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第一百六十三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糜漢 >>糜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三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

第一百六十三章 諸葛東來 商議婚事


更新時間:2022年11月17日  作者:醬油拌歷史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醬油拌歷史 | 糜漢 
正文卷

正文卷

孫權在同意陸遜所請之后,他便命人前去傳召諸葛瑾。

諸葛瑾,字子瑜,瑯琊陽都人。

諸葛瑾少時曾游覽洛陽,又博覽《詩經》、《尚書》、《左氏春秋》等書。

諸葛瑾的生母去世得早,他在守孝期間一切合乎禮節,侍奉繼母恭敬謹慎,甚得人望。

建安五年,諸葛瑾因中原戰亂而避亂江東。

孫權的姐婿曲阿弘咨遇見諸葛瑾,對其才華感到驚奇,向孫權推薦他,同年,諸葛瑾與魯肅等人一起成為孫權的賓待。

諸葛瑾為人和善,在江東中不僅與步騭等淮泗派大臣關系友善、就是與嚴畯等江東籍貫的大臣,關系也很親密。

建安六年時他們三人一起游歷吳中各地,逐漸聲名顯赫,齊名被稱為當世的英杰俊才。

在這之后,諸葛瑾被孫權任命為海鹽縣長。逐漸一步步升遷為孫權長史,轉中司馬。

孫權之所以這時會傳召諸葛瑾前來,為的便是讓諸葛瑾替他出使荊州。

諸葛瑾言語多變,才思敏捷。

這樣的人,是很適合做使者的。

孫權想讓諸葛瑾出使荊州,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諸葛瑾是目前劉備麾下心腹重臣諸葛亮的胞兄。

孫權知道他之前偷襲荊州,無疑已經惹怒了劉備。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他派其他的使者前去,可能還未見到劉備就會被他下令砍殺,這樣哪怕那員使者再如何巧舌如黃也是無用。

唯有派諸葛瑾前去,劉備愛屋及烏,看在諸葛亮的面子上,至少是會見諸葛瑾一面的。

在之前打算偷襲荊州之時,本來孫權是打算讓諸葛瑾隨軍出征的。

但后來糜旸用疑兵之計令孫權遲疑,導致原定的出兵時間推遲了一段時間。

那段時間中孫權派了諸葛瑾前去吳縣督運糧草,所以錯過了后面隨呂蒙出征的機會。

后來孫權從建業去往公安之時,也并未帶上諸葛瑾。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里,諸葛瑾自吳縣回來后,一直呆在建業城中輔左張昭處理政務。

而在孫權來到永安城中后,建業的張昭在得知公安大敗的消息后,擔憂孫權的他就曾派諸葛瑾前來永安問詢。

面對張昭的問詢,孫權只是手書一封傳給張昭令他守好建業,然后他將諸葛瑾留在了身邊。

在孫權的傳召之下,一身寬衣博袖的諸葛瑾來到了大廳之中。

諸葛瑾儀表堂堂,又有種溫文爾雅的氣質,平日很得孫權的喜愛。

孫權見諸葛瑾到來,他還不等諸葛瑾行禮,就急忙迎了上去。

他扶住諸葛瑾要下拜的手,對著諸葛瑾言道:「子瑜,孤有一事要勞煩你了。」

諸葛瑾雖是諸葛亮之兄,但他對孫權忠心耿耿,面對孫權說有事要勞煩他,他退后一步對著孫權一拜道:「至尊有事盡管吩咐,為主分憂乃是為臣本分,何談勞煩?」

諸葛瑾的話令孫權臉上浮現喜色。

孫權對著諸葛瑾言道:「自公安歸來后,孤時常后悔之前侵襲荊州之舉。」

「今大錯已經鑄成,漢中王意欲東征,江東危矣。」

「古語有言,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今孤欲命子瑜前往荊州拜謁漢中王,一為探漢中王口風,二為示孤求和交好之心。」

「值此江東危難之際,還望子瑜能接下這重任。」

當孫權說完后,他主

動對著諸葛瑾一拜。

孫權很需要諸葛瑾替他走上這一遭,對于自己所需要的人,孫權從來不會吝嗇自己禮賢下士的一面。

諸葛瑾剛聽完孫權的話,就見孫權對其一拜,他趕忙側身,不敢受孫權這一拜。

而后他對著孫權言道:「既然至尊有命,瑾自然會為至尊奔走。」

說完這句話后,諸葛瑾在思考了當今兩家的局勢之后,他對孫權問道:「只是在走之前,瑾想知道至尊心中所求為何?」

既然是出使,那自然就要知道自己主君想要的是啥,并且知道主君的底線是什么,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有的放失。

