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無論朝代如何變更,社會如何變革,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
家人宗族觀念,一直是中華民族精神內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在場的大多數出身農民的百余將校來說,你跟他們講什么建功立業,講什么國家興亡,大多數人都很難有所感觸,
他們不是高高在上的肉食者,他們沒讀過什么深奧的春秋大義,所以他們很難與史書上所記載的,那些仁人志士產生什么精神上的共鳴,
但要是跟他們講保家守鄉這四個字,
他們都懂,
他們也都愿意為此付出自己的一切!
糜旸通過自己的回憶,他用最真實的情感,用最樸素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副屠城之后的人間煉獄慘象,
這讓眾人聽后,都感覺恍若身臨其境一般。
莫說跪地的這百余將校了,就是立在糜旸身后的于禁與關平二人,
饒是他們經歷過無數殺戮,但他們在聽后,心中也久久無法平靜。
于禁雖原是曹魏中人,但出身并不高的他,心中也一直十分抗拒屠城這種行為。
有些事看起來就像已經愈合的傷疤,但是當將其再度揭開后,
最后就會發現,那個傷口依然還會流血湍湍。
在糜旸最后的一聲怒吼之后,跪地的百余將校的臉上,哪里還有方才的惴惴不安的離去之意,此刻他們臉上俱是氣憤與后怕之色。
氣憤是因為孫權的屠城之舉太過血腥。
后怕是因為,他們覺得如果他們真的棄城而逃而導致公安失守,那江陵可能也會面臨當年江夏所經歷過的悲劇,
這樣的猜想,令他們心中后怕不已。
幸虧大錯還未鑄成。
氣憤與后怕的神情交替閃爍之后,百余將校的臉上,最后都出現了悔意。
糜旸見狀,他起身來到跪地的百余將校之前,
在這百余將校最前方,是糜旸剛剛點名而出的王安,
糜旸俯身以手輕撫王安之背,
他輕輕說道,
“王安,王安,我擔憂你這一去,江陵從此不安矣。”
正如方才糜旸看似是問王安一人,實則是在問百余將校一般,
如今糜旸這番話看似是在對王安一人訴說,
其實他也是在對在場的所有將校訴說,
而當糜旸這句話一出,加上他方才所說的那些話,
王安再也繃不住了,
他跪地的身軀再度彎了一個大幅度,
隨后口中帶著些哭聲充滿悔意得說道,
“主簿,俺錯了,俺有罪。”
王安此話一出,就如一顆石子落入了一塊平靜的湖面一般,瞬間引起了一圈圈波瀾。
而這波瀾正在以王安這個中心點,快速的向外輻射而去。
跪地的百余將校大都如王安一般,向糜旸紛紛請罪,這時的他們,心中再無一絲逃離之意,
他們不是都不怕死,但相比于自己的生死,他們更怕家人蒙難。
而當這個場面一出,在糜旸身后的關平忍不住心中的激動,差點就要驚呼出聲,
大事成矣。
萬萬沒想到,本來一場足以顛覆公安局勢的暗流,如今被糜旸這么三言兩語之間輕易化解了。
而于禁亦是深深地看向糜旸,
這頭麋鹿,頗有幾分當年魏王的風采呀,
既然這樣,如果公安此戰他能打贏了,
那自己又何須一定要重投魏王麾下呢?
糜旸不知于禁的心思,他見百余將校大多已經請罪,時機已然成熟。
因此他扯下自己左手的袍袖,高舉自己的左手高聲喊道,
“今愿意留下與我一起守衛鄉土者,可左袒也。”
現在正值寒冬,沒有了衣物御寒的糜旸左手,在寒冷的空氣中很快就失去了知覺。
但他的這番舉動,卻勾起了在場眾人身體里所流淌的熱血,
只見王安當先如糜旸一般用力扯下自己的左袖,而后他將布滿傷痕的左手狠狠砸在地上,
而王安一行動,很快的,
百余將校中許多人,也紛紛扯下自己的左袖,
只見此時在糜旸身前,足有大幾十位彪行大漢光著左手,以左手拄地,
他們挺直自己的身軀,隨后齊聲慨然地喊出了一句話,
“屬下皆愿!”
這時一陣寒風吹過,吹起了糜旸鬢角處的發絲,
發絲飛舞,擋住了糜旸的目光,但卻擋不住糜旸身前那些軍人的豪情。
百余將校中有自私自利之人,但他們中大部分的人,依然都還是有熱血的。
這一幕,刺激的關平也幾欲想扯下自己的左袖,
就連那于禁看到這一幕,也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左臂。
但他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異常的沖動,
他有些恍惚,
他嘴里喃喃的低語著大漢兩個字,
恍惚之中,他似乎看到了四百年前的長安中的場景,
他看到了有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如這時的糜旸一般,舉著赤裸的左臂正須發皆張的喊出那句,
“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
古有周太尉左袒重開大漢天,
今有糜主簿左袒護衛大漢城,
大漢,難不成還真能起死回生不成?
我不信!
見已經收服了大部分將校的心,糜旸心中大喜。
他命人取來數十碗烈酒,而后他命人將這數十碗烈酒,一一分給了左袒的諸將校們,
在諸將校手中都拿到烈酒之后,糜旸命跪地的將校們先起身,而后他當先舉起自己手中的酒,
他辭色壯烈的說道,
“諸位是軍人,今日開始,我也是軍人。”
“為解家鄉刀兵苦,軍人何須馬革裹尸還?
“若公安有一日有所不保,我將與諸位,一同死于這邊野。”
說完后,糜旸抬頭將手中的烈酒一飲而盡,在飲盡手中酒之后,他將手中的酒碗狠狠的摔在地上,
酒碗觸地瞬間而碎。
在糜旸摔碗之后,他身前的諸多將校也如糜旸一般,在喝完手中烈酒后,將酒碗摔地,
眾多酒碗蹦碎的聲音,響徹在廣闊的校場之中,
在這眾多雜亂的聲音當中,
諸多將校又齊齊跪地,
他們跪在地上對著糜旸抱拳一拜,
口中齊聲吶喊道,
“愿為主簿效死。”
數十位壯漢堅定的聲音,在校場中騰空而起,而后在空中久久不愿散去。
有這數十位壯漢的支持,公安那三千守軍,
人心已盡在糜旸。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