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劍道第45章 觀月論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如水劍道 >>如水劍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章 觀月論道

第45章 觀月論道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05日  作者:花淡茶濃  分類: 武俠 | 仙俠 | 權謀 | 腹黑 | 古風 | 隱藏 | 花淡茶濃 | 如水劍道 


日影漸移,卻是將近午時。眾道士一徑回到西面齋院,從前相熟的,便開始互相串聯。或是清談論道,或是討教拳腳,道門清凈之余,也現出了難得的熱鬧。

公孫真人所在的客房正堂里,卻坐著那干瘦老道士。這老道士一改上午那神飛色動的樣子,取而代之的、卻是有些莫測高深的笑意:“玄同老弟!多年不見,依然風采矍然,可是想煞愚兄了!”

公孫真人也笑道:“尉遲道兄雖是鶴發如銀,氣色卻更勝壯年,該是金丹道功大成。可喜可賀!”

尉遲真人卻是擺手笑笑:“金丹一道,自秦漢迄今,已近千年,卻鮮有聽聞以丹藥飛升的。那始皇帝、漢武帝,哪個不想長生不老?哪個又不是九五至尊?他們窮極一生都沒能辦到的事,我輩出塵修道之人,又有多大的道緣能成就此事?這些年思來想去,還是玄同老弟當年的那番高論,才是我輩修道的一條新路。”

公孫真人若有所思,想了想才認真道:“當年初入道門、年少氣盛,說了些不經之言,卻不想被尉遲道兄記到如今。當年的道門前輩,可是將我視為‘異端邪說’。金丹之道,我亦不敢妄言之無用,但總覺得是急于求成的法子,反不如練氣鍛體來的踏實。”說道這里,又覺得有些沉悶,才笑了笑岔開話頭,“只是有些疑惑,尉遲道兄并非輕妄之人,方才大殿那番作為卻是為何?”

尉遲真人哈哈大笑:“上午之事,原是見我道門年輕一代英才輩出,心中有些欣喜,故作應景之語。修道本來枯燥,便似苦藥灌口一般,再不加些甘草、飴糖,又有多少肯喝到最后?倒是讓玄同老弟見笑了。”

公孫真人才拱手笑道:“尉遲道兄思慮深遠,倒是貧道目光短淺了……”兩人又說了些原來族中之事,又將時局莫測之情狀品評了一番。

尉遲真人這才站了起來,拱手道:“我弘道觀便在南面修文坊中,此間事了,可往我處盤桓幾日,再敘前情。”公孫真人應下,也站起來相送。尉遲真人才攔住他,往自己客房中去了。

公孫真人坐下喝了些茶水,正待走入屏風,好在木榻上趺坐養神,卻聽得客房外邊有些許嘈雜,當中夾著自己弟子怒氣的聲音。于是便出了房門,看到黃碩正與另一名身形高大的年輕道士爭執著什么,楊朝夕也在一旁幫腔,朱介然和卓松燾一邊一個、抱著這兩個小道童,防止他們沖上去動手。

那名身形高大的年輕道士也被兩個道士拉著,不能就沖上來,只是口出惡言:“貧道偏是不信!就你們那慢慢吞吞、似婦人扭捏作態一般的拳法,也能拿來獻丑!我便一個打你們四個,教你們明白,山野村夫便只是山野村夫……”

楊朝夕聽得目眥盡裂,猛地一抖、掙脫了卓松燾,便提腳向那邊踢去。嘴里還叫了聲“一步到位”,就要踢中那人時,卻陡然被一股柔和的大力拽了回去。轉頭一看,卻是公孫真人,便怒道:“觀主!他們辱罵咱們的拳法……”

公孫真人將楊朝夕護到身后,被跑上來的卓松燾再度按住。才微微一笑,向著對面拱了拱手:“弟子尚幼,多有得罪,請道友海涵!”

楊朝夕等四個弟子循聲向對面望去,卻是那邊的觀主也到了,看到兩邊起了沖突,眉間一凜,冷冷道:“道友教的好徒弟!我便是道沖觀觀主展不休,過得今日,再與你細論。咱們走!哼!”公孫真人卻不在意,笑了笑,便攜了四個弟子回了房間。

朱介然關好了門,楊朝夕、黃碩便低頭站在公孫真人面前,等待領罰。卻不料公孫真人一笑:“你們兩個小徒兒,平日便是一個賽過一個的頑皮。今日倒不是你們的錯,受人言語所辱,若無反應,豈不是木雞石狗?不過世上諸多事,也無須太在意別人的說法。若肯自己奮發,將拳法練得好些,總有一較高低的時候。那時便不說什么,他人毀謗也能不攻自破。”

朱介然聽罷,拍了拍楊朝夕、黃碩的肩膀,又看了眼卓松燾,四人均躬身拜道:“弟子受教!”

不一會,便有兩名宮中仆役過來,將午齋小心放下,退了出去。五人用過午齋,便都轉入屏風中,就木榻上趺坐下來,調息行功,靜待秋時緩緩流過。

紅日西斜,橙紅的光染在齋院的東墻之上,在琉璃瓦上聚出閃耀光點。上午跟在那洪太祝身邊的兩名隨從,一齊穿過月門,進了齋院,開始逐個客房地叩門,請各觀道士往齋壇那邊集聚。眾道士盡皆早早地將道袍、冠巾、云履等穿戴齊整,便在兩名隨從引領下,口無雜言、迤邐著向齋壇走來。

遠遠望見那洪太正垂袖躬身,站在齋壇之上,聽一位氣度威嚴的道士講著些什么。走得近了,才看清那道人一身羽衣鶴氅、玄冠道靴,面色微黃,須髯烏黑,看到眾道士過來,便看向這邊。四周分列而站的,卻是些手執長刃的道士,想來是宮中宿衛所扮。

待眾道士在齋壇前站定,這威嚴道士才揚眉展顏道:“公差繁蕪,不得閑暇,倒是怠慢各位道友了。今日有幸邀來諸位,共行薦獻之禮,兼觀月論道。可謂恰逢其時,幸甚至哉!”

