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好250 常副帥回來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長安好 >>長安好最新章節列表 >> 250 常副帥回來了

250 常副帥回來了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非10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非10 | 長安好 

冬日白晝更短,這一日天色陰沉,天黑的便更早一些。

身后的五萬步軍日夜兼程還未能跟上,先前著急離開壽州的李逸只帶了一萬前鋒,此時他不敢貿然趕夜路,怕遭到歹人伏擊,于是下令原地安營歇息。

李逸仍在焦躁不安。

一名幕僚寬慰他:「主帥稍安勿躁,大軍明日便可跟上。」

另一人也道:「之后再行四日,便可與前面的八萬大軍會合,到時用不了多久,便能到揚州了。」

此前常闊本點兵十萬,欲支援和州,但除了常闊帶走的兩萬前軍之外,余下八萬大軍皆被李逸授意「趁機攻取」揚州。

那八萬大軍自然不曾真正與徐氏亂軍大動刀戈,此時正扎營于揚州兩百里開外之處「觀望」。

領軍的副將俞載,乃李逸親信,已知李逸正在趕來揚州的路上,只待與李逸會合。

幕僚道:「到時前后兩師會合,主帥手握十四萬大軍,便可與徐正業好好地談一談合作的條件了。」

這關于不久之后的設想固然令人動心向往,但李逸此刻滿腦子都是常闊會來殺他,根本無暇去暢想其它。

他干脆下令:「……給俞載傳信,讓他別只在原地干等著了,速速率軍前來接應于我,以防萬一!」

既只有四日路程,若他往前,俞載前來接應,那么便只需兩日即可碰面會合——畢竟雙向奔赴才是最快的。

幕僚想了想,卻覺得這個雙向奔赴不是太有必要,很是雞肋,純屬耗費人力物力,于是勸道:「俞副將他們若要拔營前來相迎,也需準備頗多,且讓人傳信也需要時間,前前后后怕也快不了多少。」

「誰讓他們拔營了,這樣,告訴俞載,讓他率輕騎而來,余下的留在原處守營便是!」李逸堅持要讓俞載來接應他,俞載是他最信得過的心腹,跟隨他多年,對他忠心不二。

當初他是為了防止那八萬大軍在外不受他的軍令,才忍痛讓俞載領軍外出。

人在恐懼不安時,總想讓自己信得過的人在身邊。

想讓俞載來接應自己,這是李逸內心深處的一種迫切的直覺,而不久之后,他會發現此時他的直覺是正確的——只是太晚了。

幕僚拗不過他,便聽命照辦,令人連夜傳信給俞載。

李逸在帳中來回踱步,一會兒詢問幕僚后方大軍明日能不能趕上來,一會兒又問俞載最快可在何處接應到他。

他算了又算,問了又問,心頭始終難安,直到一封密信被送進他的營帳之中。

是自除州而來的密信。

展信后,李逸倏地大喜,只覺頭頂上方時刻懸著的那把利劍,突然就消失不見了。

「……常闊終于死了!」他驚喜萬分地道。

死在了除州!

徐正業說過會助他順利抵達揚州,于是沿途令人設伏攔殺常闊,除州刺史韋浚是徐正業的人,這一點徐正業在信中也早已告知他了。

那韋浚也曾讓人給他送過信,彼此互通消息,也算是在信上打過照面了。

兩名幕僚聞言趕忙去看信。

「太好了!」李逸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又有幾分后怕:「他果然要來殺我,竟都率軍趕到除州了……」

除州離他此時所在之處僅兩日路程!

還好那韋浚做事可靠,讓常闊就此死在了除州!

現下想想也是,常闊如今身邊總共才那么幾個傷兵殘將而已,能成什么氣候?是他一直以來都太過畏懼對方,才會如此不安,將對方視作大患。

但不管如何,人死了,一切便萬事大吉了!

