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融科技帝國第670章【準了,兩個深空探測項目同時推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0章【準了,兩個深空探測項目同時推進】

第670章【準了,兩個深空探測項目同時推進】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昭靈駟玉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昭靈駟玉 |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正文卷第670章準了,兩個深空探測項目同時推進

正文卷第670章準了,兩個深空探測項目同時推進

別墅客廳。

虞秋把手里的文件材料報告遞給方鴻并說道:“火星探測任務方案,光是看了一下任務概述就看得出來無比復雜,也確實是雄心壯志的計劃。”

方鴻接過來打開一覽,大致看了一遍土星探測計劃任務之后,又看了看火星探測任務的方案。

這一次制定的火星任務計劃首先便是重啟此前失敗的“螢火一號”定下的科學目標,即:探測火星空間磁場、電離層和粒子分布及其變化規律;探測火星大氣離子逃逸率;探測火星地形、地貌和沙塵暴;探測火星赤道區重力場。

此外“螢火一號”的工程目標還有:火星探測器的研制技術;星地配合實現火星探測器3.5億公里精密測定軌和數傳技術;掌握探測火星的軌道設計、發射、行星際巡航、進入火星軌道及深空運控技術。

完成這些科學目標和工程目標之后,最重量級的重頭大戲便是樣本帶回任務,重啟“螢火一號”的探測任務也是為了實現帶回火星土壤樣本而服務。

新的火星探測計劃暫定命名為“天問:火星快遞”任務,最終極的任務目標就是發射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將火星土壤樣本送回地球。

整個的火星任務流程。

首先是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螢火一號”的任務,接下來便是火星登陸計劃,即“天問二號”探測器發送到火星并登陸火星表面。

“天問二號”會攜帶一臺火星車“祝融一號”,其探測任務中有一項關鍵的工作就是在火星表面登陸點附近挖土,“祝融一號”準備了52根樣本管子,這些管子都是采用特殊合金制作,全部都是從無菌室設計裝配的。

當然,不管是“祝融一號”火星車還是這些樣本管子,都是要求絕對干凈無污染的。

影響火星是小,影響火星取樣是大。

要不然樣本取回來發現上面有微生物,搞得全世界轟動,地球不是唯一具有生命的星球,結果研究之后發現是樣本管子被地球微生物污染,鬧出這樣的大烏龍可就不好了。

所以,不管是“祝融一號”火星車還是攜帶的樣本管子都必須保證絕對不能有污染。

按照當前設計方案,“祝融一號”具有采集樣品的能力,但并沒有能力直接在火星上研究這些樣品,也沒辦法背著一個顯微鏡直接對樣本分析。

之后的任務便是將這些樣品管子打包“快遞”送回地球,把探測器等“快遞”送到火星不容易,取回樣本就更不容易了,這個過程極其漫長且復雜。

按照目前制定的計劃方案,“祝融一號”完成樣本采集工作之后,那些樣本管子會直接在沿途扔在地上不管,因為“祝融一號”還有別的探測工作,把它送到火星表面可不只是挖土采樣,這只是它的工作內容之一。

火星雖然經常刮沙塵暴,但火星的大氣稀疏,把樣品管子采集扔在地上不管并不會有問題。

之后運輸樣本管子的工作將會交給隨后抵達火星的“祝融二號”來完成,這個時候的“祝融二號”抵達火星必定是兩年后了,也必然會搭載更為先進的技術,包括更先進的AI自動化技術等等。

前面“祝融一號”完成樣本采集工作之后,地球這邊就得準備樣本回收著陸器的發射了,從地球發射升空,同樣經過地火轉移軌道飛七八個月才能到火星。

著陸器配備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裝置,一個就是負責取樣的“祝融二號”火星車,負責找到“祝融一號”采集的樣本管子,然后把這些管子送到著陸器這里。

