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音樂家第二十八章 蘭蓋夫尼濟貧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奇幻>> 舊日音樂家 >>舊日音樂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蘭蓋夫尼濟貧院

第二十八章 蘭蓋夫尼濟貧院


更新時間:2025年06月14日  作者:膽小橙  分類: 奇幻 | 神秘幻想 | 膽小橙 | 舊日音樂家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第797章

“撲通——”

當范寧跳下馬車的時候,強光讓他有些不適應地捂了捂眼睛。

隨即,他打量起眼前由數道灰褐色建筑圍合而成的高墻。

盡管自己不是第一次來類似的場合,但每次造訪打量時,范寧還是有所感嘆,就如今天,在1790年的維也納,在啟蒙運動思潮席卷之下的維也納,距離繁華市中心僅僅數街之隔的地方,竟然還有這種條件惡劣之程度堪比監獄的“社會福利機構”.

濟貧院中央主體區域的長方形廣場,現在已經具備了相當可觀的人數。

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在三三兩兩交談,工作人員在忙碌張羅,身上的制服也同樣整潔精致,而那些衣冠襤褸的窮人和孩子們,目前還站在外沿打量,臉上有期待好奇,也有一絲茫然。

“長條桌!長條桌的位置在往中間靠一點!那個,范寧,兩邊往中間靠!”

“花盆,花盆再對整齊一下!”

使喚干活的聲音馬上就到了范寧這里。

范寧嘆了口氣,擼起袖子,和范德沙夫收藏館的其余同僚們一道,加入了這場作秀的隊伍。

按道理說,作為范德沙夫拍賣行的“藏品保護與修復”資深技師,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出現在這里搬桌子擺花盆的

自己應該專研服務于“慈善拍品”,終日在收藏館與維也納藝術基金會之間穿梭忙碌才對。

夏天烈日當空,范寧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望了望濟貧院場地四周——

收藏館里負責禮儀迎賓的男侍女侍、維系客戶的經理、在拍賣儀式上落錘的首席執錘人、管設備工程的、管保潔后勤的.嗯,甚至連財務室的會計都過來了。

湊人頭么,撐場面么。

眾人尊敬的館長先生的最愛。

“嘩啦啦啦——”

熱烈的掌聲涌現,伴隨著漫天彩帶與金箔紙一道席卷而來。

一位男士步履沉穩地走向臨時搭建的講臺,向濟貧院院長、神父以及在場的社會名流們微微頷首致意。

此人身量頎長,年齡約莫已接近六十,身著一套剪裁精良的深藍絨面禮服,品味或許能讓人聯想到“責任”與“穩定”一類的印象詞。其胸前別著的一枚小小的、鍍金的圣心徽章,這是帝國官方慈善機構的最高榮譽標志。

伊沃·萊里奇,范德沙夫收藏館館長,維也納著名社會慈善家,早年也算個“藝術圈內人士”,業余油畫家中的佼佼者,不過越往后,他在“社會活動”和“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天賦光芒,就越掩蓋住了前者。

“尊敬的院長、神父,各位可敬的女士們先生們,以及,我親愛的、正經歷著生活磨礪的同胞們——”

“今日,我們聚集在這座由皇帝陛下的遠見與仁慈所建立的殿堂之下,并非僅僅是為了所謂‘施舍’,更是為了共同踐行一個偉大的當代精神,為了追憶我們敬愛的、榮歸天國不久的約瑟夫二世陛下的榮光”

“陛下在他的《濟貧敕令》中,明示了國家的責任在于以秩序化的方式,切實地管控不幸、庇護貧弱,而非沉溺于無謂的感傷,或華而不實的炫耀,這正是帝國藝術基金會所秉持的最高準則!”

萊里奇稍作停頓,目光掃過全場,確保眾人注意力集中。

他有一雙顏色偏淺、近乎透明的灰藍色眼睛,這雙眼睛能在合宜之時迅速泛起濕潤的、飽含同情的微光,但范寧就經常覺得,在某些不經意的瞬間,那層霧氣會瞬間消散,露出底下如鷹隼般的、狡詐又不容違抗的冰冷目光。

“在皇帝陛下崇高精神的指引下,范德沙夫拍賣行始終與帝國藝術基金會攜手共進”

“多年來,我們以理性的估價收購瀕臨散佚的文化瑰寶,既是解決了一些朋友們的燃眉之急,又拯救了一批被奢靡拖垮的貴族,當然更重要的,是避免了這些珍寶流落異鄉,或被無知者損毀.”

