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只想搞錢第一百二十九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一開始,我只想搞錢 >>一開始,我只想搞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

第一百二十九章 要搞就搞大一點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油炸大金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油炸大金 | 一開始 | 我只想搞錢 


PPTV投資了磨鐵圖書還有*****…

算是布局產業鏈源頭,可惜,比不上藤訊,后者直接打包了一堆文學網站,成立了閱文…

IP價值是一方面,執行力是另一方面!

而且,不等于影視作品,《斗破蒼穹》那么吊,改編的作品一言難盡,除了舍不餓的花錢做特效,沒有看原著外,最主要,《斗破》、《武動乾坤》、《大主宰》的男主角,都是單打獨斗的——同齡無敵,沒有配角…

就算偶爾有合作伙伴,也只是很短一段時間,后面就跟不上主角的修煉速度了…

扯回來。

“象山那邊不是有三國城嘛,你要是有想法,完全可以聯系上象山、PPTV,做一部試試水!”

“試試水?”

“對呀,你不是一直想搞網臺聯動嘛,你去做唄…”

“投資多少?”

“隨便,你要是有能力做成《權力的游戲》那種,投資五個億,我也樂意…”

陳曦無語:“…我能做成《權力的游戲》,我還找你…”

《權力的游戲》去年開播,之前沒怎么宣傳的,但播出之后,直接引爆了全球電視劇市場!

美劇巔峰之作!

橫掃艾美獎。

《權力的游戲》…

趙林海插話:“其實,《三國》的殘忍、謀略方面并不輸于《權力的游戲》…我們分析一下,《權力的游戲》受歡迎的兩個點,第一,突然的劇情轉折,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當你回頭去看,卻發現各種伏筆早都鋪墊好了,一切都是順其自然,讓人有一種惋惜的無奈感;第二,人物塑造立體,沒有完人。性格或行為上的缺陷會讓人有一種親近感和代入感,拉近了人物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我們完全可以按照這個模板拍攝,第一集就拍何進被殺…”

確實,《三國》在劇情轉折方面真的讓人受不了!

不說別的,就說劉備收復大片土地,得人才無數,五虎將,臥龍鳳雛,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任何第一次看的人都猜想蜀漢怕要一統天下,結果關羽立刻敗走麥城,慘的頭都被砍了還裝在盒子里面送給曹操;

然后劉備率兵七十萬要為關羽報仇,你以為劉備要大干一場,結果還沒開始,重要角色張飛就被兩個無名小卒割了腦袋…

真的慘,張飛一個英雄人物終究死在自己致命的弱點上面!

本來是為二弟報仇的劉備,結果大戰還沒開始,三弟就死了,太慘了,編劇你怎么著也得讓劉備大仇得報吧!再說劉備怎么著也算一個貫穿全劇的主角吧?不然我就棄劇!

你滿心期待的看劉備討伐東吳大戰,怎么著也得拍個五六集,斗智斗勇一番吧?

然后,背負血海深仇的劉備半集不到就被毛頭小子,名不見經傳的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抑郁地病死在白帝城,說死就死…

陳曦來了興趣:“何進這個人挺帥的,很多人覺得他能興復漢室、再創輝煌、上繼伊呂,下超霍光,誰知道第一季還沒拍完,何進就死了…”

“對,然后董卓進京…第一季的收尾就是黃巾之亂!”

沈旭東忍不住了:“…何進什么時候帥過?他不就是何太后的弟弟嘛?”

“…是嘛?”

“你看過《三國志》嘛?”

“沒…”

“回去看看…”沈旭東看了眼趙林海,然后問:“你真有想法這么做?”

“…你是說按照《權力的游戲》分季度打造《三國》?”

“對!”

趙林海有點猶豫,最終還是點頭:“我確實有想法。”

沈旭東思考了一下,然后撥通了PPTV內容總監王曉暉的電話,跟他聊了一會,然后掛斷電話:“成,那你跟陳曦合作,專門負責這個項目,我要把這個劇打造成PPTV征戰東南亞的系列劇…”

趙林海嚇了一跳:“你同意了?”

“對,我不僅同意,還要斥巨資,第一季的何太后我準備找鞏利,何進找…甄子旦來,所有的演員都要啟用最頂級的!”

“…鞏…鞏利不接電視劇的吧?”

“這是對外輸出的大戲,定位是全亞洲,她會來的!”

沈旭東很有自信!

雖然他已經很久沒有跟鞏利交流藝術了,但兩人還保持聯系,《歸來》就是沈旭東邀請的,此外,張藝某加盟天美傳媒的第三部電影《她》,也是她主演…

不是寡姐的《她》,是于佩爾的《她》…

“而且找個國際影星加盟,也能展示我們的誠意!”

“那導演你要找誰?張藝某?”

“也不是不可以!”

“…那…成本得多少?”

“不計成本,反正天美游戲馬上要上市了,讓它們聯動開發一部《三國》游戲,然后投資5個億唄!”

還沒完呢,沈旭東接著道:“我買的金庸劇版權還有三年就到期了,《射雕》、《神雕》、《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差不多也能拍了”

“PPTV獨播?”

“對呀…”

“…要不,咱們再考慮考慮把,步子邁得太大…”

沈旭東擺手:“我跟你們說,我準備五年時間投資五百億,把PPTV做成全亞洲第一的流媒體…怎么做?就得拿錢砸!”

流媒體怎么做?

只給錢,不嗶嗶!

對于內容生產公司來說,這么干可能還真是最好的策略沒有之一。因為商業可以決定什么是暢銷的,但它沒法決定什么是好的。那最優解就是找到靠譜的人,然后砸錢,剩下的,看命。

奈飛準備一年投資80億美元做美劇,然后呢?

爆款劇依然就那么多…

奈飛剛開始制作劇集確實是很重視數據算法,因為它從原創劇集前是租碟的,為了了解客戶喜好必須要重視這個,后來算法弄出的劇一次又一次狠狠打奈飛的臉…

《紙牌屋》之后,他們推出了《馬可波羅》——奈飛的大數據算法如果真的有這么強,就不會花費一億美金的天價去租《老友記》一年的版權,也不會花6000萬美金去請DaveChappelle出山來講脫口秀了。

最后奈飛想明白了,戰略改成:本土團隊狠狠撒錢不干預創作,這才起飛!

對于內容產業來講,好內容這玩意兒,注定是稀缺的。觀眾的趣味,注定是無法預測的。剩下的,都是命。

影史用心制作,票房慘敗的例子數不勝數——《黑金》、《埃及艷后》、《喋血街頭》、《青蛇》…

《喋血街頭》上映15天慘遭下架,吳語森一度不再敢拍“槍戰片”——香港票房800萬港幣…

《青蛇》票房900萬——制作成本接近1200萬,拍攝時還大費周折特意來杭州西湖取景,拍攝時候影片一度超了預算,惹得臺灣投資商不高興要撤資,無奈下徐可四處求人,連王祖賢都跟著去唱歌哄老板開心,才拍完了全片…

沈旭東其實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但…行業龍頭嘛,自然要有點魄力的!

第二呢,他想趕在奈飛之前先占領市場,否則,等奈飛開始輸出了,PPTV絕對不是對手。

另外,還有一點,他想著之后的幾年影視火熱,大手筆投資也不算事…


上一章  |  一開始,我只想搞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