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煌煌,天地萬物進熔爐
世道煌煌,天地萬物進熔爐
“可是,不是說暴食癥會受到監禁嗎?”金芒不由疑惑。
自打父母因為暴食癥過世之后,她就進一步查詢了和暴食癥相關的內容。她記得很清楚,暴食癥患者是要受到監禁的。
“你說的是那些犯過罪行,以及自身經濟條件不行,無法維持一日三餐,發作頻率很高的暴食癥患者。”袁哥嘆了一口氣道:“當然,大多數暴食癥都是這種情況,像袁美河這樣的其實才是少數。你說說,袁美河他也沒真正傷害過什么人,一年都不一定發作一次,總不能因為這樣,讓他徹底沒了自由的吧?”
“可要是他發作了怎么辦?”金芒問。
袁哥道:“這你也放心,袁美河他是有自己的醫療團隊和保鏢團隊的。醫療團隊負責監測他的身體狀況,一旦他接近臨界值,就會讓他待在住處不要出去。直到發作過之后,才會再次出去。”
金芒皺眉,“都這樣了袁哥你還讓我離人家遠一點?”
“這不是怕出意外嗎?以前也不是沒有暴食癥因為藥物誘因在非臨界值內發作的。再說……”袁哥嘆了口氣道:“聽說這位袁美河先生一直想要找一個同行的女性結婚,他作為暴食癥對旁人的危險性如果是1的話,那對她的妻子至少有6。畢竟夫妻之間相處,是不可能永遠有外人的。”
金芒頓時有些囧,“袁哥,你想太多了。”
袁哥有些欲言又止,最后嘆了口氣道:“你見了人就知道了。”
等真正見到袁美河的時候,金芒終于明白了袁哥的欲言又止是為了哪般。
因為袁美河實在是長得太好看了,用眉眼如畫來形容他絕對不夸張。而且他身上還有一種憂郁的矜貴氣息,很難讓人相信他原本是貧民區一對黑戶夫妻生下的孩子。
金芒他們一群食品檢測師過來歡迎新同事,袁美河原來還有些懶洋洋的,看到金芒的時候,眼睛明顯亮了一下。
這也不奇怪,明城集團的這些食品檢測師,大多數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干了十幾年,年紀接近四十了,有幾個還是接近五十的。金芒站在他們中間,不說容貌,便是年齡也算得上是鶴立雞群。
金芒是真的意外,袁哥說過袁美河已經31歲了,但他看著才二十出頭的樣子,嫩得不得了。
因為大家都有工作要忙,所以也沒有多寒暄就各自回了自己的崗位。
09倉庫今天送來了一批稀缺貨——整整兩萬瓶的可樂。
金芒一聞味道,頓時便驚訝了,這些可樂居然是屬于不同的人的,至少幾百個人那么多。
她取了一瓶嘗了下,沒有痛氣,也不知道誰這么“闊氣”。
“我那邊今天收了一大批的零食。”
“我那邊是一堆的糖果和口香糖。”
“我最離譜,居然是一堆的糖葫蘆。”
中午在食堂的時候,金芒聽到同事們在議論紛紛。
——按說大多數單位都沒有食堂這樣奢侈的東西的,不過明城集團又是例外。當然,員工要吃東西都是自己花錢買的,只是相比外面,這邊吃飯價錢要便宜許多。金芒懶得做飯的時候,沒少從這邊打了飯菜帶回去。
她覺得這事有點奇怪,怎么這些食物……包括09倉庫里的可樂,都是孩子喜歡吃的?
卻在這時,袁美河的聲音響了起來。
“出現這種情況,肯定是有哪個學校或者是游樂園之類的地方出現了意外。只有孩子的血肉容易化作這些不是正餐的食物。”他皺著眉頭淡淡道:“這些食物都沒有痛氣,說明那些孩子死亡的時候都沒來得及感到痛苦。”
不會吧?
金芒心里一驚。
然而當天晚上,電視上就報道了鄰市一家學校出現地底火山爆發事故,師生都沒反應過來,就被覆埋在了下面。
金芒一臉震驚地看著電視屏幕中,各種各樣的零食飲料從火山中噴射出來。
——也就是說,今天他們接收的食物盡管量多,但實際上只是九牛一毛,大多數都在火山溶液中毀于一旦了。
她覺得奇怪極了,一次火山爆發,居然只危及了一家學校?
上網搜了之后金芒才發現,鄰市這家學校說是學校,其實占據了大半座城市。而這所學校是那種極其少見的,從幼兒園開始就寄宿,一直到高中畢業都不用家長管的學校。因為校內不管是文化課老師還是生活老師都極為優秀,因此很多忙碌工作的家長都愿意將孩子送到這所學校來。
甚至,這所學校算得上是國際名校。
金芒隱隱記起來,當初自己還小的時候,父母似乎想過將她送去那所學校,后來被奶奶和外婆知道了,兩位老人家大怒一場,父母才不得不打消了主意。
她查了一下這所學校的師生人數,頓時大吃一驚。
誰能想到,一家學校的師生總人口居然達到了五十多萬。這是多么可怕的數據啊?一些小一點的城市,可能都沒有這么多人吧。
難怪……
第二天他們去上班,發現依舊有源源不斷的食物網倉庫中輸送。看那些品種,想也知道應該是來自于那些學生。
袁哥跟她透露道:“這次也是沒辦法,鄰市其他區域的企業和市民都快速撤離了,這些食物只能送到我們這兒來了。”
金芒皺眉,“那這得持續多久?而且……就沒有幸存者嗎?”
“怎么可能有幸存者?”袁哥嘆了口氣道:“其實只死五十多萬人已經是運氣好了。要知道按照普通城市的人口密度,那么大的一片地方,按說該有兩三百萬人的。也就雅迅財大氣粗,加上他們學費死貴死貴,里面又有諸如騎馬場等寬闊場地,才會導致這樣幸運的后果。”
說是這樣說,但是……
金芒嘆了口氣,“死的可都是孩子……”
有句話說: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未來。這話不能說絕對,但很多時候是在理的。
有近百萬的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多么可悲又可怕的數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