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五百八十章 心累糜旸 速召丞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章 心累糜旸 速召丞相

第五百八十章 心累糜旸 速召丞相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在勞累了一天后,糜旸帶著疲憊的神色回到了大帳中。

糜旸剛剛結束了一場,持續一日的議事。

黃權推斷的并沒有錯,就在糜旸到達上邽的第二日,漢軍的斥候就發現,魏軍有著撤退的跡象。

當得知這個情報后,黃權很快將此事上報給糜旸。

自從前日劉備當眾在眾臣面前,將北伐大權全都交給糜旸后,處在上邽外的一眾漢臣當日就以糜旸為中心,組建出了一個新的北伐決策圈。

在這個圈子中,糜旸將黃權暫任為大將軍長史,為他署理著軍情要務。

得到糜旸看重的黃權,感到十分榮幸,他也十分盡心的為糜旸收集著軍情。

收到黃權稟報的軍情后,見局勢正按自己的推測一步步發展的糜旸,今日就在他的帥帳中召開了一場軍事議會。

在這場軍事議會中,糜旸讓黃權宣告了魏軍正在撤退的事實。

這一事實讓諸多漢臣雀躍的同時,也讓今日的軍事議會充滿了喧囂。

或許都想在糜旸這位大將軍面前表現,有的大臣建議糜旸可趁勢追擊魏軍。

在議會的開始之初,這種建言占據了主流。

但這類建言落在糜旸的耳中,卻讓他感到十分不滿意。

魏軍撤退,漢軍在這時候派兵追擊不是不行。

或許曹真會派重兵提防后路,但派上一支精兵前去試一試,也無傷大雅。

可糜旸召開軍事議會的目的,在于討論魏軍撤退后他們的下一步應該做什么。

但眾臣在提出應當派軍追擊魏軍后,就大多閉口不言。

對于他們來說,他們的心中并沒有一個穩妥的方案,建議糜旸在魏軍撤退后,漢軍下一步該怎么做。

這一點,是讓糜旸感到失望的。

失望之下,自然會產生不滿意。

目前在上邽的都是大漢的中流之臣,糜旸原本認為他們的表現,不應該是這樣。

只是后面糜旸也想明白了。

他會對參會的漢臣感到失望,是對他們的期望太高。

糜旸對一眾漢臣的期望,來源于他過往的經歷。

糜旸自領軍以來,與他一同探討戰略的,都是關羽、諸葛亮這般的一世之杰。

這不可避免地,讓糜旸的眼光高了起來。

只是今日糜旸才認識到,不是每個漢臣都有關羽與諸葛亮一般的眼光的。

大多漢臣是良臣,但也僅僅是良臣罷了。

幸虧今日議事的漢臣中,還有著一位黃權。

眾多漢臣中,是黃權第一位向糜旸建議,應該為攻打陳倉早做打算的。

而在黃權建言后,大多漢臣方才反應過來。

當魏軍從上邽城外撤退后,他們接下來最主要的任務,便是探討該如何啃下陳倉這塊硬骨頭。

意識到這一點后,原本熱鬧的帳內氣氛,變得陡然沉靜下來。

早在北伐之初,劉備就命人打探過陳倉的情報。

陳倉位于天水通往長安的必經之路上,這就意味著,漢軍想要攻打長安,就勢必要先奪下陳倉——不然漢軍的后路會不穩。

而等探查的情報送回后,漢軍中的許多人都心中暗生擔憂。

他們之所以會未親眼見到陳倉城就心生擔憂,乃是由于在送回的情報中,探子將曹真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改造后的陳倉城,比作了荊州的江陵城。

就是這一個比喻,讓大多漢臣認識到了陳倉到底是怎樣的一座堅城。

當下能在大漢身居高位的他們,往年大多是荊州時就跟隨劉備的潛龍之臣,江陵城城防的堅固程度,可是他們親眼見識過的!

