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瞧出了高博等人有些不屑的態度。
卡洛斯語氣開始變得嚴肅:
“聽著,凱伊達所有高層的位置信息都屬于絕密,這是我們情報部門耗費了大量時間和資源才拍到的照片;
通過技術比對,照片人物中的五官側臉,與扎卡在直播發言中暴露的特征,相似度高達75,最重要的是這把槍……”
他拿出了一張扎卡直播手持的AKS步槍的照片,將二者進行對比,“注意到了么?”
“一模一樣的劃痕?”
陳知漁反問一句。
旋即看了一眼身旁的曾丹。
后者點了點頭,“既然情報準確性較高,我認為可以開始計劃,我方也會動用資源去確認這件事!”
“好!”
卡洛斯將話語權歸還給了三角洲B中隊的羅尼。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么我們正式開始執行‘自由之翼’計劃,目標人物是扎卡,32歲,前凱伊達頭目哈德的副手,組織發言人,三號人物,生于約旦;
曾負責激進網絡組織,專門散播洗腦言論,被凱伊達內部認為是‘極具領導才能的組織者和思想家’;
2021年被國際認定為恐怖份子,列為與哈德同等危險的人物,甚至,扎卡的行事風格還要更狠辣瘋狂!”
說著,羅尼拉來了背后的黑板,指著上面的人物照片和情報資料。
“根據初步情報顯示,扎卡和他的手下,就藏匿在這座名叫巴希姆的小鎮,鎮子里大約有三千多人口,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婦女兒童之類的平民,所以我們行動時,需重點注意隔離非戰斗人員,并保證他們的安全!”
最后一句話,不用多說,眾人也都明白。
想想看,美方既然都已經明確凱伊達的精確據點,直接動用自殺式導彈。
一發不行就來兩發,便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將扎卡干死。
不這么做的原因,就是怕誤傷平民。
畢竟,誰也不知道目標建筑底下,是否還藏有地下安全屋和隧道。
為了確保行動成功,勢必就要加大導彈數量,襲擊將不可避免地摧毀周邊城鎮。
所以才要派特種作戰小隊執行斬首任務。
一方面,可以面對面確認情報中的目標是否真的是扎卡,另一方面就是能夠最大化規避誤傷。
畢竟,目標地可不是美國,而是也門,本身就處于敏感地帶。
一旦出現平民犧牲,勢必要影響他們在國際上的輿論風評。
所以。
這場行動的關鍵之一,就是必須能辨別和保護非戰斗人員。
眾所周知。
恐怖組織最擅長洗腦和偽裝,經常會發生極端分子利用老人、婦女等身份,進行恐襲,甚至還有孩童持槍。
就像尼泊爾事件所遇到的童子軍訓練營一樣。
“目前我們還沒有徹底掌握凱伊達基地內部的武裝分子人數,對于這些人,第一優先原則,是不要俘虜,而對于主要目標扎卡,‘抓捕和擊斃’均可,并將其尸體帶回;
其次,回收所有可能的文件、電子數據、硬件以及用于情報評估的材料!”
聽到羅尼提及“不要俘虜”,翻譯過來,就是當場擊斃。
看來美方也不在乎是否活口。
他們策劃這次行動只有兩個目的:
一、解決掉扎卡,讓民眾明白,他們有能力維持社會安全,減少恐慌情緒;
二、弄清東瀛和巴西兩次驚變空襲的幕后真相。
而顧幾在聽到后面的計劃內容時。
果然如他先前分析的那樣,中情局和特種作戰司原本提出了三種行動方案,分別是:
用B2轟炸機對院落進行高空精確轟炸;
或者出動多枚巡航導彈實施“直接打擊”;
最后才是派遣特種部隊通過直升機進行速降攻擊。
由于CIA目前還無法排除存在地下掩體的可能性,若采用轟炸方式,需要炸彈數量太大,足以將整座小鎮都推成平地。
最重要的一點,是就算轟炸成功,他們也無法獲取任何尸體或證據來證實扎卡的存在或死亡。
萬一這時候凱伊達再蹦出來一個蒙著面叫“扎卡”的人。
那么整場行動就等于全白玩了!
