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劍道第25章 長源真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如水劍道 >>如水劍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章 長源真人

第25章 長源真人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05日  作者:花淡茶濃  分類: 武俠 | 仙俠 | 權謀 | 腹黑 | 古風 | 隱藏 | 花淡茶濃 | 如水劍道 


秋盡冬來,山谷間萬木凋落,唯寥寥松柏蒼蒼而立。

這日晨起操練完畢,關大石卻攜著楊朝夕,徑直來到陸秋娘處。陸秋娘正用上次未曾賣掉的蠶絲織著粗紗,聽到腳步聲,也不抬頭:“夕兒,飯在鍋里悶著呢!自己去盛了吃些,為娘騰不開手。吃完再出去玩耍……”

楊朝夕小聲道:“曉得了,娘。關世伯來了!”

陸秋娘這才抬起頭來,看到關大石已在桌前坐下,忙道:“夕兒,多盛一碗,你關世伯也未曾吃了呢。”然后停下手上的動作,也坐了過來,“大石哥!有什么囑咐?還是前些日子的事情有消息了?”

關大石接過楊朝夕遞來的碗筷,迅速在心里組織了一下說辭,才道:“俺去過洛陽府了!這回有公孫真人的書信,俺才見到那縣尉大人。縣尉大人看過撫恤文書,說陣亡兵士遺屬可免征錢稅。但如今叛亂方平,府庫空虛,卻沒有余糧可以賑濟遺屬。恰有些空名告身,是平叛中所獲,給俺拿了一些。若是遺孤日后有從軍之志的,可憑這告身多領些軍餉。”

陸秋娘知他已盡力,便自里間取了些絹布,拜了一禮:“如此!勞煩哥哥這幾趟腳程了。弟婦無以為酬,這些絹布拿去給虎兒、林兒做些冬衣,算作謝儀。”關大石自是一番推脫,見陸秋娘執意要給,只得收下。

這時飯已吃完,楊朝夕將碗筷收好,便跑出去玩耍去了。關大石又道:“前日去見公孫真人,說了些事,有一件卻和夕兒有些關聯。那公孫真人幾年前曾見過一回夕兒,說是夕兒與道門頗有些機緣,希望夕兒、虎兒他們可以去那邊學道。”

“是要做道士么?夕兒是楊家獨脈,以后須得要娶妻生子、開枝散葉。做了道士,豈不是斷了這血脈?”陸秋娘反問道,頗為不悅。

“只是學道,并不出家。也可識字習文,學些道法拳腳,可比俺教的要精深許多。恰又近冬閑,左右無事,秋娘妹子,可別舍不得才好。”關大石見她于學道有些誤解,連連勸道。

陸秋娘思索半晌,才回道:“倒是公孫真人的一番好意了。待夕兒回來,我交代幾句,只要他肯聽話,便送去上清觀,學些東西。”關大石見她應下,便拱了拱手,回自家住處。

到得自家茅舍外,卻聽得幾個孩童在里面嬉鬧,推門一看,頓時火冒三丈。卻是關虎兒、楊朝夕兩個,將當年藏的幾身拆了鐵鱗的鎧甲翻了出來,正套在身上打斗玩耍,關林兒拿著小石矛在一旁拍手叫陣。再往臥房看去,炕上葦席已然揭開,炕上一個大洞,用來覆蓋的木板扔在了炕下。

關大石開門之時,幾個孩童已經察覺,想要逃跑,奈何鎧甲沉重,卻也限制了行動。關大石沖上去,一手一個,將兩個孩童從鎧甲中拎了出來,扔在當院。又從關林兒手中拿過石矛,各自在屁股上抽了十下,只打得兩人哭爹喊娘。

關大石也不憐惜,待兩人哭完,便將那無鱗鎧甲拿出,喝到:“喜歡這些么?俺便教你們怎么耍!”然后一人扔給一件,叫兩人抓在手上、舉過頭頂,在院中扎起馬步來。嘴里自語道,“真該早些送去道觀!閑了便要生些事端來。”兩人樁功卻也扎實,直站了一個多時辰,才先后倒在地上,一面揉著腿、一面叫著屈。關大石又從舍中出來,將那無鱗鎧甲心收好,訓斥了幾句,才放楊朝夕離去。

卻說楊朝夕一瘸一拐地走回家中,迎面便向陸秋娘控訴方才的遭遇,情到深處,還擠出幾點淚來。陸秋娘也不說話,笑著聽他講完,才道:“過了年便是八歲上了,還這么不懂事!天天惹是生非。將來非給你娶一房厲害娘子,好好管教你一番不可!”

