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在費耀領軍到達陽平關后的第三日,一路日夜兼程的曹真,終于也率軍來到了陽平關之外。
曹真并沒有吹噓。
魏軍無愧精兵之稱,而曹真本人也無愧名將之美譽,不過數日時間,曹真就能率領五千魏軍趕到陽平關下,這樣的行軍速度不比當初的魏延差。
當曹真領軍與費耀匯合之后,曹真馬上詢問費耀這幾日漢軍是否有所異動。
曹真詢問,費耀自然不敢隱瞞。
他如實匯報道:“這幾日陽平關守軍只是日常巡邏,并無任何異常。”
“城墻上的賊軍人數可有增加?”
曹真又繼續問道。
費耀立馬又如實答道:“并未。”
聽到費耀的匯報之后,曹真感覺詫異。
他已經推斷出糜旸是想故技重施,用詐降的方式來打敗曹洪的大軍。
既然糜旸是懷抱著這種目的,那么當他知道自己率大軍來援后,肯定是不會沒有應對措施的。
至少也得懷抱著看重的心態,好歹也在城墻上增強一些守備呀!
一切如常,是什么意思?
看不起他曹真嗎?
曹真一下子就不樂意了。
糜旸的反應,是不尋常的,這種不尋常超出曹真意料之外的同時,也讓曹真的心中泛起不安。
當下的局勢,一切如常四個字,是曹真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兵無常勢,變化萬千。
很多當世人都喜歡謀定后動,都想著在大戰開始之前,就將一切事情都謀劃的清清楚楚,并且讓事情按照他預料的那般,一步步不出差錯的發展。
尋常世人認為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才算的上名將。
但其實世上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因為戰爭本質上比拼的就是詭譎多變的人心,在這點基礎上,世上又有誰敢說能在大戰前就將一切盡料在掌中呢?
正如吳懿以獻關為誘餌,誘來曹洪這事,若按之前的謀劃,現在糜旸應該是全力伏擊曹洪的大軍才是。
可哪怕糜旸將許多事都考慮到了,曹真突然率大軍到來也讓這事有了極大的變數。
不過雖然曹真率大軍到來,讓糜旸想伏擊曹洪大軍,成為了一件難以做到的事,可真正的名將就在于懂得隨機應變,見招拆招。
于是糜旸立即根據時局變化,制定出了相應的戰術調整。
當糜旸做出相應的戰術調整之后,現在就是輪到曹真該見招拆招了。
曹真這番領軍,并未將劉曄帶在身邊。
可他在領軍出發前時,劉曄曾進言過:劉曄認為當曹真率大軍到達陽平關后,糜旸能選擇的無非兩條路。
一條是不顧一切先伏擊曹洪大軍,另一條便是放棄伏擊曹洪大軍的計劃,轉而增強陽平關關后的防御。
根據糜旸將選擇的這兩條路,劉曄也分別獻上了相應的策略。
只是當曹真領軍到達陽平關后,曹真卻發現糜旸根本就沒按照劉曄的推斷行事,他直接選擇了第三條路——無視。
曹真不認為糜旸不會提前收到他率大軍到來的消息,所以當下漢軍的一切如常,就是糜旸有意的一種無視態度——管你來不來,我繼續我做我的事。
糜旸的這個策略,完全在曹真的計劃之外,當原來的計劃不能繼續實施之后,曹真接下來也只能根據時局變化,進行相應的見招拆招。
這是糜旸無形中向曹真發起的一個挑戰,一個專屬于名將之間的挑戰。
遙望著那兵力不增不減的陽平關城墻,曹真的腦海中好似浮現了糜旸的低語詢問聲——曹子丹,接下來你當如何呢?
盡管曹真之前一直在關中領軍,但他是見過糜旸的。
那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
建安二十四年的漢水上,垂垂老矣的魏王,與老驥伏櫪的漢中王各攜帶兩位自身的子侄見面。
當時糜旸初出茅廬,卻已經通過公安一戰,威震天下。
還記得那一日,曹真與糜旸之間不過數步之遙,在武帝與劉備交談的時候,曹真就一直在暗中觀察著糜旸。
曹真知道武帝那一日為何要帶他在身邊,為的便是讓他好好看清糜旸這位來日的曹魏大敵。
恍惚間數年的時間過去,曹真已經成為了曹魏的大將軍,成為了當下曹魏除曹丕之外的第一人,但他從來忘記那一日在漢水上的會面。
想到此,曹真的嘴角不經意間流露出笑意。
他原本慌亂的心,瞬間安定了下來。
他是武帝留下來有資格與糜旸成為對手的人,又豈能因為一時的出乎意料而慌亂不已呢?