“它們在收藏館專業的保管與運作下,與那些獨具慧眼的收藏家們結緣,于是,藝術的價值就轉化為了滋養社會的清泉.”

午間犯困的范寧,這會總算是不用被使喚干活了,坐在一旁休息,并打了個呵欠。

萊里奇的講話從追憶皇帝,到回顧歷程,從一會的活動流程介紹,到號召募捐,充實而富有感染力。

但作為范德沙夫收藏館的資深技術人員,范寧與其共事三年多的時間,早就發現了一些端倪。

知道這人背地里可能玩的是一些什么門路。

比如范寧在鑒定室分析贈品顏料成分時,就發現基金會所謂宣稱“發掘”的魯本斯真跡畫作《劫奪留西帕斯的女兒》一角,竟然含1704年才意外發明的普魯士藍.在協助整理收藏館拍賣檔案時,又發現他們以不合理低價收購的“匿名捐贈“青銅像,似乎是當年一件薩克森選帝侯失竊的國寶

不說文物,再像當下市場反響比較火熱的,當代畫家文森特的作品。

范寧就有一次無意間目睹,萊里奇在接待買家時,將明明是真跡的四幅文森特“秋千”系列油畫標注成“學院派仿品”,然后以不到百分之一的價格,轉手賣給了某俄國公爵。

難道是這位俄國公爵太聰明,撿了大便宜?或者說萊里奇自己是個傻子?

真的作假,假的作真,一切運作背后的目的呢?

好吧,那位不修邊幅、渾身褐灰、皺得像團亞麻畫布的文森特剛才才上臺與萊里奇握手,他自己恐怕還不知道,他對公益事業的熱忱之心,可能在對方眼里看來是個冤大頭

講話與募捐號召進行之時,由萊里奇同步安排的工作人員開始走下臺,給濟貧院窮人和孤兒們發慰問品。

廉價版圣經、黑面包、熟雞蛋、填充霉層的羊毛毯.以及含銀量恐怕只有百分之一的紀念章,其亮光和圓片造型,勉強讓小孩有些興趣。

收藏館的幾位高層,則帶著員工們走入了小孩子堆,做出陪玩游戲一類的架勢。

受邀到場的各大報社記者們,早已就位安排采訪,他們的隨行人員都是專業的速記人員,甚至還有負責事后提供新聞插圖的速寫畫家

場面一下子哄鬧起來。

休息完畢的范寧也隨之起身,走入他被劃定的“負責活動范圍”的那個片區。

“嘿,小畫家們,你們在描什么?”

“你看,這樣,用手去比,對,再移過來。”

“噢,顏色涂出去了,這是你的額外‘創作’么?.”

范寧臉上掛起了笑容,指導起幾個孤兒臨摹卡通版畫。

又從編織袋里拿出一些東西依次分發,藥物、內衣包、襪子包、壓縮食品之類.都是他自掏腰包買的,體積小、便攜、又有實用價值。

不管臺上之人動機如何,這是唯一值得自己盡心盡力的環節,不是么?

當然,范寧盡心盡力,不會代表其他人都這樣。

事實上,收藏館絕大多數活動參與者,都是將一堆茫然的孩子拉到這里,又拉到那里,裝模作樣擺幾個樣子,面對記者的采訪簿講上幾句,然后,換個地方。

慈善活動呵,可不簡單,甚至可以說是意義非凡。

濟貧院這類場合,似乎是維也納名流們在當下時興的“主戰場”之一。

消費一部分具備社會良知之人的惻隱同情,再聯合一部分同樣深諳此道的“志同道合之人”,順便,還可套取相當量的帝國稅收減免,一本萬利的買賣。

范寧認為自己同屬那個“被消費者”。

當然,他又算個什么?他被“消費”的那部分惻隱同情,微不足道。

但這并不能抹殺當下之事的意義,哪怕,這個意義放眼整個維也納,同樣微不足道。

無彈窗相關

第二十八章_


上一章  |  舊日音樂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