黃權的建言,勾引出了大多漢臣心中原本就存在的擔憂。

心中的擔憂雖一時引起了諸多漢臣的沉默,但在沉默之后,諸多漢臣還是就如何攻打陳倉一事,為糜旸提上了許多建議。

可惜的是,建議雖多,卻沒有一條是符合糜旸心意的。

就算是黃權提出的“斷絕內外,以營圍城”的策略,也不能讓糜旸滿意。

因為黃權不知道陳倉守將郝昭是什么樣的人,糜旸卻是知道的。

郝昭論能力不一定有多高,但他的心性是很堅定的。

對于這樣的守將來說,“斷絕內外,以營圍城”的策略不會收到多大的效果。

相反的是,隨著圍城日久,恐怕漢軍的士氣會受到影響。

只是糜旸為了群策群力,還是耐心地聽完了許多大臣提出的建議。

這是他第一次越過劉備,親自執掌大漢的全部兵權,他總不能給人留下堵塞言路,獨斷專行的名聲吧。

正因為如此,糜旸最后才會帶著疲憊的神色,回到了自己的寢帳內。

一直坐著的糜旸身體是不累的,他主要是心累。

身旁隨侍的丁封見到糜旸臉帶疲憊,在回到主帳中后,他連忙為糜旸遞上熱毛巾,想著為他解乏。

當熱毛巾敷到臉上后,糜旸疲憊的精神得到了很大的紓解。

今日過后,糜旸才終于知道,諸葛亮在歷史上為何會事必躬親了。

不是諸葛亮愛攬權,是要是諸葛亮不事必躬親,將軍政大權緊緊握在手中的話,歷史上的季漢哪來那么多次的北伐!

想起諸葛亮的糜旸,嘴角露出微笑。

糜旸會突然想起他的老師,不單單是因為今日心累的緣故。

還因為他心中有著一個大膽的設想。

想到這的糜旸對著一旁的丁封言道:“掌燈,孤要去見陛下。”

聽到這句話的丁封一愣,他望著帳外已經漆黑的天色,心中想著是何等要事,要讓糜旸入夜后求見陛下呢?

可跟隨糜旸多年的丁封,早就養成了不多嘴的習慣。

所以他只是默默按照糜旸的吩咐,提了一盞燈籠在前方開路,帶著糜旸朝著劉備的寢帳走去。

糜旸的寢帳與劉備的寢帳本來相距就不遠,加上以糜旸的身份,一路上也沒有哪位巡邏的漢軍,敢阻攔糜旸的行動。

于是在不久后,糜旸就在點點燭光與星光的指引下,來到了劉備寢帳外。

在來到劉備的寢帳外后,糜旸讓帳外的一名羽林軍將官入內稟報他到來的事。

羽林軍將官不敢怠慢,很快就在糜旸的注視下進入了劉備的寢帳內。

不一會兒后,羽林軍將官就來到糜旸身前,躬身請糜旸入內。

在羽林軍將官的帶領下,糜旸進入了劉備的寢帳內。

相比于外面漆黑的夜色,劉備的寢帳卻顯得燈火通明。

這讓剛剛從黑暗中步入光明的糜旸顯得有些不適應,糜旸不由得瞇了瞇眼睛。

在適應了帳內的光亮后,糜旸方才看到了坐在榻上的劉備。

而隨著那名羽林將官的退出,當下帳內除去糜旸與劉備外,再無他人。

劉備知道糜旸入夜求見,肯定是有著要事相商,所以他方才提前屏退了所有內侍。

在看到劉備后,糜旸連忙來至劉備的榻前數步外,對著劉備深深一拜:

“臣拜見陛下。”

善于知人的劉備,見糜旸在拜見他時,臉上掛著幾分憂愁,他便大致猜出了糜旸的來意。

知道糜旸來意的劉備臉上不禁露出笑容。

他的冠軍侯,竟也有心累的一日呢。

心情感到愉悅的劉備伸出手對著糜旸招了招,語氣溫和地對他說道:

“來,坐到榻上來。”

這一刻的劉備,不像一位威嚴的帝王,反倒像是一位想為家中子侄解惑的長者。

面對劉備的招引糜旸沒有遲疑,他三步并作兩步來到劉備的榻旁坐下。

在靠近劉備后,糜旸聞到了劉備身上有一股濃重的藥味,這讓糜旸的眉頭下意識地皺了皺。

就在糜旸想開口詢問劉備身體狀況的時候,劉備卻搶先一步對著糜旸笑問道:

“可是今日群臣的表現,讓你覺得心累了?”

見劉備一語道破自己的愁悶所在,糜旸乖巧地點了點頭。

劉備今夜不似帝王,糜旸自然也不似大將軍。

在糜旸承認這一點后,劉備臉上的笑容更甚。

劉備不由得伸出手,如糜旸兒時一般,在他的頭點了幾下。

“你呀!

