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從北方南下的民眾雖老弱婦孺居多,但還是有不少青壯的。
相比于一般的農家青壯,經歷過屯田制度的他們,比一般的農家青壯更好訓練一點。
而且他們原本就是出身荊州,在古代濃厚鄉土觀念的情況下,有著家鄉牽絆的他們,忠誠度肯定是會比那些,被糜旸所俘虜的吳軍士卒好。
糜旸從數萬民眾中挑選士卒,亦不是漫無目的的尋找,他在襄陽城外開設了好幾處募兵處。
為了吸引剛南下的青壯來他的募兵處投軍,糜旸一方面在募兵處之外掛上他偏將軍糜旸的大旗。
一方面他命人在襄陽城外的各處民眾暫時落腳點中,大喊著他提出的福利待遇。
直接就八個大字:「一日三餐,七日一肉。」
糜旸深知當世農夫出身的青壯大多是不識字的,他們不懂什么軍功爵制,更不懂什么大義。
民以食為天,對于出身貧苦的青壯來說,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填飽肚子。
既然如此,那糜旸就從他們最渴望的那點入手。
不同于后世,在當世一般家庭的正餐一天也就兩餐。
至于肉食,更是尋常家庭一年都難以想象的珍貴之物。
「一日三餐,七日一肉」這八個字的待遇,在后世的人聽來似乎覺得沒什么。
但這八個字落在那些剛剛南歸的荊州民眾當中,卻引發了一陣陣劇烈的騷動。
在南歸的這數萬荊州民眾之中,戰亂以來他們從沒填飽過肚子,更別說嘗過肉腥。
如今面對著他們做夢都沒想過的優握待遇,怎能讓他們不激動!
因為太過不真實,一開始許多人不相信糜旸所允諾的那八個字。
但那些為糜旸喉舌的士卒,一方面在宣傳糜旸提出的招兵待遇,一方面在宣傳糜旸這個人。
當數萬民眾陸續知道了糜旸的身份,以及他在當世的名聲之后,他們心中驚詫莫。
繼而許多人,開始對糜旸提出的優握待遇有些心動。
反正本來就已經快餓死了,何不試上一試?
漢中王的子侄,應該不會騙人的。
當有一部分先行者開始行動之后,更多的人被帶動起來。
不久后被糜旸那八個字所吸引的,近萬已經饑腸轆轆的青壯,立馬就從四面八方涌向了糜旸的募兵處。
這猶如浪潮涌動般壯觀的一幕,成為這段時日以來,襄城外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更引得了城中的許多漢軍將領出來圍觀。
他們在知道糜旸提出的「一日三餐,七日一肉」的募兵待遇后,一個個也感到有些瞠目結舌。
他們看向自己身后的士卒,發現他們看向糜旸的募兵處亦有些心動。
這讓他們眉頭微皺。
用后世的話來說,糜旸這是在卷他們。
但他們卻對糜旸的這個做法,只能心中默默吐槽,并沒有不滿。
因為這優握待遇,在眾多漢軍不算絕無僅有,例如漢中王親軍白毦兵便是有著類似的待遇。
而糜旸敢提出如此優握的征兵待遇,那是因為他有個有錢的爹,人家拿私家錢財出來補貼軍用,鍛煉精兵強將為國效力,誰能不滿什么。
那些漢軍將領,最后只能長長嘆息一聲。
只是雖然糜旸提出的優握的待遇,幾乎將襄陽城外所有的南歸青壯都吸引來了他的募兵處。
但糜旸要求頗為嚴格,所以在連續幾日的選拔之下,許多人并沒有滿足糜旸的募兵要求。
最后在這幾日的篩選之下,糜旸只選到了不足兩千
精兵胚子。
如此少的人數,當然不能讓糜旸滿意。
所以,這幾日他一直帶著幾位好友,一直穿梭在襄陽外的募兵處與數萬民眾之間,督促著征兵事宜的進展。
這時在城東的一處糜旸設的募兵處外,正有一條長龍在排著隊伍。
這條隊伍長龍有著上千人,這上千名青壯都用著火熱的目光,看著前方不遠處高高飄揚的糜氏旗幟。
這上千人中的不少同鄉故舊,都成功入選成為糜旸的麾下士卒。
據成功入選的青壯宣傳所說,他們在入選后的第一日就吃到了肉。
后面幾日也正如糜旸所承諾的那般一日三餐。
當這個消息被親身經歷者傳開后,剩下的還未行動的,或者剛剛到達的南歸青壯的心瞬間變得火熱無比。
他們不相信同鄉故舊會騙他們,更何況,是所有人都這么說。
而在這上千人的長龍之中,就有著剛剛南下的鄧艾。
他用著比任何人都期待,都火熱的目光看著眼前的那面糜氏戰旗。
糜旸因為公安一戰,早就成為了鄧艾的半個偶像。
而且糜旸身份貴重,未來不可限量。
如果能跟隨這樣的人征戰,無論是對自身的發展,還是對于自身情感的追求,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甚至可能還有機會救下他的母親。
所以當聽到糜旸在招兵的消息后,鄧艾大喜過望。
