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六百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

第六百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漢章武五年八月二十三日,今日注定是會被載入史冊的一日。

今日一大早,曹袞便在隨從的服侍下起身洗漱。

當洗漱完畢后,曹袞便急不可耐的取來一本佛家典籍看了起來。

曹袞是魏武帝曹操之子,曹丕的異母弟。

年少時曹袞便被封為平鄉侯,后曹丕稱帝后,為向天下人展示他愛護兄弟的一面,便將曹袞封為贊公,最后進為贊王。

襄樊大戰魏軍慘敗后,司馬懿認為漢軍下一步的目標一定是關中,因此他便建議曹丕“分封宗室于關中,以安人心”。

在司馬懿的這個建議之下,曹丕思來想去,最后選擇將一向柔弱的曹袞改封為扶風王,坐鎮扶風。

當然曹丕內心里是十分忌憚他的兄弟的,所以名義上雖是讓曹袞來坐鎮扶風,但也僅僅是在名義上而已。

身為扶風王的曹袞手中,并無絲毫兵權。

不僅沒有兵權,曹丕還派出數位親信擔任曹袞的防輔,承擔著有著監視曹袞的職責。

只是對于曹丕的這副安排,曹袞心中一點怨言都沒有。

曹袞少時就酷愛讀書,十幾歲時就能寫文章。每次讀書,臣屬常恐他因精力損害得病,屢次勸阻,但他性情喜歡讀書,不能中止。

截止今年,曹袞共著有文章數千字,他的才華雖比不上曹植,但也是曹魏諸位宗室中頗有才名的一位。

一心只愛讀書的曹袞,對權力并無任何渴求,自然也不會對曹丕的安排有半點不滿。

當展開手中的佛家典籍之后,曹袞很快就沉浸在獲取知識的快樂中。

東漢明帝時,佛教就漸漸傳入中原。

只是目前的佛家還未得到歷代統治者的推崇,所以在華夏的發展一直是不溫不火的。

百年來也只有一些達官貴人才有可能接觸到佛教的典籍。

曹袞數年前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了解到一些佛教的教義。

因為佛教的一些教義與他的性格頗為相符,故而從那之后曹袞就對佛教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可是就在曹袞吸收佛教知識的時候,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王府之外扶風城之內,正發生著一場巨變。

在事先的約定之下,一位位居住在扶風城內的世家家主,在今日一大早的時候,就帶領著府內的族兵堂而皇之地朝著曹袞的王府前進。

當一位位家主在路上相遇后,他們各自的族兵很快便匯聚在一起,以蘇則為臨時的共同首領,組成了一支上千人的部隊。

上千世家族兵在蘇則的帶領下,繼續殺氣騰騰地朝著曹袞的王府前進。

上千世家族兵手持利刃的行進,很快就在扶風城內的街道上引起慌亂。

許多百姓在見到這一支隊伍后,紛紛嚇得四處躲避,引起扶風城內的處處騷亂。

百姓們并不知道今日,為何會突然有上千世家族兵匯聚在一起。

他們甚至都不想花心思猜測上千世家族兵前進的方向是何處。

他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不要阻攔這上千世家族兵的前進。

上千世家族兵,聽起來不是很多。

可領頭的人皆是在扶風有著多年聲望的世家家主,當他們出現在隊伍前方后,以他們的影響力足以讓城內的百姓不敢與他們作對。

至于城內的魏軍?

作為扶風的治所,按照常理來說扶風城內是應當有魏軍駐軍的。

但今年的局勢與往年不同。

由于漢軍的大舉北伐,扶風城內的魏軍早就被曹真調往前線,前線戰事緊急,曹真又怎么可能浪費兵力防衛處于大后方的扶風城呢?

當然就算扶風城內沒有魏軍正兵,也應該有著的縣兵負責維持日常秩序,承擔守城之責。

但重要的是,天下間哪一座城池的縣兵,不是在當地征召的呢?

而以本地人為主體組成的縣兵,他們的組織架構早就被當地世家豪族滲透。

旁的不說,那一日在密室中怒擲曹魏官印的家主,便是扶風城的功曹。

至于扶風城內的縣尉,則是他的親侄子。

要知道今日的舉義,不是蘇家一家的行為,而是整個扶風城大多數世家的共同行為。

只要他們抱團在一起,憑借他們百年來在扶風基層共同構造出的犬牙交錯的權力網絡,想在須臾間控制一座扶風城,實在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這便是世家豪族最可怕的地方,也是楊彪敢與糜旸做交易的底氣!