數次的大勝,讓你的心氣高了起來。”

說完這句話后,劉備注視著糜旸繼續說道:

“今日議會上的事,我都聽說了。

我當然知道,那些大臣的建議,不能符合你的心意。

可是你要明白,那些大臣雖沒有你與孔明的韜略,但大漢要想繁榮昌盛,卻不能少了他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處的位置,你要做的是該如何將每個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若是覺得他們說的不對,你不采納便是,又何必因此煩惱呢?”

在教授完糜旸這一點后,劉備沉吟了一會又接著說道:

“這倒也不能怪你。

你少年時,我只想你成為一位謀臣,或是一位名將,從未教授過你知人,馭人之道。

不過現在也不晚。

在接下來的日子中,我會將我的知人、馭人之道教授與你,以你的聰慧,想來不用多久就能有所體會。

而以后你要是還有用人方面的煩惱,盡可來找我,我都會為你解惑。”

聽著劉備的話,糜旸猛然抬起頭看向了劉備。

他從劉備的話中,不止聽出了劉備對他毫無保留的信愛與培養,還聽出了不一樣的意味。

看到糜旸驚訝的眼神后,劉備知道糜旸為何會驚訝,但他卻沒有回應。

劉備只是轉而繼續問糜旸道:“你今夜前來尋我,想來有重要的事,可是你心中有奪取陳倉的辦法了?”

劉備問這句話時,語氣中帶著濃厚的期待。

劉備不是表里不一的人,他說將軍權都交給糜旸,那他就不會暗中掣肘糜旸的軍事安排。

只是劉備不會插手糜旸的軍事安排,這不代表他對漢軍下一步的行動沒有自己的看法。

在劉備看來,漢軍下一步最重要的應當是拿下陳倉,打開漢軍前往長安的通道。

可是這一點,卻是十分不容易的。

陳倉城的城防,一直是劉備心中的一個隱憂。

不是說以當下漢軍的實力,死磕的話不能硬啃下陳倉這塊硬骨頭。

但當啃下這塊硬骨頭后,漢軍還能有幾分實力,再去攻打城防更為堅固的長安城呢?

而要是不收復長安城,那么單單只拿下一座陳倉城,對漢軍來說,對他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

漢軍或許可以休養生息數年,慢慢積蓄起更雄厚的力量,來日再去攻打長安城。

可他,還能有數年的時間嗎?

劉備一生中很少怕過什么,但現在的他,卻怕自己沒有進入長安城的那一日。

這是他的夙愿呀!

因為心中的怕,劉備才會將軍權全部交予糜旸。

因為心中的怕,劉備才會對今夜糜旸的到來有著期待。

按照常理來說,陳倉城是很難攻打下的,就算能攻打下,也會極大消耗漢軍的實力及時間。

但糜旸一向是一個不按照常理且能創造奇跡的人——這便是劉備對糜旸的期待。

看著劉備充滿期待的眼神,糜旸對著劉備點了點頭。

“臣心中卻有一個方略,可讓我軍不至頓步于陳倉城下!”

在糜旸對著自己點頭時,劉備的心跳就不由得加速起來,而在聽到糜旸的話后,劉備更是喜不自勝。

“子晟有何佳略,盡管說出來。

有我在,大漢的一切任你調配!”

劉備喜悅的樣子,讓糜旸的臉上也流露出笑容。

在劉備喜悅的目光下,糜旸說出了他心中的方略:

“當下我軍所慮者,無非是陳倉城防堅固,加之敵軍早有準備,陳倉不易奪取。

若奪陳倉,則我軍實力將大損,無法繼續攻打長安。

既然如此,我軍何不繞開直接繞開陳倉呢?”

聽到糜旸的話后,劉備不由得愣住了。

他本以為糜旸會說出一個快速奪下陳倉的方略,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糜旸想的竟然是率軍繞開陳倉。

只是糜旸的方略聽起來可行,可漢軍一旦這么做了,漢軍的后路又怎么辦呢?

劉備不覺得以糜旸的韜略他會想不到這一點。

所以在愣神之后,劉備并未馬上駁斥糜旸的想法。

他想看糜旸接下來怎么說。

糜旸沒有讓劉備等待太久,他接著說道:

“我軍繞開陳倉之后,所擔憂的無非是后路的安全。

兵法有言:“后路不穩,則三軍易覆”。

這一向是當世將領認為的真理,但兵法再好,也終究是人寫的。

我一直相信人定勝天。

只要我軍安排一位曠世良才拱衛我軍后路,那便可最大程度上保證我軍后路的安全。

陛下,臣建言:

速召丞相!”

祝福各位中秋節快樂!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