他知道機不可失,他立馬請求族中一位老者先幫其照看下母親,而后他快速的來到了這東門的募兵處。
糜旸所提出的「八字」征兵待遇,也令鄧艾心中對糜旸產生認同感。
先足食后足兵是鄧艾的治兵理念。
今他見糜旸不惜耗費巨大就為了達成這一點,這令鄧艾覺得糜旸就是他一直尋找的,那個他可以輔左做大事的人。
在經過了漫長的排隊之后,終于輪到了鄧艾。
鄧艾滿含期待的上前,他來到王安身前。
糜旸部隊草創,手下得力干才并不多,王安雖才干不佳,但甚在忠實勤勉,所以糜旸就將其安排成為了他東門募兵處的負責人。
當王安看到鄧艾來到他身前后,他先好好打量了一下鄧艾的身材。
見其雖體型瘦削,但身長七尺有余,且面目端正,四肢修長,從外觀上看,是符合糜旸定下的征兵要求的。
王安滿意的點點頭。
見王安看向他點頭,鄧艾心中一喜。
可是還沒等鄧艾心中歡喜多久,他聽到王安問他姓名籍貫之時,鄧艾心中就一沉。
從小到大,他因為口吃受到的羞辱太多了。
現在他投入糜旸麾下有望,他不想因為他的口吃,而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可是隨著他的閉口不答,瞬間引起了王安的懷疑。
征兵重要,但須防止招到北方的不軌之徒。
而姓名、籍貫、以及來人的口音這些都是重要的判斷標準。
今鄧艾面對王安的尋常詢問卻閉口不言,這當然會讓王安心生疑慮。
懷疑之下,王安再次催促鄧艾趕緊回答他的問題。
見王安臉上已有懷疑之色,鄧艾無奈之下只能開口答道:「我,我名鄧艾,字士載,原義陽人士。」
這句話乃是鄧艾用荊州地方方言說的。
鄧艾北上時,已經是一少年,家鄉話他當然是會說的。
而他在回答王安時,操的也是一口地道的荊北口音。
本來這些種種足以初步打消王安的疑慮,但豈料鄧艾在開口回答王安之后,鄧艾身后的隊伍中瞬間爆發出了一陣笑聲。
怪不得剛剛為何不說話,原來是口吃呀。
就連在王安身旁,負責登記入伍士卒姓名籍貫的小吏,在發現鄧艾是口吃之后,也不禁輕笑出聲。
人的成見,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只要引爆,那么帶來的只有傷害。
哪怕鄧艾身后的人身份不比他高,但絲毫不影響他們肆意嘲笑他。
在嘲笑過后,鄧艾的隊伍中開始有人不停鼓噪,讓鄧艾退下。
「搞什么,連話都說不清楚的人,也想入糜將軍麾下,還不趕緊閃開。」
「與這樣的人同伍,要是讓他傳達命令,會害了大家的,趕快滾開。」
甚至在鄧艾身后的人,已經開始推搡起鄧艾來。
各種難聽的話傳入鄧艾的耳中,但這沒有動搖鄧艾的心志。
多少年來,他因為口吃受到的羞辱,嘲笑不知有多少。
在這種折磨之下,鄧艾的心志,早已經遠超同齡人般堅定。
有大志向之人,必定要有大容忍。
面對身后人的推搡,鄧艾的身軀依然巋然不動。
他用期盼的眼神看向王安,他知道現今他能不能投入糜旸的麾下,全是眼前這人的一句話。
在在場的眾人中,剛才唯有王安一人未對他的口吃表現出調笑之意。
王安看到了鄧艾期盼的眼神,他臉上浮現了為難之色。
他以前因為自己的出身低,以及目不識丁的緣故經常被人嘲笑。
所以他剛才才對與他有相似經歷的鄧艾,心抱同情沒有如旁人一般嘲笑他。
只是關于他要不要招鄧艾入伍一事,他還下不了決定。
雖然糜旸并沒有明言口吃之人不能入伍,但貿然將一個話都講不清楚的人收入軍伍中,要是糜旸因為此事怪罪下來,那他王安可承擔不起。
就在王安左右為難不能決斷的時候,就在鄧艾心中的希望正一點點流失時,一聲淳厚的嗓音傳到鄧艾及其身旁人的耳中。
「口吃之人入伍如果該滾,那這些推搡前排,擾亂募兵隊伍的人是不是該殺?」
「子成所言甚是,當然該殺!」
當兩聲溫厚卻充滿殺氣的聲音,傳入在場的眾人耳中時,已經開始出現騷動的募兵隊伍,立馬就寂靜了下來。
也許兩聲聲音帶來的威懾力并不夠,但隨著這兩聲聲音傳出,數十位騎軍已經紛紛抽出腰間長刀。
他們沖到募兵隊伍前,將前排那些剛才推搡鄧艾的人全部團團圍住。
在閃著寒光的刀刃威脅下,在場所有人一下子都被震懾住。
這時鄧艾轉頭看向傳來聲音的方向,他望向了為其解圍的那個人。
只見數騎小將映入他的眼簾中,而當先為首一人的,是一位穿著胡服,頭戴武冠的年輕男子。
當糜旸騎坐在高頭大馬上,揚鞭震懾的英武樣子落到鄧艾的眼中后,鄧艾的眼神出現了種種復雜的神色。
有感動,有興奮,有欣喜,亦有崇拜。
在他一生中,除了他母親,沒有會在他因為口吃被人嘲笑時,替他解圍。
從來沒有!
