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小的吹牛,咱們家,自我父親起,就在這條街上擺攤。認真算起來,已經有超過二十年的歷史了!
“雖說沒有正式攤位,但咱們家的東西物美價廉,周圍的人都夸好!
“包括這白馬書院!就連這白馬書院的學子們,都常常抽空來此。也就這會兒是上課時間,我還能跟您二位聊上兩句,真要是等到下課,嘖…”
說著,小販便擺擺手,露出點為難神色。仿佛,他家的生意真有他形容中的那么火爆。
池惜年聽著他吹牛似的話語,也不反駁。
略一思忖,便道:“你家要真有這么好吃,咱們就算是來對地方了!不過…我們夫婦是頭一回來,你這攤位零零總總十幾樣零嘴,我們也不知哪樣好吃…
“要不這樣,方才我瞧見一位書院學子在你這兒買了不少,他應該是常客吧?你就照他買的給我們夫婦來一份兒!”
“喲,您可真會挑人看!”說到方才那位顧客,小販又來了勁兒,“那位主兒,可是個會吃的!”
“哦?怎么會吃了?”池惜年好似來了興趣。
“他呀,你別看他家富甲一方,還有個當官的伯父,但他每天都來我這小攤上買零嘴。
“用他自個兒的話說,美食不在金貴,不在好看,重點在于味道!”小販得意洋洋,“我的攤位雖然小,但味道一等一,他便愿意天天來!”
富甲一方?有個當官的伯父?
池惜年與晏初景對視一眼,同時默默記下了這兩個關鍵點。
做到心中有數后,池惜年又接著道:“喲,那他還是官宦子弟了?官宦子弟什么沒吃過沒見過,也天天都上你這兒來?我怎么有些不信呢?”
“我騙您做什么?”見池惜年不愿相信,小販連忙替自己辯解道,“人家就在隔壁書院上學,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我拿誰編故事,也不能拿他編故事呀。
“況且那位公子出手闊綽,在咱們這一轉兒是出了名的。您只要稍微跟周圍的人打聽打聽,就知道在下所言是真是假了。”
“他說的是真的。”不等池惜年向周圍的人求證,隔壁攤位賣鹵味的大叔就伸著脖子過來同兩人八卦道,“剛剛那公子,姓許,名德興,是臨縣周大善人唯一的寶貝兒子。
“他們許家在臨縣是第一富商,且當家家主還有個做縣令的兄弟。
“這排場,嘖…說是一方豪紳絕不為過!”
“臨縣許縣令…”晏初景根據小販提供的線索,仔細在腦海中搜索了一下對應的人物。
要說姓許的縣令,他確定與京都相鄰的幾縣中沒有這號人物。但許這個姓氏不算大姓,他很快就在腦子里翻找到另外一條線索——年初有位許縣令,升官兒了。
他原本是嘉陵縣縣令,因為在前年水患災害中表現優異,所以今春之初,上面一有空缺,就讓他補位了。
他如今,應該是是在吏部下屬的衙門中任職。
吏部啊…
晏初景瞇瞇鳳目,眸中浮現出一抹難以言喻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