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第六百一十五章 檢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檢閱

第六百一十五章 檢閱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30日  作者:三秋空城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三秋空城 |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玄幻奇幻


東廠胡同現在堪稱熱鬧非凡,黎元洪在家里就任了大總統,辦公地點暫時也在家中,門口每天往往返返幾十輛汽車,儼然成了全京城最熱鬧的胡同之一。

張鎮芳開車來找黎元洪時,在胡同里見到了李諭,于是拉上他一起去黎府。

反正是鄰居了,出于禮貌,也該去一趟。

兩人剛進門,就看見段祺瑞在東花廳中正與黎元洪商量事情。

張鎮芳對李諭說:“咱們等等。”

東花廳是黎元洪的辦公室,中間擺著一張長長的方桌,黎元洪與段祺瑞一人坐在一頭,打過招呼后,就一言不發,兩人大眼瞪小眼。

段祺瑞依舊是一副邋里邋遢的樣子,本應筆挺的軍裝穿在他身上就是沒有軍閥的威風霸氣,甚至不如一些小軍官。

黎元洪身上的西裝則要利落很多。

大概過了十分鐘,李諭對張鎮芳說:“他們這是干啥?比定力?”

張鎮芳笑道:“好比親家見面,壓根無話可談。”

“太尷尬了。”李諭說。

黎府的管家給兩人端上茶:“兩位老爺先喝一杯,要是餓了我也可以給你們上點心。”

李諭說:“我們又不是來吃東西的。”

管家無奈道:“段總理和老爺最少還要這么僵持二十分鐘,我是怕兩位無聊。”

李諭愕然,自己只在歷史書上簡單知道“府院之爭”一事,還以為是驚心動魄的政治斗爭,原來這么“直接”。

黎元洪當總統是板上釘釘的,因為護國軍以擁黎為旗幟。而北洋一系內又各懷鬼胎,段祺瑞只好暫奉黎元洪為總統。

張鎮芳似乎習以為常,品了一口茶說:“黎大總統的茶差了點,下回我差人給大總統送點。”

真如管家所言,二十分鐘后,段祺瑞突然站了起來,與黎元洪握了握手,“總統,我回去了,有事打電話或者告訴又錚(徐樹錚)。”

黎元洪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慢走。”

段祺瑞走到門外,看到了李諭,對他說:“李大學士,好久不見。”

李諭回道:“段總理。”

“哎!”段祺瑞擺擺手,“先別這么叫,我還沒組織國會投票。”

張鎮芳說:“早晚的事。”

段祺瑞一板一眼道:“那也要按程序辦。”

張鎮芳忙說:“是是是!”

段祺瑞又對李諭說:“不久后,我們要在南苑舉辦閱兵儀式,誠邀李大學士參加。”

李諭問:“現場觀禮?”

當年自己在北京那么久,也沒有現場看過一次閱兵,現在能親臨現場,想想就興奮。

“不,”段祺瑞說,“你要作為閱兵的一員。”

李諭有點懵:“我不是軍人。”

“我知道,”段祺瑞說,“到時候我們會舉辦航空表演,如今全京城會開飛機的不超過個位數。而且南苑機場的飛機太老舊,比你們在馮如飛機廠造的飛機差了太多。”

“原來只是飛行表演,”李諭松了口氣,“好吧,我盡力配合。”

“飛機是王牌,要壓軸出場。到時候讓洋人知道,我們也有飛機。”段祺瑞說。

他還是有軍人骨氣的。

北洋的幾個大高層都不是很討厭,但軍人執政的水平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超出能力范圍。

段祺瑞說完就走了。

李諭與張鎮芳進入了東花廳。

見到他們兩個,黎元洪的話明顯多了,“疏才啊,是不是又帶來了巧克力?我閨女天天掛念。”

李諭當然沒有忘,把兩個盒子放在桌子上:“這次換了種口味,希望小姐喜歡。”

黎元洪笑道:“喜歡,肯定喜歡!”

