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第二十七章:王畿弊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王畿弊政

第二十七章:王畿弊政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07日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花非花月夜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在線閱讀


小說:作者:花非花月夜字數:4707章節修訂時間:2022100610:03:39

精華書閣,最快更新!

這場宴會之中發生的事,很快就在一個小圈子之中流傳開,那些利益相關的人開始不安起來。

本來還有些懷疑的,在見到洛成旗幟鮮明的站在王后申姜這一,而且一直待在太史寮之,沒有接觸政,也相信這位新一代的洛侯真的和天子的關系一般。

夜幕落,洛成在書房之中捧著竹簡在讀。

宴會之上以及這些天發生的事,于他而,不過是過眼云煙。

洛成敢于激怒姬,自然是有他的底,姬涅即使憤,但是該給他的權力是不會少的。

權力表面上是由上而下,但本質上是由下而上,尤其是在這個王權不太振作的時代。

歷代洛侯的力量來,第一得益于歷代天子的信,第二得益于洛氏本身在邦周的體制所占有的位置。

甚至在康王和昭王的時,他們兩人能夠一登基就手握大,是因為他們完整的繼承了素王與洛文公的衣缽。

這百年里洛氏的權勢雖然在不斷的衰,但洛氏的地位依舊是特殊的。

百多年前洛文公時代擔任攝政會議諸侯的六,現在只有洛氏的后人還在王畿之中擔任高位就是明證。

洛成并不喜歡姬涅這個天,認為他志大才,沒有自知之明。

索性眼不見為,先到太史寮待一段時,時間到了自然會開始接觸政事。

王室現在對于洛氏是一種很復雜的感情。

比如姬涅不喜歡洛成和前代洛,但是從心底里,他知道這兩人都是能做事的忠臣。

其他人可能會有不軌的心,但是洛氏不,這種政治層面的信任已經突破了人心的范,到了一種理所應當的地步。

況且洛成在太史寮中不是無事可,可以詳細了解王畿的情,為后續執政打下基礎。

洛成在太史寮中看著各種記錄的典,很快就發,鎬京的問題比他想象中的大很,而且問題各個都非常棘手。

這些問題有的是百年前洛文公已經記載在書籍中的。

每一代洛侯都會將自己一生的執政經,記錄在書籍,留給子孫。

洛文公的記載種有他對邦周進行的一系列改革。

但是同時他也說明,這些改革只是緩解問,不可能徹底解,之后執政的子孫要特別注意。

洛文公當年的改革之,最重要的政策之,就是再次大行封,這條策略很成,諸夏能夠實際控制的土地大幅度增加了。

伊洛之戎被打壓的很慘。

但,對西戎的戰爭是失敗,到了姬涅時,犬戎的勢力已經昌盛到西部諸國不能制的階段。

隨著實控面積的增,西部的這個問題比百年前更嚴重了。

從武王伐商到現,邦周已經兩百多年。

幾百個諸侯國分布在廣袤的大地,和蠻夷進行著殊死的搏斗。….

他們之間互相爭奪生存空,很多的叢林被開拓成可以耕作的土地。

諸夏列國在空曠的荒野上建立起了一座座城,蠻夷就生活在這些城邑之間的未統治地區。

隨著不斷生存空間的擠,中東部的蠻夷力量越來越,甚至列國之間的爭斗烈度已經超過了夏夷之間戰爭的烈度。

但是在鎬京這,情況是相反的。

作為邦周的宗廟所,這里同樣開拓了很多的土,但是犬戎勢力越來越龐大。

宣王時代任用了一大批賢,團結晉國、申國、虢國等大諸侯,取得了不錯的武功。

但是連年對外用,同樣讓王畿的財政狀況非常不,國人也開始厭戰。

再加上后期宣王昏,身為天,帶頭踐踏宗法,強行干涉諸侯君位的繼,甚至帶兵攻打一個姬姓諸侯,這讓諸侯對他心生不滿。

還濫殺大,導致忠臣也棄他而走。

最后失去了諸侯支,又遭遇了千畝大,王畿的軍事力量損失殆盡。

之前本來就只是暫時被壓制的犬,再次猖獗起,開始向著王畿遷徙。

各個諸侯國城邑之間聚集的犬戎部落也越來越多。

戎人聚集在城邑周,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姬涅依靠虢石父執政斂,也許存在著打壓畿內諸侯的想,但這是不明智的。

他在貴族之中沒有威,國人對他也是多有忿怒之語。

失去了這兩者支,王畿的軍力又虧,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現在姬涅還能安穩的坐在王宮之,完全是邦周完整的制度保護了他。

即使他的權力被侵,依舊還是天子。

兩百多年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禮樂制,讓天子的威嚴深入人心。

宣王雖然晚年昏,但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還能算得上是一個中興之,而姬涅就完全不行。

在制度的保護,他還能算得上安全。

所以他的第一選擇應該是加強這個制,尋求機會削弱其他人的力量。

而不是現在姬涅做的這,寵幸褒,疏遠王后申,甚至想要廢,立褒姒為,讓褒姒的兒子做太子。

這是再次公然踐踏邦周制,始作俑,其無后乎?

