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著這個叫做波風鳴人的少年忍者向前走,很快吉次郎看到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宏大且華麗的建筑物。
周文明在地下建造的運輸水道僅僅是支線交通,負責主要輸送任務的是地下隧道的鐵路交通線,
火車對于忍界的人來說的確是非常奇怪,他們甚至不會認為是車輛,而是那么老長一條的鐵房子。
實際上這個閃爍著金屬光澤的車廂還真不是鐵的,而是特別調制的蟲子外殼,又使用了晶遁加工了表面,這才得到了兼具輕盈與堅固的成品車廂。
車廂底部是電驅動力包,對于現在的周文明技術水平來說,造這玩意是挺簡單的工作。
車頭的技術水平更高,除了電驅動力包,還集中了全自動駕駛控制中心和龍心核能供電組,利用裂變核能向全車供電。
龍心的能量供應十分充足,更換一次龍心就可以行駛半年以上,而且輸出功率非常高,足夠將火車的時速推高到三百公里。
其實在實驗中,火車更是能達到驚人的七百多公里,但是這個速度在地下隧道運行時根本達不到。
實驗證明,隧道約束了空氣無法向兩側排開,于是在車頭形成了密度極大的高壓區,這就給車頭造成極大的壓力。
巨大的氣壓差將空氣以極高的速度從車身周圍向后噴射,又形成了風阻恐怖的強風,由于這兩種強大的阻力,最終火車在隧道中的最高速度只能達到五百公里出頭。
同時隧道內高速行車有相當大的危險性,當火車速度達到一百六十公里時,前方形成的高壓氣團不但會阻礙火車前進,還會在前方形成時速上百公里的高速氣流,差不多相當于十到十一級的狂風。
十一級的狂風足以將人吹飛,造成嚴重的傷害,隧道的終點如車站、車庫等位置就必須安裝封閉的隔離墻,如此才能保證人員的安全。
火車時速達到四百六十公里時,隧道風速便達到兩百公里,這就是十七級超強風暴。
此時車站的隔風墻遭受的壓力就會非常夸張,不但必須修建成弧形,而且材料的強度要求也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尤其是開關的門,各處連接結構的材料就不能是鋼材。
周文明當然有條件和技術,哪怕是裝備鈦合金也沒有問題,但是材料和建筑的成本超出了所有人的心理預期。
關鍵是沒有必要啊,速度三百公里時,就算是使用普通的四層鋼化玻璃就能保證安全,為什么要追求四百多公里的速度,將車站的建設成本增加幾百上千倍。
所以,吉次郎他們看到的是一個由鋼化玻璃建造的火車站,數百盞強光燈照耀下,光華璀璨夢幻迷離,如同神明居住的宮殿。
波風鳴人指著這個奢華的建筑,驕傲的介紹道:“看,這就是名為水晶宮的火車站。”
接著他又是遺憾的說道:“哎,可惜這么厲害的建筑,居然不是我們木葉建造的。”
波風鳴人已經在這里實習了五天,每天都能見到這樣的火車站,仍然會滿懷驚嘆。
吉次郎等第一次見識到如此華麗宏偉的建筑,更是整個人都呆滯了,一個個保持著瞠目結舌的樣子,如同僵尸一樣在人群中緩緩前行。
通過長長的通道進入車廂,更人們是對干凈整潔的車廂驚嘆不已,以為自己乘坐的一定是神的座駕,甚至有人哭著喊著在車廂過道里跪拜感謝神明的。
在悅耳的電機蜂鳴聲中,火車開動起來,引發了更大的喧嘩,哭泣、祈禱、求救,第一次見識到的這種場面的人們徹底的瘋狂了。
有人在面對完全未知的事物時,在從未聽過的聲音中,從心底的深處萌發了無可遏制的恐懼,他們不能自控的掙扎、大叫,甚至雙眼翻白,口吐白沫。
恐懼是會傳染的,尤其是那些自己把自己嚇得翻白眼吐白沫的家伙,他們的形象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恐怖。
