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

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5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司馬公?

聽到曹休口中的這三個字,曹叡心中一開始是有著疑惑的。

可很快的曹叡就反應過來,曹休口中的司馬公說的是何人——定是那司馬懿。

曹叡第一時間沒意識到曹休舉薦的人是司馬懿,不是他對當下的魏臣不了解,實在是在曹叡的心中,司馬懿稱不上「公」一字。

曹叡依稀記得小時候,祖父曹操曾認為司馬懿鷹視狼顧,來日會干預曹家之事,所以想除掉他。

可曹操的這個想法,卻在曹丕的勸阻周旋下打消。

盡管司馬懿最后撿回了一條命,但一向敬重曹操的曹叡,從那時起對司馬懿就談不上有著什么好感。

而隨著自身的日漸長大,曹叡是親眼看著曹丕是如何一步步重用司馬懿的,在重用程度這方面,曹丕對司馬懿宛若劉備對諸葛亮。

只是在這如泰山般沉重的期待下,司馬懿的表現卻差強人意——不能說他提出的建議不好,可重點是他的策略往往會慢上糜旸一拍,因此司馬懿還得到了曹操「智遲」的評價。

由于心中對司馬懿的些許不喜,曹叡在聽到曹休竟要舉薦司馬懿為鎮守洛陽的大將后,他本能的蹙眉起來。

曹叡的蹙眉,第一時間就被曹休注視到。

曹休并不知道曹叡心中的想法,當下他只是出于一片公心向曹叡提出建議,故而他為了讓曹叡接受他的這個提議,便拱手再拜道:

「司馬仲達聰明獨斷,秉心平直。威嚴允憚,風行草靡。在朝則匡贊時俗,百僚儀一;臨邊則戎昭果毅,折沖厭難。

似這等柱石之臣,正是我朝當下需要的。

先帝在世時,常以司馬仲達為肱骨,司馬仲達感于先帝恩德,常思報效之心。

若陛下能重用司馬仲達,臣以為我朝當復無西顧之憂。」

見到曹叡有些不喜,曹休也不稱呼司馬懿為司馬公了。

可以說,曹休對司馬懿的夸贊不可謂不重,但很明顯這類的夸贊,并不能讓曹叡這位雄猜的青年君主完全對司馬懿放心。

曹仁、曹真、張合等人當年受到的稱贊難道會比司馬懿少嗎?

但結果呢?

不想起這些人還好,一想起這些人曹叡心口就隱隱作痛。

見曹叡的蹙眉之色絲毫未曾緩解,曹休知道方才的言語尚不能讓曹叡滿意,于是乎他只能繼續加把勁道:

「宛城一戰驚險之極,若非司馬仲達鎮守,則當下宛城或許已經落入賊軍之手。

司馬仲達能守宛城,獨不能守洛陽乎?」

聽到曹休的這句話,曹叡猶疑的神色才緩解了些,畢竟這是實打實的戰績。

盡管宛城一戰剛開始時司馬懿為張飛所算陷入了被動的境地,后面在張飛撤軍時,司馬懿還為鄧艾所算,損失了牛金這員大將。

但戰爭看的往往是結果,司馬懿能及時調整策略最終守住宛城,那這就是實打實的功績。

特別是與關中戰場一對比,司馬懿的守衛宛城之功,就更是令人側目了。

看到曹叡好似產生了動搖,曹休緩緩靠近曹叡,說出了他大力舉薦司馬懿的第二點理由:

「司馬氏,世為河北名豪。」

曹休的話語點到即止,可曹叡卻一瞬間從曹休的話語中聽出了深意。

關中一戰,張合與郭淮這兩位河北名將,一投降一被俘,這對河北世家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畢竟那么多河北世家子弟,能在曹魏占據如張合與郭淮般高位的可不多,可以說在以往,張合與郭淮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河北世家在曹魏朝堂的利益代言人之一。

下子損失了兩位利益代言人,一眾河北世家受到的震動定然不小,震動之余,心中就會產生疑懼。

恰恰糜旸就是善于鼓動人心的高手,曹叡之前一味的施恩于河北世家,就是不想讓糜旸有機可乘。

但施恩終究是治標,要想重新籠絡在河北世家的人心,重新讓河北世家堅定地站在曹魏一邊,最好的辦法就是幫河北世家重新選出代言人。

唯有利益相連,才會不離不棄。

在曹休眼中,司馬懿就是最佳的人選。

受到曹休的提醒后,曹叡臉上的猶疑頃刻間消失不見。

而曹叡也意識到他方才的猶疑,可能會在流傳出去后造成不好的影響,于是乎曹叡當即笑著對眾臣言道:

「大司馬所言,朕豈不知也?

朕在想的是,以司馬公的德行與才能,又豈能以安南將軍之位鎮撫洛陽?