楊朝夕怒道:“才不要什么娘子!我就要跟娘在一處。娘去哪,我便去哪!”

陸秋娘撫著楊朝夕的腦袋,笑道:“兒大不由娘!男兒在世,當作蓬蒿直,莫學菟絲子。總要出了這山,學得一技傍身才是。你關世伯與上清觀的道長們是慣熟了的,不日便要送關虎兒他們去那觀里學道,你去也不去?”

“那豈不是再見不到娘了么?我不去!我不去!”楊朝夕一口便否決了這提議,頭搖得如撥浪鼓一般。

“可是夕兒,那些道長可都是極有本事之人。不但通得詩書,還會道家仙術。說不定你學會個‘土遁之術’,一個眨眼,便能從那翠云峰鉆下去,再從外面院子里鉆出來。要見為娘,豈不是更方便一些?”陸秋娘眨著眼睛,循循善誘道。

“可若是我太笨,學不會這法術便如何?”楊朝夕找到破綻,偏著頭質疑道。

“那道觀又不是大牢,自然過得些時日,便要放你們回來的。況且到了春夏忙碌之時,為娘這些蠶寶寶,還等著夕兒的桑葉吃呢!”陸秋娘一邊逗著玩笑,一邊將他這“后顧之憂”也一并消除了。

“那……那我就和關虎兒他們一道去了,娘可不要想我呵!”楊朝夕到底是童心戰勝了一切,快然說道。

“臭小子!你若不在,娘也能落個耳根清凈……”陸秋娘這才暗暗松了一口氣,雖然心下著實舍不得,但這樣的決斷卻是正之又正,決不能感情用事。

幾日后,楊朝夕、關虎兒、牛龐兒、孫胡念四個年紀仿佛的孩童,便各自挎了個小包袱,在莊口與家人告別。張木匠、孫娘子、郭嬸子、關林兒正笑著揮手,望著他們,仿佛在目送進京趕考的讀書人一般,期待著他們金榜題名。張香兒此刻卻坐在自家舍內、淚流不止,陸秋娘遞上絹帕,幫她擦拭著,自己的眼眶卻也紅了起來……

關大石拉著關虎兒等人,面色一正:“走吧!”四個孩童才在關大石、牛沖的引領之下,往翠云峰而去。

一路寒風呼號,卷起些落葉塵沙,掠過前方的路徑。前些日子還能聽到的蟲鳴鳥叫之聲,此刻都消失在山林間,只有一行人的腳步聲,在這山路上響動著,說不盡的孤寂與蒼涼。

時至正午,一行人才到達翠云峰下。抬眼望去,石階蛇行而上,兩邊古木蒼蒼,遠遠的一點房舍,坐落在石階盡頭。白日當空,灰白相間的天幕中,卻尋不到一只鳥的蹤跡。關大石叫眾人吃些干糧、稍作歇息,便沿著臺階而上,四個孩童也忙跟了上去,牛沖則綴在后方。

不多時便到得觀前。此時香客稀少,上清觀多半時候門都是閉著的,關大石便上去叩門。待說明來意后,開門的道童便引了眾人進去,往紫極宮見公孫真人。這時公孫真人正與另一名道人盤坐在老子像前,口中念念有詞,卻聽不甚分明。眾人雖進了正殿,卻不敢言語,站在一旁等候。

忽然公孫真人睜開雙目,似有兩道淡淡的白光射出,又轉頭看向這邊,笑道:“關施主到了!老道失禮。”說話間便站起身,向這邊走來,看著四個稚氣的面孔,“都是好孩兒!我已安排妥當,四個孩兒便由我坐下承虛子來教授。不知關施主意下如何?”

關大石恭敬行了一禮:“但聽真人安排!四個子侄便要勞煩道長了。”說著從牛沖手中接過一個布袋,雙手捧起,“鄉民們自產的粟米,真人勿要嫌棄。”公孫真人也不作偽,向身邊道童微一頷首,道童便接了粟米,退出去了。

公孫真人正欲再說,卻見身邊道友起身走來,拂塵一甩,卻指向了楊朝夕:“這孩童面目清奇,似有不凡之意。我正要在這上清觀耽些時日,卻是恰逢機緣。不如暫交予我帶攜,不知關施主意下可否?”只見這人修眉星目,玄衣青帔,蓮冠高聳,卻是當年有過一面之緣的長源真人。


上一章  |  如水劍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