“整場行動,CIA和FBI,還有你們的情報處,將從現在開始,幫我們進行全程監控,還有F15E和FA/18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將在空中待命……”
隨著羅尼一字一句將計劃細節全盤托出。
高博等人的瞳孔也跟著一步步擴大。
他們想過這次的任務級別會很高,但從未想過會有如此豪華的后勤配備。
整場襲擊計劃采用“直接突襲”的方式。
先搭乘C130大力神運輸機從這里飛往沙特美軍基地。
落地后,出動兩架MHX黑鷹隱形直升機,和兩架MH47E支奴干直升機作為快反部隊應急力量,前往目標點。
由于也門一直處于混亂狀態,反政府武裝實力強悍。
加上中東也是凱伊達的大本營。
稍有不慎,行動人員就會被包圍。
所以為了確保行動順利進行,美國防部特意批準,將衛星、機載以及地面部署的高度機密的信號智能多頻譜攔截和干擾能力電子戰設備全部運行。
必要時可以直接攻陷目標地區所有通訊。
同時,RQ4“全球鷹”和夏國彩虹4B在內的多架無人機,將在行動期間于也門上空飛行,為三角洲和顧幾等人,提供即時的高空偵察和導彈攻擊支持,以及通訊中繼。
另外,還有兩架AH64A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沙特邊境隨時待命,為任何緊急情況提供直接火力支援,掩護撤退任務。
而最夸張的。
是有直20和魚鷹V22兩架直升機,專門分別負責將情報資料和扎卡的尸體,直接運往在亞丁灣護航艦隊的夏國昆侖驅逐艦和美軍卡爾文森號航母上,進行研判分析和生物DNA確認。
有這一套小連招做保護。
別說是恐怖組織了,就算放眼全球,也沒幾個國家能正面抵抗。
“當然,如果遇到最壞的情況,所有應急力量失效,我們就要殺出一條血路,沖到邊境,在沙特邊境的大規模陸軍快速反應部隊,會為我們提供必要的幫助……”
說到這里,羅尼的語氣明顯變沉重了許多。
因為如果真走到這一步,就意味著夏美兩國的準備全部失敗。
那么單靠他們自己,是根本不可能活著逃到邊境的。
高博不下意識瞇著眼。
“真會有這種情況發什么?”
“凡事都有可能,凱伊達是出了名的不怕死,911、美國使館危機、阿富汗山地戰,每一件著名的恐襲案都與他們有關,而中東又是他們的大本營,萬一被包圍起來,還真不好辦……”
吳康自顧自解釋了兩句。
而帕西力也跟著說道:
“還有當地反政府武裝,他們一直跟美方不對付,若是知道這次行動,就算不幫凱伊達,肯定也會給咱們使絆子!”
李婭楠和葉小樹也都低下了頭。
因為她們很清楚。
無論是凱伊達,還是反政府武裝。
這兩個組織都有對抗空中武器的能力,而類似直20、黑鷹、阿帕奇等直升機,雖然火力迅猛,但仍沒有對它們形成武器層面的絕對碾壓。
一發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就有幾率讓這些直升機墜毀。
更別說還有裝甲車、坦克這些地面殺手,甚至是彈道導彈等殺器,就是戰斗機也一樣害怕。
“扎卡的藏匿點是這棟白色建筑。“
羅尼在戰術沙盤前演示,紅色激光筆劃過虛影建筑,“我們的行動計劃是:三角洲B小隊乘直升機從主體建筑屋頂進行速降滲透,直奔目標扎卡;
而你們的隊員從院子里著陸,解除在地面上的威脅,然后向建筑推進,搜索資料,最終雙方匯合。”
標準的AB組協同突襲戰術。
雷萬山仔細觀摩了實體沙盤,并無意見,便點了下頭。
首次合練在午后三點開始。
顧幾吃過飯,在雷萬山的帶領下,與吳康、李婭楠等人開始在這座1:1的模擬街區,進行實戰演練。
前幾輪基本上就是熟悉街區和房屋結構。
