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五百五十七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長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七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長安

第五百五十七章 欲引天火 布局長安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姜維一路帶著糜旸,將他帶到鄧艾為他準備的大帳中。

糜旸率軍到達街亭時,已經是下午時分。

再加上剛才與滿寵交談耗費了不少時間,故而當糜旸到達自己的大帳內時,時間已經來到晚上。

丁封先一步進入大帳為糜旸點燃了燭火,而姜維見天色已暗,便想對著糜旸告辭。

只是糜旸并未讓姜維離去。

糜旸讓姜維進入帳內,他還有一件事要與姜維商談。

姜維不疑有他,在糜旸的招呼下進入了寬闊的大帳內。

等姜維進入大帳后才發現,糜旸寬闊的大帳內,有著許多十分精致的家具。

借助著閃爍不停地燭光,姜維甚至發現糜旸榻上的被褥,也是用蜀錦制成,名貴非凡。

在看到這一幕后,姜維想起在他投效糜旸之前,魏軍中就流傳的關于糜旸的傳言。

據傳言中所說,糜旸雖百戰不殆,聲威冠于當世,但他在私生活上卻不怎么克制。

可能是出身于豪門的緣故,糜旸在私生活上并未承襲劉備節儉的風氣,相反的糜旸還頗喜歡錦衣華服。

哪怕是在應該一切從簡的戰時,糜旸也會盡量在私生活上,為自己創造優渥的條件。

例如當年擒獲二申時,糜旸便是在一場盛大的宴會上做到的。

這在當世的主流觀念中,當然會認為糜旸是個“愛鋪張,喜奢華”的人。

這一點糜旸與百年前的霍大司馬頗為相似。

以往姜維只以為這些都是魏軍對糜旸的誹謗,但今日親眼所見,無疑證實了以往姜維聽聞的傳言。

只是哪怕知道傳言是真的,姜維也沒有太過在意這一點。

私德不夠完美的確是個不足,可在糜旸那亮瞎眼的功績下,這點不足卻完全能讓世人理解或接受。

猶如當年的霍大司馬一般,只要他能為大漢不斷建立功勛,在他的個人享受方面,誰又敢指摘他什么呢?

姜維略微多注視了一會糜旸的蜀錦被褥,他的這個反應被糜旸看在了眼中。

糜旸自然知道姜維在想什么。

不過他喜歡不分場合享受好的生活條件,倒不完全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欲望。

糜旸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與一位姓王的“千古名臣”劃清界限。

他不圣,勿cue。

他的這種想法劉備也知道,因此當有諫官告知糜旸的這個毛病后,劉備不僅沒怪罪糜旸,反而大笑著賞賜了糜旸不少金銀細軟。

例如榻上的那由蜀錦制成的被褥,便是劉備命少府制成千里送來給糜旸的。

見姜維的目光從蜀錦被褥上抽回,糜旸不以為意地言道:

“伯約可是有諫言與孤?”

面對糜旸的詢問,姜維立即答道:“帳內之事,非臣下可以非議的。”

聽完姜維的回答后,糜旸的臉上浮現笑意。

他招呼著姜維來身前坐下,然后對姜維言道:“不久前孫權為討好孤,曾特地命人從江東送來一支樂隊。

孤一直忙于公務,倒是未曾欣賞過那支樂隊的風采,也是頗為可惜。

待我軍還于舊都后,孤會在長安城內設宴,到時候邀卿與孤一同欣賞東南之音。”

糜旸對姜維就像對好友一般,誠摯的發出了邀請。

只是姜維在聽到糜旸的邀請后,臉色卻陡然嚴肅起來。

剛剛坐下的他重新站起身,對著糜旸一拜后:“昔岑彭率師,來歙杖節,咸見害於刺客,今大將軍位尊權重,大漢國運系于一身,宜鑒前事,少以為警。”

“孫權為人暇眥必報,公安一戰大將軍又與孫權結有血海深仇,更宜警之!”

為何姜維一開始在看到蜀錦被褥時不勸諫糜旸,反而是在聽說孫權給糜旸送樂隊后會勸諫糜旸呢?

原因就在于姜維對孫權這個人,是不太信任的。

孫權兩面三刀的性格,當下可謂是天下皆知,況且江東民風彪悍,一向善出刺客。

在這種種原因下,姜維覺得為保險起見,覺得還是提醒一下糜旸的好。

姜維突然的勸諫讓糜旸一怔。

但他很快就笑了出來。

類似的諫言,糜旸還從劉備的口中聽過。

相比于姜維,劉備的話就直白很多了。

“孫權賊子,必有所圖。

況你若喜好歌舞,朕之宮廷樂隊送你又何妨,何須孫權諂媚?”

說實話,就算沒有劉備與姜維的諫言,糜旸對孫權送來的樂隊也是抱有戒心的。

三國時期,原本就有不少大人物死于刺客之手,從而大大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而糜旸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天下間想要他性命的肯定有孫權一人,卻不止是孫權一人。

糜旸之所以在有戒心的情況下,還將孫權送來的樂隊留下,心中乃是有著一層不為人知的盤算。

不過糜旸還是開心于姜維今日對他的諫言。

糜旸笑著對姜維說道:“卿所言,孤已知曉,會多加小心的。”

在聽到糜旸這么說之后,姜維方才放下心來。

隨后姜維便又重新坐了下來。

等姜維坐下后,糜旸立即對姜維說出來,他今日將姜維留下密談的原因:

“不知伯約還記得固山一戰時,驃騎將軍對賊軍施展火攻時的事?”

