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

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8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城上響亮持久不息的歡呼聲,很快就傳到城下孫桓的耳中。

當聽到城上漢軍在歡呼的內容后,孫桓整個人是顯得極為茫然的。

可基于一位將領的基本反應,孫桓還是第一時間將頭轉向后方。

這不看還好,一看孫桓整個人更加茫然起來。

從孫桓的視線中望去,這一刻遠處的山林間,好似漫山遍野皆是天策旗。

孫桓不知道,為何突然天策旗會遍插在己方的后路上。

孫桓更不知道,糜旸是不是來到了公安城外。

但有一點孫桓可以確認。

那就是當城上的歡呼聲響起來后,下一刻比方才更為密集的箭雨,頓時來到眾多吳軍的頭上。

箭雨無差別覆蓋之下,吳軍死傷甚重。

吳軍原本迅猛的攻勢,被這波箭雨成功的遏制下來。

很明顯,漢軍萎靡的軍心,這一刻重新煥發出生機。

如今漢軍的士氣,甚至比前幾日更要強上數倍!

攻城的吳軍中,不止孫桓一人感到茫然。

就是其他吳將,在遙望到了后方的天策軍旗幟后,他們的反應也變的木訥起來。

這不搞笑嗎?

自己在那里浴血奮戰,想著一舉奪下公安城。

結果打著打著,公安城的城門還沒摸到,自己的后路卻被斷了?

這樣的仗,千百年來也是極為少見的吧!

而在茫然之后,很快疑懼的情緒在眾多吳軍的心中產生。

當吳軍心中有這種情緒產生后,證明著今日的攻城戰,他們已經取得了失敗。

幸虧就在孫桓及其他吳將不知所措的時候,后方大營內傳來了鳴金聲。

鳴金聲是刺耳的,況且鳴金聲代表著撤退。

若是以往,熱血青年孫桓聽到鳴金聲時,肯定會憤怒不已。

“吾等正欲死戰,大將軍何故鳴金?”

但這一刻,孫桓心中卻沒有這個想法。

孫桓如蒙大赦般,帶著剩余的吳軍快速朝著后方退去。

孫桓撤軍的速度,甚至比剛才他進軍時還快。

吳軍的狼狽撤退,又引起城上漢軍的陣陣歡呼。

漢軍的歡呼聲中,帶著顯而易見的嘲笑。

只是這時,孫桓卻沒有心情關注這一點。

在近乎渾渾噩噩般回到大營內后,孫桓立刻就被陸遜召往他的大帳中。

在孫桓朝著陸遜大帳前進的時候,孫桓察覺到,大營內彌漫著濃郁的人心惶惶的氣氛。

有許多吳軍在奔走驚呼著一句話:

“糜郎至,無所歸。”

聽到這句話的孫桓,下意識渾身打了個寒顫。

而當孫桓進入陸遜的大帳內,他才發現,原來不止是外面的普通士卒感到驚慌。

陸遜的大帳內也早就亂作一團。

無論是身份貴重的步騭,還是性情驍勇的朱桓,亦或是向來以性情溫和聞名的諸葛瑾,這一刻他們都在臉紅耳赤的爭吵著。

而他們爭吵的焦點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州陵失陷的情況下,他們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只是這樣的大事,是爭吵就能吵出結果的嗎?

爭吵只會無限放大人心中的驚懼與煩躁而已。

被多人爭吵聲煩的受不了的陸遜,最后直接一巴掌拍在案上,并大聲喝道:

“賊軍尚未來襲,難道你們就要自亂陣腳了嗎?”

陸遜的大喝聲是有效果的。

在陸遜的大喝下,正在爭吵的那幾人大吳勛貴,陸續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坐下來。

而當他們坐下來后,大帳內頓時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寧靜中。

誠然,嘈雜的環境不利于穩定人心。

可如鬼蜮一般的寂靜,就是陸遜想見到的氣氛嗎?

為了防止諸將在這詭異的寧靜氣氛中胡思亂想,陸遜將目光看向了諸葛瑾:

“子瑜,接下來還要勞煩你跑一趟了。”

陸遜的話,讓諸葛瑾臉上露出一些為難之色。

剛才一向是老好人的他,為何會起身與步騭爭吵呢?

原因倒也簡單。

乃是步騭建議陸遜,派諸葛瑾出使州陵。

這樣的目的有二:

第一:就是探查下糜旸到底在不在公安。

糜旸太會蒙騙人了。

加上還是有許多吳將,認為糜旸不會拋下天策精銳,果斷的從宛城前線返回。

數萬天策精銳的安危,糜旸真的會不顧嗎?

