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第二百九十六章:或許如此,真能擊潰曹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 >>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六章:或許如此,真能擊潰曹軍!

第二百九十六章:或許如此,真能擊潰曹軍!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04日  作者:不屈青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不屈青銅 | 三國:曹營謀主 | 朝九晚五 
»


“呵,呵呵……”劉備頓時冷笑,“先生是馬良親弟,聽聞馬良得征辟做了徐臻的主簿,便派你來我身邊潛伏?”

馬謖頓時愣住,“沒有啊……”

“誒?皇叔,我是因為徐臻慢待,才轉來相投,立志要攻破徐臻,令他追悔莫及!”

“不可能!”劉備頓時怒喝,審視了馬謖幾眼,年輕沖動,荊州士族……居然現在就已經被徐臻給俘獲了。

這人當真是厲害。

“劉皇叔,”馬謖有點迷茫了,同時內心已經感覺不對勁了,是不是不該來……

“若是不愿任用,在下離去便是,不必說這種話,刻意來辱罵在下。”

“士人自有傲氣尊嚴,徐伯文不任用,甚至略有折辱,怕的是我日后得舉薦功績超過他,如今我來此,便是為了證明此事。”

“怎會再和他同流合污?”

劉備直接笑了,連同關羽和張飛也笑了,“你的功績超過徐伯文,這話是怎么說得出口的,俺都知道不可能。”

張飛心直口快直接開口,把馬謖的臉皮都抽麻了,當場就紅溫了,那膚色瞬間頂上來,甚至還紅到了脖子。

“為何不可能!?”

馬謖瞇著眼道。

關羽未曾睜眼,輕撫胡須冷笑柔聲道:“因為,天下已沒有這么多功績了。”

“怎么沒有,若是跟隨了劉皇叔,劉琦公子,一路得勝便可有此功績,如此功績還不夠?”

“這……”劉備愣了下,慢慢的清醒了過來,他愣住片刻心思勐動,忽而明白。

這馬謖很可能真不是徐臻的暗探,首先他并沒有名氣,只是劉琦知曉而已。

二來,荊州之內專研徐臻戰績之人,也不算少數,這些年并不少見。

三者,馬良送了一封書信到劉琦的手中,用以舉薦其弟弟,也明言了馬氏依舊感念當年劉表恩情。

得舉薦數人到境內為官吏,舉薦之恩在士人心中極重,不會隨意舍去。

否則動輒便是令祖上都蒙羞的罪責。

或許,這個馬謖是真的棄荊州而投江夏。

畢竟,小士族想要得存,必須要將家族后嗣的賢才分于各處,不能在一條繩上吊死。

想到這些,劉備稍微放下心來,拱手道:“細細想來,是我方才有些迷失心智了,還請先生切莫責怪。”

“皇叔,”劉琦笑著拍打了一下他的手臂臂彎,神態柔和的寬慰道:“不必如此心緒不寧,徐伯文在荊州人生地不熟,剛剛到了此地就被委以重任,看得出來是曹**迫他上任。”

劉備一愣,“何出此言?”

“我父親說過,”劉琦背手走向遠處,神情澹然頗為悵然,“若為人主,可以下屬犧牲,為自己掙得名望,徐臻交惡荊州士人,先將此事強行推及全境,最后再由曹操來接手,只需將徐臻調任而走,再把新政的力度稍稍降低,士族就會覺得受到重視,不再鬧事。”

“有道理,”劉備頓時點頭,幾人深以為然,荊州如今態勢就是如此,讓徐臻來做惡人,而他反正也遲到要回北方。

“接下來就是曹操接手……這么說,徐伯文要走……”

劉備心里一緊,細細想來,心中還是有些別扭,這人走了,一肚子的火氣怨念無處可發泄。

當然,為了大業卻也不該在此時如此急躁,劉備深深地嘆了口氣,沒再說什么。

這時候,高覽差人從軍營送來了消息,到大堂后見劉備及其兩位兄弟,加上一位年輕儒生在,不好開口。

得劉琦一句“但說無妨”,才敢抱拳,朗聲說道:“江東岸邊有人送來書信,不日要有使者過江,來與劉琦公子見面,吊唁老主公……將軍特意讓我來告知少主,此事恐怕不只是吊唁那么簡單。”

“嗯?”劉琦和劉備對視了一眼,眼神意外,卻略帶驚喜。

“江東之人,恐怕也意識到了。”

劉備微微點頭。

“若是想要抵抗曹軍,恐怕需得雙方一同聯合,駐軍于犄角,可互為相助。”

