛虛那一套,并按照一貫的習性,選擇最出乎我漢家意料的方向發動攻擊。”

“但從什么方向發動攻擊,往往并不是匈奴人、匈奴單于庭所能夠自由選擇的。”

“——或許會有幾個備選的方向,供單于庭選擇其中一個,或是選其中一個為主攻方向,其他方向則為佯攻。”

“但也只會是幾個選擇,而非自隴右至右北平,這數千里漢匈邊墻,都可以供匈奴人自主選擇······”

淡笑間道出一語,周亞夫便稍低下頭,借著呵笑的功夫措辭一番。

組織好語言,也終是將面色稍一肅,昂起頭,再度望向面前的巨大堪輿。

“開春之時,匈奴人大舉入邊,聲勢浩大,先鋒更是出現在距離長安不過數百里的甘泉山,還將甘泉宮一把火焚燒殆盡。”

“但這并不意味著自北地、隴右叩邊,兵峰只指簫關,便是匈奴單于庭全憑喜好做出的決定。”

“匈奴單于庭自北地叩邊,攻打簫關以震關中,其實是有原因的。”

“——其一,陛下新君即立,按照過往慣例,匈奴人必定會在這樣的時候,攻打一些更重要、更具戰略意義的地方,以震懾我漢家君臣。”

“尤其是震懾繼位不久,恩威未立的新君。”

“所以在開春之時,匈奴人能攻打的方向,其實就已經先排除了地處偏遠、無法對關中造成任何威脅的燕北一線。”

“而在剩下的北地、隴右、雁門等郡之間,北地郡位處邊墻簫關之間,破則可直達簫關之下;”

“守將晁錯又是從不曾揚名于戰陣的‘無名小卒’,顯然比郅都駐守的雁門郡更好攻打。”

“最關鍵的是:晁錯即沒有因軍陣之才而名揚天下,同時又有足夠大的名氣——故御史大夫。”

“這就使得匈奴人一旦在攻打北地的過程中陣斬,乃至生擒晁錯,那對我漢家而言,這一戰的損失,就真的大到無法接受的地步了。”

“其二:除了震懾我漢家的新君,匈奴人選擇在開春之時叩邊,也有實際因素的影響。”

“——在開春之前的冬天,草原鬧了白災,匈奴人迫切需要在我漢家的邊墻搶掠一番,以填補各部族的物資短缺。”

“既然是搶掠,那自然就需要選擇那些物資相對豐富,守備力量又相對薄弱的方向。”

“同樣:晁錯駐守的北地,是隴右、北地、雁門等郡當中,最適合的攻擊目標。”

“尤其是攻打北地,可能讓匈奴人獲得跨過簫關,馳掠關中的機會,就更讓匈奴單于庭下定決心,以北地作為主要進攻方向了。”

“其三,則是在軍陣方面的考量之上,攻打北地,也同樣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在匈奴人叩邊之時,我漢家每每都會大舉動員,而后派大軍北上。”

“但在匈奴人攻打北地,并破了簫關之后,我漢家卻根本無法這么做了。”

“因為簫關告破,意味著京兆告急,我漢家首先需要確保長安的安穩,根本顧不上調軍北上;”

“再加上簫關告破,自也就意味著簫關暫時落入匈奴人的掌控,我漢家即便想要派大軍北上,也無法在短時間內通過簫關。”

“不能北上簫關,那就只能東出函谷。”

“這樣一來,等大軍東出函谷,再折道北上,匈奴人早就帶著搶奪來的東西,盆滿缽滿的逃回草原了······”

聽聞周亞夫這一番描述,劉勝先是昂起頭,在面前的堪輿上左右看了看,又低頭思慮片刻,終面帶認可的緩緩點下頭。

周亞夫說的沒錯。

對于匈奴人而言,攻掠漢邊,理論上雖然是‘幾千里長的邊境線,任意選擇其中一處即可’,但若是考慮到戰略目的、行軍路線、戰場大小等因素,其實就剩不下多少選擇了。

便如周亞夫所說的那樣:匈奴人攻打漢室,是有目的的,并不是閑著沒事打著玩兒。

可能是搶奪物資、掠奪人口,也可能是戰略打擊、震懾;

大多數情況下是以上都有,只是以戰略打擊、震懾以及外交訛詐為主,物資、人口的掠奪則為順帶。

這就使得匈奴人選擇的攻擊方向,必須滿足以下幾種條件。

——其一,對漢室而言足夠重要,可以對漢室造成包括但不限于現實意義、政治意義、戰略意義等不同方面的重大打擊;

——其二,守備力量不過于強大,以免在攻打過程中,對匈奴軍隊造成過大的傷亡;

——其三,物資、人口不過于貧瘠,以免匈奴人忙前忙后老半天,結果屁都帶不走。

這三個條件中,前兩條明顯有些相互矛盾——即足夠重要,又沒有太強的防備力量,這樣的怪異狀況本身就不常見;