諸位吳將皆知道,糜旸在不在州陵,將直接影響他們接下來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故而探查清楚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

至于第二嘛:

那就是諸葛瑾可以借出使之舉,趁機打探下漢軍的虛實。

漢軍來了多少人?

是不是都是精銳?

糧草是否充足?

以上種種情報,可都是直接影響到他們接下來的命運的。

不得不說,步騭的想法有可取之處。

但諸葛瑾不樂意呀。

他們此番進軍荊州,可謂與糜旸結下了國仇。

朱桓枉殺糜旸好友王洪,可謂與糜旸結下了私恨。

在己方與糜旸有國仇私恨的情況下,自己還堂而皇之的走到糜旸面前?

要是糜旸一個激動,把自己烹殺了該怎么辦!

攸關身家性命,正常人都會拒絕。

只是諸葛瑾再怎么拒絕都沒用。

陸遜看到了諸葛瑾臉上的為難之色,他知道諸葛瑾心中的擔憂,不過他卻覺得諸葛瑾是在杞人憂天。

“世人皆知,孔明公為糜旸之師。

而子瑜你是孔明公的嫡親兄長,糜旸再怎么痛恨我軍,都不會傷害你的。”

“另外,看在孔明公的份上,糜旸也不會做出驅逐你的舉動。”

陸遜開口說出了諸葛瑾必去的緣由。

“子瑜,當下只有你,能為我軍探清賊軍虛實呀!”

說這句話的時候,陸遜的眼神中充滿了懇求。

見陸遜都這么說了,諸葛瑾還能有什么理由拒絕呢?

無可奈何之下,諸葛瑾嘆了一口氣后緩緩站起身來:

“既為國家安危,臣愿往!”

諸葛瑾的話讓陸遜大喜。

他即刻為諸葛瑾安排了侍衛。

而等諸葛瑾離開大帳后,陸遜又看向諸將言道:

“吾知汝等,現今正處于驚懼中。

但吾認為,我軍尚未到山窮水盡之時。

該如何退敵,亦該如何突圍而出,皆待子瑜回來后再計較。

但汝等深知,王洪之死已讓我軍與糜旸結下死仇。

我們不是子瑜。

為國家計,亦為自身計,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汝等能拋棄一切遐想,專心輔助于吾安撫軍心。

只要吾等勠力同心,上下一望,我軍尚有希望!”

在危難的局勢面前,陸遜也不想再說什么場面話了。

他用最直白的語言,說出了最簡單的利害關系。

陸遜的話起到了效果。

在座的吳將都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陸遜說的是有道理的。

事到如今,再害怕有什么用?

想活下來,那就行動起來。

在陸遜的話音落下后,在座的吳將皆起身對著陸遜一拜道:

“愿聽大將軍調遣!”

得到諸將的應承后,疲憊的陸遜便擺擺手讓他們先下去安撫軍心去了。

東吳諸將離開的很快。

不久后,大帳內就只剩下了陸遜及虞翻二人。

見四下無其他閑雜人等后,虞翻鼓足勇氣上前詢問陸遜道:

“大將軍,我軍真的能安然無恙嗎?”

很明顯,虞翻對當下吳軍的處境,是抱著悲觀態度的。

虞翻的詢問人,讓陸遜陷入了沉默中。

良久之后,陸遜有氣無力的回答,才飄到虞翻的耳中。

“要是糜旸真在州陵,那一切就還有余地。”

說完這句話后,陸遜就拖著疲憊的身體朝著內帳走去。

在陸遜離開后,虞翻琢磨著陸遜的那句話,心中疑惑翩翩。

大將軍的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臉不情愿的諸葛瑾,在一隊吳軍的護送下,第二日一早就朝著州陵的方向行去。

還未走出多遠,魏延布置在周圍的斥候,就發現了諸葛瑾一行人的蹤跡。

很快的,漢軍的斥候就將形跡可疑的諸葛瑾一行人給攔了下來。

而諸葛瑾在見到漢軍斥候亮出明晃晃的兵刃后,被嚇到的他,頓時驚呼道:

“勿動兵刃,吾乃孔明公之兄!”

諸葛亮在漢朝威望之重,一點都不在糜旸之下。

故而漢軍斥候在聽到眼前這人,是自家相國的兄長后,臉上下意識地露出了敬意。

同時他們也將手中的兵刃給收了起來。

不久后,在指揮漢軍安營的魏延,就得知了諸葛瑾到來的消息。

魏延是知道,糜旸有多敬重諸葛亮的。

于是魏延一點都不敢怠慢,連忙讓人將諸葛瑾帶到他面前。

“延拜見諸葛公!”

