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

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28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在知道糜旸的真實目的后,現在張合的頭腦猶如一團亂麻。

張合不禁聯想起,上一次他與糜旸會面時的情景。

聯想起往昔后,張合抬頭用混亂的眼神看向糜旸,他開口問道:

「大司馬一開始派石苞前往永安,為的就是今日?」

面對張合的疑問,糜旸覺得現在再沒有瞞著張合的必要,所以他點了點頭。

可糜旸的這一點頭,更讓張合混亂了起來。

張合是熱愛分析謀略的人。

現在他的這個愛好,卻徹底帶亂了他的思緒。

「讓石苞前往永安,讓天下人都知道您必支援永安的決心。

這樣一來,陸遜就不敢大意,而為了最大程度保證永安無憂,他就會聯系曹休出兵。

曹休一旦出兵,大司馬您就有了率軍北上的緣由,您的這個舉動,在陸遜看來,也只會認為這是您的無奈之舉,而不是會想到這是您計劃中的一環。

待您率軍抵達義陽郡后,您見曹休無求戰之心,便想著化被動為主動,以拿下博望為破局的關鍵。

因為您知道博望一丟,曹叡必定惶恐。

這時候的曹叡,就猶如前段時間的陸遜。

為了保證許昌萬無一失,曹叡也會學陸遜一般,以吳軍為外援。

只要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陸遜就會有很大可能,率軍主動襲擊荊州腹地,從而被您找到擊破之機!」

張合一句句的將糜旸的全幅盤算給講清楚。

待講清楚后,張合緊緊盯著糜旸,他下意識不可置信地說道:

「唇亡齒寒,是春秋流傳下來的至理,早已經深入人心。

而您就是想利用這一至理,來達到誘吳軍深入的目的。

大司馬,您對人心的把握,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隨著說出糜旸的全幅盤算,張合的思緒也漸漸恢復正常。

而張合的思緒恢復正常后,他對糜旸展現出的謀略,真的有五體投地之感。

以一座永安城為契機,又以人心為基礎,糜旸謀劃出了一盤,足以讓吳軍步入死地的棋局。

這樣的智慧,這樣的氣魄,如何能不讓張合拜服。

但張合卻還是有一點不解。

「人心向來多變,要是陸遜與曹叡,不按照大司馬您的設想去做呢?」

雖說唇亡齒寒是至理,曹叡與陸遜也不是愚鈍之人,但正如張合所說的那般,人心多變。

沒人能保證糜旸事前的推想一定都會成真。

萬一要是某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呢?

聽到張合的疑問后,糜旸笑了一聲說道:

「對大漢來說,縱使曹叡與陸遜不按孤的設想去做,又會有什么損失呢?

要是陸遜不向曹休求援,那么孤便可專力向東。

東吳水軍雖然難戰,但孤亦并非不敢戰。

無非最壞的結果是,孤錯失了攻取永安的機會而已。

而要是曹休有求戰之心,或是你奇襲博望失敗,再或是曹叡不向東吳求援,那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若是曹休敢求戰或是你奇襲博望失敗,孤就親手布置防線,然后再率軍馳援永安。

而若是你拿下博望后,曹叡不向東吳求援,再或是陸遜看穿了孤的計策,孤大不了就一心謀劃攻取宛城之事。

宛城能拿下,對大漢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勝利。

無論是哪種情況,孤都會因勢利導,不會讓大漢的利益蒙受損失。

保證了這一點,孤就沒什么好擔心的。」

說完心

中的想法后,糜旸沉默了一會,但隨后又說道:

「仲容在永安,孤是不可能見死不救。

但見死不救,與努力了卻沒救到,并不是一回事。」

這兩句話,糜旸說的有些沉重。

張合也懂了糜旸話中的意思。

在糜旸看來,無論曹叡與陸遜采取什么應對措施,他都有辦法保證大漢的利益不受損。

可那些辦法中,無疑都將救援石苞一事,放在了最后。

要是一切都按最壞的情況發展,也許糜旸在最后依然會義無反顧的率軍支援石苞,可結果也會是一場徒勞。

但這也算全了糜旸的信義。

至于石苞的生死.....