而取樣的過程都需要“祝融二號”獨立完成,因為火星和地球最近的距離光速都要傳播三分多鐘,通過在地球進行遠程控制取樣是不太現實。

另一個裝置就是通過著陸器送到火星表面的發射器,就是一個小火箭,可以滿足火星的逃逸速度進入太空軌道,這個小火箭內部有個容器,該容器便是負責保存樣本的地方。

樣本裝車完畢之后,小火箭還不能直接返回地球,因為小火箭的燃料只有把樣本送到火星軌道高空的能力,沒那么多燃料支持它把樣本直接帶回地球。

所以還有第四次發射任務。

第一次發射任務是重啟“螢火一號”,第二次是發射“祝融一號”登陸火星表面采樣,第三次是發射取樣的“祝融二號”和一枚小火箭。

而樣本返回著陸器就是第四次發射任務。

為了確保能讓天上的返回著陸器準確無誤接到火星土壤樣本,期間一定是要經過極為復雜且周末的精確計算。

隨著第四次發射的樣本返回著陸器抵達火星軌道上空并準備就緒之后,在火星表面等待已久的小火箭點火升空,將樣本送入太空軌道,然后將樣本容器拋出。

軌道上的返回著陸器接到樣本容器之后,由外部機械臂將之推入艙內,艙內的機械臂又會把樣本容器放進著陸器內,最終關閉艙門。

這一切的操作順利完成之后,樣本返回著陸器就會踏上歸途,經過霍曼轉移軌道飛行七八個月的時間被地球引力所捕獲抵達地球上空,著陸器最終泊入大氣層,預計在北方內朦一帶著陸。

至此,終于能夠拿到夢寐以求的火星樣本,整個計劃如果最終成功將會成為世界上首個獲得火星樣本的國家。

火星上到底有什么,是否真的有生命或者過去存在生命等猜測,屆時,科學家們研究分析過后便能夠百分之百的回答世人所關注的這個問題了。

按照材料報告上的計劃,從第一次發射任務2016年開始到第四次發射任務帶回樣本,一共需要歷時九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在2O25年才能拿到樣本,這還是在整個任務不出意外的前提下。

因為地外行星探索有發射窗口的制約,從火星到地球一個發射窗口周期大約是26個月,錯過了窗口期就要等下一個周期的到來。

末了,方鴻看完“天問:火星快遞”的任務概述,合上材料不由得說道:“確實復雜,全程都得經過周密計算,任何環節不能出錯才能最終實現把樣本帶回地球。”

不過根據該方案的四次發射計劃,即便火星樣本沒有帶回來,也不代表徹底失敗,因為四次發射相當于是四個子任務,收獲肯定是有的。

顯而易見,樣本返回計劃是意義重大的。

一旦成功不僅僅會創造一項震撼世界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能把探測器送到火星還能把樣本返回地球,其所掌握的技術便是就意味著有能力把人類航天員送到火星并返回地球。

毫無疑問,“天問:火星快遞”任務的成功將會為之后的火星載人登陸計劃夯實技術基礎。

此刻,方鴻重新打開文件報告翻了幾頁內容瞅了眼,隨后抬眼看向虞秋:“這兩個深空探測項目怎么沒有預算報告?”

虞秋聽到這話旋即回道:“有的,但不在這份材料里面。”

方鴻言簡意賅:“預算要多少?”

虞秋旋即回答:“土星探測任務的整體預算評估結果大約需要200億至220億元人民,火星探測任務的整體預算評估結果大約需要300億至350億元人民幣。”

兩個深空探測項目的總預算要500億至570億人民幣,而且風險系數都非常高,失敗了就是幾百個億打水漂。

對于國內而言沒有任何前人的經驗參考,想摸鷹醬過河人家也不讓你摸,最多就是拿已公開的一些資料做參考,如土星探測任務計劃方案就參考了“卡西尼”探測計劃。

兩個探測任務的難度和風險都是超級高,但要說最難的還不是是最遠的土星探測任務,而是火星探測任務,因為從火星帶回樣本,這一點老美都沒有做到。

方鴻把手里的材料放一邊,思量片刻便直接拍板道:“準了,兩個深空探測項目同時推進吧。”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