在諸葛瑾到來后,魏延老老實實地給諸葛瑾行了一禮。

魏延的禮拜,讓諸葛瑾驚慌的內心安定了不少。

可魏延接下來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卻讓諸葛瑾臉色變得尷尬起來。

“諸葛公,可是因不滿孫權暴政,想來歸義的?”

問完這句話后,魏延察覺到諸葛瑾的臉色頗為不自然。

于是魏延又拍著胸脯對諸葛瑾保證道:

“諸葛公請放心,今你已至我軍營中,延定可保護你的周全。”

魏延的這句話,讓諸葛瑾變得愈發尷尬了。

看著魏延那副熱情的模樣,諸葛瑾一時難以說出自己的真實目的。

可職責所系,諸葛瑾最后只能開口說道:

“我是奉大將軍陸公之令,前去拜訪糜大司馬的。”

諸葛瑾的這句話,很明顯出乎了魏延的意料之外。

魏延下意識地:

“啊?!”

魏延的這個“啊”字,充滿了不可思議的語氣。

以魏延的政治情商,他是真的無法理解,你們都入侵到自家地盤上,屠殺自家忠臣了,竟然還有臉面派出使臣前來。

這也太不要臉了吧!

魏延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歷史上,東吳就喜歡干這樣的事。

例如歷史上孫權背刺奪取荊州,殺害關羽后,因聽聞劉備要掀桌子與他死磕了,就連忙派出使者向劉備請和。

那一次東吳派的使者,正是諸葛瑾。

魏延的下意識反應,更讓諸葛瑾無地自容起來。

諸葛瑾好歹是出身名門,自身的教養讓他的整張臉變得通紅起來。

就在魏延與諸葛瑾相顧無言的時候,得虧一旁的柳隱看出了諸葛瑾的窘迫,他連忙對魏延耳語了一番。

柳隱耳語之后,魏延盡了最大的努力,讓自己接受了諸葛瑾前來的目的。

可魏延的臉色,卻變得扭曲起來。

就好像是吃了一只蒼蠅那般。

魏延擔心他下一刻就要控制不住自己怒罵出口,所以他連忙讓人讓開道路,以求諸葛瑾趕緊通過。

好在諸葛瑾亦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幾乎是落荒而逃般,帶著護衛穿過漢軍營帳朝著州陵的方向繼續進發。

當然在穿越營帳的過程中,諸葛瑾也盡心觀察起營內的漢軍虛實。

數日后,正在察看永安地圖的糜旸,赫然間聽到了一個令他難以置信的事。

糜旸看著眼前的蔣濟,用著懷疑的語氣問道:

“你是說,諸葛瑾以出使之名,正朝著州陵而來?”

糜旸的語氣,及糜旸的神色,都證明了就算是算無遺策的他,也的確事先從未算到過這一點。

而糜旸身前的蔣濟,也差點被這件事惡心壞了。

雖說蔣濟以往在曹魏,權謀變通之事沒少干。

但像這種絲毫不顧臉皮的事,蔣濟可是真的連想都沒想過呀。

蔣濟一向最痛恨,不要臉之人了。

面對著糜旸的詢問,緩了好一會的蔣濟,方才點了點頭。

見自己沒聽錯后,糜旸要不是顧及到諸葛瑾的身份,他真的差點就笑出來了。

東吳就是東吳。

無論在何種局面下,本能永遠不會消失。

在糜旸內心瘋狂吐槽的時候,蔣濟開口對糜旸言道:

“大司馬要不要以病為緣由,推脫不見?”

似蔣濟這種聰明人,一眼就看出了諸葛瑾的來意。

本著不能讓敵人如意的想法,蔣濟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可蔣濟的建議,糜旸并未采納。

“不!

諸葛瑾到底是孤恩師的兄長,孤若不見,于禮義不合。”

糜旸的話,讓蔣濟點了點頭。

就在蔣濟以為糜旸是因禮義制約,而不得不見諸葛瑾時,糜旸的下一番話卻吸引了蔣濟的注意。

“陸遜想讓諸葛瑾成為他的眼睛,孤何不順水推舟?

只是陸遜難道不知道,有時候自己的眼睛,往往最會騙人嗎?”

說完這番話后,糜旸笑了起來。

而在琢磨出糜旸話中的含義后,蔣濟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大司馬,你真的很妖呀!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