這也是糜旸語氣沉重的緣由。

但糜旸不覺得自己做錯了。

他先是大漢的大司馬,先是劉備臨終托孤的輔政大臣,他與石苞的君臣之分,在這兩者之后。

以一人的生死為代價,來盡可能為國家謀取利益,這樣的事,糜旸愿意去做,他當年更是親身做過。

從那夜與石苞的對話可知,石苞也是愿意的。

「石仲容,器無雙」,從來就不是一句謬贊。

而糜旸的抉擇,讓張合從糜旸的身上,看到了似曾相識之感。

張合這一刻才隱約明白,為何當年劉備手下不缺謀臣,良將,但在遇到法正后,才真正有了一飛沖天之勢。

原因就在于法正如糜旸一般,他本人相信情義,可從不迂腐于情義。

當為則為,何惜其他?

這樣的作風,與當年的武帝更是有著許多相似。

想到這,張合看向糜旸的目光,帶上了一些其他的色彩。

但張合卻很好的隱藏了心中的某些想法,他現在將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上:

「大司馬以為陸遜會何時動?

我軍接下來的行動,又該怎么走?」

張合的這個詢問,倒是讓糜旸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按時間推算,就算曹叡得知博望丟失的消息后立即派出使者,但那使者可能還沒到達建鄴。

我們不用著急,當消息送到孫權手中后,該急的應該是他。」

糜旸心中雖無法判定陸遜會何時動,但以他對孫權的了解,他知道孫權是很難舍得放棄這一次機會的。

歷史上孫權對荊州,真的是有種病態的占有欲......

「至于我軍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曹休不是一直在宛城內嗎?

孤好像還從未見過他,這次就去見上一見吧。」

糜旸的話,聽起來好像是要去會晤一個老朋友般輕松。

可他的話落入張合的耳中后,卻引得張合一陣毛骨悚然。

大司馬,您難道不知道,您在世間有一個「食槽之鹿」的美譽嗎?

聽起來好可怕。

宛城距離博望并不遠。

正如夏侯尚所推斷的那般,也許一開始由于漢軍封鎖道路,導致曹休不能第一時間察覺到來自后方的異常。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就算是頭豬也能反應過來了。

顯然,曹休不是豬。

在原本應該這幾日送達的糧草,未按規定時間到達時,曹休就起了疑心。

疑心一起,曹休自然就要派人去查探。

不查探還好,一查探,曹休差點被氣出頭風病。

曹休明明記得,他在博望留下了三千精兵。

有這三千精兵,縱使漢軍一開始能夠沖入

博望城內,但曹爽并非完全沒還手之力。

但曹爽竟然見情勢不利,竟直接棄城而逃?

曹休在得知博望失陷的消息后,真心想給自己一巴掌——他當初怎么會看上,曹爽這頭蠢豬的。

可讓曹休更加揪心的事,隨著博望失陷的消息在宛城內流傳開,便接踵而至。

不出意外的,宛城內的軍民得知博望失陷的消息后,頃刻間陷入了惶恐之中。

大軍遠征在外,后路卻被敵軍截斷了,這換誰誰不惶恐?

但幸虧曹休的手下有一位得力干將王基。

王基在得知城內軍心動搖的情況下,來不及向曹休稟報,第一時間就以執法官的身份趕往軍營,用雷霆手段彈壓住了軍營的騷亂。

王基的果斷舉動,讓宛城內的數萬大軍,避免了一場內亂。

后來曹休在聽到消息后,也是立刻趕往了軍營。

曹休在魏軍中,還是很有威望的。

他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穩定了魏軍的軍心。

見自己的出現有效,近段時間曹休每日都會前往軍營,與士卒們共用飲食。

每次去軍營時,曹休都盡量讓自己表現的云淡風輕。

只是等曹休回到府中后,他的臉上就失去了這樣的色彩。

擔憂,凝重,是曹休在府內時,臉上經常出現的神色。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曹休這樣的情緒,卻在每日中無形加重著。

因為這幾日來,哪怕曹休百般派人探查,但都未得到漢軍新一步的進展。

博望已經拿下,又有數萬漢軍在義陽郡,這種情況下,糜旸會選擇不進一步擴大戰果嗎?

