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冷了。
洛薩嘴里呼出一陣白霧,看著麾下軍士,騎士們紛紛摘下鐵手套,搓著雙手,這些在炎熱的埃及待慣了的人,一下子被扔到這種環境,實在難耐。
許多步行軍士胯下的坐騎,馱著盔甲,裝備,食物等輜重的馱畜當中,甚至還有單峰駝。
如果再持續幾天的行軍,許多戰馬,馱畜都會病死在草原上。
小冰河期的影響已初顯端倪,在中世紀,冰島,格陵蘭等地還是重要的漁業產地,維京人在最初發現格陵蘭島時,甚至稱其為“綠色的島”,這意味著即使是在靠近極地的此處,仍舊能種植一些農作物,放牧牲畜,維京人常乘長船往來,進行貿易交流,教宗甚至在此派駐了一位主教。
但到了作戰記錄世界里的這個時間節點,因為天氣酷寒,海上風暴頻繁,這兩座大島,幾乎已經完全與世隔絕了。
洛薩一行,在古北臺的墩卒幫助下,找到了一口他們平時所用水井,補充了水源,便再度啟程上路了。
只可惜,讓娜一行的行進速度明顯比他們快得多,既然她們的目的地也是在土木堡,洛薩也就沒了加快行軍,追趕她們的念頭,別人沒追上,再搞得軍隊疲憊不堪。
沿途,又撞上了幾支四下劫掠,數目不過數百人的韃靼騎兵,被洛薩麾下的翼騎兵們,一波沖鋒統統了賬。
這些普通韃靼騎兵,裝備很是粗劣,只有少數頭領級的人物裝備著鱗甲,札甲,布面甲,更多的只是穿著皮甲或是夾襖,使用的箭鏃撞在翼騎兵的胸甲上只會被彈飛,變形。
畢竟“虜不能煉炒”,鐵鍋在草原上都是戰略資源,小部落怎可能裝備得起好甲?
洛薩在殲滅一支韃靼游騎后,詢問道:“這些都是誰的部眾?”
夜不收小旗官仔細辨認了一陣,推測道:“我也不知,但尊使請知曉,也先的綽羅斯部,有甲騎上萬,那才是他麾下精銳,跟這些不可同日而語。”
他頓了頓,又道:“這個時候不去土木堡會盟,跑到大明境內劫掠的,除了阿剌知院部以外,便都是一些小部族了——阿剌知院所部是瓦剌大族,實力強勁,看他們的戰力,裝備,便知他們絕非阿剌知院的部眾。”
見他說得含糊,洛薩皺眉道:“說實話。”
小旗官只好老實道:“應是一支投靠韃靼人的漢人部落,可能是跟著元廷一起被驅趕到了北方,當初太祖,成祖爺討伐元廷的時候,就俘虜了一大批這種人,個個都是衣不蔽體,受盡苦難。”
洛薩點頭道:“我知曉了,以后軍略大事,照實了說就是,沒什么可保留的。”
中原王朝,似乎哪朝哪代都在跟北方的游牧民族打仗。
東胡,匈奴,鮮卑,突厥,契丹,還有現在的韃靼(女真是漁獵,不是游牧)。
仿佛中原王朝的邊境上,總會刷新出新的蠻族一樣。
但實際上洛薩覺得,草原就在那兒,什么人在草原上生活,都會變成蠻族,哪怕把草原清空了,照樣會有其余地方的游牧民族填充進來。
一些或是主動叛變,或是被動劫掠到草原上的漢人,也會迅速融合進游牧民族的大染缸。
就像小亞細亞上的突厥人一樣,哪來那么多從遙遠東方遷移過來的突厥人?很大一部分人是在突厥王公統治下,逐漸被突厥化的希臘人罷了。
直到明朝后期,開始有成規模,大體量的漢人移民過去,這一情況才有所扭轉。
起先,是一群夏天跑到草原上幫韃靼地主老爺們耕作,天氣轉涼過后再帶著工錢返回內地過年的人,他們把草原上許多土地很是肥沃的消息帶回了故鄉。
正趕上明末自然災害頻繁,一些地方全年無雨,使得本就不堪勞作,貧瘠至極的土地,根本種不出半點糧食,這才催生出一大批奔赴韃靼草原的漢人。
韃靼王公們也樂得這些擅長耕種,手工業的漢人來自己的領地定居,雙方一拍即合。
這就是所謂的走西口。
一只雄鷹從天空中掠過,夜不收小旗官驚呼道:“是韃靼人的獵鷹,他們應該已經發現我們了。”
這個世界的韃靼人也馴養獵鷹,游牧民族似乎都有這種習氣。
“準備作戰!”
洛薩所率“使團”立刻全員戒備了起來,按照跟薩拉森人作戰的經驗,有獵鷹出沒的地方,距離敵軍就已經不遠了。
小旗官匆忙說道:“尊使請派幾人聽我調遣,上前探查敵情!”
“漢斯,你帶幾個人跟他走一趟。”
斥候派出去了。
使團卻也沒有停步不前,互相幫著從車馬上取下甲胄,兵器裝備起來,喂食戰馬精料,做戰前準備。
大約一刻鐘左右的時間,夜不收小旗隨同幾騎斥候遠遠跑了過來,高呼道:“前面有裝備精良的韃靼騎兵正在圍攻我軍輜重隊,還請尊使出手相救!”
輜重隊?
洛薩神情微動。
“是阿剌知院所率部眾?”
夜不收小旗說道:“應該是。”
“敵軍有多少人?”
“粗略估計,起碼有兩千人。”
洛薩皺眉道:“再探!如果是阿剌知院所部,起碼得有一萬人。”
他得先搞清楚敵人的所在,再考慮是吞掉這支劫掠輜重隊的瓦剌騎兵,還是將他們圍困起來,圍點打援。
大批斥候撒了出去。
若是芙琳在身邊就好了,她隨便一個召喚石像鬼,就能為大軍帶來一雙眼睛。
做好戰斗準備的使團,開始緩步向前推進。
“準備作戰!”
漢斯揮動令旗,速度最快的翼騎兵們紛紛來到了陣前。
他們舉起涂有紅漆的騎矛,矛頭系著屬于自己的燕尾旗或方旗,騎槍如林。
下方,數千輕騎正如同豺狼一般圍攻著一支明軍的輜重隊,他們遠遠策動坐騎,射出箭雨壓得明軍抬不起頭。
明軍數目僅有幾百,多是穿著布面甲,有許多盾兵,弩手和火槍手,依托裝有輜重的車馬防守,一時間敵騎雖眾,但也奈何不得輜重隊。
隨著洛薩所率使團在山頭上站穩腳跟,山下正交鋒的雙方也緩緩拉開了距離。
對面山上,數名甲胄在身的韃靼大將現出身影,為首那人跟洛薩對視了一眼,神情頓時一怔,對左右詢問道:“對面那戴著金色面具的大將,是何人?”
身旁立刻有人回道:“看他們的甲胄式樣,應該就是那支傳說中戰力不弱,被大明國皇帝欽定隨軍出征的番邦使團了。”
阿剌知院哈哈大笑起來。
半晌才道:“明國無人矣,派一雜胡色目率軍迎戰。”
只是面上雖帶冷笑,眼底卻已寫滿了忌憚。
這面具人究竟是什么來路?
便是遠遠瞧上一眼,都使人心驚膽顫的。
一眾部眾也跟著笑了起來,只是這笑聲實在沒什么氣勢可言,只要長眼了就能看出這伙敵人裝備之精良,還有為首那騎在神異巨馬背上的面具人,看著比嶺北的大妖魔還要恐怖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