很快整個車廂的人都開始瘋狂的大喊大叫,很多人師徒蜷縮成一團,更多的人試圖站起來逃跑。
幸好,這不是周文明第一次運送人,火車座位上設置有保險帶,就是為了保證不讓這些人站起來亂跑。
周文明的少年和雇傭來實習的火之國少年,也都見識過類似的場面,在發車前都很耐心的給每一個人綁好安全帶。
他們甚至不允許母親抱著自己的孩子,而是搬來了嬰兒座椅和兒童座椅,如今也都固定的十分穩當。
為了避免引發沖突,安全帶在固定的時候是很松的,但在開車的那一瞬間,安全帶會被瞬間收緊,將所有人都牢牢的固定在座位上。
開車三分鐘半后,火車的速度達到了平穩運行的三百公里,跟車的少年忍者開始在走道里來回巡視。
看到特別瘋狂的乘客就會給他上標記,然后就會有一只蟲子飛過來,狠狠的給他來上一針鎮靜劑,讓他安靜的昏睡過去。
大約十分鐘左右,恐懼的源頭都已經陷入昏睡,剩下的人也逐漸平息了下來,車廂里已經是一片安靜,人們都在面面相覷。
不少人甚至覺得恍若隔世,剛剛的自己完全是個不認識的人,實在是太丟臉了。
一個小時后,人們熟悉了這個全新的高速環境,保險帶被解開,孩子們甚至開始在車廂的過道里跑來跑去,歡聲笑語充滿了車廂。
五個小時后,火車跨越了一千五百公里,到達了風之國的終點,這批土之國的人戀戀不舍的下了車。
到了風之國就是周文明的領土了,安全性已經有了充分的保障,再次分流的時候自然不用隱蔽,所有人很快登上了地面,看到的場景頓時讓他們傻眼了。
吉次郎喃喃的問道:“這,這里是風之國?是那個大沙漠?”
他身邊的有一個老頭信誓旦旦的說道:“這不可能是風之國,我以前就是跟著商隊做生意的,風之國絕對沒有這樣大的森林。”
吉次郎不由的點頭,的確是啊,眼前一望無際的全是樹,樹干粗如房梁,樹葉遮天蔽日,林間水霧繚繞,鳥語花香。
這能是大沙漠的風之國?
“一定是火之國,哈哈哈哈,我們來到火之國了,難怪上車前看到的忍者都帶著木葉的護額,這里一定是火之國!”
“您說的有道理,一直聽說火之國是森林之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沒錯,我也看到了那些少年的護額,肯定是他們說錯了目的地的名字。”
出口附近負責的忍者聽到這些土之國人的議論,不由的撇了撇嘴,但是他們也沒法反駁,這里四個月前的確還是黃沙滿天的大沙漠,但現在他們沒有證據證明啊。
他們已經是周的治安忍者了,砂隱的護額肯定不能帶。
從大沙漠變成大森林后,區域內的環境氣候大變,原來的沙漠特色裝束根本沒法穿,大袍子和包頭巾實在是太悶了。
最重要的是,這里現在真的是大森林,其他的證據都沒有說服力啊。
前砂隱村的忍者只能不做任何解釋,板著臉拿著名單叫人,將他們送上不同的車子,讓他們去往各自的目的地。
從現在起,風之國就會是他們新的家鄉了,慢慢他們也會像習慣火車的速度一樣,習慣這里曾經是大沙漠的現實。
自從周文明覆滅了風之國,溝通雨之國開啟調水工程,很快就從雨之國調來了海量的淡水,穩定了風之國的人心。
當時倦鳥將被俘忍者也都派遣到工地上,這些倔強的沙漠英豪看到濤濤清水的瞬間就徹底消停了下來,老老實實的埋頭干活。
三個多月的時間中,沒有任何一個砂隱忍者逃跑,更沒有一點消息泄露,他們甚至非常主動的巡邏,并且不殺前來偵查的巖隱忍者、云隱忍者。
不管怎么說,這個修建中的工程是風之國千年的企盼,與他相比,誕生不到百年的砂隱村根本不夠分量。
因為忍者們的參與,引水的地面工程短短一個半月就完成了,所有人都在憧憬著未來綠樹成蔭的未來。
之后更讓風之國的人發狂的事情發生了,周文明招來了數百只巨大的領主,在灌溉工程完成的地方飄過,呼呼啦啦的播撒了海量的種子。
周文明播撒的種子竟然在落地的瞬間就發芽,明明沒有接觸到水也完全不影響它迅速發育成大樹。
