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秦皇第23章 祭祖封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救世秦皇 >>救世秦皇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章 祭祖封侯

第23章 祭祖封侯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05日  作者:塵心追月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爭霸 | 魔獸 | 法寶 | 盜墓 | 塵心追月 | 救世秦皇 


呂不韋將嬴政選妃的決定告訴了各國使臣。

但呂不韋并未說的那么絕對,只是說全部通過了獻技表演,而楚國的南蘇公主與趙國的胡羽公主會同時成為王妃,與嬴政大婚。

而其他國的公主,仍有機會成為大秦王妃,只是需要多留在秦國一段時間。

嬴政去華陽夫人那里擇請了吉日出行。

時間定在三天后,動身前往雍城,九日后,即二月十五,月圓之時進行祭祖、祭天的儀式。然后去往岐山,舉行春獵活動。

思量了一下,嬴政準備帶上南蘇和胡羽兩位公主一同出行,其他國家的公主則在原住處待命。

嬴政又準備了不少的物品。獻祭用的,圍獵用的,還有不少是帶給趙姬的。

至于隨行的護衛軍,當然不能用別人的了,蒙驁已經將軍隊交于嬴政,隨時可以調遣。

嬴政特為此事去了趟蒙家。

蒙驁的病情如故,未見好轉,卻也并未更加嚴重。

蒙武因蒙驁的病情,不能陪王伴駕出行。但蒙武將兵符拿出來,交給了嬴政,又親點了兩萬精兵隨嬴政出行。

蒙恬和蒙毅而兄弟,向蒙武請求隨嬴政出行。

蒙武考慮了一下,將蒙毅留在了府中,幫助他照看蒙驁,讓蒙恬隨嬴政出行,一則護駕,二則也多些歷練。

蒙毅對此安排還多有不滿,嬴政隨即安撫了幾句,又說將狩獵的獵物賞賜于他,蒙毅這才作罷。

秦國的大事不斷,各種議論聲也不絕于耳。特別是人員繁雜的文擂居。

“聽說了嗎,秦王這次要帶兩個公主出行,回來的時候便要將兩個公主一起迎娶。”一個楚國打扮的人對著旁邊的人說道,“再怎么也要分個先后主次吧。”

“要分的話,也是先贏取趙國的胡羽公主。”旁邊的一個穿著趙國服飾的人調侃道,“你們楚國的公主,還得往后排。”

“這可未必,近幾代秦國君王的王后,可都是楚國的公主,你們趙國才是該靠邊站。”那個楚國的學士還嘴道。

“你們懂什么。”一個秦國本地裝束的人在他們身側說道,“據說這次秦王要將參選的公主全部迎娶,不然怎么不讓那幾國的公主回國呢。”

“不會吧。”那個楚國學士吃驚地說道,“秦王要迎娶所有公主?”

“是啊,太夸張了吧,歷來沒有這樣的先例啊。”那個趙國人也是差不多的反應。

“這還不算夸張的。”秦國人說道,“夸張的是,聽說這次祭祖之時,要將太后身邊的紅人,也就是那個宦臣嫪毐封爵呢,好像是什么長信侯。”

“啊?侯爵?”

這次不只是那個楚國人和趙國人,在場的但凡聽的見他這句話的,都張大了嘴巴。

“這話可不能亂說啊。”有人說道。

“是啊,那不是個閹人嗎?”又有人說道。

“這要是真事,那秦國可讓各國都長了見識了。”那個楚國人語氣有些輕佻。

那個秦國人說道:“應該不會錯。在下可是呂相邦府中的客卿,府內的賓客大多都知道此事。呂相邦開始還因為嫪毐的爵位與他相當,而惱火了一陣。后來,看到太后很堅持,并且是將嫪毐分封出去,也就不做

計較了。”

“看來,這事應該是真的。”那個趙國的人對他旁邊的人說道。

“沒聽說這個嫪毐對大秦有何功勛啊,怎么一下子封侯了,還要賜領地。”又有個秦國的學士說道,“要知道就連功勛卓著的蒙驁老將軍,都未曾封爵。”

“是啊,那個嫪毐與蒙老將軍,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嘛。”有人附和道。

“人家是太后身邊的紅人,就這一點,蒙老將軍就比不了。”那個自稱是呂不韋府中門客的人說道,“不過,話說回來,聽說蒙老將軍病了,已經將軍權交出去了,這次大王出行,就是蒙家軍護衛,而蒙家只派出蒙恬少公子一個人陪王護駕。”

“還是呂相府的人消息靈通啊,兄臺能否通融一下,在下也想去呂相府做門客。”一個人打趣地說道。

“沒問題,此事包在兄弟身上。”秦國學士吹噓道。

眾人說著,聊著。但沒有人注意到,離幾個人不遠的地方,有兩個人詭異的笑了笑,轉身走出了文擂居。

既然消息傳開,用不了多久,全城甚至全國就都散播開了。有的消息是不是呂不韋刻意散播,不得而知,但人們議論的話題,必定會傳到嬴政的耳朵里。

其它的事,嬴政可以不在意,但是拿嫪毐和蒙老將軍去做比較,這讓嬴政多少有些惱火,也確是對蒙驁有些愧疚。

無奈,對趙姬的承諾,卻不得不實現。但民意,嬴政卻也不得不重視。

既然呂不韋對嫪毐有成見,那就日后利用這一點來弄些文章出來。

三日轉眼過去了。

呂不韋留在咸陽,維持朝政。但嬴政清楚,不想親眼看到嫪毐封侯,也是原因之一。

除了朝中重臣同往祭天,嬴氏宗親幾乎全員出動。

此次祭天與普通的祭祖不一樣,是新王登基的必要的儀式。嬴政在十三歲那年舉行過一次,不過那時年幼的他還只是個看客而已。

而祭祖,卻是在重大的節日進行,或者根據君王的旨意,隨時可以進行。就像一個多月前的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剛剛祭祖完畢,卻無法代替此次的祭天儀式。