「真是不知死活啊!」

洛成旗幟鮮明的支持王后申姜和太子,就是告訴全天,邦周的宗法制度還,洛氏還在。

在邦周所有人心,歷代洛侯都是宗法、周禮的捍衛者。

但歷代洛侯自己心里清,宗法與周禮都是維護天子統治的工具。

如果嫡長子很差想要換一,這是非常合理的要,畢竟這么多年洛氏的先輩深受無能君王的煩擾。

但不能這么明目張膽。

素王當年定下制度的時,實際上已經留了暗門。….

在制度中舉出了很多種不能繼承的例,最常見的就是不能有明顯的殘疾。

他的先祖洛文公當年就是嫡次,因為嫡長子腿部有殘,于是繼承了洛侯之位。

當年洛文公暗示南申侯換繼承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真的不滿意繼承,哪怕悄悄的做一些事,沒人會知道是意外還是故意的。

但是宣王和姬涅都不懂得這個道,或者說是不在,不懂宗法制度的重要性。

一個大張旗鼓的干,一個還沒動手就已經宮廷皆,手段太糙了。

形勢到了這個階,王后申姜已經有了警惕。

洛成是身為素王之,這個時候必須旗幟鮮明的站在宗法一,必須要堅定的維護太子的正統地位。

況,王后申姜背后的申,是鎬京王畿周邊最強大諸侯之一。

洛成也不喜歡申,但是政治人,從來不以個人的喜好來決定國家的策略。

姬涅這么一個基本盤不穩的天,敢在挑戰宗法的同,得罪一個軍力強盛、位于臥榻之側的大諸侯。

洛成只能說一句「好死」。

「問題比起先祖文公,嚴重太多,想要全部解決不現實。

但慢慢調理還是能緩解一部,如果能讓邦周不再惡化下,孤也算盡力了。」

洛成很有自知之,明白自己只能做個裱糊匠。

他的治國能力很,只要按部就,邦周的這些問題起碼不會擴大。

至于以,就要依靠后人的智慧了。

他繼續翻看著那些繁復的資,一邊看一邊思索對,「首先要先把虢石父這個廢物搞下,這么關鍵的時,這種能力平庸的人沒資格待在高位上。」

鎬京王畿的畿內諸侯實力之,已經遠遠超過了文公時,王室的權力被侵奪了很,甚至有了架空天子的趨勢。」

當年文公改革大幅度的緩解了這個進程。

但是一百多年之,這個問題還是卷土重,王室在鎬京的經濟基礎已經快要被掏空。

打壓畿內諸侯是必須要做的事,但是打壓要有限度。

在沒有決定性力量的時,不能突破畿內諸侯的底線。

虢石父沒有把握這個的能,所以他不是洛成需要團結的貴族。

當年文公是借助熊頓之,畿內諸侯力量空虛之,將畿外諸侯的力量引入進,才有足夠的力量去進行改革。

現在王畿的政治勢力同樣不平,荒王、宣王都看到了這個問,但是解決的方法錯了。

王權雖然衰落到這個地,天子還是比天下任何一個諸侯,比王畿中的任何一個卿族強大。

荒、宣二王于是選擇了直接用暴烈的手段打壓貴,結果導致他們同氣連,共同反抗。

在洛成看,所有的王都要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那就是一旦天子將所有人逼到對,他自己就成了弱勢的一方。

從邦周建立,天子的力量雖然是最強,但沒有諸侯聯軍強。

這個現實不是分封制導致,而是由于這個現,必須實行分封制。

素王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設,讓天子成為了一個超然的存,只要王端坐神,就能始終保持自己強大的影響力。

但總有喜歡自己下場廝殺的君主。

荒王和后期的宣,通過一系列的操,成功的將所有的諸侯公卿都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這是極其愚蠢的行為。

