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融科技帝國第1363章【這是一個百年大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63章【這是一個百年大計】

第1363章【這是一個百年大計】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0日  作者:昭靈駟玉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昭靈駟玉 |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第1363章這是一個百年大計

第1363章這是一個百年大計

讓廣大吃瓜網友們坐不住的是,這好像不是玩虛的,是要玩真的,那更興奮了。

因為連之前定好的探月工程都直接并入到了「星球防御」計劃里面,成為一個項目子集,整個「星球防御」計劃工程有著詳細的總綱,規劃的時間尺度是長達百年。

最令人震驚的則是整個「星球防御」計劃的規模之龐大讓人聞之驚愕,在剛剛公布的計劃總綱里面詳細的描述了「月球智能工廠」和「月球軌道航天母港」這兩大工程。

現在網上都已經傳瘋了,好多網友連忙看了看日期,是2018年沒有錯,不知道的還以為是2081年了呢。

根據月球工程總師接受秧視記者采訪表示,月球智能工廠是整個「星球防御」計劃的關鍵環節,也是整個「星球防御」計劃耗資最大的環節。

要在月球上建造工廠,這是人類歷史未曾有過的先例,首先需要對月球進行一次全面的地圖測繪,要對月球表面的自然資源進行詳細的探測,掌握這些重要的數據信息之后,才能確定月球工廠的選址。

月球智能工廠的重點在于「智能」這兩個字,也就是說整個工廠要實現無人化、智能化、全自動化運作,矩陣量子將會在人工智能技術層面提供強力支持,也就是目前正在訓練的工業大模型,以后在月球上能活動的每一臺機器設備單元都會被賦予智能化。

同時在月球上的工業設施和眾多智能機械設備也具有抵御太陽風暴活動干擾的能力,也就是抵御電磁脈沖的能力,畢竟月球并不完全處于地球磁場的保護下,滿月時的地球磁場無法完整地將月球保護起來,這就會導致月球幾乎完全暴露在太陽的輻射下。

這些問題自然是考慮在內了,也有技術手段可以解決。

根據月球工程總師的透露,未來的月球車能夠在月球表面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行駛,這個消息也是令人震驚。

在地球上,一輛汽車能夠以這樣的速度行駛已經相當驚人的了,不過總師表示,月球車的這一速度完全可行,因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意味著月球車所需的動力要比在地球上小得多,因此在地勢平坦路況好的區域行駛是可以實現更高的速度。

月球智能工廠能否正常運作起來,能源問題也是關鍵因子,毫無疑問,當下最具可行性的手段就是核電,中核、廣核兩大核電巨頭赫然在參與名單中。

在起步階段需要用到核能,太陽能光伏是不劃算的,那意味著要從地球這邊運輸大量的光伏材料過去,算算成本搞一個小型核發電廠是最經濟的手段。

以后等到地球軌道高空的空間光能電站起來了,核電廠就可以退役了,空間光能電站直接無線微波傳輸能源到月球工廠,當地建造接收站,地球這邊的空間光能電站直接以光的速度進行遠程能源傳輸。

雖然中間傳輸過程會有不小的能量損耗,但空間光能電站起來以后,全天候汲取來自太陽的能量,能源將會便宜到不可思議的程度,那點能量損耗完全可以接受。

根據月球工廠總師的介紹,他接地氣的表示,月球智能工廠只要將幾個主要核心單元建造完成,它就可以自己「慢慢長大」,因為全自動化、全智能化,不需要人類去直接參與,人只需要做好綜合規劃后,月球智能工廠就會自己在月球表面采集資源不斷擴張。

以后絕大部分機械設備都會在月球生產制造,只有一些核心部件、載荷要求不高的諸如芯片這種小單元部件,就直接從地球這邊運過去。

換句話說,對于月球智能工廠,人類只需要起個開頭就行,后面就會自己「長大」,從最開始的微型工廠發展到小型工廠再到大型工程直到最后發展成龐大的綜合工業集群基地。

著月球智能工廠成型后,就為接下來的「月球軌道航天母港」打下堅實基礎,依托月球上的自然資源,通過月球智能工廠生產制造航天母港所需的各種硬件設施,在工廠里模塊化制造,然后從月球發送到軌道上。

月球的引力逃逸速度只有2.3千米\/秒,可比從地球發送物資到外太空容易太多了,以現有的技術水平和工業能力、經濟實力是不足以從地球打造航天母港的,主要是經濟層面發射成本受不了。

但是在月球,發射成本會指數級下降,而且經濟投入方面主要是前期月球智能工廠的建造,而越往后投入就會越少,最后可以做到近乎白嫖的程度。

首先月球上的自然資源就是免費的,其次智能工廠全自動化、無人化使得人力成本也省去了,規模效應起來之后,就是約等于白嫖一個航天母港出來。

有了完整的月球測繪數據和自然資源分布數據就能建造月球智能工廠,有了月球智能工廠就能建造航天母港,而有了航天母港就能制造萬噸級載荷的太空船。

這種級別的大家伙,不可能在星球表面制造,只有模塊化制造,然后從月球表面將一個個模塊發送到月球軌道上的航天母港,再然后通過航天母港上的船塢平臺進行整合。

一旦完成,這種萬噸級的大塊頭就只能永遠待在太空中,被星球引力捕獲就完犢子了,畢竟沒有反重力這種黑科技,是做不到往返大氣層的,若是被星球引力捕獲那就是一個大號的人造隕石直接撞擊星球表面。

動力系統方面肯定是用核動力,未來的替代方案就是可控核聚變能源。

當擁有了萬噸級載荷的飛船在太空之中,人類面對地外天體小行星撞擊就不會再束手無策,哪怕是出現滅絕恐龍的那種10公里級別的小行星也不用擔心。

只需要派幾艘這樣的大家伙出去,將飛船的強大推力通過一些間接手段作用到小行星上,比如用新型納米材料打造一張龐大的網,只需要稍稍改變一下小行星的軌道就能避免直接與地球相撞,直接被地心引力的「引力彈弓」效應甩出去。

而萬噸級載荷的大型太空船得以誕生,必定催生一系列全新的太空產業和配套商業,比如小行星采礦業將成為可能,以后那些可能撞擊地球帶來威脅的地外天體小行星反而能因此成為大自然的饋贈,進而可以催生出太空工廠乃至太空城的誕生。

此次推出的「星球防御」計劃雖說名義上是為了應對地外天體小行星撞擊,但也是一個百年大計,「星球防御」計劃一旦推進開來,是必然會朝著這個方向演進。

有了月球工廠就能有航天母港,有了航天母港就能有萬噸級載荷太空船,有了萬噸級載荷的太空船,就能展開太空礦業等一系列商業活動,進而就能把工廠從星球表面搬遷到太空之中成為太空工廠,再而必然會催生龐大的太空城,而人類文明也將因此從現在的0.7級文明正式成為1級行星級文明,并朝著恒星級文明進發。

由此可見,從某種意義上講,上天能送一個月球給人類簡直就是一種莫名的偏愛和眷顧,得以讓人類以月球為踏板能更輕松地向宇宙深空進發。

若無月球這個踏板,人類想要走出地球的難度和達到同樣的規模效果,付出的代價會是現在的十倍、百倍都不止,光是對抗地心引力的所付出的成本代價就難以估算。

相關


上一章  |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