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二百零二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二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

第二百零二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


更新時間:2022年11月28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丁奉提刀快步上前,在快速奔馳之下,沒一會兒他就率先沖到了鹿角之處。

當丁奉沖到鹿角前時,鹿角后的申儀士卒紛紛刺出長槍朝向丁奉的要害。

在這時不足五十步的距離內,弓箭已經無用,所以那數百弓箭手,已經舍棄手中的弓弩換上了長槍。

面對這危險的一幕,丁奉并沒有退后。

他只是彎曲身體,讓自己躲過眼前數十只帶著殺意的長槍。

在躲過長槍之后,丁奉順勢在地上一滾,就逼近到申儀士卒的身體下方。

在來到申儀士卒身下后,還未等申儀士卒收起長槍往地上突刺,丁奉就快速半蹲身體在鹿角之下,而后揮舞著手中的長刀,將他身前的那幾名申儀士卒擊殺。

丁奉的這副動作并不美觀,但這卻是他多年先登以來養出的經驗,乃是真正的殺人技。

在揮舞著手中的長刀,將眼前的幾名申儀士卒殺傷后,他眼前的鹿角圍已經出現了一個難得的空檔。

機不可失,丁奉沒有管他身后的糜軍已經沖到何處。

他自己當機立斷,率先一步跳起來越過鹿角,殺進了鹿角后的申軍兵圍中。

丁奉的這一奮勇當先,一往無前的作戰姿態大大激勵了他身后的糜軍士卒。

百般戰功,先登第一。

每逢有著名的戰役發生,也許為這場戰役而謀劃的才智之士不會被史書所記住,也許參與這場戰役的大多將領亦會被遺漏。

但只要有人先登并且最后存活下來,那他的名字大多數會被記載史書之上。

哪怕是惜字如金的史書,亦不吝文墨記錄這榮耀且振奮人心的一幕。

因為先登的意義太過巨大,在冷兵器時代,他能極大調動起己方士卒的士氣,并且大大的打擊敵方大軍的士氣。

當丁奉先登沖入鹿角重之后時,申軍士卒看到不一會己方兵圍就殺入了一員敵將,軍心士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但在己方將官的指揮下,他們還是抱著本能的反應,朝著丁奉圍殺而去。

身為木門塞守將的申儀族弟,在看到丁奉一人殺進來后,他按著刀柄的手青筋暴露。

這一反應體現了他難以置信的心情。

那員敵將,或許不像天下聞名的幾員勐將一般武力高超。

但他多了股完全不怕死的的意氣,那股意氣在短兵交陣的戰場之中,是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的。

同時這名申儀族弟的心中,還出現了一些寒意。

這還只是糜旸的一名部將,數百甲士,若是一會等糜旸大軍全部壓上來,那木門塞肯定是守不住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后,這名申儀族弟立馬又催促人前去尋找申儀,讓他快速派遣援軍。

隨后他便指揮著麾下的士卒,繼續圍殺丁奉。

只是在這時,丁奉身后的五百糜軍亦沖到了鹿角之處。

當聽到身后的那整齊又密集的腳步聲時,丁奉在揮刀逼退一名申軍之后,朝著身后的糜軍大喊道:“火炬!火炬!”

在丁奉的喊聲之下,五百糜軍中的將官收到指令后,就馬上下令五百糜軍紛紛取下身上的火炬,而后在點燃后齊齊往前方扔去。

在這時五百糜軍已經在鹿角前不遠處,而他們能被糜旸看重加入親軍之中,那就說明他們每個都是勢大力沉之輩。

所以在他們的投擲之下,五百支火炬紛紛精準的擲向木門塞之中。

而在投擲一輪之后,五百訓練有素的糜軍再次投擲起一輪火炬。

木門塞全都是由木頭制作而成,火炬上為了良好的引燃效果,是有著火油的。

因此當一共千只火炬落入木門塞之中后,那連綿的木門塞不久后就漸漸燃起了大火。

而且因為木門塞完全是以木頭相連,所以火焰在連綿的可燃物之下,開始蔓延起來。

大火的燃燒不僅在快速的毀壞著木門塞的防御,那漸漸燃燒而起的火光,亦大大影響了不少申軍將官的心志。

他們可沒有七斬令約束,他們大多都是申氏族人,申儀可不舍得處罰他們。

所以在那些申軍將官看到自己身后起火之后,他們的攻勢已經不再那么勐烈,甚至有些人還起了退縮之心。

既然退不會死,那為何要自尋死路呢?

