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六百一十八章 陰謀陽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八章 陰謀陽謀

第六百一十八章 陰謀陽謀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30日  作者:三秋空城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玄幻奇幻


李諭準備讓呂碧城去美國留學幾年,反正她本來就有這樣的想法,深表贊同。

“挑個專業。”李諭說。

呂碧城想了想:“這些年寫詞、潤稿、作畫,就選文學與美術專業吧。”

“OK,”李諭笑道,“以呂大才女的能耐,輕輕松松可以拿個博士學位。”

呂碧城說:“哪有那么簡單,現在還沒有一個女子拿到過博士學位。”

中國第一個女博士是留法勤工儉學會派出的首批學生中的鄭毓秀,她于1924年獲得了巴黎大學的法學學位。

“所以有機會爭個第一嘛。”李諭說。

“又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呂碧城道。

李諭說:“總歸能拿個美國一流大學的學位,那時候更是新時代女性楷模。”

這對呂碧城的吸引力非常大,只是想到要在異國他鄉待很久,有些放心不下,于是說:“能不能讓閑兒跟著我一起去?”

李諭說:“這樣的話,小學也要在美國上幾年。”

“不可以嗎?”呂碧城試探著問。

“好吧,”李諭說,“但國學部分你要親自抓一抓,好在哥倫比亞大學有不錯的東亞文化講座,唐人街也有教授國學的老師。”

呂碧城欣喜道:“謝謝諭哥!”

她又拉上鳳鈴陪同,到時候李諭再讓司徒美堂照顧一下,不會有什么問題。而且自己也會時不時去一趟。

同程的自然還有何育杰,美國物理學會已經發了兩次電報,不能太不給面子。

李諭的船停在上海碼頭,一行人先坐火車前往上海。

在上海見到了久違的章太炎。他被袁世凱軟禁了三年,袁世凱死后,黎元洪才把他放了出來。獲得自由的章太炎一分鐘也不想繼續待在京城,立馬跑到了上海。

這幾年呂碧城定期給章太炎的新婚夫人湯國梨寄點錢,章太炎對此一直很感激。

章門弟子沒幾個有錢的,雖然有幾個在北大當教授,但正好遇上京城一堆破事,薪水好幾個月沒發。

“疏才小友,這些賬先記著,以后鐵定還上。”章太炎說。

“好說好說!”李諭知道以他的脾氣不能拒絕,然后問道,“太炎先生下一步去哪?來之前黎大總統說過,想讓你當國史館的館長。”

章太炎說:“黎大總統是個完人,可我實在不想回去,況且編史不是我的強項。我準備去南洋游歷一圈,散散心再說。”

李諭說:“確實該出去走走。”

章太炎說:“也預祝你們一路順風,難得洋人又邀請中國人去做演講,這件事我一直發自內心地高興。”

李諭抱拳說:“后會有期。”

告別章太炎,李諭等人坐上輪船。

在船上李諭沒閑著,馬不停蹄寫出了《異形》所有正傳部分。

抵達紐約后,李諭一行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歡迎。

邁克爾遜和密立根這兩大美國科學界領軍人物自然在場,瞬間湊齊了三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密立根雖然還沒獲獎,不過業內基本已經公認是早晚的事),陣容非常壯觀。

紐約的名流如小洛克菲勒、愛迪生、特斯拉、司徒美堂等人也參加了歡迎會。

演講地點定在華爾道夫酒店。

酒店鋪設了長長的紅毯,李諭同到場的名人一一握手,順便介紹給何育杰。

何育杰頭一次見這么大陣仗,親身體會到了李諭在國外有多么大的影響力,以往這些名字只在書上見過。

資歷最老的邁克爾遜做了開場白:“很榮幸請到李諭先生以及何育杰先生,兩位的實驗非常重要,甚至令人興奮!你們為人類打開了窺探微觀世界的一扇門。并且李諭先生還做出了極有指導性的前瞻性預言。這樣的舉動,稱之為科學先知也不為過。”

臺下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李諭走上講臺,簡單說道:“感謝邁克爾遜先生的稱贊,但先知這樣的字眼我實在承擔不起。至于發現質子的實驗,許多具體操作來自何育杰先生,我僅僅提出了實驗構想和框架。如果沒有何育杰先生,這項實驗根本無法完成,更不要說現在的榮譽加身。”

李諭的話有意無意間就是說給密立根聽。

邁克爾遜年紀大了,用不了幾年就會退休,那時候密立根就是當之無愧的美國物理學界領袖,他的一些行為準則會大大影響此后的美國物理學家。

李諭講了沒多久,就把主舞臺留給何育杰,有心培養他的知名度。

其實按照歐美大學和實驗室的傳統,何育杰的角色更像一個助手。

何育杰的英文不錯,詳細闡述了如何一步步實驗,又是怎樣分析得出質子的存在。

因為有非物理學界人物以及媒體記者到場,所以沒有講得過于深入,僅僅講了大概,但也足夠。

常規提問過后,邁克爾遜突然說:“去年的諾貝爾獎因為歐洲大戰的緣故沒有頒發,我們是不是可以建議瑞典皇家科學院和諾貝爾基金會,對1916年的獎項進行補發?”