「這韋刺史信上還說,他得知主

帥僅有一萬前鋒護身,愿率除州軍護送主帥去往揚州,此刻已在趕來的路上……」一名幕僚看著信,疑惑道:「這也是徐正業的安排嗎?」

「不見得。」李逸「哈」地一聲笑了:「什么護送我,我看他分明是想讓我護著他同去揚州——」

「我十四萬大軍即將會合,還缺他區區除州軍護送?」李逸道:「他殺了常闊,便等同與朝廷撕破了臉,之后此事敗露,他一人自然無法應對。」

他分析的頭頭是道,既吻合時局,又符合人性:「所以他要去揚州向徐正業請功,也是順便尋求庇護罷了!」

「信上不是說了嗎?他會帶著常闊的首級前來!」

這不是請功又是什么?

兩名幕僚出于謹慎,取出了上次韋浚的來信,仔細對照了筆跡與印章,皆未發現任何異樣。

李逸再無疑慮,心中大安,甚至讓人備酒慶賀。

端起酒杯之際,幕僚不忘詢問一句:「既如此……那依主帥之見,方才令人送去給俞副將的信,是否要追回?」

「不必。」李逸道:「還是讓他來吧,有備無患。」

沒有了常闊,卻還會有其它威脅,他已探聽到,朝廷已有欽差抵達江南,不日必然會有動作。

但這并不妨礙李逸此刻的好心情,在他看來,沒有人會比常闊更難應付,常闊都死了,他還怕一個區區欽差嗎?

一路來的緊繃不安在此時全被卸下,李逸痛快飲酒。

幕僚勸他不可多飲,他倒也聽勸,并未放任自己大醉。

但在酒意的作用下,他這一覺睡得極熟,次日一睜眼已近午時。

沒了常闊這個威脅,李逸此時已不再慌張,在幕僚的建議下,他決定先等后面的五萬大軍趕來,再一同上路,如此更為穩妥。

待到天色將晚之時,李逸果然等到了大軍趕到的消息。

大軍為了追上他,自壽州而來連續趕路多日,已經疲憊不堪,但李逸在此歇整了一日一夜,此刻卻精神充沛,他不顧士兵體乏,以「軍機不可延誤」之由,僅令大軍原地休整了一個時辰,便繼續連夜趕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

幕僚又謹慎地看了兩眼那匣子,才抬手打開。

此刻李逸身側皆是他的心腹,故而不必擔心常闊的首級出現在這里會在軍中引起動亂。

到底李逸也不可能在此時,以如此方式宣揚常闊已死的消息。

只需驗看一番便罷。

匣子打開,的確是一顆死不瞑目的頭顱。

幕僚卻眼神一變,立時抬眼看向那捧著匣子的「除州刺史」:「韋刺史怕是認錯人了吧!」

李逸聞言立刻上前一步,卻也頓時皺眉。

他雖不認得這首級是何許人,但這根本不是常闊!

這除州刺史是什么意思?難道殺錯人了?那常闊呢?逃了?!

李逸已覺察出了不對,他身側的幕僚則直接指向那「除州刺史」,道:「把此人拿下!」

此中怕是有詐!

這幕僚甚是戒備果斷,扮作韋浚的金副將在心中罵了一句「晦氣」,立刻將匣子扔向李逸,同時拔出了披風下的長刀。

女郎說過,若能借機先擒住李逸,便再好不過!

但女郎也說了,若形勢不妙,便不必勉強為之,還須自保為上。

為驗看「常闊」人頭,李逸身邊只有數十名心腹,其他士兵都在十步開外處守著,趁著更多的士兵還未圍上來,金副將與身側士兵一同拔刀,邊戰邊往后退。

不遠處,身著除州兵服的常歲寧見狀,立刻帶人策馬上前去救人。

李逸被護著躲往后方,一邊怒聲下令:「……這些人乃徐氏反賊同黨,速速剿之!」

軍中各副將校尉聞言一時反應不及。

怎么突然打起來了?

不是除州軍嗎?怎成了反賊同黨?

然軍令當前,尚在歇整的大軍立時戒備而起,拿起兵器便列隊奔涌上前。

卻忽聽對方軍中響起響亮的高喝聲:「常大將軍在此!爾等是要以下犯上,滅殺副帥嗎!」

常大將軍?!

眾人驚惑之際,果見對方軍中一人一馬行至陣前,身形魁梧,眉眼威嚴,正是常闊無疑!

「是副帥!」

「常副帥回來了!」去讀書


上一章  |  長安好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