他們腦海中浮現的這個想法,卻救了丁奉一命。

先登是能極大激發己方士卒的士氣,但也會為自身帶來極大的危險。

在剛剛率先沖入敵圍之時,丁奉憑借著自己的驍勇,的確是在短時間內斬殺了不少敵軍。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敵軍包圍上來,他已經有些左右不支之感,甚至他的身上都已經出現了一些傷痕。

而五百糜軍及時的來到并投放火炬,讓不少申軍將官心志動搖,導致丁奉有了些許喘息之機。

在投放完火炬之后,五百糜軍紛紛往丁奉所在沖殺而入。

剛才是五百糜軍背著火光殺來,這時卻是他們迎著火光而上。

糜旸雖然是想利用丁奉的驍勇為他撕開木門塞這道口子,但他亦不想讓丁奉白白送命。

所以他此番交給丁奉統領的五百親軍,都是突陳之士。

何為突陳之士?

有氣蓋三軍,材力勇捷者,聚為一徒,名曰突陳之士。

在丁奉的影響下,這五百突陳之士的士氣已然達到頂峰。

他們揮舞著手中長刀,嚎叫著越入鹿角之中,朝著上千申軍沖殺而去。

并且他們在沖殺的同時,在各自將官的指揮下,慢慢朝著丁奉所在集結而去。

所以在不久之后,這支由丁奉統領的突陳之士,他們的陣型又變成了以丁奉為箭頭的的鋒失陣。

當看到自己身后聚集著越來越多的糜軍士卒之后,丁奉心中的膽氣越發強盛。

方才他一人就敢陷陣而入,何況現在身后有著五百突陳之士?

丁奉用手中的長刀快速的割下身上一塊布,將它綁在身上正在流血的傷口處。

在暫時止住血后,丁奉帶領著身后的這支突陳之士,朝著上千申軍繼續沖殺而去。

這一幕落在遠方高大樓船的糜旸等人眼中,引得張嶷與鄧艾臉上都流露驚嘆之色。

在他們的視線中,木門塞已經慢慢被火焰所覆蓋。

雖然那火焰不足以形成火海,完全吞噬整片木門塞,但已經足夠將原本嚴密的木門塞,燒出不少漏洞。

看著遠處那猶如利箭一般的數百糜軍,在周圍的火光照耀下,朝著上千敵軍的內部不斷沖殺而去。

他們在丁奉的率領下,猶如殺人機器一般收割著身旁的敵人,張嶷與鄧艾的心中都浮現了一個想法。

木門塞破了!

在看到這副戰局之后,張嶷當即向糜旸建議道:“將軍,可以派遣大軍上岸了。”

方才糜旸派出丁奉率領五百糜軍,上岸攻打木門塞,一方面是想借助丁奉的驍勇,看看能不能一舉奪下這個阻擋大軍上岸的堡壘。

另一方面若是丁奉及五百親軍,不能為糜旸拿下木門塞,那也可以看看木門塞的防御如何。

在知道木門塞防御如何之后,才能制定后續大軍上岸的計劃。

但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木門塞在丁奉的勐烈攻勢之下,陷落只是遲早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正如張嶷所說,是可以派遣大軍上岸了。

但是當張嶷的建議落入糜旸耳中時,糜旸卻并沒有下達任何命令。

就好像糜旸沒有聽到張嶷的建議一般。

張嶷見狀正欲抱手再建議,但他的動作卻被一旁的鄧艾所阻。

鄧艾用目光提醒張嶷,并且對他緩緩說出了一句話。

“攻敵之必救。”

在聽到鄧艾的這句話后,張嶷瞬間反應過來,糜旸為何對他的建議沒有反應。

木門塞對西城來說是一道保命的屏障,申儀在得知木門塞遇襲的消息之后,是不可能會無動于衷的。

所以他很大可能會派遣援軍。

但這時申儀的援軍還未到來,若是糜旸的大軍率先上岸控制住局勢,那么畏懼糜旸大軍的申儀,很可能就會打消救援木門塞的念頭,從此龜縮在城中。

若是糜旸的大軍不著急上岸,讓申儀以為岸上目前只有數百糜軍。

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木門塞的重要性,因為糜軍的人數不多,才可能讓申儀下定決心派遣援軍。

而這就可以讓糜旸找到,在野外聚殲申儀大軍的機會!