據說十幾年前那場針對阿·瓦德的“海神之矛”行動,海豹六隊在同樣打造的模擬街區內,訓練了六個月,每天都要重復10次以上的演練。
以確保將整場CQB突襲,成為作戰人員刻在腦子里的本能。
所以,到了實戰中。
盡管直升機發生了意外,但海豹六隊依舊只用了38分鐘,就完成了任務,順利擊斃目標阿·瓦德。
但留給顧幾等人的時間可沒有那么多。
別說是六個月時間,就算是一個月,也足夠凱伊達再潛入一個國家,實施類似的恐襲驚變事件了。
放任他們這樣下去。
民眾的恐慌情緒只會越來越高,到最后就會陷入全球大混亂。
所以,他們只有48小時。
幾輪演練下來,顧幾已經將建筑地圖牢牢記在了腦子里。
眼看大家彼此熟悉得差不多,羅尼便叫來了真人做陪練,同時還設置了不少模擬爆炸。
結果剛進入巷道,就遭遇美方設置的定向炸藥掀起氣浪。
幸虧被毒刺提前預判到,陣型和進攻節奏并沒有受到太多干擾。
來到主體建筑內后,顧幾壓低槍口,注意到美方隊員采用的是更激進的CQB戰術,兩人小組交替掩護時幾乎貼墻推進,與他們慣用的三角陣型恰好形成鮮明對比。
“經過情報人員監視的初步確認,目標建筑內大約有15名左右的武裝分子,均手持輕武器,是否存在重火力武器暫時未知。”
晚餐時。
顧幾他們和三角洲部隊正在訓練場,邊吃邊爭吵磨合著戰術,然后就看到曾丹和卡洛斯一起走進來。
“15個人……跟我們最初預估的差不多。”
羅尼將最后一口黃油面包咽進嘴里,拿起餐巾擦了擦嘴,環視了一圈,“我們B隊8個,加上你們7個人,足夠了!就算真的遇到了埋伏,也有外圍20個快反部隊可以增援!”
“我們安插在對面的情報特勤,也可以為你們提供遠程狙擊支援。”
卡洛斯這時候也跟了一句。
掌握了敵人數量,接下來就好辦多了。
羅尼立馬根據新情報,調整了訓練方案。
就這樣,他們反復泡在這座1:1復刻的也門街區,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模擬突襲,甚至連睡覺都躺在這里。
行動前夜。
微風裹挾著細沙拍打著帳篷,顧幾躺在地鋪上,盯著頭頂微微晃動的帆布,耳畔是此起彼伏的裝備檢查聲。
他用意念點開游戲系統,思考者是否要提前用榮耀積分在特權庫里兌換一些保命底牌。
雖然顧幾知道這次夏國和美國準備得都很充分。
但架不住這個扎卡背后是THEO組織。
連氣象武器都能弄出來的主兒,誰知道到時候會不會突然蹦出來幾架戰斗機,就算是核導彈,他都不會覺得奇怪。
“顧幾,雷隊叫我們過去!”
就在顧幾正瀏覽得入迷時,高博突然掀開帳篷簾子喊了一聲。
他立馬起身鉆出營帳,發現大家都聚在前面,圍著卡洛斯和陳知漁等人。
看這樣子,是又有新的重要情報了。
借著營地燈光,顧幾湊到跟前。
他能看到曾丹和卡洛斯臉上的疲憊與凝重,顯然是為了這次的行動計劃,忙活了許久。
“剛接到消息,情報點監測到有不明車隊正朝小鎮方向移動,車內人員不明。”
卡洛斯頓了頓,“可能是路人,也可能是凱伊達的增援,還有可能是收到風聲,準備撤離扎卡的車隊。”
“那我們需要調整計劃嗎?”高博問道。
“如果現在調整,之前所有的訓練就都白費了……”
一名三角洲隊員忍不住埋怨了一句。
這兩日,他們好不容易將訓練一點點磨合,融入本能。
如今真要調整,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可不調整,萬一遇到大變數,沒有應對方案,最后結果一樣可能會失敗。
“就算這支車隊是增援,在只有人數增加的前提下,地形不變,還是按原計劃進行更穩妥。”
羅尼沉吟片刻,抬頭看向雷萬山和顧幾,“你們認為呢?”
/weijichuliyouxi/,歡迎!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