張鎮芳隨后說:“大總統,您并非北洋一系,此后應該多聯絡聯絡同樣非北洋系的軍官。”

黎元洪說:“蔡鍔嗎?他離得太遠,身體也不好。”

張鎮芳說:“還有徐州的張勛。”

黎元洪搖搖頭:“不行,這人腦子肚子里墨水沒多少,還喜歡充文化人,尤其腦袋里滿是愚忠思想,并不一定堅持共和。”

張鎮芳說:“還有……”

黎元洪抬手打斷他:“馨庵(張鎮芳字)啊,我知道你因為與袁大總統有親戚關系而擔心受牽連。其實大不用如此,記住,你,就是你。”

張鎮芳會意,連忙起身鞠了一躬:“謝大總統。”

黎元洪總被說成“好好先生”,似乎有點傻,但心里什么都知道。

“你與疏才的鹽業銀行很重要!”黎元洪接著說,“總統府說白了沒什么權力,很多事情管不了;老段也一樣,大家都是空架子。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沒錢。地方稅收不上來,我們能用的錢無非就是賠款后的關稅和鹽稅盈余,還有幾條鐵路收入。這點錢哪夠如此龐大的政府運轉?所以老段說得對啊,民國政府就像一個叫花子組成的丐幫,我哪,就是被迫推舉出來的幫主。”

李諭笑道:“丐幫幫主,這比喻太絕了。”

黎元洪無奈道:“事實就是如此,而且幫主還要給底下人發錢。老段馬上恢復國會,八百多議員就是八百羅漢,薪酬標準是定好的,每人每月500大洋,光想想這些薪水我就頭疼。到時候估計又要四處借款。”

張鎮芳說:“借款的事是內閣的,大總統不用操心。”

“哎,老段那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板得很!”黎元洪說,“而且他手下還有個心腹徐樹錚,更是個愣種!段祺瑞一定要讓徐樹錚做國務秘書長,為了這事找我,但我可不想同意。”

徐樹錚是個能力很強的人,但性格剛了一點,當年連袁世凱的面子都不給。

李諭說:“我說剛才怎么看你們一直劍拔弩張。”

黎元洪說:“如果徐樹錚當了秘書長,就是軍人總理加軍人秘書長,整個內閣完全成了軍人內閣!這里是東洋刀,那里也是東洋刀!太不成話!”

嘴上這么說,但黎元洪最終還是沒能阻止段祺瑞將徐樹錚委任為秘書長,位高權重。

徐樹錚年輕氣盛,經常壓抑不住對總統府的輕慢。

按照民國章程,內閣的意見要由總統府蓋章生效。有一次某省變動了幾個廳長,徐樹錚拿著內閣總理任免書去總統府蓋印,黎元洪問任免的是哪些人,徐樹錚不耐煩地回了一句:“你只管蓋印好了,管他任命什么人!”

徐樹錚還讓人寫了一份通知,派人送到總統府傳達室,強調現在是責任內閣制,總統的所有信件(包括私信),皆要送到內閣開拆。

總統府傳達室照辦了。

直到徐世昌來訪,問及前幾日所寄的信件,黎元洪才知曉,頓時大發雷霆。

徐樹錚做派強硬,早早給府院之爭埋下了伏筆。

黎元洪又從抽屜中拿出一份文件:“這是當初楊度建議成立科學院的建議書,我無意間找到的。袁大總統已經在上面簽過字,可惜沒來得及執行。”

李諭不指望北洋政府有錢建科學院,于是說:“我們已經成立中國科學社,運轉得很不錯。”

黎元洪說:“是嗎,我還想以議員工資標準繼續成立科學院哪。”

李諭說:“總統先顧好議員吧,啥時候穩定了再說科學院的事情。”

黎元洪笑了笑:“他們可要難對付多了。”

為了籌備飛行表演,李諭再度前往了天津馮如飛機廠。

雖然在規模上比不過德國容克斯之類的公司,但有了李諭的大量資金注入,馮如飛機廠的技術水平一直沒有多少落差,而且還挖來了不少洋技師。

馮如很聰明,專門挑猶太技師,還有一些是從歐洲逃出來的。這些人沒有太多家國情懷,只要是給夠錢,不在乎在什么地方干活。

通過他們,馮如也知道了一些歐洲的事情。

“疏才兄,有個法國的飛行技師說,他連射擊協調器都會制造。”馮如說。

李諭聳聳肩:“咱們不著急研究殺人的武器。”

