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第二百八十章:我就論斷了!別問我為什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 >>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章:我就論斷了!別問我為什么!

第二百八十章:我就論斷了!別問我為什么!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27日  作者:不屈青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不屈青銅 | 三國:曹營謀主 | 朝九晚五 
»


“博望坡之后,我兵力折損一萬余,如今只剩下兩萬精兵守城,但這些都是我等多年操練的精銳軍士,絕對不會隨意被擊潰,將軍可回去之后,告知皇兄,請求援軍攻樊城側路,如此曹仁必然是腹背受敵,左右為難。”

劉備十分誠懇,現在他也明白,自己唯有如此放低姿態,委曲求全,方可有機會讓劉表出兵相助。

而且,話語之中已經足夠委婉,盡可能的說明自己兵敗之事的緣由,并非是兵馬羸弱不堪,而是被徐庶泄露了大量軍機給徐臻。

所以計策才被洞悉,徐臻絕對沒有料敵先機的本領,也不是小道消息所傳那種,可以推算陰陽命數,他并沒有這么神。

當年許都用計,一樣可以騙到他去陳留郡,所以徐臻也只是在制定計策的時候,考慮頗為周到。

而麾下軍師足夠,剛好可以為他說全隱患,方可盡量做到無懈可擊。

想到這,劉備眼神之中已經有希冀懇求之色了,現下,自己全軍與新野的命運,便是在這蔡中的手中。

他怎么說,決定了劉表會如何決議。

因此,這個正堂商議,細說戰事的過程,劉備甚至沒有讓張飛進來,怕他忽然說得心頭火氣,若是罵起來當然惹了麻煩。

這位蔡中將軍和他并沒有交情,現在又仿佛是小鬼擋路一般,擋在身前頗為麻煩,靠他來傳話,也是寄希望于他能轉告幾句。

千萬不能得罪,而且這人還是蔡冒的族弟,或許日后還有用得上的地方,能與蔡冒將關系修復,不至于現在這般,明里暗里的針鋒相對。

“好,大致狀況,末將已經明白了,”蔡中點頭,露出和善的笑容,當即抱拳道:“皇叔當真是辛苦了,如此攻伐之下,還能穩定人心,守住新野,當真是吾輩楷模,令人敬佩。”

我要你夸我?!

劉備愣在原地,心里揪心不已。

這個蔡中,為何不說一句心里話,這些話說來愣是一點都不讓人放心,總感覺他的話都是浮夸假話,不夠實在。

蔡中笑容依舊不減,點頭說道:“等我斥候回來,我們立刻就回去復命,而后請皇叔耐心等待,糧草與援軍定當盡力爭取。”

“能有多少?!”

劉備誠懇的問道,這是他現在最為關心的問題,若是人數少了無法震懾曹仁,他依舊不會退軍,而偷襲樊城后方,夾擊之勢也很危險。

若是不給人馬的話,可以多給些糧草。

讓新野能夠堅守得久一些。

說白了,若是糧草與軍備都能給足夠,劉備有信心立刻在城中招募幾千新兵,乃至上萬鄉勇入伍。

現在最大的缺憾就是沒錢沒糧,不知如何招募。

南方軍士兵馬和當下的北方是不同的,北方或許已經到了要逐步裁軍的地步了。

因為百姓的生活更為富足,參軍為的更多是揚名立萬,軍功擢升,日后好光宗耀祖,在亂世成名。

而南方因為荊州依舊未曾脫離農耕,雖說有糧草囤積,百姓溫飽已無需擔憂,但若是要招募兵馬,依舊還是要以吃飽飯,能掙錢為主。

這是內政還沒有做到如此富足。

“嗯……”蔡中思索片刻,“不好說。”

“這個可能要等皇叔靜待佳音了。”

“哈哈,不過不用著急,戰局之事,還是要謀定后動,我們可不能掉以輕心吶!”

“哦,說得不錯,那就多謝將軍了。”

劉備深鞠一躬,站起身來帶蔡中又回到了城門樓下,等待一個時辰左右,他的斥候全部回來,一番告別之后送他們回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n.換源

從始至終,劉備都沒有任何安心之感,在他看來,蔡中來此不過應當是受命而來,他雖客氣和善,但是內心到底如何思量,卻是密不透風,讓劉備有些許察覺。

大致可察,乃是有些不上心。

人走后,孫乾和簡雍到近前來,關切的問道:“主公,情況如何?能否派兵支援?又能否有糧草送來?”

