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只想搞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點平淡,力度不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一開始,我只想搞錢 >>一開始,我只想搞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點平淡,力度不夠…

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點平淡,力度不夠…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油炸大金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油炸大金 | 一開始 | 我只想搞錢 


競演類綜藝,話題或者說爆點內容幾乎都不是演技,而是藝人比較尖銳的矛盾或許容易引發爭議的言行,這些經常壓過表演本身。

因為演技其實是很專業的東西,是一種主觀感覺,讓它變成觀眾看得明白的東西,并不容易。

演員本身很像是程序員。

演員修煉自身的演技,就是程序員寫代碼的能力。最后呈現出來的結果,演員通過角色呈現,程序員通過軟件呈現。

好的演員,讓你看不到表演的痕跡。好的程序員,讓你看不到程序的bug。

你可以不喜歡一個角色,但你不能否認一個角色后面有很復雜的功力。就像你可以不喜歡一個軟件,但你不能否認這個軟件后面代碼的技術含量。這個演員對于角色的塑造,是自身的理解,旁人只能解讀一二。這個程序員寫的軟件,也只有自己知道邏輯,旁人只能猜測和推論。

同理,越專業的演員,越難給節目帶來收視率。

越不專業的演員,越可以給節目帶來收視率。

演的差,觀眾看的出。

演的好,觀眾看不出。

演的特別張揚,觀眾看的出。

演的不露痕跡,觀眾看不出來…

那怎么辦?

《演員請就位》又名“導演請發火”。

《我就是演員》又名“評委請開炮”。

只靠舞臺上的幾場表演,顯然帶不動綜藝需要的熱度,長期下來,節目組策劃明顯開始向話題偏移,競演概念逐漸被淡化,真人秀痕跡加深。

電視綜藝就是靠看點撐起熱度,熱度則反哺人氣、數據。

這個是競演類綜藝的生存法則,從市場營收角度,熱點話題不可或缺,沒有熱度,再好的內容也無人問津!

但從綜藝壽命及觀眾口碑角度,熱度噱頭可以有,競演概念永遠都是基礎…

今天這期的爆點就是年輕演員演技還有市場…

演技點評主要靠陳楷哥、寧昊,市場方面,就要靠沈旭東了…

“張一山,你是屬于觀眾看著長大的,我覺得你可以嘗試一下刑偵片…PPTV在籌備幾部刑偵片,你可以去試試…”

“魏大勛…咱們中戲的演員,你很適合喜劇,長相就有喜感…”

“楊陽…估計找你的戲已經應接不暇了吧…我就不評價了。”

楊陽,早些年演技還挺自然的,《左耳》、《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包括電視劇《新洛神》里的曹植…

因為,那個時候,他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帥氣可以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所以可以拋開包袱以更自然的狀態去詮釋角色…

后來,進化成了黃小鳴2.0版本…

端王!

問題是,黃小鳴后來自己進化成了3.0版本,楊陽依然是2.0…

他演戲時好像首要考慮的就是怎樣展現他的帥,而不是如何為角色服務。

這點很像35歲之前的鄭少秋!

黃淑儀就講過,秋官拍戲時候,會不斷的照鏡子,給自己補妝,燈怎么打才顯得他更帥,都要第一時間精心準備。

但鄭少秋在有無數鍛煉的機會,因為當時香港就那么幾個小生,戲拍的又流水,所以鄭少秋必須要不斷嘗試各種角色。比如《大報復》(翻拍基督山伯爵)里,必須要演個農村傻小子轉為神秘大亨,與他青靚白凈的外形不符合,但沒辦法也只好要他演。

久而久之,量變產生質變,鄭少秋到33歲左右的時候,其實已經能很好的駕馭絕大部分電視劇角色了,到了《大時代》,直接成為一代戲王!

楊陽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的!

現在的影視商業模式是大投資下謹慎選角,盡量不能試錯。

所以,他大概率沒什么機會接觸與自己固有戲路完全不相符的角色…

除非他愿意主動降片酬…甚至降番位…

但這個可能嗎?

錄完一整期,沈旭東大概心里有數了。

但節目感覺有點平淡,沒什么爆點…

他也不好說重話,因為這幫年輕演員表現得都還不錯,他們本來就不是那種流量派,是真心想在演技上面有所發展的…

來參加節目,只是把節目當成展示的平臺!

所以,沈旭東也不好毒舌…

——赤誠之心,沒有必要故意挑刺!

還好,張果立最后問了一句:“旭東覺得好的演員演不上戲,是什么原因?”

“現在很多劇集就是沖著錢去的,中國電視劇是角比本大,電視臺購劇是看你的演員陣容,比方說現在最火的那幾個女演員,楊小蜜、趙麗影、唐妍,有她們主演,就能賣到100萬以上…你選個新人,即便他演技超群,也沒用…因為買方市場并不看這個!”

“電視臺購買一個電視劇的標準已經變成了主角是誰?如果主角兒搞定了,就可以判斷是否可以買了!即使劇本和口碑不好那可以走其他渠道進行公關…”

“比如呢?”

“買收視率唄…”

“買收視率?”

“現在有收視排名,方是根據收視率投放的…而且它不是收視率越高,收入才會越高,而是,收視率低的話,直接就不投放了!”

“造假很嚴重?”

“嗯,很嚴重,國有電視臺花費巨額資金購買電視劇,同時要求版權方花巨資向第三方購買收視率后才可以在電視臺播出…”

頓了頓,沈旭東接著道:“前年,我們做了一部劇《遇見王瀝川》,我覺得質量很好,但是賣不出去…因為男主角、女主角都不算有名,電視臺購劇,人家都是先要看是什么演員,才決定買不買你的劇…當然,如果想播出,也不是沒有辦法,就是買收視率,交保護費…”

“那后來怎么辦”

“我直接賣給了PPYV,讓后者獨播…《遇見王瀝川》是去年PPTV率最高的劇集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注冊會員…這一部劇的投放接近1.2億…”

“…那很高啊!”

“對,然后我決定投資30億做自制劇,打造流媒體平臺!我們有接近5億的網民,是有這個市場條件的…既然電視臺要買收視率,那我就另起爐灶…”

不知道咋了,感覺渾身酸軟…

明天四更,今天就這樣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一開始,我只想搞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