眾道士這時才完全確定,眼前這位即是盛朝齊國公、太微宮宮使王縉,便都拱手道:“宮使大人安好!”

王宮使與眾人行過禮后,便轉過身去,向齋壇之上緩步而行,眾道士亦在各觀觀主帶領下,跟在后面,一同進了內壇。

內壇兩側早有數名樂工靜候,看到王宮使及眾道人在香案牌位前站定,便“嗚嗚、啞啞”奏起降神樂曲來。八音齊鳴,響遏行云,說不出的玄妙與神圣之感。

王宮使一番有條不紊的動作之后,又帶眾道士行過大拜之禮,才都站起身來,邀了各觀觀主在齋壇之下的一張大案前分別坐下。

宮中仆役如兩道雁陣一般,繞過大案,將寒瓜、蒲桃等各類果品,以及胡餅、豆糕之類的面點,一一放定后,便即離開。其余各觀弟子皆站立一旁,垂手不語。

王宮使見一眾道士均已就位,面色微舒,淡淡笑道:“今日盛會,能邀來上清觀、弘道觀、景云觀、龍興觀、安國觀、道沖觀、通玄觀、麟跡觀、圣真觀諸觀道友,鄙人甚覺榮耀!當此清朗明月,我輩修道之人咸集于此,或清談,或辯道,或是在道功修習上互通有無,均無不可。我既為今日東道主,便先拋磚引玉如何?”

眾道士聽罷,正待應下,景云觀觀主施孝仁卻搶先道:“王宮使學富五車、識通三教,原是我修道之人的楷模!便有什么明諭,我等皆欲洗耳恭聽。”眾道士聽他言語諂媚,不禁紛紛皺眉,但做客在此,也都免不了違心附和幾句。

王宮使笑意略濃,卻是謙道:“孝仁道友謬贊!我本于仕途無太多心德,儒學詩文一流,實是一般。早年隨家兄學禪,奈何凡心熾熱、六根不凈,卻只在釋門之外徘徊。近十余年來,盛朝叛亂最終平定,其間殫精竭慮、全力施為的,卻多是道門兄弟!由此深感國運要興,根本還是要落在眾位道友身上。”

這時龍興觀觀主林云波也笑道:“我盛朝以道統立天下,圣人皆又是道祖之后,百余年來常施無為教化、與民休息,方有物阜民豐、四方來朝的盛景。便是贊一句‘國教’,也是當仁不讓!”

王宮使聽他言語稍過、面色微動,卻按捺下來,復又笑道:“此言也是正理。方今圣人躬親劬勞、恤民而善為,盛朝天下已由亂轉興。但每每想起薊州賊兵禍亂神都的情形,卻總忍不住哀痛嘆息,那許多無辜枉死的黎民,便是再見不到此刻的朗朗乾坤了。”

眾道人忽聽他如此說道,多半卻已面色赧然。當時賊兵攻陷洛陽,他們中的大多數,其實是俯首稱臣了的。若非委曲求全,也很難將道觀并眾道士保全至今。

自然也有風骨硬朗如景龍宮的,卻是盡數遭屠,又有誰還記得他們的不屈氣節?但投降便是投降,也絕不是什么光彩之事,這時被王宮使提及,猶如揭開了舊瘡疤,疼痛之余,便只剩下羞惱。

王宮使見眾人不語,意味深長地笑笑:“鄙人哀婉之余,卻獨對一位道兄欽佩至極!世人皆知,我太微宮早先,實是脫胎于邙山翠云峰上清觀,那處山形水勢便是洛陽城龍脈之首,果真是鐘靈毓秀、英杰輩出!薊州亂賊鳩占鵲巢,在洛陽城、在整個河南道猖狂日久之時,唯有上清觀公孫玄同道兄,舍命聯絡四方團練鄉勇,千里馳援河南、河東、河北三道戰事,為我盛朝平息叛亂,實是做出了常人難及的功勛!當時鄙人隨李光弼元帥死守太原府,戰況慘烈非常,若非……”

王宮使說到往昔,卻也動了真情,眼角微有晶瑩之意,被他順手彈過。而在場大多數道士,卻已將目光投注在公孫真人及他身后弟子身上,眼神復雜,有敬佩、有尷尬、有不解……更多的卻是嫉恨。

待王宮使唏噓回憶了一番,才意識到自己失態,忙道:“鄙人有些著相,讓各位道友見笑!既是論道,眾位道友不妨各抒己見,縱有爭論、也是就經論道,必不會傷及和氣。另外也好讓身后的弟子們,于這難得一聚的機緣中,穎悟到更精深的道理來。”

道沖觀觀主展不休那三角眼一亮,嘴角浮現出奇怪的笑意:“久聞上清觀‘翠云道功’十分厲害,今日上午還有幸與眾弟子得見一鱗半爪,實在艷羨追慕不已!此時月華如霜、秋氣清爽,貧道有意向公孫道兄討教一二,不知道兄肯不肯賞臉?”

眾道士表情各異,卻多是些幸災樂禍的意味,便知好戲即將開場。


上一章  |  如水劍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