「姬涅的母族是齊,妻族是申,這些都是可以依靠的畿外力量。

但是還缺了晉,中原最重要的姬姓大,不能在王畿之中沒有屬于自己的利益。

這不利于團結宗親的力量。」

洛成有些無奈的搖搖,所有的君主都想要乾綱獨,總覺得依靠別人就要分權。

有的成功,握住了更大的權,有的失敗,身死國滅的都,荒王就是一個這樣的典型。

他不希望借助畿外諸侯的力量來打擊畿內諸,而是要自己動手。

結果最后被畿內諸侯暗中主導的暴動推下臺。

宣王前期懂得這個道,所以暫時的興盛。

后期想要踢開幫助他奪權的諸,于是就敗亡了。

申國君主的確想要借助自己女兒王后的身,來獲得更大的利,但在洛成看,這是非常合理的行為。

申國付出了代,就應該獲得相應的利益。

邦周本就是天下諸侯一起打下來,諸侯們既不敢僭越稱,又沒有推翻姬姓王室統治的力量。

他們想要在體系下撈好,天子應該高,畢竟這個體系他是最大的獲利者。

天子只要穩坐釣魚,用高位來賜予那些顯赫一時的畿外諸,平衡那些畿內公卿貴,掌權就是很簡單的事情。

況,申侯是王畿的西北屏,與犬戎一些部落之間的溝通全權由申侯負,維持與申國的良好關,對王畿的安危很重要。

宣王看到這一,所以為姬涅選擇了申侯的嫡女作為王,但是姬涅居然想要破壞。

「首先共同的敵,征討犬,這是邦周的大義。

穩住申,聯合外戚申侯、齊侯對抗畿內公卿貴,齊侯國土遙遠所以要讓齊侯對抗申,聯合晉侯保證局勢穩,不至于刀兵相,還不夠……」

洛成開始思索引入新的政治力,以及利益之間的置換。

他不太在乎畿外諸侯在王畿之中獲得力,洛氏考慮問題向來以幾十上百年計算。

這么長的時,沒有龐大的氏族支,畿外諸侯執政的權勢最終一定會失去。

洛氏連續七代傳承的三公之,經過時間的消,也在洛臨時期失去了。….

「嗯?」

望著竹簡上的信,洛成本來有些從容的臉,漸漸嚴肅起,竹簡上面記載了這幾年之間發生在豐鎬之間的天災。

從一條條的記錄,仿佛上天已經不眷顧邦周一,從姬涅即位,鎬京陸陸續續的發生了很多的自然災害。

「天災!」

無數嚴重的天災在十幾年內集中發,最嚴重的就是姬涅二年時發生的地,這次地震引發了涇河、渭河、洛河的改,最終造成了豐鎬之地三條河流的枯寂。

「國之將,必有妖孽啊。」

由于姬昭的存,洛氏是完全相信天命氣運,現在洛成心頭就蒙上了一層陰影。

放下這份竹,洛成拿起另外一份與災害有關的竹,搜尋一,果然找到了自己預料中的內容。

這些災害導致豐鎬之間很多的土地已經不適合生,甚至已經陸陸續續的有卿大夫舉家向東遷移。

「麻煩了!」

洛成臉色不太,手指忍不住用力捏著竹,他知道自己可能遇到了一個無法解決的大問題。

天災導致的地理變化!

這在素王給洛氏留下的治政書中是重中之,每代繼承人都會深刻專研。

治政書里面提及,只要是由于人的行為所造成的問,都有解決辦法。

如果你認為一個問題無法解,要么是能力不,要么是身份限制了你。

洛文公用自己數十年的執政經驗為這段話做了注解。

厲王造成的局面就是人,包括王畿公卿貴族盤,畿外諸侯實力壯大漸漸與天子離心力變,這些都是人禍。

他將自己解決的問題的方法列了出,也將自己限于貴族的身份地位不能解決的問題列了出來。

這些寶貴的治政經驗能夠快速的提升洛氏繼承人的水平。

但同樣,如果一個問題不是人的行為造成,那么就是大麻煩。

農耕是王朝的根,在這本治政書,素王提到了一個很少有人會注意的點。

他認為一個合格的執政,應該時刻氣溫、降雨的變,河流的改道、山脈的變,這些影響田地糧食產出的因素。

這些變化是人力所不能控制,是上天的旨,人間的王朝要順從天意的變,尋找到最適合生存的地方。

現在洛成感覺自己就遇到了這個嚴峻的問題。

諸侯卿大夫的遷,是因為他們的采邑已經不足以讓他們生,所以寧愿遷徙。

在這個遍地都是荊棘叢、遍地都是森林、豺狼虎豹的時,離開已經開墾好的土,重新在荒野之地建,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鎬京就坐落在涇水與渭水的匯流之,這兩條河斷,會摧毀掉整個豐鎬之地。

沒有水,糧食減,無法維持人,人口不,軍力就會進一步減,那些蜂擁而來的戎,誰來抵抗?

洛成有點無法保持淡定,他手中握著竹,在屋中開始踱步。

西周末,一系列的天災對渭河平原的經濟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打,王畿的實力大幅衰,底層的周人生活困,在一片歌舞升平之,周王室對豐鎬王畿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西周那些事》

花非花月夜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精華書閣,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期待精彩繼續!

為您提供大神花非花月夜的《》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免費閱讀.https://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碼作品,所有章節均為來自于“筆*趣*閣、頂*點”等3方網站,轉*碼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