打死曹休都不信。

也許城內有將領會認為,糜旸的下一個目標是許昌,但曹休卻否決了這樣的想法。

曹休自認為,推斷出了糜旸的下一個目標,定然是宛城。

只要數萬魏軍還在宛城,糜旸是不會留下他這個隱患,轉而去攻打許昌的。

可既然糜旸的下一個目標是宛城,那么他為何要一直按兵不動呢?

曹休感覺到,宛城目前的處境,猶如暴風雨即將來臨前的平靜一般。

惴惴不安。

就在曹休挖空心思思索,糜旸在醞釀著什么陰謀詭計的時候,一道緊急軍情送到了他的手中。

「數萬漢軍,正綿延朝著宛城壓來!」

聽到這個消息的曹休,登時從座上起身。

「漢軍中,可有打著天策將旗?」

曹休問出了他最關心的事。

而隨后斥候肯定的回答,讓曹休臉色變得更加暗淡起來。

果真被他猜中了。

就在一旁的王基與王濬察覺到曹休的臉色,想著要勸慰曹休幾句的時候,不料曹休卻突然大笑了出來。

「來的好!來的好!」

曹休這番異常的大笑,引起二王差點以為他們的大司馬,有點失心瘋了。

都什么時候了,竟然還笑得出來。

可曹休突如其來的大笑,卻不是沒緣由的。

笑完之后,曹休顧謂二王說道:

「之前孤以為,糜賊遲遲不對宛城發動進攻,乃是有著其他陰謀詭計。

但沒想到的是,糜賊竟也有計窮的一日,面對堅固的宛城,他也只能選擇強行攻打。

然以宛城的堅固,加之城內有數萬精兵,糧草可支用一年,孤反而不擔心了。」

曹休是知道,論奇謀他是比不過糜旸的,這一點沒什么不好承認的。

曹休之前忌憚的,也一直

是糜旸的奇謀。

可漢軍大兵壓境,意味著糜旸黔驢技窮,要是論實打實的攻城戰,曹休還真不怕糜旸。

曹休的解釋,讓王基與王濬臉上露出笑意。

看來大司馬的膽氣尚在,那么這場仗,就還有的打。

接著曹休又對著王基與王濬吩咐道:

「你二人速按照孤之前的布置,命城內的士卒做好防御的準備。」

得到曹休的命令后,王基與王濬二人即刻領命而去。

數萬漢軍大搖大擺的,來到距離宛城數里外的平地上駐扎。

當數萬漢軍扎好營壘后,負責守備全軍安全的丁奉深深嘆了一口氣。

「我跟在大司馬麾下,曾與數位「肉槽」交戰過。

可卻還是第一次見到,像曹休這般如此膽小的。

敵軍初至安營,立足未穩,當率兵襲之,曹休是沒讀過兵書嗎?」

在從糜旸那里求來,保護全軍安營的任務后,丁奉還高興了許久。

丁奉聽聞過曹休的名聲:

「年沒弱冠,志在雄英。高揖名師,發言有章。...呵叱三軍,躬奮雄戟。足蹴白刃,手接飛鏑。」

這是曹魏境內名士對曹休的贊譽。

丁奉本以為曹休能得到這番贊譽,應該是位極富膽氣的對手。

可到頭來呢?

好歹也率軍沖一沖,意思意思下呀!

最后丁奉罵罵咧咧的,率著伏兵從密林中走出,轉身回到營地中復命。

丁奉在回到營地中時,臉上鄙夷的神色還未消失。

而在看到丁奉的神色后,糜旸就知道了丁奉的想法。

知道后,糜旸不由得莞爾一笑。

但隨后糜旸就問起了丁奉一件事:

「速速命人砍伐周圍樹木,制造攻城器械。

記住,動靜要越大越好。」

對丁奉吩咐完這件事后,糜旸又轉身對著蔣濟言道:

「讓鄧刺史,不斷將大批糧草運來前線。」

最后糜旸同時對著丁奉與蔣濟二人言道:

「孤要讓荊州一地的人都知道,孤拿下宛城的決心有多么堅定!」

得到糜旸的命令,丁奉與蔣濟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于是齊齊對著糜旸一拜承諾道:

「臣遵命!」

聽著二人的聲音,糜旸心中想道:

「孫十萬,我都做到這一步了,快動起來呀。」

免費閱讀.

相關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