當內心安定下來之后,曹真的思緒變得極為清晰。
糜旸不可能對他的到來無動于衷,糜旸之所以要表現的一切如常,為的就是要擾亂他的判斷。
思緒清晰之后,很多事自然就想通了。
在明白糜旸的用意之后,曹真反而不急切了。
或許他不知道陽平關的另一面,現在是什么樣的狀況,但他可以通過他這一面漢軍的舉動來進行判斷。
哪怕糜旸再如何布下迷魂陣,兵力不足遠遠是他最大的弱點,糜旸是不可能做到既派重兵守備關后,又派重兵伏擊曹洪所部的。
只要這一點事實不改變,那他又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當平復下自己的情緒之后,曹真對著費耀下達了一個命令:
“派人去關內求見糜旸,就說孤要見他。”
“如當年故事,他與我,各攜帶一人相見。”
聽到曹真的這個命令,費耀提醒道:“今我大軍羅列在外,糜賊恐不會相見。”
費耀的猶疑讓曹真大笑起來。
“他可是糜旸!他會怕嗎?”
曹真的話語中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對糜旸濃厚的欣賞之情。
“你就派人去吧,他一定會見的。”
因為我想試探他,想來他也十分想試探我。
誰讓他們二人,是旗鼓相當的對手呢?
說完后,曹真一臉自信的回到了大帳之中。
或許不處于曹真的高度,費耀不能理解曹真的自信,但他還是按照曹真的吩咐,派出信使朝著陽平關內而去。
當關內的糜旸得知曹真派出信使要見他后,他倒是沒有意外。
以曹真的能力,或許一開始因為情報的限制,猜出他在陽平關有些困難,但隨著許多情報的收集匯總,曹真遲早有一天會猜出這一點。
而糜旸也從未想過,對曹真隱瞞這一點。
糜旸接見了曹真的使者,隨后從使者的口中聽到了曹真的請求。
當聽到曹真的請求之后,糜旸覺得事情變得有趣了起來。
曹真突然想見面,想來不是單純為了敘舊。
曹真是想見到自己,探察到更多的情報。
而這一點足以證明,曹真并未受到自己的疑兵之計所影響,至少在當下他的頭腦是十分冷靜的。
這讓糜旸的心中,也浮現起對曹真的贊賞之情。
但糜旸也覺得,曹真有這番表現實屬是理所當然。
后世人許多人以為司馬懿才是諸葛亮的最大對手,其實這是不對的,在曹真去世之前,數次挫敗諸葛亮北伐的是曹真。
而在歷史上曹真南征之際,諸葛亮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來應對。
這足以證明,單單在軍略一道上,曹真肯定是頗有過人之處的,他也無愧曹操生前對他的期待。
曹真,絕對有資格做糜旸的對手。
糜旸不顧法邈等人的眼神示意,笑著答應了曹真使者的請求。
曹真要試探他,他又何曾不是呢?
等曹真使者滿意的離開之后,法邈當即對糜旸勸道:“牧伯身肩大漢希望,豈可輕出?”
說著說著法邈又要引經據典來勸阻糜旸,可糜旸卻一意孤行。
糜旸轉眼看向魏延說道:“明日,你與我一同出關會面曹真。”
面對糜旸的點名,魏延沉聲應唯。
在點名了魏延之后,糜旸便擺手驅散了其他人。
等其他人都離開之后,糜旸看著桌案上擺放著的一個沉重的弩機,他的眼中異彩連連。
曹真有數萬魏軍為底氣,而他既然敢誘曹真大軍前來,又何嘗沒有底氣呢?