劉備苦澀的低下了頭。

而他還沒開口,站在他身后的陳到就已經搖了搖頭,他站在后頭一直在看蔡中的表情。

他始終沒有問過多少關鍵問題,只是聽完了后就點頭記下,而后和劉備說些寬慰的話。

劉備說完狀況后,果然孫乾和簡雍也都閉口不言。

彼此心中自然明朗,無需再自欺欺人的多問。

“唉,”劉備深深地嘆了口氣,“如此看來,襄陽只怕是已經靠不上了,想要退敵,還得等待時機變化。”

“但現在,最奇怪的是,曹仁只是屯軍囤糧,為何不攻呢?”

簡雍苦思冥想了很久,依舊不知曹仁的用心。

此時無人能猜到為什么,連劉備也覺得奇怪,哪怕是再謹慎的人,也不該這般踟躕不前,兵力多數倍,應當圍之。

可他倒好,反而相隔三十里,按兵不動。

好似在等待著什么。

現在的問題就是的確不知曹仁到底在等什么。

“等著吧,”劉備舒氣道:“為今之計,也只有等待了,不管此次蔡中如何,也得等個結果才是。”

襄陽。

一日夜內,蔡中自新野返回。

他在進入襄陽城之前,還先去了軍營,將此事告知蔡冒、蒯越等人,商議一番之后,才來到襄陽覲見劉表。

“主公,大致情況已經了解,果然不出別駕所料,劉備的戰局其實并不緊張。”

劉表聽完頓時錯愕,當即半起身來,奇怪的問道:“何出此言?細細所來?!”

“曹仁兵力雖多,但是糧草消耗巨甚,應當是在新野三十里之外,靠近河流之地安營扎寨,等待糧草運送而來,而且其營地布置扎實穩固,足足延綿幾十里。”

“想要突襲燒毀糧草的話,頗為艱難,所以劉備所言,戰事緊急請主公立刻出兵送糧,應當不實。”

“玄德,為何要騙我?”

劉表此刻頓時茫然了。

他與劉備認識許久,這么多年多次商議,剛開始他還沒去新野的時候,一直是在自己身邊,交談北方大勢,且方便讓自己請教曹氏諸多將士軍師。

那時候聽他的談吐,看他的儀態,都可知曉劉備必然是個極其善于用兵之人,雖未有多高的文采,但是卻能實事求是,鞭辟入里的分析戰場戰局。

對曹氏諸將也都非常了解,不像是會判斷錯漏之人。

現在居然傳出急報,讓自己立刻出兵相救,那肯定是陷入了困境之中,可是,曹仁卻又不攻。

“主公,若是不信末將之言,可讓一同前去的五十名斥候,分別而問,便可知曉大致情況,他們五十人所打探消息各不相同,但所見應當一致。”

蔡中還是笑著說道,配上他憨態可掬的動作,讓人很難厭惡他,而且他為人雖圓滑,但這么多年做事卻一直是以實在為主,很少敷衍了事。

劉表擺了擺手,嘆道:“我若是信不過你,就不會派你去了。”

“劉玄德不會是不通戰局之人,否則他豈能活到今日?他當年未曾得皇叔之名時,應當與一介草莽無二,或者因宗族人脈,在當地有些名望。”

“但不至于此,所以成名不光是皇叔之身份,說明其人才能定然出眾,自有魅力風貌,才能吸引這么多文武傾心跟隨,那孫乾你我也是見過的,并非凡士。”

蒯越聞言立即點頭,的確,當初在口才上,他便知曉孫乾足以說動不少人,才能確實不錯。

“故而,此次劉備說急報,讓我立刻出兵相救,唉……說不定還真的是要騙我錢糧,騙我兵馬……好讓他有所斬獲。”

“他想的是,能讓我與曹仁交戰,擊潰其進犯之事,而后他不光無需死傷軍士,還能繼續守住南陽之地。”

“其心,也不可說不善,也并非良善……這位皇室宗親,可沒那么簡單吶。”

“就是啊!”

蔡冒眼神一瞪,當即拍手道:“主公,我早就說了,他絕非善類!來我荊州一定是有所圖謀,如今到這等山窮水盡之時,你看是否露出真面目了!?”

“住口!”劉表氣不打一處來,又咳嗽了幾聲,胸口一陣悶痛,“蔡冒,你瞞我之事還未曾過去,此時,不準你再說一句劉玄德的半句壞話!”

