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云知上官杰足智多謀,笑著問道:“不知上官兄有何妙計?”
“闖文山!”
上官杰看著百里云,沉聲道。
“闖文山?”
百里云眉頭微皺,重復著上官杰的話。
“不錯,闖文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只要百里兄展現出足夠的實力,必然會引起書院高層的注意。”
“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升你的學員等級,避免有人以身份壓你。你也可獲得更多的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成長起來。”
上官杰見百里云有所顧慮,便又解釋道。
百里云聞言,也知上官杰說的在理,只是上官杰并不完全清楚他的處境。
要知道現在的百里云就是在夾縫中求存,各方勢力之所以沒有對他出手,是因為他們覺得他天賦雖高,功力卻只是一般,所以才會讓他們的后輩來對付他。
一旦讓他們發現百里云的成長超出預期,那他們恐怕就會親自出手。
如此一來,百里云想要維持現在的平衡局面,就不再有任何可能。
不過這些事情他也不好與上官杰直說,因為他知道上官杰一直有報恩的心理。
若是讓上官杰知曉這些事,定然不會置身事外,這樣恐怕也會連累上官杰。
百里云自不愿將上官杰卷入其中,于是他轉移話題道:“你說的學員等級是怎么回事?剛才裘銘一直稱我為師弟,是因為他是士儒的身份嗎?”
上官杰聞言,知道百里云不想去闖文山。
其實讓百里云去闖文山,本是孔經平的計劃之一,只是之前沒有合適的時機,故而一直沒有提及。
上官杰剛才雖不知裘銘說了些什么,但他見裘銘一副高傲模樣,應是故意去刺激百里云。
他想百里云此刻心中應有不忿,故而借機提出。
沒想到百里云卻避而不談,心境也十分平和,顯然沒有受到裘銘的影響。
上官杰也知道以百里云的能力,闖文山的成績肯定不會比裘銘差。
但他之所以選擇隱忍,應是闖文山之事與他的計劃有沖突。
上官杰見百里云信心如此堅定,對他的敬佩之情又增了幾分。
于是上官杰也不再提文山之事,而是順著百里云的話,給他介紹了書院的一些情況。
原來儒家書院的學員分為七個等級,分別是童儒、士儒、師儒、子儒、宗儒、仙儒、圣儒。
這七個境界的武道修為基本與修仙相同,不過書院在武道外,又加上了學問要求。
只有兩條標準都達到,才會授予相應徽章。
不過自孔子后,再無一人證得圣儒境界,所以學員雖有七個等級,主要的還是宗儒以下的弟子。
因為能達到宗儒境界的人,都是飽學大儒,不是已經開宗立派,成為一代宗師。
就是隱居山林,逍遙自在,很少會呆在書院之中。
現在除了幾個多年不曾露面的書院長老外,就數院長孔任的宗儒境界最高,其他五堂的堂主都只是子儒境界。
在子儒境界以下的學員,通過學習達到一定境界后,便可參加相應等級的考試,考試通過后,便會頒發證明境界的徽章。
而且書院的學員等級也打破了按資排輩的陋習,而是以學員的能力劃分,充分發揚了學無先后,達者為師的宗旨。
所以每個學員在剛進入書院時,不論年齡大小,資質高低,一律從童儒開始。
雖然平常學習,修行都是在各堂進行,但是日常的生活起居,卻是以學員等級為標準。
同一級別的學員都住在一起,以免各堂形成小團體,影響書院的團結。
而且為了讓各堂學員徹底融合,書院還成立了論道殿、文淵閣、刑罰堂、執法隊、外事廳,五個學員自治的機構。
這五個自治機構,各設正副負責人一名,由師儒境界的學員擔任。
當學員達到士儒境界后,便可申請加入自治組織,除了可以磨練自身外,也可獲得相應積分。
而這些積分除了可以換取相關資源外,也是進入各個秘境的指標之一。
百里云一邊聽著上官杰的講述,一邊思考闖文山的利弊。
其實對于文山一事,他心中也是十分猶豫。
因為按照與景莜蘭的約定,他必須要在三個月后,處理好洞庭湖造神一事。
若是他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能力,光靠智謀,此事很難完成。
但是若他在儒家書院表現的太過突出,那秦國百里家和妖族勢必會對他出手。
“大哥哥,你們今天就要離開安平村了嗎?”
這時,楊封一臉不舍地跑了過來,搖著百里云的衣襟問道。
百里云先前已聽說過此事,此刻見楊封對他不舍,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笑著道:“小封放心,大哥哥只是去學習,等我有空了,就會回來看小封!”
楊封聞言,一臉不高興地道:“你騙人,小封張這么大,也是第一次看見他們,大哥哥你去了,肯定也不會回來!”
百里云見到不遠處的楊嬋手中拿著一個包裹,一臉歉意地看著他,他朝楊嬋笑了笑。
隨后又蹲下身子,整理著楊封的衣衫道:“大哥哥和他們不一樣,他們沒來是因為不認識小封,但是大哥哥認識小封,自然會回來看小封的!”
“真的嗎?”
楊封歪著小腦袋想了想,似乎覺得百里云說得有道理,又向他確認道。
百里云整理好楊封的衣衫,雙手又拍了拍他的小肩膀,認真地道:“真的!”
“好,那我們拉鉤!”
楊封聞言,又朝百里云伸出小拇指。
百里云笑著與他拉過鉤后,楊封又一臉笑容地朝楊嬋跑去。
這時,孔懷德等人已在清點人數,整理隊伍。
“這兩姐弟人都不錯,你抓緊時間和她們道別,我過去給你照應一下!”
上官杰似乎對楊嬋姐弟印象不錯,見他們看著這邊,便又對百里云說道。
百里云謝過上官杰后,便緩步朝楊嬋姐弟走去。
楊嬋見他走來,笑著將手中的包裹遞了過去,道:“我剛聽到消息,時間有些匆忙,就只給你帶了一些干糧!”
百里云知道她們生活艱難,本不想接受,不過想到這也是楊嬋的一番心意,拒接太過傷人,他也就笑著接了過來。
三人交談一番后,百里云又將吳鈞贈送的兩片樹葉,和百里家的求救彈一并交給楊嬋。
楊嬋本不愿接受,百里云執意不肯,兩人幾番推讓,最后還是楊封一把抓了過去,這事才算是結束。
這時,書院先頭隊伍已經出發,百里云又叮囑他們幾句后,急忙加入到行進的隊伍中。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