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準備一步到位:“就長轅車了。”
店家喜笑顏開:“好眼光,長轅車材料好,也貴許多,車身是120兩銀子。”
好嘛,果然是買的不如賣的精!
不知不覺中帶著自己進入消費陷阱
李諭繼續砍價:“60兩?”
店家竟然直接說:“成交!”
我去,攔腰砍都這么爽快,還是栽進去了。
不管怎么說,現在李諭就是正兒八經的有房有車一族了,算是成了一個混得不錯的北漂。
不過這玩意的維護費用可比買輛寶馬車貴多了,畢竟是活生生的馬,不是加加汽油就可以。
李諭對趙謙說:“你以后也有的忙了,要學趕馬車,更要會照顧馬匹。”
趙謙小心說:“這么貴的馬,確實得看好!先生放心,我不會讓它掉一根汗毛,實在不行我就和它一起睡在馬棚!”
趙謙這么說也讓李諭發現買了馬匹和馬車后占據的地方也多了,看來還要在宅子旁邊租個房子當馬棚才行,不然如果真把兩匹馬安置在院落里,味道也太大了點。
和買了新車一樣,李諭忍不住立刻就騎上馬回家。
趙謙則費了好大勁把人力車抬到車廂中,然后拉著馬車回家。
他現在還不會坐在車上趕馬車,那可真心是個技術活,不是上來就能掌握的,起碼練上一段時間才能熟練掌握。
不過趙謙的心情和李諭一樣好,自己也算是升了一級。
李諭回到家后就安排王伯去茶館找崔老三把自家院落旁邊的三間民房租下來,這個比之四合院就便宜多了,一個月只要2吊錢。
忙活完這些,愛因斯坦的電報也到了:
“尊敬的李諭先生,如此快收到你的回信讓我非常意外。長話短說,我目前正在思考的是關于光速的問題,如果光速不變,是否可以擴展到不同的慣性系。”
李諭回信道:“我也堅定認同光速不變,不論參考系如何變換。但區別于常規力學體系,保證光速不變就要引入一種新的變換方式才可,且其中有一個固定的常數便是光速,也就是洛倫茲教授所創造的數學方式。”
電報內容不能太長,不過李諭說得已經很明白了,愛因斯坦肯定明白。
李諭本來不想動相對論,現在愛因斯坦自己找上他,說不定真要成為狹義相對論的共同創立者了。
不過也好,雖然狹義相對論重要性上比廣義相對論終歸差了一大截,但知名度卻高多了。
眾所周知,狹義相對論有兩條最基本的假設:
真空中光速在任何慣性參考系中都相同;
物理規律在任何慣性參考系中也是相同。
后續的狹義相對論都是基于這兩條假設出發,就像歐幾里得通過五條公設推出了整個《幾何原本》。
當然第五公設修改后又引出了龐大的兩種非歐幾何,其中的黎曼幾何又深深影響了廣義相對論,這就是后話了。
現在李諭直接點明了兩條假設中最關鍵的光速不變,單單這一點已經很超前。
要知道雖然早在1887年,邁克爾遜就與莫雷通過著名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證實了光速在不同慣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也由此否定了以太假說。
但相信這一點的人真的仍然很少很少,因為這個實驗可以說是在動搖整個物理學大廈。
正是因為它潛在“破壞力”驚人,才能被開爾文勛爵評為“兩朵烏云”中的一朵。
李諭還順手指出了變換方法,也就是如何解釋光速不變,更加彌足珍貴。
只不過電報太短,李諭暫時只能說個理念。
但這也很不得了,不知道愛因斯坦看到后會如何回復。
李諭并不是很著急,因為按照歷史進程,完整的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要到1905年才會提出。
所以雖然這種科學討論的電報二人目前只是一天交流一兩次,其實已經非常神速。
說完這個,京師大學堂的中期考試也要開始了。
其他的同學都很緊張,唯獨李諭好整以暇。
至于為什么,當然是題目太簡單了。
之前也列舉過,入學考試時的算學題目差不多就是小學數學應用題水平,這次雖然難了一點,但充其量也就是初一數學。
其他的物理、化學、地理等科也是難不倒李諭,都是些初中知識。
只不過國學題目確實又難到了李諭,是真的難到了,題目他都沒有看太明白:
顧亭林論文須有六經之旨,當時之務,試申其說。
六經分類與文字有何作用?
