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只想搞錢第49章 觀眾何其無辜(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一開始,我只想搞錢 >>一開始,我只想搞錢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章 觀眾何其無辜(上)

第49章 觀眾何其無辜(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油炸大金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油炸大金 | 一開始 | 我只想搞錢 


晚餐是旭東跟楊小蜜一起吃的…

中途,霍劍華、成龍包括綦建虹都過來打招呼。

沈旭東沒怎么搭理霍劍華…

只是簡單打了聲招呼——沈旭東不太可能找霍劍華演戲!

霍劍華能混到‘老戲骨’的稱謂,全靠他的兩任經紀人:

連俊杰——他高中同學。

郁紅——他大陸這邊的經紀人。

連俊杰太了解他了,霍劍華早年在臺灣訪談節目,呵呵,主持人兩三句話,就能把他黑歷史勾出來。

這個怎么說呢?

說好聽的叫老實,說不好聽的就是死腦筋啊。

但他是偶像!

所以,轉戰大陸后,連俊杰吸取教訓,盡量減少他除了拍戲以外的曝光。

說多錯多還不如不說。

很聰明的做法。

連俊杰真的有在用心對霍劍華,因為作為經紀人來說,藝人曝光越多,收益越大。

他控制霍劍華的曝光,其實是損害他自己利益的,但對霍劍華本人是好的。

然后兩人鬧了矛盾,第二任經紀人換成了郁紅,郁紅也很厲害,童謠的經紀人,霍劍華演技一般,她就多接一些冷面的角色。

同時,她又會幫藝人爭取一些賺口碑的活。

還有根據霍劍華的情況,梳理老干部人設,還有和胡歌炒CP。

離開霍劍華后,她手下的幾個藝人,發展都不錯的。

反觀霍劍華結婚以后,這兩人都走了,然后資源就開始稀奇古怪。

估計是什么給錢高,拍什么,毫無章法,也不適合他。

其實,光看霍劍華這一年齡段的演員,特別是臺灣的,曾經爆火過的,現在還有點熱度的,真不多!

他這個年齡段的演員,如果沒有足夠出色的代表作或是有實至名歸的重量級獎項,糊是很正常的…

與他年齡差不多的臺灣演員,像周渝民、言承旭、明道、吳建豪、阮經天、彭羽晏等跟他情況很相似。

彭羽晏搭上港圈資源,算是境遇最好的,其它的…都是不同程度的糊!

尤其是言承旭,參加了一把《披荊斬棘》,然后徹底暴露了——原來抑郁,不自信是有原因的,就是沒實力:20年不變的唱歌氣息不穩,唱跳雙廢!

嗯,這個節目完美解釋了志玲姐姐為什么要跟他分手。

扯回來,現在適合霍劍華這個年齡段的劇本還真不少,但是跟他年齡差不多的,有實力、有號召力的演員同樣也很多,像張譯、富大龍、秦昊、雷佳音這種,找他們不更好嗎?

實力也比他強,不管怎么輪,好的劇本都不會到他的手上,更何況他還有口音上的硬傷!

沈旭東問了楊小蜜:“你跟綦建虹關系怎么樣?”

“還不錯…我可能要演《不老奇事》…”

昨天,耀萊也做了片單發布會,公布了八部電影企劃,《氣球》、《不老奇事》、《莫爾道嘎》、《地道戰》、《敦煌英雄傳》還有《許愿神龍》、《灶王爺》兩部動畫…

“…《不老奇事》?”

“王碩編劇…”沈旭東有點驚訝:“原創電影?”

“對呀”

“我還以為是《本杰明·巴頓奇事》翻拍…”

“《本杰明·巴頓奇事》?那是什么?”

沈旭東驚訝:“《返老還童》,布拉德·皮特搭檔凱特·布蘭切特主演,導演大衛·芬奇,你沒看過?”

楊小蜜白了他一眼:“你說《返老還童》我就知道了!”

“…耀萊是BJ文投控股的大股東,現在還算風頭正勁,不過,千萬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你就是大明星…”

楊小蜜打斷他的話,轉移話題:“《全面戰爭》的續集是不是找了柳亦菲?”

“…對。”

“你睡她了?”

沈旭東無語:“…跟你有關系嗎?”

楊小蜜盯著他一直看,直到沈旭東發毛,她立刻問:“什么感覺?”

“咋了?還要日后感?”

楊小蜜很興奮:“不是,我就是好奇嘛…具體說說…”

“這有什么可說的,你想要感受,要么親眼目睹,要么親身實踐…”沈旭東挑眉:“要不然,下次我約她,你也一起?”

楊小蜜下意識準備回絕,然后注意到沈旭東的表情,很干脆改了主意,挑釁道:“我倒是沒有意見,你能搞得定她?”

沈旭東有點尬住了,摸了摸鼻子,言不由衷:“事在人為嘛…”

“那你加油!”

“你今晚住哪?”

“我待會還有三個采訪…大概到凌晨,你…”

沈旭東果斷搖頭:“那算了…我才結束拍攝,需要調整作息,不能熬夜…”

第二天上午,第二場論壇,主題為‘中國電影需要工匠精神’開始。

張宏森現發言,說了一個大的方向,類似中國電影產業在新的形勢面前,面臨新的挑戰和任務,第一重任務就是聚焦電影生產的質量和水平,體現電影的“工匠精神”。

以及遇到的問題:面對投資人的急功近利和從業者普遍的浮躁心態,用“工匠精神”去精雕細琢一部電影作品頻頻遭遇市場困境…

陳可欣先說話:“其實很多時候,電影團隊花兩三年時間認真做一部電影,但電影的命運卻取決于上映后一兩天的運氣…

影響一部電影命運的因素包括當時觀眾的心態、社會的議題、天氣、情緒、對手、對手有沒有黑你等等。

如果有任何一個因素或者多個因素導致第一天、第二天的票房不好,這部電影在電影院很快就沒有排片了。”

“我很感謝PPTV,他買斷了《醬園弄殺夫案》還有《動物世界》…”

“所以,我覺得大熒幕可能不是最佳選擇,原本我以為銀幕數量增加,電影的類型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加豐富,但事實并非如此——銀幕越多,能夠在影院生存的電影類型反而越少,甚至基本上集中到很少的幾類…”

“這種狀況的一大惡果就是現在的資本和市場會裹挾著電影人照著所謂的大數據去制作電影,強迫電影人拍那種利益能夠最大化的電影,導致市場上出現電影越發趨同,就像一個惡性循環…”

“我們恨電影院,恨排片,恨院線,認為他們不給機會,讓幾年的辛苦一天之內都沒了。但其實影院、院線也有運營成本,他們也有地產的綁架、工資的綁架、發行的綁架等等,使得電影院必須要盡力保持從早到晚都滿座。這就是電影人要面對的現實!”

陳可欣話鋒一轉:“有沒有更好的渠道?我拿《七月與安生》舉例,這部電影在影院票房近1.7億、約有400萬觀眾人次看,但在網絡上PPTV的負責人告訴我,它一個星期的觀眾點播量就達到6000萬,我覺得網絡可能是一個出路。”

“年輕的觀眾其實是在網絡長大的,只要有好的內容,手機那么小的屏幕,他們照樣看的全神貫注,我覺得網絡平臺才真正能使得電影分流、觀眾分流,因為網絡觀看對于觀眾來說,并不需要昂貴的成本…”


上一章  |  一開始,我只想搞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