這是大蛇丸加入周文明后,隨手研究的沙漠綠化專用的種子,核心是弱化后的柱間細胞,還混合了來自龍脈的自然能量,足以在完全無水的環境中臨時制造一片森林。
這些樹如果沒有水的供應,會在幾天內死亡,然后徹底干枯并且極速風化。
有了水就能夠繼續活下去,只是這種樹的壽命極限也就五年,需要及時的更換為長壽樹種。
說到底還是比不了千手柱間的木遁,這位忍者之神的樹界降誕至今仍然活的很健康,甚至火之國的森林中有相當多的部分都是柱間數十年前的成果。
但一夜之間沙漠變森林的壯舉對風之國的人來說就是奇跡,能夠讓他們瘋狂的奇跡。
當風之國的人看到一眼看不到頭的森林后,他們甚至沖上去抱著樹,一棵一棵的撫摸過去,復國這種事直接拋到無影無蹤。
聽說這些樹需要用水渠灌溉,而且壽命只有短短的五年接下來需要繼續種新的能夠成材和能夠長壽的樹。
風之國的人毫不猶豫的就表示,所有的工作都沒有問題,甚至不問有沒有工錢。
曾經的砂隱忍者也是紛紛報名,充當地方治安的力量,為了守護這片綠色,他們愿意犧牲自己的生命。
一個偉大的工程結束后,風之國的國民和忍者都對新的統治者沒有了敵對之心,整個國家暫時的融入了周文明。
只是暫時的,因為這個巨大的工程在周文明的技術支持下進展的太快,對風之國國民動員不足,參與度更是差的遠。
文明的融合就像人與人之間產生友情一樣,最親密的關系只能在共同的經歷中獲得,比如一起同過窗,一起坐過牢,一起扛過槍,以及其他。
文明的融合就是人與人之間共識,必須要完成偉大的事業,還要有足夠的共同參與度,長時間同甘共苦的經歷。
不如此,人與人的情感就無法達成持久的親密。
現在風之國融合入周文明其實是國民被巨大利益吸引,但人的欲望是無窮的,再大的利益也會漸漸習慣,單純的利益吸引無法持久。
油女鐵丸和主持工作的倦鳥對此心知肚明,引水工程剛剛完成就緊鑼密鼓的展開新的工作。
首先是鋪開的教育改革,接著是農業改革,然后就是花費巨大的代價,從北方聯盟抽取人口補充到風之國。
這些在土之國完全活不下去的人,對救助他們的周文明必然抱有好感,大規模的抽取人口既能削弱土之國,又能在風之國攙沙子,改變風之國的人口結構。
這個時機選擇的非常妙,此時風之國的人對周文明服從性極高,又剛剛滿足了千年的夢想。
因此他們看待土之國的逃人既有憐憫,又有居高臨下的得意,對于外國人來到風之國求生沒有絲毫的抗拒。
不得不說,油女鐵丸其實也是很狡猾的,別看他總是宣稱要執行陽謀,但玩弄陰謀手段的時候也是那么的流暢。
等到若干年后,他們彼此習慣了對方的存在,相互通婚融合,這件事也就變成了可以公開說明的陽謀。
當然,公開的說法會是這樣的:面對遭遇天災人禍而陷入饑餓的土之國國民,周文明進行了強有力的救援,為促進忍界統一打下了堅實的人文基礎。
油女鐵丸跟著吉次郎一家走完了這次的遷徙旅程,對管家主持的人口抽取工作十分滿意。
巖隱村已經聞到了氣味,但他們來不及挽回局面了。
周文明從土之國運走的人口達到了一千四百多萬,差不多是土之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這些流失的人口集中在土之國的中部,恰好是土之國的核心產糧區,絕對是足以致命的傷害了。
就算是巖隱村知道了又怎么樣,土之國的國土面積如此廣大,區區兩萬多忍者很難顧得過來。
關鍵是巖隱村并不直接和底層對接,短時間內感受不到人口流失的傷害,從上到下都無法真正的重視。
在巖隱忍者們認真起來前,擺渡人有的是空隙可鉆,偷人口的貓鼠游戲能夠持續到下一次糧食收獲的季節。
到那時候,可能將土之國的人口降低到原來的一半,土之國的滅亡進程將再也無法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