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融科技帝國第1267章【快不得也不能慢,要剛剛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67章【快不得也不能慢,要剛剛好】

第1267章【快不得也不能慢,要剛剛好】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5日  作者:昭靈駟玉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昭靈駟玉 |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第1267章快不得也不能慢,要剛剛好(求推薦求收藏)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此刻兩人轉而討論星宇科技走出去后對于海外市場的出口產品定價問題。

「要賣得比國外貴。」

方鴻言簡意賅的下定論,緊接著補充道:「你的產品足夠高端且有競爭力還不敢定高價,那么做高端的意義在哪里?還怎么搶回市場定價權?出口端的品牌戰略不能自降身價。」

思量片刻后,方鴻接著說道:「以Ix頭顯為例,國內的銷售價格換成美元接近1500美元,如果能夠行銷到歐美,在國內價格的基礎上漲價100就是賣3000美元,反正也不用指望能有多少份額,那就不必自降身價矮人一截。」

「至于賣到新興市場地區包括一路一帶沿線地區,定價2500美元,比歐美市場少500美元,這些地方沒錢的500人民幣他也買不起,有錢的人不差這兩萬多塊錢。」

「不要擔心定價過高拿不下多少市場份額,份額早晚會起來的,能拿多少份額關鍵在于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對當地的影響力以及當地對我們國家的重視程度。隨著國家層面的持續發力,尤其是以后明著出來扛旗做大哥了,國際市場份額就會持續上升。」

秦豐回應道:「我明白該怎么做了。」

顯然,這件事情急不來,需要慢慢推進,做跨國貿易可不是光有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就能拿到市場份額的,與國家的綜合國力是息息相關的。

說白了就是你的射程范圍能覆蓋到哪里,你的軍艦你的飛機能到哪里,你的生意才能做到哪里。

這并不是說要跟歐鎂那幫子昂薩人那樣直接武力征服,而是得讓別人知道你不那么做、愿意講道理是大國修養,但不代表沒有那個能力,威而不霸,強不欺人,如果講道理不能服人也隨時能講物理。

星宇科技現在不必過分追求國際市場份額,重點是先講好品牌故事,做好諸多鋪墊,為將來的爆發打下基礎,待到將來世界格局東升西落的時候,再結合本身的核心技術競爭優勢,兩個字就是:無敵!

卻說此刻,方鴻如是說道:「總而言之就是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有多大、輻射范圍到哪里,與之同頻共振即可,我們要與國家戰略有著深刻的看齊意識和大局意識。細節方面就是節奏要把控好,快不得也不能慢,太快則過猶不及,過慢則錯失機遇,剛剛好才是真的好。」

方鴻繼續指點秦豐:「接下來要出海、要走出去,你也要多花點時間精力去關注并深入研究國際地緣正治格局,包括各方在地緣正治的博弈、角力。搞明白了再走出去才不會一葉障目吃大虧,有些地方看似高風險,但就是能站得住腳,有些地方看高安全,一過去就全打水漂,這些做不到足夠深刻的洞見是要吃大虧的。」

秦豐再次點了點頭。

走出去可不是單純的腦子一熱就沖上去,當今世界地緣愈發復雜多變,又是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到底是成為坐在餐桌上的人,還是成為餐桌上的菜,這非常考驗執棋者的戰略智慧。

那些走出去的企業在外頭吃了大虧的不在少數,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被忽悠瘸了,踩了無數的坑,交了很多學費。

但踩了人家的坑至少有一半要歸結于自己的天真和傲慢,天真是過于相信市場經濟學,傲慢是跑到國家影響力還輻射不到的地方去做生意,碰上被人家巧取豪奪除了認栽私下罵街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方鴻是從來不相信所謂的市場經濟學、無形的大手那套邏輯,所謂「無形的手」是指市場的運行規律,也就是供需關系,但供需是可以被市場之外的人為力量制造的,這還能叫無形的手?

如果無形之手這套邏輯要是對的,那這個世界就不應該存在糧食危機,就不應該存在饑荒,以人

類當下的生產力水平,產出的糧食早就足夠上百億人口的供應還綽綽有余。

可現實是仍然有成千上萬的人口面臨饑餓,單位是以「億」計量,饑荒仍舊未被消滅。

末了,方鴻對秦豐進一步提醒道:「事以密成,言以泄敗;成于心思,謀于深思。這些事情不必高調張揚,也不用跟手底下的人解釋,低調去做就是了。」

「我們還是要看國家戰略怎么走,什么時候國家開始全面調整戰略明著站出來扛旗,把事情擺在明面上來了,那個時候我們非但不能再低調,而是必須要高調。」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那句話,千萬別覺得自己比國家還牛,你再牛也是一家企業,保持與國家戰略的同頻共振就是必贏的局,至少不會敗。」

不會敗,那剩下的只有贏,這就是立于不敗之地,是華夏文明幾千年的智慧底蘊積淀。

對于群星系而言,只能一直贏,就算不能贏也要確保不能敗。

秦豐再次點頭:「明白了。」

一句話就是自家的軍艦能去的地方就把業務推進到那個地方,暫時去不了的地方再誘人也不去。

方鴻滿意的點了點頭,秦豐的悟性還是非常高的,稍加一點就能迅速明悟。

這件事情跟前面高調宣布的七萬億計劃是大不一樣的,不可一概而論,因為七萬億計劃是在國內進行的,你怎么高調人家不可能在你的地盤上掀起什么浪花來。

但出海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根基尚淺是一方面,在外頭人家勢更大也是一方面,你是挑戰者,不先茍一陣子潛心發育,一上來就浪的飛起,人家鐵定什么不干都要先把你弄了再說。

過了一段時間,兩人談論著走出去的相關事宜,就一路一帶沿線方面也不可避免的談及到了印渡次大陸這個市場。

秦豐說道:「現在可是有很多友商同行跑去次大陸市場開拓業務,當地也頗為支持,業務推進的還頗為火熱,勢頭很是不錯。」

聽到這話的方鴻當即似笑非笑道:「那是騙進來殺,到時候關門打狗,咱可別上這個當,三哥的信用是不靠譜的。再退一步說,就算他們講信用也不能去,為什么不能去?」

「你去當地辦廠就是在拉升他們的制造業水平,他們也有十三億人口,且人口結構比我們國家還年輕不少,就是工人素質不行,但如果真把他們的制造業拉起來完善起來了,他們的成本一定比我們更低,豈不是變相削弱我國制造業在全球的地位和競爭力?」

「我們絕對不能跟某些企業一樣短視和只顧小利,不顧國家大利,這也是舍本求末。咱們做這么大的規模,不能只看企業本身效益,在這之上更要把國家利益放在前面。」

「等著看好戲吧,將來被阿三關門打狗的時候,那些短視者有他們好果子吃。到時候國家也會看清楚誰更能擔大事、誰更能挑大梁,又是誰把國家利益放在企業效益之前。」

「以后有真正的好事也必定輪不到那個些短視者,國家知道把一件事情交給你挑大梁靠譜多了、放心多了,非你不可勝任,附帶的紅利當然也歸你吃下。這才是智慧,這才是真正的大利,而且是坦坦蕩蕩地站著把利吃下。」

免費閱讀.


上一章  |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