他的話一下子開拓了李諭的思路,這樣的事此后發生過好多次,就連愛因斯坦的諾獎都是補發的。

“我贊成邁克爾遜先生的提議!”李諭說,“科學至高無上,不能因為骯臟的戰爭而停發。”

愛迪生也說:“瑞典沒有卷入歐洲大戰,如果戰事早點消停,確實有補發的可能。”

小洛克菲勒卻說:“恐怕,我們也要參與到這場戰役之中。”

“我們?”密立根問道,“你指的是?”

小洛克菲勒說:“美國要參戰。”

“不可能,”華爾道夫酒店老板阿斯特說,“我們現在整個工業如此繁榮,為什么要把剛掙到手的錢再通過戰爭花出去?肯定是英國人與法國人的陰謀!”

小洛克菲勒優哉游哉地點燃一支雪茄:“那封電報馬上就會公之于眾。”

特斯拉了解無線電,問道:“從哪里發出的電報?”

小洛克菲勒說:“從柏林發出。由英國海軍部大樓40號房間破譯。”

“40號房間”就是英國海軍情報處密碼破譯機關的公開代號。

早在英國對德國宣戰的當夜,英國“泰爾哥尼亞”號電纜船便悄悄開到英吉利海峽,把德國在北大西洋的5根海底電纜全部切斷,以中斷德國的通訊。

不過無線電的出現讓通信變得有些“虛無縹緲”,難以徹底中斷,英國被迫組建了密碼破譯組。

在此之前,英國已經近百年沒有搞過密碼破譯,相當于從頭做起。

但他們不得不做,因為對手德國在通信方面下的功夫太大。

一戰差不多也是大規模通信戰的開始。

因為對密碼的重視,德國讓俄軍吃了很多大虧。

在英法參與的西線戰場上,包括索姆河戰役在內,英法聯軍在早期一直納悶于為何德軍的炮火總是異常精準。

后來一個法軍哨卡發現了一名提著籃子的農婦,由于她經常通過交戰線,開始只進行了常規檢查,籃子里是普普通通的熟雞蛋,再無其他。

一個哨兵開玩笑地把一枚雞蛋拋到空中,然后接住。

就是這么隨意的一個舉動,讓那名農婦大驚失色。哨兵立刻覺察不對勁,進行了更加仔細的檢查,他們剝開雞蛋皮后,發現里面竟畫著英軍的簡易布防圖和部隊番號。

這是一種隱文術,由一位德國化學家發明:先用醋酸在蛋殼上寫字,待醋酸干了后再將雞蛋煮熟,字跡便透過蛋殼印在蛋白上,而雞蛋外觀如常。

隱文術僅僅是局部戰役的小伎倆,真正的大頭還是無線電。

英國郵電局在斯德哥爾摩有分局,截獲了很多德軍電報,但一直無法破譯。

到了1914年11月,英國海軍終于決定糾集一幫數學家、語言學家、符號學家、棋類大師到一起搞密碼破譯。

最初進展并不順利,但他們卻在戰場上意外獲得了德軍的密碼本。

有次英國海軍擊沉了一艘德國驅逐艦,德國艦長把一只藏有機密文件的箱子扔到了大海中,一個月后英軍打撈上來,里面赫然是一本密碼本,通過這個密碼本,德國駐馬德里、華盛頓、布宜諾斯艾利斯、北京和君士坦丁堡的武官之間的通信全被英國所知。

后來德國升級了加密程序,定期更改密碼本,但遠沒有二戰時期那么謹慎,仍然不時被英軍破譯。

李諭曉得小洛克菲勒想說什么,但自己知道太多,就沒有張口。

特斯拉說:“德國有幾十種不同的密碼,還有好幾個不同程度的加密等級,關美國什么事?”

“反正兩天之內必然會上新聞,提前告訴你們其中一部分沒有關系,”小洛克菲勒說,“一個半月以前,40號房間在美國截獲了一封德國最高級別的‘0075’加密電報。”

愛迪生訝道:“英國人?在美國截獲?德國的電報?”

“所以有點意思,”小洛克菲勒吹了口煙卷,“發報人是德國外長齊默爾曼。”

愛迪生說:“德國人發給我們的電報?”

小洛克菲勒笑道:“要是發給我們,還需要破譯嗎?”