這時候的飛機前面都有螺旋槳,一兩年前法國人研究出了射擊協調器,可以控制射速,讓子彈正好在空隙時穿過螺旋槳,進行攻擊。

后來這項發明被德國的福克公司最先發揚光大,他們的福克戰斗機隨之有了極強的空戰能力,即最早的空優戰機。

1915年,英法飛行員被德國的福克戰斗機血腥屠戮,紅男爵里希特霍芬就駕駛過它,后來也是在駕駛福克戰斗機時被擊落殞命。

福克戰斗機同時是戰后《凡爾賽和約》唯一特別要求德國必須全部交出的戰機。

馮如又說:“北洋軍方下了訂單,要10架教練機。”

“估計很多年之內,只能局限在教練機,由他們去吧,”李諭說,“咱們的產線最好以客機為主,不然以后會惹上很多不知名麻煩。”

馮如有顆火熱的戰斗之心:“我還想駕駛福克戰斗機那樣的飛機,擊潰敵寇。”

李諭悠悠道:“如果是內戰哪?”

一句話就讓馮如仿佛掉入冰窟,他呆了十多秒鐘后說:“我不知道……”

李諭說:“所以嘛,咱們不要一條道走到黑。看新聞上說,歐洲今年要開辟民航航線,從倫敦飛巴黎,單程票價21英鎊,就是個很好的方向。”

馮如估算了一下:“三百多公里,問題不大。”

李諭說:“咱們也能相應地開辟北京-天津、上海-南京、上海-杭州、上海-寧波或者廣州-香港的航線。”

馮如腦子一撥就轉:“如今沒有歐美航空企業在亞洲涉足,咱們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對手!這買賣好做!”

李諭笑道:“沒有競爭對手也不見得一定好做,但總歸希望非常大。”

馮如說:“考慮載人為主,就要設計新型飛機,尤其需要增加機艙空間。”

李諭說:“安全第一,機艙容積保證上四名乘客就足夠。”

馮如還是有些擔心:“如此高的票價,會不會沒有人愿意乘坐?”

李諭說:“放心吧,富人有錢沒處花,這種獨一無二的出行方式,他們肯定爭先恐后要搭乘。”

馮如非常相信李諭的判斷,有了他這句話,就可以全身心投入研制之中。

歷史上歐美很早就開通了民用航線,但一開始用作民航的飛機全是戰斗機稍作改裝。到了1919年,德國的容克斯公司制作了第一架專用的民航飛機F13。

一戰后,德國對民航事業極其看重,就是為了保住航空產業。

容克斯F13只能容納四名乘客,它的產量很大,非常受歡迎,遠銷多國,其中便有中國。

除了飛機研制,李諭還和馮如練習了一下飛機駕駛,保證閱兵時的安全。

反正這時候沒什么特別講究,你就是只在天上飛幾圈,下面都會歡呼雀躍,根本用不著練習任何編隊、特技之類的技術。

北京城經過幾年城區改造,主要干道都得到了拓寬,并且不少鋪設了標準化馬路。

北洋政府對這次閱兵非常重視,提前在報紙上做了大量宣傳。

閱兵當天,北京城可以說萬人空巷,大家都很新鮮,想看看新軍風采。

黎元洪全身戎裝,騎著馬從演武廳前往檢閱現場。他挎著軍刀,騎一匹高頭大馬開路,難得的威風凜凜。

參與閱兵的主要有兩個兵種,騎兵和步兵,一共五六千人,都戴著白纓或紫纓的軍帽,很帥氣。

步兵方陣之后,在京高級官員同樣騎著大馬跟隨依仗兵魚貫而過。

隨后是大總統巡閱部隊,段祺瑞和黎元洪并排站在一輛敞篷汽車上,經過時,軍官行撇刀禮,步兵行舉槍禮,騎馬行馬上舉刀禮。

已經有了后世閱兵的雛形。

最后嘛,當然是最引人注目的飛行表演。

駕駛員不僅有李諭和馮如,還有南苑航空學校的校長秦國鏞。

飛機在先農壇、正陽門上空繞了數周,每一次就能聽見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李諭開的是一架教練機,后排的呂碧城不敢探出頭,“要是總統和總理知道飛機上還有個女人,肯定氣壞了。”

李諭哈哈大笑:“你戴著帽子和護目鏡,他們怎么知道是誰。”

呂碧城裹緊頭發,試探著看了一眼,下面是列陣的軍隊和烏壓壓的群眾,不禁震撼道:“太壯觀了!”

李諭同樣很滿意:“在這個角度看,的確不錯。”

他將飛機平穩降落在南苑機場,著實過了一把飛機癮。


上一章  |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