面對著諸葛瑾的問詢,孫權眼神中抉擇之色閃爍,最后他心中下了某個決定。

他握住諸葛瑾的雙手言道:「保守江夏。」

在得到孫權這四個字的答復之后,跟隨孫權日久的諸葛瑾,當即領會了孫權的深意。

他對著孫權一拜,而后對著孫權言道:「請至尊授我符節,瑾即日出發!」

孫權趕忙命人取來他的符節,親手交到諸葛瑾的手中。

他對著諸葛瑾最后拜托道:「孤在永安城中,等著子瑜的好消息。」

隨著一批批的南歸民眾被馬良接收,漢水兩岸漢、魏兩軍交換人口的事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并且已經快進入了尾聲。

本來當年曹操北遷荊州民眾便沒有遷的太遠,大多都遷居到汝潁一帶,所以再次命那些民眾南下,路程并不會有多遙遠。

在襄陽城中的太守府中,劉備正坐在主座上,手中翻閱著馬良及一眾良臣,合力整理出的近日來關于,兩軍交換人口一事的明細及近況匯報。

在看完后,劉備撫著頜下的長須面露笑意。

他果然沒有看錯人,馬良的確是個政略大才。

馬良性格謙遜,做事也很腳踏實地。

無論多繁雜的政事交到他手中,在他細致的處理下,也能很快進入正軌。

這一點,馬良的弟弟馬謖,拍馬亦趕不上。

想起那個號稱「荊州奇才」的馬謖,劉備心中有些不豫。

他看出此人雖有才干,然太過夸夸其談,且為人自傲,眼高于頂,不可大用。

劉備在翻閱完手中的奏表之后,他將手中的奏表放置一旁,而后轉眼看向了他座下的兩員心腹。

這兩人一人為前將軍關羽,一人為護漢將軍糜芳。

糜芳本來負責駐守江陵,但之前糜旸曾多次向劉備建言:「家父年老,常在旸面前有頤養天年之意,還請大王恩準。」

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劉備善于識人,他當然知道他的小舅子是什么品性與才干。

但之前劉備感念糜氏一族對其的付出,而且自從糜氏兄弟跟隨他的近三十年以來,糜芳雖才能不佳,但對他可謂忠心耿耿,從不背棄。

所以哪怕他知道糜芳不堪大用,亦還是將南郡太守如此要緊的職務給了他。

之前劉備之所以要對糜芳委以重任,也是為了讓糜芳擔當重任,希望他做出一些成就,能夠幫到糜氏的第二代,好讓將來糜氏不至于二代而衰。

如今糜旸已經不需要靠長輩的功勛幫扶了,所以在糜旸建言后,劉備就同意了。

在糜旸的建言之下,劉備便命陳到為南郡太守,代替糜芳駐守江陵。

而在免去糜芳的南郡太守的職務之后,劉備追錄糜芳前后功,將其從原先的撫遠將軍,升任為護漢將軍。

劉備勢力中的軍制與曹魏不同,在劉備治下,一些雜號將軍的地位是高于四鎮四征

將軍的。

而劉備勢力中地位最高的雜號將軍,莫過于安漢將軍。

其余凡是帶個漢字的雜號將軍,地位亦十分超然。

例如李嚴的輔漢將軍,例如現在糜芳的護漢將軍。

所以雖然糜芳被免去了南郡太守的官職,但從地位上來說,他反而是提高了一大截。

劉備在看了一會關羽后,最后將目光都注視在了糜芳身上。

糜芳與關羽向來不對付,見今日劉備招他來與關羽對坐,且廳中只有他三人。

糜芳下意識地就感覺,關羽是不是向劉備告狀了?

如今他見劉備又將目光都注視到他的身上,劉備那仿佛可以看透一切的目光,在他身體上下巡視著,令糜芳如坐針氈。

與糜竺不同,劉備對糜竺那是無以復加的尊敬。

但劉備對糜芳,因為恨鐵不成鋼,總是訓斥居多。

所以糜芳是很敬畏劉備的。

當糜芳被劉備的目光看著,感覺自己又要挨批的時候,劉備對著糜芳說了一句話:

「子方,你生了個好兒子。」

劉備語氣中有著欣慰。

糜芳本來以為自己要被訓斥,卻沒想到劉備在看了他許久后,竟然難得的開口夸贊他,雖然只是夸他會生,但還是令糜芳感到很開心。

他馬上對著劉備一拜答道:「多謝大王夸贊。」

會生也是他的本事不是。

在劉備夸完糜旸之后,另一邊的關羽輕咳一聲,想讓劉備趕緊進入正題。

都在這坐快半個時辰了,他還有軍務要處理呢。

得到關羽的提醒之后,劉備組織了一下言語,而后繼續對糜芳說道:「子成,年紀也不小了,是時候該考慮婚事了。」

聽到劉備這么說,糜芳深有同感的點點頭。

糜旸今年已經二十有余,在當世的確已經到了該成家的年紀了。

只是他臉有苦惱的說道:「只可惜無家世匹配之適齡女子。」

本來趙云的次女是個很好的選擇,但可惜早夭,自那之后,糜芳一時之間亦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看著糜芳苦惱的神色,劉備臉上流露出笑容言道:「孤有一樁姻緣,想介紹給子成,不知子方意下如何。」