“我想起來了,我們有一條外交電報線,”特斯拉畢竟搞了多年通信,知道得更多,“那條線路從柏林出發,經過哥本哈根,穿越大西洋直達紐約與華盛頓,目前仍允許德國使用。”

英國沒敢斷美國人的電報線。

小洛克菲勒說:“就是這條線路,電報內容最初的破譯版本是,

0柏林外交部1月16日。極機密。閣下本人參閱。發致2479的帝國公使。擬于2月1日開始無限制的潛艇戰。以迫使英國在幾個月求和。收電后即報收到。齊默爾曼”

阿斯特說:“原來是無限制潛艇戰,這不是已經發生的事情?總統因為這件事召回了駐德大使,并驅逐了德國駐美大使,同時與德國斷絕外交關系。大家都知道呀。”

小洛克菲勒得意道:“所以關鍵就在這封電報還沒有破譯的部分,即‘2479’到底代表了哪里。”

眾人一起問道:“哪里?”

小洛克菲勒吸了口雪茄,慢慢道:“我不能說。”

愛迪生氣道:“你還不如從頭都不說!”

小洛克菲勒攤攤手:“我剛才說了,兩天后的新聞,你們全都可以親眼看到。”

作為美國最大的財閥,小洛克菲勒肯定通過政界線人知道了這個絕密情報。

但他說得很實誠,美國國會確實準備公之于眾。

至于那個關鍵的代號“2479”,英國40號房間的領導霍爾已經弄明白了:它代表的是墨西哥。

只不過他并非通過密碼破譯出來,而是諜報行動。

霍爾首先憑借直覺猜測是墨西哥。

作為諜報高手,他深諳情報界的情況:美洲的外交機構往往使用西聯電報公司的商業電報電纜,這些電纜從華盛頓直通墨西哥。而電報局對所有經其線路傳送的電報都保留一份副本。

因此,墨西哥城電報局一定有霍爾想要的東西!

霍爾隨即派遣了英國間諜,潛入墨西哥城電報局,成功拿到了齊默爾曼電報的拷貝。

雖然拷貝仍然是加密的,但電報局的拷貝使用的卻是級別較低的加密方式,很容易破譯。

通過墨西哥的收獲,霍爾成功知道了“2479”代表墨西哥。

到這一步,就大獲全勝了,憑借它,英國幾乎可以聽到美國總統對德宣戰的聲音。

因為德國的舉動觸了美國的逆鱗:老美的門羅主義就是要自己當美洲老大,誰都不能動自家后花園。

德國竟伙同墨西哥偷家?美國怎么可能忍?

不過在收到英國的情報后,美國總統威爾遜起初并不相信,認為是英國人耍的花招,他要更加充分的證據。

這沒有難倒霍爾,他知道這封電報既然走的是美國外交路線,肯定也能在美國找到副本。

在美國的副本被找到后,威爾遜無話可說了,干唄!

反正美國已經有了參戰的充分理由,英法在華爾街的債務太高。

有句話說的是,你欠銀行一百萬,你很慌;但你欠銀行十個億,銀行會很慌。

所以美國一定要保住協約國,不然上百億美元的債務誰來還?

如果英法輸了,自己這些年的戰爭紅利到時候就要全吐出來,還要承擔通貨膨脹的惡果(市面上熱錢太多,通貨膨脹很正常,一戰后過了很多年美國才把通脹壓下去)。

老美已經和協約國在一條船上。

現在只不過缺個開戰的理由。

威爾遜與國會隨即在報紙上公開了齊默爾曼電報,點燃了全美人民的憤怒,為征兵做了極好的鋪墊。

而德國人知曉此事后相當無語,后勤部長、德國實業大佬拉特瑙評價道:“這種把戲太可悲了,我甚至沒法嘲笑它!”

剛才提到的墨西哥使用了等級更低的加密手段,這一點就挺可疑:為什么墨西哥收到的電報與英國在美國截獲的電報使用的不是同一個等級的加密手段?

有個版本猜測是因為墨西哥領事館不屬于德國高級駐外機構,因此德國外長齊默爾曼沒有給那里的領事配發絕密的“0075”密本,而是使用了加密程度低的密本。

還有第二個版本:德國駐美國大使犯了致命的錯誤,他將接收到的齊默爾曼電報用新的“0075”密件本譯出后,又用舊的密件本加密后傳給墨西哥城……

姑且聽之吧,漏洞太明顯。至于真實原因如何,已經不可能知曉。

而且再退一步講,齊默爾曼聯合墨西哥,助其奪回得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那州的計劃,壓根沒有獲得墨西哥的支持。

墨西哥政府不傻,讓我派兵奪回這幾片如此大的領土,不是虎口奪食嘛,德國佬太看得起我了!還說什么提供支持,拿什么支持,你們德國自己都被封鎖了!

這鍋我背得起嘛!?


上一章  |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