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你看看你,有求于我還大呼小叫的。”
玳瑁神將真想急死個人,悠然自得,不緊不慢。
蘇玉轍咬了咬牙,“兩只烤魚!”
“不行。”
玳瑁神將搖頭。
蘇玉轍無奈:“加四個烤雞。”
“不行。”
玳瑁神將吞了口唾沫,仍然搖頭。
“管你七天的,每頓!”
蘇玉轍惡狠狠道。
“嘻嘻,七十天吧。”
玳瑁神將流著口水討價還價道。
“好!依你。快說!再不說,我一腳把你踹飛!”
蘇玉轍沒好氣道。
玳瑁神將看向云凰,“小東西,你怎么不著急?莫非你知道我要說什么?”
云凰沒反應。
蘇玉轍嚇了一跳,“云凰,你怎么了?”
玳瑁神將趕緊拉住他,“噢,我知道了。你別吵!她正用神識勾通金罩陰陽鼎呢!”
蘇玉轍松了口氣,又催玳瑁神將,“快說!怎么追回來?”
玳瑁神將賣關子,“你看你,關心則亂,剛才師父我都已經提醒你了。”
蘇玉轍一愣,突然間福至心靈,如釋重負道,“我一急忘了,金罩陰陽鼎應該認主!”
“對啦,這就是重點!上古玄黃神器可不是誰想偷就能偷走的。放心,丟不了。”玳瑁神將自得道,“嘿嘿,兩個月的美味騙到手了,說話算話噢!”
蘇玉轍指了指他,又好氣又好笑,“你太陰險了。”
“這話說的。這樣,為了證明本神將心地善良,我再告訴你一個重點,想不想聽?”
玳瑁神將笑嘻嘻道。
蘇玉轍詫異,“還有什么重點?”
玳瑁神將道:“我早就認出那個章魚神將是假的,它不是八爪章魚,而是九尾妖狐,確切地說,她是陳欣怡。”
蘇玉轍十分意外,“陳欣怡?她怎會有如此神通?會變化人形,會隱身術,又能長出那么多條胳膊?”
玳瑁神將道:“這有什么好奇怪的?九尾妖狐本來就是得道妖獸,之前被龍太子和云凰重傷,內丹在陰陽鼎里被陰陽光柱滅了,本該身死道消。陰差陽錯的是陳欣怡把那狐妖的肉身吃了。狐妖九條命,肉身里有一縷殘魂,因此寄居在陳欣怡的身體里,也就是奪舍。不過這狐妖不是借尸還魂,而是與陳欣怡雙魂同體,所以陳欣怡既是她本人,又是狐妖。她之前就給龐瑞用了攝魂術,讓龐瑞去劫天牢殺韓青永和晨歌,想必她還想指使韓青永去偷金罩陰陽鼎,只是沒成功。”
蘇玉轍微皺著眉頭認真聽著,只覺這些事匪夷所思。
玳瑁神將緩了口氣,接著道,“我當時跟著你和云凰去天牢時,就看出龐瑞不太對勁,又聞到他身上有狐妖的氣息,不過當時龐瑞昏了過去,再醒來時已神智清明,什么都不記得了。我也就沒在意。因為那時她連龐瑞都控制不了多久,說明她的法力不值一提,太弱了。可她跟著韓青永去了楚營,這之間肯定殺了不少人,吸了許多男人的陽元,滋養那縷殘魂,努力恢復妖法。”
蘇玉轍倒吸一口涼氣,怪不得陳欣怡要粘著韓青永,原來并非對韓青永一往情深,是看上了楚營中那些身強力壯的將士。
“但就算如此,陳欣怡的法力也不該恢復得這么快。直到那天,聽云凰說月初顏受了天劫變成了花蟒,竟然幫著陳欣怡把云凰擄去了,臨時卻又幫著云凰打了掩護。我仔細一想就明白了。陳欣怡之前肯定是被月初顏選作傀儡,定了契約,得了月初顏的仙藥,才能在短時間內功力大增。但沒想到月初顏害人不成反害己,變成花蟒后,反而受制于與她有契約的陳欣怡。所以月初顏才不得不擄走云凰,臨時又幫云凰。倒不是月初顏突發善心,而是她確實不敢再為非作歹了。”
蘇玉轍聽得心驚肉跳,幸虧冥冥中有天地大道,尋因得果,懲惡揚善,讓月初顏心生畏懼,要不然,云凰被擄去楚營,只怕兇多吉少。
就算能險中求勝,恐怕也不能全身而退……
“云凰用陰陽鼎把陳欣怡送回皇宮,陳欣怡見識了陰陽鼎的神通,越發念念不忘。所以云凰前腳回來,她后腳就跟來了。”玳瑁的話打斷了蘇玉轍的聯想,“那天我在街上碰到變成云凰模樣的狐妖時,我就看出她就是九尾妖狐。我當時直接問她想干什么,她說等你回來。我說她不能得逞,她沒理我。我當時之所以沒點破,是好奇她想干什么。”
想到陳欣怡當街對自己投懷送抱,蘇玉轍一陣惡寒。
玳瑁神將道:“還好你立刻就識破了她,要不然,你的脖子就得多兩個血窟窿!”
蘇玉轍張口結舌,心有余悸。
“狐妖是沒有真心的,她和誰在一起都算計在前,行騙在后。那個韓青永就是個倒霉鬼,被陳欣怡纏上了,說不定哪天晚上就被她吃肉喝血,死于非命。”
玳瑁神將道。
蘇玉轍:“嗯。后來呢?”
玳瑁神將接著道,“后來你看她長出那么多條胳膊,就猜她是章魚神將,她也將錯就錯。為了取信于你,她還變成章魚的模樣。然后你就帶她回了太守府。”
蘇玉轍倒吸一口涼氣,“那只狐妖見傷不了我,謊稱要試探云凰,實際上是想去害云凰?”
玳瑁神將瞅了他一眼,“你才知道?她對你是由愛生恨,對云凰是嫉恨交加。她沒想到云凰也立刻識破她不是你,只能繼續謊稱自己是章魚神將,留下來伺機而動。這些天,我一直寸步不離地看著她,她也沒機會動手,想不到剛才讓她瞅著空兒了,竟然以為能騙走陰陽鼎,呵!”
玳瑁神將說完這些,長舒了一口氣,看向仍然安靜地站在一旁的云凰,笑道:“狐妖,陳欣怡,月初顏,三個惡人合成了一個,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啊。世上的事真是玄妙,本神將也是開了眼了。”
“你是怎么識破她是九尾狐妖的?”蘇玉轍還有疑惑,“你的道行比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