見糜旸陡然提起這件事,姜維的臉上浮現了慎重之色。

在郭淮率軍攻打固山時,姜維因為受傷并未在軍中。

可是在后來他回到軍中后,他曾聽不少魏軍將校提起那一日馬超火燒魏軍的場景。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怎一個慘字了得。

那種慘況盡管未親眼所見,只是有所耳聞,卻也足夠讓人不寒而栗。

而姜維也是聰慧之人,在回憶了往日的聽聞之后,姜維瞬間反應過來道:

“大將軍是想借助那等天火,擊破曹彰?”

姜維的反應不可謂不快,而他也的確猜中了糜旸的一部分想法。

“然也。”

“賊軍最近使用的投石車,無論威力再怎么大,也終究是木質構造。

或許賊軍謹慎,會在投石車表面覆蓋在生牛皮,用來抵御火攻。

可生牛皮能抵御尋常火攻,又豈能抵御天火乎?”

糜旸不想給姜維普及科學知識,于是他只能順著姜維的話,將由石油引發的大火稱之為天火。

姜維在聽完糜旸的話,臉上浮現了喜色。

之前魏軍投石車的威力巨大,一直是他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沒想到糜旸一來,就果真如他所說的那般,想出了破壞魏軍投石車的辦法。

奇怪的是,明明他之前就知道有著天火的存在,怎么就沒想到運用天火破壞魏軍投石車的這個辦法呢?

其實這不能怪姜維。

經過馬鈞改造后的投石車威力巨大,能對漢軍的營壘造成很大的威脅,這是曹魏生產力領先季漢的一個表現。

轉輪式投石車,是在曹魏原來的霹靂車的基礎上改造而來,而似霹靂車這種當世一流的攻城器械,季漢并不具備。

不是劉備與諸葛亮不重視這方面的發展,只是季漢的基本盤大多處于南方,在當世,南方很多都是處于未開化的階段。

論技術的積累,論工匠的人數與技藝,再論國力對軍事武器研發的保障,季漢都是大大不如曹魏的。

這一點是事實。

哪怕糜旸想扭轉這種局面,可技術發展要有強大的國力支撐,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還要有相應的人才儲備,并且要遵循時代發展的客觀規律等等。

這以上種種皆從根本上限定了,要想發展先進的技術,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能完成的事。

另外姜維不能想到用“天火”破壞馬鈞的轉輪式投石車,還因為姜維在思想上有著身為古人的局限性。

在當世科學二字對世人來說,尚未有一個系統性的理解。

介于這種時代背景,馬鈞的轉輪式投石車在當世就好像魔法一般。

面對不能理解的“魔法”,世人通常只會按照常識,想著用兵法來以力破法。

卻不會下意識的發散思維,想著通過其他的方式來破解魔法。

但糜旸他是穿越者。

在后世有句話叫做“用魔法打敗魔法!”

糜旸是懂得在科學技術一道上,如何實現彎道超車的。

糜旸讓姜維近身,然后他在姜維耳邊耳語了一番。

糜旸講的話只有姜維能聽到,而姜維隨著聽得內容增多,他臉上震驚的神色也愈多。

大將軍,是如何知道這些的?

他明明不是涼州人士呀!

在耳語完后,糜旸也注視到了姜維臉上震驚的神色。

類似的神色,當初在糜旸見到諸葛連弩時,他的臉上也出現過。

不過他并未有解釋的打算。

有時候上位者,是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來加強自身的威嚴的。

在吩咐完一切后,糜旸對著姜維言道:

“明日天一亮,你就率五百精兵馬上出發。

待到達目的后,務必要按照孤所說的去做。

待你歸來之日,便是孤破敵之時!”

糜旸的話讓姜維再次起身,他對著糜旸慎重的一拜后,便走出了大帳之外。

姜維深知糜旸能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他,除去他是涼州人士的原因外,還因為糜旸看重他。

姜維是不會讓自己辜負糜旸的看重的。

姜維離開大帳內后,糜旸讓丁封喚來隨軍的王洪。

待王洪來到身前,糜旸立即問他道:

“孟達可有消息傳來?”

當初孟達在糜旸的授意下,進入扶風郡攪弄風云。

算算時間,這件事也過去了一個月之久,按理說孟達該有一些成果傳來才是。

只是王洪在聽完糜旸的詢問后,卻對著他搖頭道:

“尚未。”

隨著成為情報頭子的日子越來越久,王洪的言語也變得越來越言簡意賅。

在得到這個答復后,糜旸的眉頭皺了起來。

他不在意孟達的生死,他在意孟達生死的消息。

可很快的,糜旸暫時便將這件事放下。

一道新的命令從他口中發出:

“傳信給華安,孤要長安的城防圖,越詳細越好。”

對于糜旸新的指令,王洪很快便領命而去。

等王洪也離開大帳后,大帳內重新陷入了寧靜之中。

片刻后,糜旸一聲自語在大帳內響起:

“天下第一堅城?

那就看看你是不是真的那么硬!”

明日兩章。

(本章完)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