盡管一路上沒有百姓,敢擋在上千世家族兵的前面,但這不影響躲藏起來的百姓,藏在暗處觀察著這上千族兵的裝束。

由于上千世家族兵來自不同的家族,導致他們的裝束并不統一。

但有些眼尖的百姓還是觀察到,不管是那上千世家族兵,還是領頭的那數十位世家家主,這一日他們的腰間都綁著白帶。

白帶系身,在當世意味著什么,是一件再清楚不過的事。

這樣的裝扮,往往是家中有尊長逝世后,晚輩為表達自身哀痛而會采取的。

可是重點是,這上千世家族兵來自不同的家族,又有哪位尊長逝世會讓他們共同哀痛呢?

大部分的百姓不明就里,唯有一些隱藏在暗處的縣吏知道來龍去脈——今日扶風世家齊齊哀悼的那人,正是楊彪!

隨著往王府愈發接近,蘇則臉上的寒意就愈發深重起來。

今日他能被公推為舉事首領,不是因為他的家世在眾人之上,而是他有過領兵的經驗。

曾數次平定過河西叛亂的他,指揮一場本就水到渠成的舉義事宜,對他來說乃是輕而易舉的事。

其實早在他們領兵從府內出發時,整個扶風縣城早就落入他們的手中。

例如當下蘇則手中提著的,正是被曹魏朝廷委任的扶風令的人頭。

只是凡事講究盡善盡美,在除去那一人后,今日的舉義事宜才算有個完美的開場。

也唯有除去那一人,才能讓扶風舉義的事宜,徹底演變成一場席卷整片關中大地的風暴。

不久后,身裹白帶,一手持利刃,一手提首級的蘇則,就帶領著上千世家族兵來到了曹袞的王府之外。

負責護衛王府的府兵,在見到有著上千手持利刃的賊人來到他們面前后,他們登時被嚇得了個魂飛魄散。

誠然他們身后的乃是扶風王王府,可曹丕一向忌憚諸侯王掌兵權。

甚至對諸侯王的護衛人數,也有著嚴格的限制。

按規制曹袞可以擁有三百人的衛隊,但實際上曹袞那三百人的衛隊大多是老弱病殘,真正有戰斗力的不過數十人而已。

數十人如何與上千人斗?

見王府外的護衛被嚇得直冒冷汗,蘇則連招降都不想,他的口中只是清冷發出一聲命令:

“殺!”

在蘇則的一聲令下,登時就有上百位族兵朝著那些護衛沖殺而去。

在人數的優勢之下,不一會兒守在王府外的護衛,就全都躺在了地上成為僵硬的尸體。

護衛尸體中流出的血液,順著血液緩緩流到蘇則的腳下。

但蘇則卻沒有絲毫猶疑,他直接抬腳踏著地上的血沫朝著王府內徑直走去。

蘇則一動,跟隨在他身后的上千人也齊齊動了起來。

片刻之后,整個王府內響起了不絕于耳的哀嚎聲。

凡是敢擋在蘇則前面的,無論是身份低微的府內侍衛,還是地位頗高的防輔及扶風王傅,盡皆倒在族兵的刀刃之下。

利益之爭,本就是你死我活,哪有半分溫情可講?

府內響起的哀嚎聲,很快就引起了正在讀書的曹袞的注意。

曹袞連忙讓親隨外出查看發生了什么事。

可就在親隨外出的不久后,幾聲哀嚎在曹袞的房外響起,然后曹袞的房門便被一股巨力推開。

房門被推開后,先被扔進來的正是曹袞剛剛派出的親隨尸體。

當見到方才還服侍他洗漱的親隨,眼下卻成為滿臉血污的尸體后,曹袞的臉上浮現了極大的驚駭之色。

曹袞的第一反應就是起身想跑,但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讓他的身體肥胖異常,加上剛才的久坐,讓曹袞的雙腳酥麻。

急切的心情無法配上敏捷的身體,這讓曹袞在起身后又無法控制地重重摔落在地。

身體上的疼痛雖讓曹袞疼的齜牙咧嘴,可在求生的欲望下曹袞想快速再度爬起身。

但已經來不及了。

一雙染血的鞋履出現在曹袞的眼前。

在看到這雙染血的鞋履后,曹袞身體中的力氣被嚇得一下子全部消失。

最后曹袞只能掙扎著,強撐讓自己微微舉起身體,也正是他的這個舉動,讓他看清了來人是誰。

“蘇則!”

