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一眼薛勤,戶部尚書又皮笑肉不笑道:“薛大人身在京都,不愁吃喝,尚且能講禮法。但平興沒了家住,沒了飯吃的人,可不會講禮法。
“若是他們為了生存,引發騷亂,哄搶錢糧,又或是直接對朝廷生出不滿,鬧起事來,又當如何呢?
“在下身在戶部,年輕時被派去各地賑災,見過不少災民鬧事甚至起義的場景。到那一步…可是要死不少人的。”
雖然他一向中立,不怎么摻合皇帝和世家之間的明爭暗斗。
但是,他也是會為自己著想的人。
薛勤總咬著皇后不放,說她籌錢籌糧的方式有問題,這不等于間接為難戶部嗎?戶部的官員可沒皇后那般大膽的,如果斷定了皇后所為不可行,斷了皇后繼續收債的可能,那剩下的爛賬,就無法清理了!
戶部現在,是真拿不出錢來。
而朝廷,又處處都是用錢的地方。
他與戶部的同僚們,想錢想瘋了,做夢都是錢,頭發大把地掉。
這種日子…
如今,難捱的他們好不容易盼來個財神爺,不僅替他們把賑災的錢糧解決了,還讓他們在短時間內能再進賬一筆。
這是多么美好的事!
薛勤那老王八蛋竟然說這違律,不合規矩,不讓辦還要罰?!
這必須得嗆他幾句!
與戶部尚書差不多想法的,還有工部尚書。
他也是身居高位,了解朝廷現狀的人了。如此,即便平日里都是明哲保身狀,今兒個也免不了要為工部說幾句話。
否則,工部要再跟戶部支錢,戶部拿不出來怎么辦?
這般想著,工部尚書也跟著出列:“薛尚書,在下也認為你所談論的問題有些罔顧現實了。
“皇后帶兵收債縱然驚掉人下巴,但若是提前得了陛下準允,也不算是違背了律法。
“至于影響這塊嘛…沒傷人沒鬧事的,最多淪為百姓談資,讓他們說道幾句。
“這樣的代價,比起河堤沒得修,災民沒得救,還是小多了。
“況且,這對于咱們大靖后續發展也有利。最近幾年,戶部一直在說銀錢不夠,處處捉襟見肘,好些利民工程咱們工部都規劃好了,卻因戶部無錢,而沒法展開。
“唉,對此,我也很愁。
“薛尚書只管著吏部和禮部,不用為錢財發愁,不了解咱們其他人的苦。您若真要為大局考慮,還是別再糾結此事了吧。”
兩部尚書一唱一和,一下子又把薛勤逼退一步。
此前,他仗著自己在文臣這邊的勢力,并沒有想過,此時緊閉小皇帝,會出現如此焦灼的場面。
他想著,就算小皇帝與他置氣,護下了皇后,他也能給皇后扣個行為出格的帽子。
事情要一步一步地做。
今日,先將皇后一軍,給她留下一個污點,以便日后拿此說事就行。之后,抓住了機會,與淑妃太妃里應外合,也不怕拿不下她。
可眼下這狀況…
薛勤已明白,事情已發展到和自己預設不一樣的地步。
但他仍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