而第三條,也就是人口不過于貧瘠、貧窮,在戰火連年不休的邊墻一代,也同樣是相當奢侈的要求。

結合此間種種,毫不夸張的說:在東西長數千里的漢匈邊境線上,能滿足匈奴人要求的攻擊目標,絕對不超過五指之數。

這樣說來,情況也就真的如周亞夫所說的那樣:縱使漢匈邊界西起隴右、東至接近朝鮮半島的右北平郡,橫跨數以千里,可供匈奴人選擇的攻擊點,卻只有寥寥幾處而已······

“朕,明白條侯的意思了。”

“——匈奴人攻掠漢邊,就好像商人外出行商一樣:需要考慮到交通是否便利,市集是否熱鬧,還有當地人有沒有錢、自己在當地有沒有熟人等各種因素。”

“考慮到這些,占據邊墻近一半邊境的燕北,其實就不大會被匈奴人所注意到了。”

見劉勝輕松明白了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周亞夫卻也只是微微一頷首,表示對劉勝的認可。

而后,又昂首看了看面前的堪輿,再自顧自搖了搖頭。

“不單是如此。”

“——除了攻打此地,是否能對我漢家造成足夠大的損失、是否能為自己贏得更多訛詐的籌碼、是否可以搶回足夠的東西、是否可以盡量避免傷亡之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匈奴人不得不考慮的。”

“戰場。”

“匈奴人,需要在鄭重考慮之后,選擇適合自己的戰場。”

“對于騎兵的作戰方式,陛下縱不曾身臨其境,應當也有所知曉。”

“不同于戰國之時,列國之間步對步、車對車的正面沖陣,騎兵的作戰方式,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便是追逐。”

“——步兵和步兵作戰,大多數相對列陣,徐徐前進,最終在正面通過戈、矛突刺;”

“即便是有戰車加入,也不過是沖亂敵方步陣的作用,真正負責在正面擊潰對手的,也依舊是手持矛、戟的步卒。”

“但騎兵,尤其是匈奴人的騎兵,除非是在必要的情況下,根本不會和敵人纏斗。”

“尤其是在面對我漢家的步兵陣列時,匈奴人的作戰方式,就會變得讓人十分氣惱,卻又無可奈何······”

如是說著,周亞夫便好似已經身處戰場之上,指揮著笨重的重步兵方陣,對上靈活的匈奴騎兵般,露出一個胸悶氣短的扭曲面容。

過了好一會兒,反復深呼吸調整好情緒的周亞夫,才再次將注意力拉回面前的堪輿。

“陛下,可曾見過狼群捕獵?”

“——世人大都以為,豺狼虎豹皆為兇手,獵則必撲面而來,直勇不退。”

“但狼群的捕獵方式,即便是臣這樣自小熟知兵事的人,都不由得嘆為觀止。”

“就像發布命令的主帥一樣,狼群的狼王,會對狼群的每一匹狼下達指令,狼群也會按照狼王的指令令行禁止,如臂指使。”

“而在捕獵時,無論是強大的彘、象,亦或是弱小的鹿、牛,狼群都從不會輕易沖上前撕咬。”

“在最開始的時候,狼群會一步步尾隨獵物,遠遠觀察獵物的狀態,并在附近探查獵物是否有其他同伴。”

“確定獵物形單影只,狼群也同樣不會放松警惕,而是會安排一部分‘兵力’戒備外圍,大部分‘兵力’繼續尾隨獵物。”

“獵物走,狼群跟著走;獵物停,狼群便呼號恐嚇,逼著獵物繼續向前走。”

“如果條件允許,就把獵物盡量逼到絕路,若不允許,則迫使獵物一直往前走。”

“在這期間,獵物始終會心驚膽戰,寢食難安,連續數日不得安息。”

“而狼群則步步緊逼,在獵物想要休息時侵擾、在獵物用食時恐嚇,在獵物停留時催促。”

“就這么一直耗到獵物精疲力竭,心力憔悴,狼群也還是會小心翼翼的探上前,以盡量安全的方式抓、咬獵物,讓獵物受傷。”

“直到獵物再也支撐不住身體,疲憊的倒下,狼群才會一擁而上,結束獵物的痛苦。”

聽著周亞夫描述這樣一幅畫面,饒是歸為大漢天子,劉勝也難免感同身受的皺起了眉頭。

而在劉勝回過神,重新抬頭望向身側時,卻發現周亞夫望向自己的目光,已盡帶上了前所未有的嚴峻。

“匈奴人,就是狼群。”

“在同我漢家的軍隊作戰時,匈奴人,正是狩獵狀態下的狼群。”

“——他們不會策馬沖鋒,更不會輕易靠近我漢家的軍陣,而是會和狼群一樣,耐心的消耗我漢軍將士的心神、氣力。”

“如跗骨之蛆般尾隨、侵擾,直到軍心渙散,將士們信念崩塌,他們才會一擁而上,將我漢家的將士撕咬殆盡······”

“而這,也正是臣之所以說,匈奴人會‘選擇戰場’的原因。”

“——因為匈奴騎兵的作戰方式,要求戰場必須足夠寬闊。”

“至少要寬闊到可以驅趕著敵人,一直走到精疲力竭;”

“同時,又要平坦到藏不下敵人的伏兵,還能讓匈奴騎兵自由騰挪,并在最后的沖鋒中,毫無顧忌的策馬疾馳······”

(本章完)


上一章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