這讓他的心中閃起濃濃的暖意。
而為其解圍的這人,便是他這段時間來一直心心念念的,那一戰成名天下知的糜子成。
這也是他想要為其效力
的糜將軍。
而王安及周圍漢軍看到糜旸出現后,紛紛下跪對糜旸行禮,大聲呼喊將軍。
眾人頭上的糜氏戰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當王安及一眾漢軍喊出將軍二字后,在場的其余人,哪里還不知道眼前這位為首的年輕人是誰。
見是名震天下的糜旸親自到了,那條上千人的長龍瞬間跪倒在地,而那些剛剛嘲笑推搡鄧艾的人,更是已經嚇得面如死灰。
糜旸看著眼前的這一幕,臉上有些陰郁。
方才他與關平幾人巡視到東門處時,就發現了東門的募兵處有些騷動,在走近后就發現,竟然是有人在嘲笑一位結巴的年輕人。
這讓糜旸很不爽。
這樣的人適不適合入伍,暫且不提。
隨意嘲笑一個身有不全的人,在前世時,糜旸對此舉就深惡痛絕。
糜旸用馬鞭指向王安,令其來他身下向他稟報詳細經過。
王安立馬跑到糜旸馬下,糜旸俯身聽著王安所有的匯報。
當聽到王安說,眼前之人名鄧艾,字士載之后,糜旸握住韁繩的手不禁一緊,他眼神閃過了驚異之色。
這特么不是前世滅他大漢的那個急先鋒么。
但糜旸現在亦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了,所以他很快將心中的驚訝掩飾下來。
在聽完王安的匯報之后,糜旸對王安耳語了幾句。
而后他直起身子,對著包圍住剛才擾亂募兵隊伍那些人的騎軍下令道:「全部帶走,帶入大牢。」
當糜旸這聲命令一出來,那些人臉色已經變得慘白,他們紛紛跪地求饒,但糜旸的騎軍,可不會管他們。
在長刀的威脅之下,最后這些人亦只能被如數帶走。
在做完這件事后,糜旸假裝不經意間瞥了鄧艾一眼,而后他就要帶著關平幾人離去。
但鄧艾見糜旸只是瞥了他一眼后,就要離去,他心中大急。
他以為糜旸只是為他解圍,并沒有招他入伍的意思。
想到在棚戶區中病痛纏身的老母,想到自己心中的志向,想到他這二十年所受的屈辱,鄧艾作出了一個在場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決定。
他用矯健的身軀快速沖到糜旸前方,而后伸出雙手攔住了糜旸駕馬的去路。
這一幕也大大出乎了糜旸的意料,這時駿馬在他的驅馳下已經開始起步,但幸虧糜旸反應極快,為了不傷到鄧艾,糜旸緊緊拉住韁繩,迫使開始起步的戰馬停下來。
一聲巨大的馬鳴聲響起,健碩的馬蹄在鄧艾身前三步處高高揚起,而后又重重的落下,激起了地面的一片塵土。
而糜旸也因為慣性,身子在馬匹上仰了一仰。
在這一幕發生后,周圍立刻出現數十道厲喝聲:「大膽!」
數十聲佩刀出鞘的聲音響起,數十位周圍的士卒上前將鄧艾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面對著被數十位雄武漢軍包圍的危險境況,鄧艾臉上毫無懼色。
他對著身前的糜旸深深一拜,口中充滿期待的懇請道:「艾,艾有一策獻于將軍。」
給我一次完整闡述的機會,只要一次就好!
鄧艾的眼神中已經充滿懇求。
.
醬油拌歷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