李諭只知道顧亭林就是顧炎武,還知道顧炎武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及顧炎武的一些生平,但具體顧炎武在經學方面有什么論述,他怎么可能知道。
無奈啊,這一科很可能又要不及格!
悲劇,看來又要成為一個“佳(xiao)話(hua)”。
好在丁韙良以及校長張百熙知道李諭什么水平,而且人家終歸已經是帝師。
于是丁韙良又從美國的大學找來了一些考試題目出給李諭。
這種近代大學正兒八經的題目李諭就做得舒服多了,但丁韙良也真是夠狠,選的都是芝加哥大學或者耶魯大學畢業考試最難的一些題目。
但李諭可是經過多年考試捶打的人,當年考研數學也不是蓋的,這種難度完全可以應付。
而且李諭也發揮了一下自己日語、德語、英語方面的特長,算是在其他方面加了加分,所以最后還是評為第一。
但經學的確是不及格!李諭是真的有點要放棄了……
最多就是再多背點古文得了,躺平吧!
總之,這個考試一過,李諭又可以繼續瀟灑起來。
發榜后校長張百熙也找到了李諭,李諭還以為是有什么嘉獎,誰知張百熙對他說:“這段時間我又仔細閱讀了一下你入學考試寫的教育學論文,越看越精彩,很多東西我覺得可以采納到大學堂中。”
李諭當時完全就是按照自己上輩子如何上學寫的,都是親身經歷,熟悉肯定很熟悉,于是問道:“校長要采納哪一點?”
張百熙說:“我看你的文中提到應當自從小學開始便重視體育教育,我想了想,確實頗有道理,但具體的制度方面以及課程細節還沒有想好。”
體育課絕對是學生們的最愛,沒想到張百熙提到這一點,李諭也非常贊同:“校長想得太對了!至于體育課程的內容嘛,很簡單,無非就是田徑與球類運動。您有沒有聽過奧林匹克運動會,如今已經舉辦了兩屆。”
張百熙說:“我只是簡單聽說過。”
李諭說:“聽說過就好,體育課的項目就按奧林匹克運動會設置的來就行,什么跑步跳高的。對了,還有個更有趣的,差點忘了。”
張百熙沒想到李諭點子這么多,繼續問道:“什么有趣的?”
李諭說:“有一種球類運動,在歐洲如今非常流行,叫做足球。”
“足球?”張百熙真沒聽過了。
李諭想了想說:“您可以理解為以前我們國家就有的一種運動——蹴鞠。”
張百熙一聽蹴鞠就知道了,“據聞宋朝時的佞臣高求便是蹴鞠高手,這種運動,恐怕有亡國之相。”
李諭說:“亡國的也不是蹴鞠,宋太祖也喜歡蹴鞠不是!而且我說的足球與蹴鞠還是有點不太一樣的,現在西方非常流行。”
張百熙說:“如果有益于學校建設,可以引進。”
“當然有益!”李諭說,“兩年多前剛結束的第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就有足球項目。”
張百熙對李諭也是比較信任,又聽說如此盛大的體育盛會也有足球項目,于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問:“這足球長什么樣?”
李諭說:“京城或許沒有,但我想天津的英租界肯定有,讓他們問一問很快就能找到。”
現代足球本來就是發源于英國,英國老對足球的愛根本不用多說,他們租界又大,肯定早就帶過來足球了。
歷史上京師大學堂其實真的很早就有足球隊,而且李諭上輩子也蠻喜歡踢球的,他也樂于引入大學堂。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安裝最新版。
只是后續中國足球實在一言難盡罷了。
但現在整個東亞都沒怎么接觸過足球,說不定李諭還能帶領京師大學堂足球隊踢贏小日本和韓國的說……
對了,現在還沒有韓國,應該說朝鮮,朝鮮就更不行了。
張百熙說:“看來你很懂足球,這方面你可以操心問一下。”
李諭說:“沒有問題!另外,我們學校也可以舉辦運動會,在西方大學也是常規操作。”
張百熙點點頭:“這個建議非常好,我會采納。”
歷史上京師大學堂要到兩年后才會首次舉辦運動會,李諭算是推動著提前開始。
體育肯定是對大學有百利無一害的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
后來清華大學更是喊出了“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而且清華對體育也是非常重視,體育不及格的人甚至不能畢業。
這自然也是督促大家鍛煉身體,不過誰又能說鍛煉身體有錯哪。
李諭心中多少夾雜了一點玩的心思:現在物質生活太貴乏了,李諭也不是書呆子,引入足球真的可以讓學校生活更快樂一些。
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