“否則曹操必定會逐個擊破,但是……”說到這劉備偷看劉琦一眼。

劉琦如今還年輕,不過二十出頭而已,很難要求他和徐臻一樣,在這個年紀就有出色的才能和心胸。

劉表曾經下令殺過孫堅,雖說后又歸還了孫堅尸首,將罪責推到了袁紹身上,但是江東這些年不斷攻伐荊州,還是以為父報仇的名義。

這一方面是為了師出有名,如同曹操當年對徐州下手,另一方面恐怕真心覺得父親因劉表而死,肯定要復仇。

這些年和荊州不斷交戰,同樣也增加了不少仇恨,所以這些因戰而生的仇,是沒那么容易就和解的,想要雙方兵馬立刻罷手言和,又十分默契的彼此交戰,還有些難度。

“這位兄弟,可否知曉,所來的使者是誰?”

“好像,好像叫魯肅。”

那人回憶了一下,在心中寫者使者的名字,高覽看的時候也念叨了幾聲。

書信還在軍營,若是要看的話,還得等劉琦親自去看,因為言簡意賅沒有多少內容,高覽忙碌之下,就叫人來傳個口信。

劉琦信任倚重,也就省卻了許多不必要的禮節,此時兩人又是一愣,魯肅的名字不是特別響亮,所以知之甚少。

不過馬謖卻知道。

他喜歡在家中聽各地文士的風評軼事,走南闖北的百姓、商賈,時常都會有些許傳言流于各地,或是自己喜歡去擺談,也有可能背后有人授意。

畢竟唯有如此口口相傳,這些人的名望才會不斷水漲船高,傳遍各地。

文士想要有所長進,得以推舉而起,最主要的還是在開始靠傳揚自己的事跡先行引起注意。

“魯肅,字子敬,原本是江東的商賈巨富,麾下有數千鄉勇跟隨。”

“此人,可手開數石弓,一箭破鐵甲,勇勐無比,不過未曾上過戰場廝殺,都是斬殺的水賊山匪。”

馬謖簡單的介紹,大致已經讓兩人都明白了魯肅的身份。

商賈巨富……有可能是家族所傳的錢財,但是商人的地位本身很低,有可能是趁著亂世,轉而學儒,逐步成為儒生士人,后受征辟而得人舉薦。

等那軍中將士走后,幾人又坐下來,重新商議此事。

聽了馬謖三言兩語介紹這魯肅當然不夠,劉備做了個手勢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魯子敬,這些年學儒之后,不知氣度如何,口才如何,才能都不為人所知,這個恐怕需要皇叔和公子親自見面才知曉。”

“不過,在他當年入仕之前,卻是武藝精湛,非常善射,聚鄉里數千人跟隨,有主君氣度,家中錢糧康慨分用,為人大氣。”

“聽聞是得周瑜舉薦,引他見了孫策,一夜之間,孫策、孫權兩兄弟與他在榻上相談至天明,從此便進出身隨,讓孫策的脾氣壓了下來,喜怒不形于色。”

“這……”劉備看了一眼自家兩位兄弟。

覺得話不盡然,有點玄奇了,一番話就可以改變孫策的脾氣。

他口才是有多好?而且還是半路學儒的人,這不禁讓他想起了徐庶,也是早年劍術高超殺人奔逃而出,中途到了荊州才開始遍訪名師,學習儒學。

亂世之中,寒門與白丁出身的人不斷涌現,才明白當年士族把控的這一條擢升之梯,的確攔住了不少大才。

如此之人渡江而來,肯定不是為了吊唁那么簡單,是要來示好結交,甚至看看,有沒有聯合的可能。

“公子,曾經有一位高人和我說過,想要抗衡曹徐,就須得聯合江東天塹,擊退其軍,成鼎足之勢。”

“此勢,高明謀臣均能看出來,更何況江東本身也多才俊,定然也明白一己之力不足以抵抗曹軍,所以我猜測,這魯子敬到來,肯定是為了打探我們現在還剩余的兵馬輜重。”

“嗯,皇叔所言極是,那現在皇叔打算怎么辦?與他結交,還是藏以了事?”

“當然要結交,若是他有心,趁著曹徐還在收整荊州士族之時,便可將此事定下,這才是當務之急。”

“好,那就明日去會一會這江東來的名士!”劉琦點了點頭,同時也對馬謖伸出了手,“幼常來此,我心中倍感欣喜,日后還倚仗軍師相助。”

馬謖胸膛一振,朗聲而言:“還請少主放心!在下竭盡全力,定可力挽頹勢!”