兩千禁衛軍護送王公大臣們出了咸陽城,與等候在城外的蒙家軍匯合,略作調整,隨即向雍城出發。

蒙恬作為先鋒,帶領五千蒙家軍走在最前面。又分別有五千蒙家軍在兩側策應,五千蒙家軍走在最后面殿后。最中間在嬴政周圍護衛的,是兩千禁衛軍。

每路過一座城或者關隘,嬴政便向當地的官吏或者守將仔細地詢問當地的情況,特別關于是糧食產量和礦產資源方面。

李斯也將他們所陳述的都記錄在冊。

第三日的黃昏時分,雍城已經在眼前了。

雍城是秦國的古都,秦國的十幾任君王在此地治理秦國近三百年,雖已經不復當年的繁榮,但底蘊還在,人口也很密集。

嬴政傳命,所有人在城外駐扎,不得驚擾百姓。然后便帶著趙高等隨從,急匆匆地前往離宮。

雖然只是十幾日未見,嬴政卻非常掛念趙姬。

從小便與母親相依為命,那種依賴感不是輕易就會消失的。

哪知趙姬卻還是那種冰冷的態度。

只與嬴政說了幾句

話,趙姬便稱需要回去休息,讓嬴政好生準備祭天儀式,她身體抱恙,不能出席。

趙姬又叮囑了幾句嫪毐封爵之事,便起身回了寢宮。

出了離宮的宮門,嬴政轉身對趙高說道:“太后的旨意和印璽,可曾保管妥當?”

“回王上,奴臣貼身攜帶,不敢有半點疏忽。”趙高說道。

嬴政點點頭說道:“明日即刻頒布旨意,拜嫪毐為長信侯,賜山陽郡為其居所,太原郡為其封田。”

趙高一臉驚訝,問道:“王上,原本的旨意并未賜其封地啊?”

嬴政看著趙高說道:“此二郡,距離雍城都頗為遙遠,寡人要看看他不在母后身邊的話,母后會是做何反應。”

這似乎是個賭氣的做法。

趙高一拱手,再沒多問什么。

當晚,嬴政并未住在離宮,而是住在城外的軍營中。

第二日,嬴政帶領眾朝臣和嬴氏宗親,一同來到離宮的議事殿。

趙姬已經在座上等候了,她的身邊站著神采奕奕的嫪毐。

嫪毐一改往日的宮侍裝束,而穿上了朝服,儀式感很強,氣度也是不凡。

嬴政向趙姬請了安之后,看了看嫪毐,并未說什么。

趙姬用目光掃了一下下面的眾臣,提高音量,高聲說道:“此次天祭,乃吾大秦之國祭。以新王之禮祭天,以成冠之禮敬地,方得保吾大秦千秋萬代,江山永固。”

眾臣低著頭,很恭敬的認真在聽。

“本宮為準備周全,特提前動身前來雍城。怎料,途中偶得病患,再加顛簸勞碌,一病不起。”趙姬說道,“幸得嫪總管在本宮身旁,悉心照料,本宮才得以康復。否則,本宮性命怕是不保。”

有的大臣抬起頭看了看趙姬,隨即又將頭低了下去。

“救本宮之性命,即是對本宮有恩,對本宮有恩,則即對王室有恩。”趙姬接著說道,“吾大秦王室,向來有功必賞,有恩必報。王上亦對其感激之至,特請奏嘉賞于嫪毐。”

嬴政瞪大著眼睛看著趙姬。

這故事編的,若不是嬴政知道整個事情的經過,他自己都能信趙姬剛才說的是事實。

“王上,你不是擬好旨意了嗎。”趙姬看著嬴政,“本宮準奏,宣旨吧。”

嬴政心里苦笑了一聲,對著趙高說道:“趙高,宣旨。”

“尊王命。”趙高說道。

趙高將趙姬交給嬴政的旨意拿了出來,宣讀起來。

當最后說道將山陽郡和太原郡賜封給嫪毐的時候,嫪毐的眼神隨之一動,轉而就露出喜悅之情。

這算是意外的驚喜,連趙姬都沒有料到。

嫪毐嘴角掛笑,立即跪拜下去,領旨,謝恩。

眾大臣齊聲道賀,都并不想多事,哪里還有半點質疑聲。

宣讀完了旨意,趙姬便離開了,留在嫪毐在殿內加冠進爵。畢竟,這官爵是勉強加封給嫪毐的,趙姬再過多干預就不太合適了。

給嫪毐加了爵禮,嬴政又與眾臣商議了一下祭天的事,便離開了離宮。

趙姬的目的到此算是達成了,但開心的是嫪毐,嬴政卻心緒難平。

凡事,迫于無奈。

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


上一章  |  救世秦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