正如張嶷與鄧艾所想的那般,糜旸報的正是這種打算。

盡管這種打算會讓岸上的丁奉及五百親軍陷入一定的危險之中,但慈不掌兵。

西城的快速平定,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

糜旸的眼神中映照著遠處的火光,在那火光中是在為他拼殺的五百兒郎。

隨后糜旸又將目光看向岸上矗立的西城,他的眼神中有著決絕。

也許在剛穿越那一會,他還不能做出這種決定。

但經歷公安一戰后,曾經掌握過數萬人生死的糜旸,已經發生了改變。

身為主將,絕對不能感情用事。

否則若是申儀從此龜縮在城中,那么一旦攻城戰開始,雖說西城的城防遠遠不如公安,但在攻城戰之下,糜旸死傷的士卒數量,會遠遠大于五百這個數字。

至于申儀若堅定打定主意不救,那也無妨,反正木門塞已經是糜旸的囊中之物。

在這個時候,該如何選擇,糜旸清楚的很。

丁奉率領著數百糜軍,不斷收割著身旁的申軍士卒的性命。

雖說在收割的過程中,亦有不少糜軍的身軀倒下。

但是因為兩方士氣相差甚大,加上數百糜軍有丁奉這個勇將帶領,所以申軍的死傷比例遠遠大于糜軍。

在這種情況之下,上千申軍的潰敗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但這時丁奉的心中卻浮現一個疑問。

為何將軍還不派大軍陸續上岸,趁此良機徹底控制木門塞?

但就在不久后,那不遠處打開的西城大門,讓丁奉明白了為什么。

從打開的西城大門中,正快速的跑出一隊隊裝備精良的申軍。

觀那不停從城門出跑出的人數,申軍至少在三千以上!

而在那三千申軍之中,領頭的帶兵將領正是申儀。

在見到西城中的援軍出來的那瞬間,丁奉就知道了糜旸原來不是不能把握戰機,而是他在等待更大的戰機。

西城與木門塞距離并不遠,在申儀的率領之下,三千多申軍不久后就來到了木門塞之外,隨后將丁奉的數百糜軍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在援軍趕來之后,本來已經接近潰敗邊緣的近千申軍,紛紛士氣一震。

方才要不是有那位申氏族弟的拼命堅持,加上用家族利益來鼓勵人心,那近千申軍士卒,早就在丁奉的迅勐攻勢下潰敗了。

申儀本來在安排完城防之后,便想回到縣府中稍事休息。

他以為糜旸剛剛率軍到達西城之外,再怎么說也會修整一日才會對西城發起進攻。

沒想到的是他回到縣府中沒多久,就聽到了木門塞守將的求援消息。

而且這求援消息還是一撥撥的不停送來,似乎木門塞陷落就在須臾之間。

在聽到糜旸僅僅派出五百士卒,就將木門塞中的守軍逼到如此地步之后,申儀心中對糜旸的忌憚之心越來越盛。

如此強悍的戰斗力,要是萬一丟失木門塞,讓糜旸的大軍全部上岸,那西城能守住幾日呢?

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加上知道目前木門塞中只有數百糜軍,于是申儀當即決定親自率軍支援木門塞。

申儀的想法是,只要他能率領優勢兵力快速將木門塞中的數百糜軍擊潰,那么一切就還有轉機。

當申儀率領三千多大軍趕到木門塞中后,他立即下令麾下大軍將數百糜軍團團圍起,務必要在短時間內絞殺他們。

援軍的到來,加上申儀的親臨現場讓申軍一方士氣大振。

數千申軍在申儀的指揮下,開始一步步絞殺起木門塞中的數百糜軍。

看著己方士卒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丁奉只能下令剩余的數百糜軍結成圓陣,抵擋著數千申軍的一波波進攻。

這時的丁奉,他的身上、臉上充滿了血污。

那血大部分是敵軍的,但有些也是他的。

在猜出糜旸的意圖之后,丁奉心中并沒有責怪糜旸的意思,反而他心中涌現了一股火熱。

丁奉參軍是為了建功立業,他不怕死,他怕的是所托非人。

糜旸的真實意圖,雖然會讓他陷入一定的險境中。

但卻讓他看到了,糜旸善于捕捉戰機及果決用兵的優秀特質。

在亂世當中這樣的將領才能走的更遠,也才值得他為其效死。

在這種心思之下,丁奉看著眼前越來越逼近的數千敵軍,丁奉用手抹了抹眼前的血滴,好讓自己的視線能更清楚些。

隨后他下達了一個超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決定。

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