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融科技帝國第1082章【無主之地先占位,一本萬利還穩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82章【無主之地先占位,一本萬利還穩定】

第1082章【無主之地先占位,一本萬利還穩定】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昭靈駟玉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昭靈駟玉 |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正文卷第1082章無主之地先占位,一本萬利還穩定

正文卷第1082章無主之地先占位,一本萬利還穩定

這次SpaceX獲得了頂級資本的支持,一口氣就拿下了30億美元的巨額融資,估值原地抬升了五倍是離不開“星網”給的神助攻。

之前外界一些所謂的專業人士或媒體還覺得埃隆·馬斯克看到“星網”會擔心得睡不著覺,殊不知人家得知消息興奮得不行,這個外部競爭對手的突然出現,給了他鋪開“星鏈”計劃獲得了轉機。

此刻,泳池邊的田嘉奕纖手環抱在身前說道:“這次確實大不一樣,以往SpaceX公司的投資額都是千萬級,這一次一下子拉高到了30億美元。”

方鴻頗為愜意地說道:“以往的投資額是千萬級很正常,畢竟SpaceX公司的火箭回收到現在還沒有成功,就看12月22日獵鷹火箭能不能成功回收。”

田嘉奕說道:“但這次還沒等到12月份就給了30億美元的融資……”

方鴻笑著道:“要不我怎么說埃隆·馬斯克得感謝我呢,我不大張旗鼓推動星網,他又怎么可能說得動北美那些幕后財團話事人?”

聽到這話,田嘉奕不由得好奇道:“你就這么篤定是這回事?”

方鴻聳了聳肩:“我能看得見近地軌道資源的稀缺性和衛星電信網的價值,他埃隆·馬斯克也同樣看得到,這一點我不懷疑,否則他就不會在去年推動worldVu星座計劃破產之后,今年立馬就推動星鏈計劃。不過他能這么快把那些財團話事人擺平并且拿到30個億的融資倒是讓我頗為意外,有東西。”

頓了片刻,方鴻慢慢悠悠地補充說道:“能有這么一個外部競爭對手存在不是壞事,反正我已經先一步,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最具價值的近地稀缺軌道資源,絕大多數肯定是九天星網先占。”

方鴻從泳池里出來,邊走邊說道:“這個競爭對手還是要給予充分的尊重,不能過分輕視。告訴羅亮還有嚴建丹,近期多讓出一些發射資源給星網項目,巡天望遠鏡項目、軌道礁空間站項目可稍微以往后延一延,把資源擠出來讓出來給星網。”

九州藍箭的發射資源非常雄厚,遠不是現在的SpaceX可以相提并論的,但是很多太空工程項目需要用到發射資源,分配下來其實還是很緊張的,發射資源還是不夠用。

田嘉奕跟了上來并說道:“土星探測和火星探測項目是不是也可以延后一下?”

方鴻當即搖頭罷手否道:“在地月系統內的太空項目都可以調整,但這兩個太空項目萬萬不能亂動,它們都是跨行星的探測工程,發射窗口是定死的,咱們可做不到讓火星、土星剎車等我們,窗口期錯過了不是等幾個月而是好幾年,尤其是外太陽系的土星,錯過了就要等七八年,底下的人愿意等我也不愿意等。”

田嘉奕恍然:“也對,我忽略了發射窗口,那確實不能動。”

這要是錯過了可就不是七八個月,而是七八年,這么長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物,變數也非常大。

土星探測計劃是非常復雜,要經過極為周密的計算,要把探測器送到土星可不是直接就飛過去,這一點人類目前的技術根本做不到。

攬星九天工程的土星探測項目的大體流程是,先把探測器送到地球軌道上并且待命,再進行二次燃料物資補給,期間都是無人化完成,然后就開始變軌借助地球的引力彈弓效應把自己甩出去。

被地心引力甩出去之后也不是直奔外太陽系的土星,而是先朝著內太陽系的金星飛去,并且需要兩次飛躍金星,因為探測器在飛往金星的時候也在繞太陽運行,等到飛向土星的時候又能遇見一次金星,所以可借助金星的引力彈弓效應獲得兩次免費的加速度。