“主公,我,我也是為了荊州著想……”蔡冒悻然低頭,慢悠悠的走向一旁。

此刻蒯越拱手,苦笑道:“主公既要仁德主君之名,不可怠慢了宗親,但這宗親并非真心相助,乃是狼子野心之輩,既如此也不好一口回絕,任由其自死。”

“如此,給他四萬石糧草,再加一些軍資犒賞,浩蕩公示于民,便算是了卻情義,至于調遣兵馬則是無需如此了,在下敢斷定,若是派兵與曹軍交戰,劉備定然不會舍生攻打。”

“但,若是不與曹軍交戰,反而朝貢許都,那么曹軍拿下南陽,必然還有轉圜的余地,畢竟如今曹操還高舉天子旗,不會真正倒行逆施,主公如此方可真正保荊州百萬子民不受戰亂之苦。”

劉表此時,心里也有火氣,他還沒想明白,這劉備數年來與自己如此尊敬、景仰,乃至崇拜到真心對待,到底是圖謀荊州大地,還是在假意為之,目的旨在荊州。

但情急之下,他明白蒯越此言乃是緩兵之計,如此可暫定曹軍,若是曹仁在攻下新野之后,還要繼續冒進,就以荊州重兵防范,再反擊便是。

說實在的,南陽郡現在也就只剩下一座新野城池,其余幾乎全都是小城,就直接說是整個郡都丟了也不為過。

不差這幾日了。

劉表無奈之下,閉著眼點了點頭。

心累了。

就這樣吧。

“好,在下這就去辦。”

蔡冒當即點頭,趕緊想熘,“我也去,主公您好好休息,安心養病,我也去幫忙。”

“你別去,”劉表沉聲道,“你跟我回去,我有話問你們姐弟。”

“我……”

蔡冒臉色一變,問我?

這下真的跑不掉了,也不知要問個什么。

新野之外三十里,曹營。

星夜之下,曹仁在中軍大帳之內,金刀闊馬坐得霸氣威武,手中捧著的是曹操送來的贊表,還沒看完此刻已經是滿面笑意。

“哈哈哈!!!”

看完之后,更是大笑不已,左右而視傳而觀之,同時口中言道:“丞相夸贊,我等行軍有度,進退如山移、濤行,軍勢聚威,勝不須期,日月而矣!”

“此話,說明區區新野已是指日可待,諸君自都有功績,咱們已然可奉命也!”

“新野還未下,”徐晃瞇著眼問道,他暫且還看不清現在的局勢。

“將軍到此之后,自過了博望坡,行軍快速到此,但是卻一連二十八日,未曾有半點進軍之意,始終駐扎在外,日夜巡營防備突襲,倒是固若金湯,但……為何新野能取下?”

曹仁嘴角上揚,頗為傲氣,“哼……爾等這都看不出來嗎?我敢料定,不出一月,新野城必定歸我所有,至于南陽自然不在話下。”

“劉備定然不會死守城池,他會棄城而走,保存軍力。”

徐晃和于禁對視了一眼,還是不理解,但是兩人都轉頭來齊聲問道:“這是車騎說的吧?”

“什么就車騎說的!”曹仁眼睛頓時一瞪,但是老臉還是沒忍住紅了一下,“我就不能說嗎?動不動就車騎!”

“是,他是說了些許,可,可我也是這么想的!無需問為什么,總之劉備與劉表不和,必然會撤軍!”

“為何會撤?若是不和劉表一樣可給予糧食讓劉備守城,劉備棄城反而會在平原山野被追殺,我北方戰騎雖然來的不是虎豹騎和甲弩騎,但腳程極快,劉備絕對清楚。”

“他此前的十余年征戰,可都是在北方。”

于禁的這句話,倒是真的把曹仁問到了。

為何會撤?

伯文沒說啊……

依照曹仁想法,和于禁是差不多的,劉備跑了干嘛,棄城而走他更為危險,倚城而守還能圖存,或許兩萬守數月不在話下。

他跑什么呢?

“除非劉備在荊州還有去處,方可棄城而逃,是以這個論斷,將軍還是明言,讓我們了解個通透。”

徐晃和于禁手中的消息情報,肯定不如曹仁多的,而且徐臻一直在給他出謀劃策,這是真心打算將這功勞完全送給曹仁。

所以好奇不已。

曹仁清了清嗓子,又踟躕片刻,沉聲道:“嘖,問這么多干什么?我就下這個論斷,不要問,到時候等著看便是!!”

趕緊寫信,去問問伯文去,按照時日……伯文也快要親自來了吧,此前說已經帶兵動身,正在南下了……

說好了秋收之后,親自南征先回舒城駐扎兵馬,那可是他的封地,正好先請至新野之外。


上一章  |  三國:曹營謀主,朝九晚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