一夜的時間轉瞬即過。
當第二日清晨的日光灑在陽平關那斑駁烏黑的墻壁上時,陽平關的大門也悄然間打開。
糜旸在魏延的護衛下,一步步朝著早早等在關外的曹真走去。
曹真沒有食言,他只帶了王雙在身邊。
曹真亦不是小人,他主動讓關外的魏軍退后百步,這樣糜旸就不用擔心,會有冷箭襲殺于他。
當然曹真也將會面的地點,放在了離陽平關百步之外的空地上。
兩人對這次會面都很期待,但也同時無時無刻不在防備著對方。
百步的距離,糜旸駕駛著駿馬,不一會兒就來到曹真的身前。
今日二人都未身穿甲胄,皆穿著便衣。
曹真見到糜旸到來,他伸手虛扶,示意糜旸坐下。
糜旸也不疑有他,就徑直坐在了曹真的對面。
而魏延與王雙兩位猛將,作為各自主將的護衛,就各自聚精會神的手握刀柄盯著對方。
當糜旸坐下后,他發現曹真今日不是以酒會友,而是以棋會友。
圍棋,是當世士人都愛的一種娛樂活動,亦是許多名將擅長的娛樂活動。
曹真有此安排,可謂是十分對應他與糜旸二人的身份。
糜旸自小受教于法正,對于圍棋一道,他當然不是新手。
糜旸在曹真面前也不拘束,就好像他與曹真是多年未見的好友一般,糜旸伸手就將棋盤上放著白棋的棋筒拿到自己身前。
見糜旸這番不見外,曹真不由得笑了出來。
旁人在他面前這般,算失禮,但糜旸在他面前這般,卻讓他覺得糜旸不拘小節。
而糜旸特意選擇白棋將黑棋留給自己的舉動,也讓曹真看出了糜旸的深意。
只不過曹真卻對這層深意絲毫不在意。
黑則黑矣,他倒也開心。
因為依照棋盤規則,執黑者先行,這好像預示著這場令天下人矚目的南征之戰,是由曹真主動挑起的一般。
“啪嗒”一聲,沒有任何敘舊的話語,曹真瞬間將一顆黑旗落在象征著天下的棋盤之上。
曹真將第一顆黑旗落在了棋盤的正中位置,這不算很好的起手,卻是充滿霸氣的起手。
中為尊,以大魏當今雄厚的國力,天下之中,自然是大魏為尊。
面對著曹真挑釁般的第一手落棋,糜旸似乎絲毫都不在意,并未著急在那顆黑旗旁落子,他反而選擇在棋盤的邊角處灑下第一顆白棋。
糜旸的這手落棋,讓曹真看出了糜旸要表達的深意。
曹魏當今占據天下之中是不錯,可大漢亦可于邊陲之地復立社稷,隨后步步成長,及至最后將身處天下正中的大魏給包圍。
這是糜旸對曹真挑釁的反擊,也是糜旸對曹真自信的挑戰。
棋逢對手,講的不止是比較棋藝的高低,還有個人理想的激烈碰撞。
正如黑白自古分明一般,糜旸與曹真之間,由于立場的不同,決定了他們這一生只能做不死不休的敵人。
一開始二人都沒有言語,連一聲問候聲都沒有,兩人之間只有不斷的落棋聲在響起。
這一幕令魏延與王雙二人都十分不解,不說話見什么面?
隨著棋盤上黑子白子的不斷增加,棋盤上好似出現了兩條天然敵對的黑龍白龍一般,在互相捉對廝殺著。
不懂棋的人,看不明白現在棋盤上那險惡的局勢,唯有執棋者糜旸與曹真對棋盤上的局勢了解甚深。
黑龍凌厲,一路進攻,白龍靈活,處處防守。
待不知過了多久之后,黑龍與白龍的戰場轉換到了棋盤上的西北方位。
在方才的時候,兩人都下意識地未落棋那方,因為西北方位正是當下曹洪大軍所處的位置。
在這一處,瞬間攻守易形!
白龍不再講究處處防守,甚至它完全放棄了防御,好似要徹底占據這處方位。
而黑龍卻一改凌厲進攻的態度,在這邊角一隅開始防守起來,勢要守護住這代表著不同意義的地方。
面對黑龍的頑強防守,白龍的攻勢卻越發凌厲,從糜旸的落子可以看出來,他懷抱著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度。
于是乎棋盤上的局勢一時間焦灼起來。
待再次輪到曹真落子之時,他卻遲遲未落下那顆代表著希望的棋子。
因為他若執意要守護那塊邊角之地,那么他原先在其他棋盤上所布置的暗子,也將瞬間被破壞。
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樣嚴重的后果,讓曹真不得不遲疑。
在遲疑的時候,糜旸主動說出了他見到曹真后的第一句話:
“他到了。”
這句話讓曹真拿著黑棋的手不禁一抖。
曹真知道糜旸口中的他,指的便是曹洪。
而他到了三個字,預示著曹洪的大軍,已經成功被糜旸誘引來。
接下來糜旸會如何做呢?
在棋盤上,糜旸不是將他的意圖表現的很明顯了嗎?