在第二次飛躍金星被甩出的時候正好卡著時間點再次遇到地球,因為地球軌道在金星之外圍繞太陽公轉,再次飛向地球并利用引力彈弓效應被地球甩出去進一步獲得第四次免費的加速度。

之后就一路向著木星飛行,中途不會與火星碰面,而且火星引力小,借助引力彈弓效應獲得的加速度有限,關鍵是時間窗口也不允許。

在飛抵木星之后,探測器會借助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進行減速,引力彈弓效應是既可以獲得加速度、也可以獲得減速度,還能改變速度的方向。

如果不借助木星引力進行減速,到時候飛抵土星時就無法正常泊入土星軌道,探測器無法被土星引力捕獲,直接擦肩而過后就會向著深空飛去,再也拽不回來。

當然,也可以利用探測器攜帶的燃料減速,但這樣就虧死了,到時候就算泊入土星軌道,剩余燃料也維持不了探測器運行工作多長時間。

耗費幾百億巨資開啟的一趟歷時近七年的單程旅途,飛行30多億公里的旅程好不容易來一趟土星,要是只能工作十天半個月,這是不能接受的。

而探測器工作的時長是與攜帶的燃料息息相關,所以盡可能要在飛抵土星的路途中少自身燃料消耗,這樣到了土星后的工作時長就越長。

按照團隊的設計壽命,探測器飛抵土星要保證帶過去的燃料可以正常工作15年,那么遠的距離,接收太陽能指望不了多少,所以得用核裂變動力燃料才能支持15年的運作。

換句話說,土星探測器從發射升空到最終退役的總時間周期是22年之久,這么長的時間,等到探測器退役之后,全新且更為先進的第二代探測器也已經在飛來的路上。

方鴻對于太空探索的投入是不會吝嗇的,除非是遇到什么問題真拿不出錢來了,只要不卡經費,深空探測一旦開啟是不會間斷的,必定是無縫隙銜接。

卻說此刻,方鴻來到了別墅內又對隨行的美女助理吩咐道:“另外就是小型衛星的產能給我拉上去,加速擴大產能,閹割一下也沒問題,不要求都能并入星網,先把軌道資源占了再說,之后新的衛星上去補網了再讓它墜入大氣層焚毀。”

田嘉奕點點頭。

規模化量產能進一步攤銷成本,再閹割一下,一顆小型衛星的造價進一步壓縮到100萬元人民幣左右不成問題。

只需要100萬元一顆,1萬顆就是100個億,能管兩年半到三年左右,這樣的成本代價換來1萬條稀缺軌道資源,方鴻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類的太空活動越發頻繁,稀缺軌道資源只會越來越值錢。把高價值稀缺軌道占了之后,方鴻可沒打算轉讓賣掉,而是提供租賃服務,做太空版的房東收租金。

怎么給稀缺軌道資源定價,掌握軌道資源的人就意味著掌握了定價權。

未來,一條稀缺軌道的價值每年的租金費用可以定價到300萬美元不成問題,因為一顆小型衛星的國際造價成本大約就在300萬美元左右。

資源的稀缺性,價格自然堅挺。

高價值稀缺軌道資源就那么多,2000千米以內的近地軌道,有價值的也就十來萬條,這可以視為恒定的數值,而人類文明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太空活動越頻繁,稀缺軌道資源又不會跟著增加,必然會造就價格的高企。

而且稀缺軌道的實際價格肯定是要根據這顆衛星的用途來定價,商業用途、公益用途價格都不一樣,就跟地面的商鋪是一個邏輯,同樣的地段,同樣的鋪位,拿來做飯店,還是智能手機店,租金是不一樣的。

所以即便是商業用途也會具體看是什么搞商業,會有專業團隊去分析你搞的經營一年能創造多少利潤、前景如何,經過綜合評估才會給出最終的定價。

假設每條稀缺軌道資源平均每年的租金費定價300萬美元,如果有5000條軌道租出去了,一年的租金就是150億美元的收入,而且是旱澇保收,穩定的現金流來源。

無主之地,先占位原則,這是一本萬利還穩定的買賣。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