聽到劉備想親自做媒,糜芳當然樂意至極,這可是莫大的榮耀呀。

糜芳興奮的對著劉備言道:「大王介紹,那是臣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豈有不允之理。」

見糜芳這么說之后,劉備便笑指著關羽言道:「云長有一女,年方十九,尚未婚配。」

「孤曾見過這位侄女,其相貌清麗,舉止端莊,實乃子成之良配。」

「既然子方都說了沒有不允之理,那子方就擇一媒人去往云長府上,行納采之禮吧。」

當劉備說完后,糜芳本來還滿是興奮的臉龐,瞬間垮了下來。

他沒聽錯吧?

要子成娶關羽的女兒?

當初孫權遣使向關羽求親之時,他可是就在現場,他是親眼見到那位吳使,是怎么被關羽喝罵的無地自容的。

現在想想,那場景還歷歷在目。

況且關羽一向對自己不滿,又怎么會愿意與自己成為親家呢?

他可不想自己也落得那副下場。

糜芳因為今日剛到襄陽城中,他并不知道之前關羽在大帳中,曾主動透露出對糜旸的招婿之意。

所以他只以為今日是劉備想主動撮合,糜旸與關羽之女。

糜芳看向關羽,見他臉上一副不怒自威的樣子,他心中一緊。

他想主動開口拒絕,但又恐惹關羽不開心,所以他臉上浮現了一副為難之色。

思來想去,糜芳想著還是讓關羽主動開口拒絕,想來他也是不會瞧得上自己這個親家的。

可是糜芳左等右等,始終也沒見關羽出言拒絕。

而劉備見糜芳臉上的為難之色,想起了他聽聞過的關羽與糜芳不合的傳言,他瞬間就明白了是糜芳誤會了。

他當即笑著對糜芳說道:「是云長有嫁女之意,并且托孤向子方澄明此意。」

今日劉備之所以在糜芳一到襄陽城中,就將其召來,乃是之前關羽拜托他,讓他當中間人向糜芳商議定親一事。

畢竟雖然關羽有嫁女之意,但這事不能由關羽親自對糜芳開口。

一般按漢代婚禮,若男女雙方中有一方家長中意另一方,那方家長就會選出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輩作為中間人,去另一家中先探明情況口風。

在中間人了解大致情況后,才會真正進行婚姻六禮中的第一步。

目前在荊州中,能稱的上關羽與糜芳的長輩的,唯有劉備一人。

而對于撮合糜旸與關羽女兒一事,劉備也是樂意至極的。

糜芳在聽到是關羽想主動將女兒嫁給糜旸后,他臉上瞬間浮現了震驚之色。

他望向了關羽,關羽見糜芳的目光看來,他手撫長髯,澹澹說道:「吾乃重子成之才也。」

「況你我共同風雨三十年,以往一些小節無須在意。」

當聽到關羽所說后,糜芳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復雜了起來。

有欣喜,有震驚,還有愧疚!

是呀,他與關羽兩人一起輔左劉備,風風雨雨都度過了快三十年。

在這樣久的交情之下,為何他糜芳非要記得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呢?

但想到關羽是如此的坦蕩磊落,而他之前還因為與他的爭執,竟然想著投降江東,割斷他的后路。

想來自己與關羽相比,真像個十足的小人。

糜芳心中愧疚至極。

糜芳起身來到關羽身前,而后對著關羽深深一拜。

當世的拜禮分為多種,其中看身體彎曲的程度,來判斷對一個人行的禮有多重。

現今糜芳的身軀已經彎成近乎九十度,這在當世已經算是極重的禮儀了。

「弟多謝兄長。」

同時糜芳在心中暗自道:「弟有愧!」

糜芳此禮既是言謝,亦是道歉。

糜芳的大禮俯拜令一向莊重的關羽,亦有些動容。

在他印象中,糜芳從來沒對他這樣過。

同樣的,糜芳在他面前自稱為弟,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在糜芳的這大禮俯拜之下,關羽對他心中的不滿消去了很多。

都是一起征戰數十年的兄弟,關羽對糜芳,又能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關羽伸手扶起糜芳,他臉上流露出一絲笑容言道:「擇期選媒人,來兄長府上提親吧。」

劉備看到關羽與糜芳二人,有和好如初的跡象,他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醬油拌歷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

新書、、、、


上一章  |  糜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