傳詔:宛城一戰,司馬仲達守土有功,力退強敵,遷為征西將軍,持節都督河東、洛陽、關中諸軍事。」

在曹魏官制中,四征將軍是地方重號將軍之首,曹叡對司馬懿的封拜,可以說是極盡榮寵了。

說完這句話后,曹叡猶嫌不足,他接著對著眾臣言道:

「司馬仲達長子司馬師,少有令名,今拜為騎都尉,入佐中軍。」

在曹叡的話語下,司馬懿與司馬師都得到了人生的一次躍遷,這次躍遷將對他們的人生產生極大的影響。

而對曹叡來說,他的這番重賞,亦足以讓河北世家滿意了。

曹叡的表現在表面上看來,旁人絲毫看不出曹叡對司馬懿的隔閡,他們能看到的只有曹睿對司馬懿的器重。

因此當曹叡的話音剛落,眾臣就起身對曹叡拜道:

「陛下英明。」

敲定好洛陽守將的人選后,曹叡又將目光放在了豫州方面。

「豫州無險可守,大司馬以為何人可堪重任?」

曹叡的語氣似是詢問,但他看向曹休的目光卻顯得頗為深意。

雖說曹休認為來日漢軍的主攻方向會是洛陽,可由于豫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要想守備豫州是一件更難的事。

而要想萬無一失,守備豫州的大將,能力至少要在司馬懿之上。

當下曹魏名將損失慘重,朝中又有何人能夠穩壓司馬懿一頭呢?

除去曹休外,恐再無他人。

曹休懂得曹叡的意思,再加上他原本也做好了打算,因此曹休直接拱手道:

「臣愿往。」

見曹休懂得自己的意思,曹叡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以當下的局勢來說,曹休出鎮豫州實在是最佳的選擇。

由于豫州無天險,故而要想守備好豫州,必須借助東吳的力量。

如今孫權已然稱帝,曹魏與東吳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地位,曹魏想借助東吳的力量,必須派出一位地位足夠高的人坐鎮豫州。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曹休,是能夠滿足這樣的條件的。

另外曹休早年曾多次出鎮豫州,荊州,對曹魏南境的地勢十分了解,在當地百姓的心中亦有著不俗的威望。

只要曹休一出鎮豫州,就算糜旸來日真的去往荊州,曹叡也不用太擔心邊境人心騷動之事。

還有一點頗為重要,豫州是洛陽的大后方,要是司馬懿來日作戰不利,曹休亦可及時抽調兵力支援。

在這種種考量之下,曹叡與曹休皆覺得今日的安排,實在是妥當的緊。

「朕就將南面之事,一應委于大司馬,還望大司馬珍重!」

在曹叡的殷切囑托下,曹休慎重的接受了曹叡的委派。

而隨著曹休離開大殿安排一切,代表著今日的議事就此結束。

等到諸位魏臣陸續退下后,王基緩緩走到曹叡的身前。

「伯輿,汝觀今日之事如何?」

數年的朝夕相處,讓曹叡與王基之間有著君臣大義外的朋友之誼。

文武兼備的王基在聽到曹叡的問話后,略微一思索便明白了曹叡話中的含義。

今日曹叡所做的所有安排,可以說都是為了針對糜旸。

糜旸的威名自不必說,可他再如何善戰,他也只有一個人,洛陽與豫州他是無法兼顧的。

若是來日糜旸著力攻打洛陽,那么曹休便可聯合吳軍,一同對荊州發動猛攻。

若是來日糜旸出其不意攻打豫州,那么司馬懿便可再現渭南奇謀,率軍奇襲關中。

無論是哪種情況,腹背受敵之下,糜旸也難以討得什么好處。

正因為覺得自己做出了可以挾制糜旸的安排,所以曹叡才想著在好友面前炫耀一番。

但性格沉穩的王基,卻不如曹叡那般樂觀。

察覺到王基沒有馬上回應自己,曹叡以為王基是在擔心張飛,隨后他便笑著說道:

「伯輿所忌者,莫非張益德也?

張益德是世間名將。

可他終究想不出焚柱毀城。」

在曹叡看來,張益德的才能值得他在意,卻不足以讓他畏懼。

況且從劉備臨終對張飛的安排可以看出,張飛是劉備留在劉禪身邊的一道護身符,他又怎么會輕出呢?

本以為能打消王基顧慮的曹叡,在舒服的換了一個坐姿后,卻從王基的口中聽到了一句令他感到意料之外的話。

「賊軍非只有糜賊,尚有臥龍也!」

諸葛孔明?

曹叡的第一反應是不解,誠然他曾聽聞過諸葛亮平定南中的戰績,誠然他也曾聽聞過諸葛亮智擒郝昭的戰績,可這樣的事難道張飛做不到嗎?

要想破解他與曹休定下的牽制之策,唯有一種辦法:

在糜旸著力一方的時候,另一方出現如糜旸一般才能的人物,有十足的信心將另一方來犯的魏軍打的潰不成軍。

十足信心,諸葛孔明做的到嗎?

曹叡下意識地重新坐正了身體。

相關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