看著眼前的蘇則,再看著蘇則背后臉帶恨意的那數十張熟悉的面孔,曹袞不由得呆呆問一句道:

“大魏一向待你們不薄,你們為何要反?”

聽到曹袞不可置信的問話后,蘇則像是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一般。

蘇則冷笑著反問道:

“德祖各為其主,為何被殺?”

“義山撫涼有功,為何被殺?”

“楊公名冠天下,又為何被殺!”

聽到蘇則的這三聲反問后,曹袞臉色中既有著躲閃又有著驚訝。

躲閃是因為楊修與楊阜的死,是出于“莫須有”的罪名。

就算是楊修,曹操出于穩定政治的考慮殺他也是站不住腳的。

因為在真正的歷史上,楊修與曹丕的私人感情是不錯的,而且當年為了救楊修,許多關西世家曾聯名作保為楊修開脫。

但可惜因為心中的疑心,曹操最后還是舉起了屠刀。

至于曹袞的驚訝是因為,他目前還不知道楊彪慘死的消息。

洛陽是有消息送來的,只是在各大世家的努力下,消息根本送不進槐里來。

看到曹袞臉上那復雜的神色后,蘇則也懶得與曹袞再掰扯。

關西世家的一個個人杰,接連被殺害,等于是關西世家的一個個希望被接連湮滅。

他們再不反抗,難道就等著坐以待斃嗎?

蘇則將手中的長劍扔在曹袞的身前,對著他言道:

“君可自裁。”

蘇則語帶嘲弄地說出了這句話語。

因為在多年以前,他的另一位舉主荀彧,便是在曹操的這句話下含冤而死。

看著身前沾染著血液的長劍,曹袞整個人的臉色都已經發白。

到了這一步,曹袞知道他今日很難逃過一死。

但曹袞還是抱著一點希望說道:

“佛教教義中說,人凡自殺且在身上留在傷口者,轉世不能再投人胎。

諸君能否看在往日與我一同談經論道的份上,能不能留我一條命?

三賢之死,乃是先帝與今上下的命令,與我又何干?”

曹袞帶著顫音的說完這番話。

而他在說這番話的時候,眼神越過蘇則,看向他后方的數十位世家家主。

曹袞的眼神中,充滿著對生命的渴望。

數十位家主在聽完曹袞的話后,有些人的臉上流露出思索之色。

以當下的情勢而言,留曹袞一條命也不是不行。

有些家主的猶疑很快被蘇則所察覺到,就在蘇則要出言打消他們猶豫的時候,房內突然出現的一句話直接打消了曹袞最后生的希望。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眾人紛紛朝著說出這句話的人望去,那人正是楊囂。

而楊囂的這句話,也提醒了眾人一件往事。

當年孔融因受曹操忌憚而被收捕,中外惶恐。

那一年孔融長子九歲,次子八歲,由于愛子之情,孔融問使者說:“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

但那時孔融的兒子卻言道:“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而不出孔融兒子所料的是,不久后抓捕孔融兒子的使者也來了。

最后孔融一門,無論大小皆死于非命。

曹袞有可憐之處,難道孔融的兩個幼兒,董承、種輯等忠臣的家人,就無可憐之處嗎?

斬草要除根,可是當年曹操教他們的道理!

想到這一點后,眾世家家主的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起來。

在看到眾世家家主重新堅定的眼神后,曹袞最后只能慘笑幾聲,提起地上的長劍朝著脖頸處抹去。

天理昭昭,有些惡報,總會到來的。

當見到曹袞的身體軟綿綿的倒下后,蘇則馬上下令道:

“將曹袞尸體綁縛于城頭之上。

并派出使者通知各郡縣,關中的天該變了!”

漢章武五年八月,一則勁爆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關中。

蘇則率眾義士攻占槐里,魏之扶風王曹袞畏罪自殺!

當這個消息傳開之后,扶風、馮翊、京兆三郡的眾多世家皆群起響應蘇則的號召,效仿槐里事例——殺縣官,奪城池!

短短半月之間,只在短短半月之間——關中三郡七成以上的縣城,就都重新投入了大漢的懷抱之中。

在這如火如荼的舉義浪潮下,一句早就被遺忘的箴言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傳播著:

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進長安,方可無斯難!

整個關中,大地震啦!

然后,曹真炸了。

昨日第二章。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