說完這三個字后,糜旸抬頭看了看天色。
弈棋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天色漸漸暗了。
該回去吃飯了。
糜旸率先站起身來。
察覺到糜旸的動作,曹真抬起頭看向糜旸。
糜旸的態度他已經知道的很清楚了。
在糜旸轉身之際,曹真突然對糜旸說道:
“當年在漢水上,武帝曾感慨若糜公當年能聽從他的表召,或許你就會成為他最愛的子侄。”
盡管糜旸不姓曹,但曹真一開始也不是呀。
只要曹操真的喜歡一個人,他這個人最喜歡認兒子了,所以當年曹操會說這番話。
說完這句話后,曹真語氣一頓,又接著說道:“而你我或許也會成為最好的朋友,大魏在你我的輔助之下,將功蓋萬世,所向無敵。”
曹真對著糜旸說出了他內心中最深的想法。
曹真對糜旸有恨,有忌憚,但也有著欣賞。
英雄相惜,在意識到糜旸的優秀之后,曹真真的就如曹操當年一般,時常惋惜糜竺的拒召之舉。
糜旸是背對著聽到曹真的話后,聽完后糜旸沉默了好一會,隨后他轉身對著曹真一拜。
盡管是敵手,但曹真對他的欣賞,是不摻雜半點歹念的。
既然如此,糜旸也不介意因為曹真對他的欣賞,而對曹真釋放些許善意。
可是在一拜之后,糜旸便也毅然決然地繼續轉身朝著陽平關內走去。
他聽出了曹真話語中的拉攏,可惜的是,道不同,絕難同行。
看著糜旸決絕的背影,曹真臉上的笑意也漸漸消失,他的眼神重新變得冷酷起來。
私人欣賞,絕不能凌駕于國家大義之上,這一點曹真與糜旸是共同的堅持。
當糜旸入關之后,曹真讓王雙收起還未下完的棋盤,并囑咐不要讓各自的棋子有所錯位。
隨后曹真也轉身朝著身后的魏軍大營走去。
當曹真邁入魏軍大營中后,一道軍令不久后就傳到了每位魏軍的耳中:
“加緊操練,時刻備戰。”
在曹真與糜旸會面后的第三日,正在大營內批閱軍務的曹真突然收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
陽平關城墻上的漢軍撤走了!
當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曹真驚得一下子站起身來。
糜旸終于要動手了嗎?
曹真連忙跟在費耀的身后,來到大營外查探。
當他來到營外之后,果然見到原本有著漢軍值守的陽平關城墻上,許多漢軍都已經不見了身影。
原本還算守備森嚴的陽平關城墻,這一刻在曹真看來,卻是漏洞百出,宛若一座空城。
當看到這一幕后,曹真腦海中瞬間浮現起劉曄的判斷:若漢軍要對驃騎將軍下手,勢必要調動大量的漢軍前去伏擊。
現在發生在他眼中的這一幕,不是正在佐證著劉曄的這個判斷嗎?
可是這一刻曹真卻猶疑了起來。
在前幾日的棋盤對決中,他已經用行動告訴糜旸,曹洪他是一定會救的。
在這種情況下,糜旸還會執意出兵伏擊曹洪嗎?
難道不會嗎?
想起那一日在棋盤上的交鋒,糜旸在棋盤上孤注一擲,一往無前的態度,曹真心中就變得緊張起來。
縱觀糜旸打的那么多場仗,論冒險精神,他何曾輸給過當世任何一位名將。
或許這有可能是糜旸的誘敵之計,但以糜旸往常的作風,這更像糜旸的疑兵之計!
故意撤走城墻上的漢軍,讓自己以為這是他的誘敵之計,但實際上糜旸是真的率精銳漢軍都去伏擊曹洪的大軍。
糜旸這么做,就是要讓自己懷疑,不敢貿然進攻陽平關。
而不需要拖延太久,只要能拖延一段時間,那么糜旸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當糜旸主動撤走陽平關的守衛士卒后,一時間,兩種極為矛盾的想法在曹真的腦海中不斷碰撞著。
這空城到底是誘敵之計,還是疑兵之計?
一時間各種可能都在曹真腦海中浮現。
在這時候,曹真想起了一件在漢中之戰中的往事。
漢中大戰時,趙云的大營被大量魏軍圍困,在那時候趙云就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舉動。
趙云下令大開營門,然后令漢軍偃旗息鼓。
當時曹軍的統帥見此情況,懷疑趙云設有伏兵,便向后退去,趙云趁機率軍追擊大敗曹軍。
在還未有史學家為當世人編寫事跡的情況下,這件往事當世人知道的并不多。
可曹真卻是知道的,因為他是當事人。
而糜旸肯定也知道,世人都知道趙云與他的關系不淺。
那么在有過一次成功的前提下,糜旸是否會學趙云故技重施,大擺空城計呢?
虛實難辨的空城計,讓曹真越發頭疼起來。
可是因為知道趙云的事例,所以在曹真的內心中,他的判斷漸漸傾向于這是糜旸的疑兵之計。
當這種想法在腦海中占據上風之后,曹真便又意識到一點,他還有的選嗎?
曹洪大軍可能危在旦夕,若是他因為猶疑,而錯過救曹洪的良機,那么一旦中路軍被糜旸率軍擊破,那么先不要說魏軍的士氣會遭受怎樣的打擊。
若沒有中路軍阻隔益州援軍,得到了援軍的糜旸,那更加如虎添翼,再難對付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真的內心有了決斷。
曹真來到那日未下完的棋盤之前,高高舉起自那日后就一直隨身攜帶的那顆黑子,隨后他再不猶豫地將那顆黑子,重重地敲擊在棋盤上被白龍圍困的那處。
既然必須要救,那便救!
6000字完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