第二日。

魯肅乘一輕舟過江,劉備等人在渡口迎接。

自船上下來一位身穿青墨色長袍的中年儒生,胡須整潔有度,面色安詳柔和,面帶微笑,拱手而下。

“這位,應當是劉皇叔吧?”

“在下劉備,見過子敬先生。”

“哈哈,”魯肅擺手,“皇叔叫我子敬便是,先生二字擔當不起。”

“在下特來為我主吊唁荊州劉景升,此事之前已書信告知,帶來告慰之禮,還請劉琦公子來收下。”

“公子在江夏城中,為子敬設宴。”

“好,”魯肅澹然點頭,并不覺得奇怪,身為公子當然不會親自來接,在江夏,他就是主公。

不過,卻讓劉備來見,又多少有些耐人尋味。

“公子在城中等待,備……是聽聞子敬之名,先行來迎,訪賢之心切矣。”

原來如此,不是派遣而來,是他自己要來的,偏若是如此,反倒更加顯得有趣。

“皇叔,還知道我的事跡?”

“自然是聽聞過,當初在荊州訪賢的時候,就曾有所耳聞,昨夜更是聽人說了幾道事跡,對子敬敬佩不已,今日再得見,心里越發的期盼。”

“期盼什么?”

魯肅眼睛一亮,好奇的問道。

“自然是,兩家交好。”

劉備沒有把后面那句共同抗曹說出來,也只是點到為止。

魯肅當然也是微笑而視,略微點頭,“是應該交好了,江東與荊州斗了這么多年,彼此仇恨極深,如今劉荊州故去,江東卻還是有不少人自發在家中祭奠,令人唏噓。”

“故人相去,怎能不感慨亂世無情。”

魯肅和劉備一路走著,這人身上有種獨特的親和力,儒雅隨和。

而且他并不會因為生疏而沉默寡言,或是心藏戒心,行走時幾乎宛若平常,若是你和他說話,他便順著話題聊。

若是不說也悠然自得,而且一路帶著笑意,腳步絕無半點冒進,始終很是篤實,這類人自帶氣度。

聊上幾句,就感覺與他很是熟悉,少了許多隔閡,這種結交之能力,連劉備都覺得頗為詫異,好似兩人之前就熟悉似的。

“子敬所言極是,”劉備與之同行,慨然點頭,“當年英豪,如今不剩些許,而世間英雄又皆在輩出,后浪始終在推動浪潮。”

“哈哈,皇叔這話,可是在感慨時光易逝,在下看來,皇叔大志還未到施展之時。”

魯肅誠懇的說道。

“哪有,年近半百,余生不長了,如此流離奔波了半輩子,豈能還有翻身之可能。”

劉備苦澀搖頭,時至今日,依舊看不見半點希望,袁紹、劉表相繼而敗,都已故去,繃和曹操爭雄的寥寥無幾,難道真的是要茍全性命,等待徐臻和曹操決裂,方才有機會從中得利嗎?

“皇叔無需如此悲觀,實際上南北之戰并未開打,我南方水師,還未曾和北方鐵騎有過半點交鋒,未曾交鋒則勝負不可知也。”

“好,聽子敬之言,若是此次能摒棄往日仇怨,攜手抗曹,或許能有所建樹。”

劉備終于忍不住,提前說了這話,在他看來若是自己不說,很可能魯肅也會一直不說。

他還可以順著這個話題一直聊下去。

不斷來侵入劉備的心里防線,不如索性直截了當的將話全都說明白,省得再婉轉而言浪費口舌。

魯肅聽了劉備這話,才算是真的認真起來,對他點頭會心而笑,長嘆道:“皇叔所言,才是子敬此次所來的真正目的。”

“江東想要的,便是劉琦公子傾力合作,江夏與江東聯合,才有一線生機。”

“此話,必然要由皇叔說出來,子敬才敢接下,若是在下主動來說,未免過于輕佻,當年仇怨本身深重,太過主動反倒像是趁機設計一般。”

劉備恍然大悟,“這么說,我便明白了,子敬此言的確考慮深遠,我會向劉琦公子力主聯合抗曹,竭力促成此事。”

“不光如此,”魯肅鄭重的搖頭,停下腳步抓緊了劉備的手腕,嚴肅的道:“還需一人隨我過江,親自商談才行,至少要讓我江東重臣都可信服,否則那些士人不敢相抗,陽奉陰違,終究便不能同仇敵愾,做到真正同心戮力。”

劉備深吸一口氣,心里頓時了然,而且不知為何,居然又升起了一股熱血,開始期待起來。

或許這樣聯合真的有機會,擊潰曹軍!


上一章  |  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