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融科技帝國第584章【半導體產業鏈的規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4章【半導體產業鏈的規劃】

第584章【半導體產業鏈的規劃】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昭靈駟玉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昭靈駟玉 |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 
正文卷第584章半導體產業鏈的規劃

正文卷第584章半導體產業鏈的規劃

臨近五月底。

靜心居別墅客廳處,田嘉奕看向坐在旁邊的方鴻說道:“今日,國家又出臺了一項集成電路政策,加速推進國產半導體產業發展,科技部印發了‘02專項’即《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及成套工藝》項目的文件。”

聽到“02專項”這個詞,方鴻不禁在腦海里檢索了一遍前世記憶信息,旋即自顧自地默默點了一下頭。

時間節點差不多,上一世便在這一時間點前后推出了該項政策。

與此同時,田嘉奕有條不紊地說道:“此專項重點實施的內容和目標,重點進行45納米至22納米關鍵制造裝備的攻關,開發32納米至22納米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工藝、90納米至65納米特色工藝、開展22納米至14納米前瞻性研究,形成65納米至45納米裝備、材料、工藝配套能力及集成電路制造產業鏈,進一步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裝備和材料占國內市場的份額分別達到10和20。”

值得一提的是,重大專項是為了實現國家目標,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

可以說是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

而群星資本是深度參與其中,這些年在一級市場的投入,燒錢大戶就是集中在國家急需解決的重大技術工程領域,其八大戰略投資方向基本上都已經涵蓋其中了。

如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及成套工藝,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技術,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新藥創制,大型飛機、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

還包括信息、生物等戰略產業領域,能源資源環境等等。

國內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格局已經在近年來悄然發生改變了,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新城這座城市逐漸新城了一個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赫然便是群星資本推進打造的高科技產業園區,可以說全國三分之一規模的集成電路產業從業者都匯聚到了新城,并且還在持續增加。

現在的業內甚至都有這么一個說法,想要做半導體就去新城吧!

若是想創辦一家半導體公司那就更要去新城,去了那里,只要有真本事,就不愁拿不到融資,因為群星資本就在那座城市。

目前,新城西郊原本一片荒涼的景象一去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嶄新而寬闊的公路,以及園區內一個個研發中心,企業公司總部等等。

新城這座城市原本是依賴房地產行業和少量的制造業,但因為群星資本的崛起,因為群星資本推進的這個高科技產業園區,新城這座城市也自然而然的跟著轉型科技制造成為城市的核心支柱產業。

高端人才的不斷容易也是推動新城的房價漲的很快。

科技制造成為新城的核心支柱產業是被動的也是必然的,因為西郊那片高科技產業園區可不是只有集成電路產業,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九州藍箭公司總部可就在那兒呢,好幾家公司在這里研究設計衛星,鯤鵬科技的總部也在這里。

不過進駐產業園區的企業里面,集成電路產業的企業占據了40的比例,超過了三分之一,等于是這里的企業里面每10家就有4家是干半導體或與之相關的。

如做半導體薄膜沉積設備的廠商有五家;做刻蝕設備的廠商有兩家;研究eda軟件的有三家,研究光刻機設備的有一家;做檢測設備的有兩家,做清洗設備的有三家,從事涂膠顯影的有兩家,做拋光設備的有四家,做熱處理設備的有兩家,做離子注入機的廠商有三家,做去膠設備的有兩家。

這些企業目前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背后都有同一個大股東,那就是群星資本。

末了,方鴻沉聲說道:“半導體這一塊,按照我們既定的路線推進,先把低端市場吃掉再說,專供65納米、55納米、45納米這幾個節點,做出來之后外國的企業降價那我們間得更低直接白菜價賣,不要怕收不回成本,群星資本會提供足額的融資支持,股權融資到極限了,那就走債務融資。”

補課就要補學費,陣痛是不可避免。

但長期來看如果把低端芯片市場給吃掉了,外國的廠商高端芯片其實賣不了多少的。

因為高端貴啊,因為貴所以必然出貨量少。

市場能接受多少那么貴的芯片呢?需求量肯定跟低端芯片沒法比。

國產半導體如果能把低端芯片做成白菜價,再從低端往高端迭代,吃掉低端市場之后,外國的芯片廠商其實是非常難受的,就跟股市里面韭菜沒有了,主力就很難受了,是一樣的道理。

而且很多應用場景其實不需要太高端的芯片,不像高端智能手機這類產品對芯片的要求極為苛刻。

像一些軍用領域、工作環境比較極端的地方更加講究芯片的可靠性,說的接地氣一點就是耐不耐造更重要,像高端芯片如高端智能手機是嬌貴的很。

現在的情況是,國外的芯片廠商它壟斷了高端市場,其他人一看搞不過就干脆連低端也不做了,你既然能做最高端的那都給你做好了。

所以才會在半導體產業鏈形成每一個環節的產商越來越少,如光刻機逐漸就剩艾斯摩爾(asml)一家。

但實際情況是,低端芯片對那些芯片巨頭而言也極為重要,如果有人把它的低端芯片都吃掉了,它是不可能靠著賣高端芯片的利潤覆蓋得了研發成本。

實際上不只是芯片半導體產業,視角放大到整個工業制造也是如此,老美那邊的制造業空心化是很難受的,這一點作為穿越重生者的方鴻更是清楚。

如果不難受,那就不會出現“董王”那么迫切的希望制造業回流北美了。

對于在芯片半導體領域戰略規劃,方鴻的策略目標很清晰,不能只一門心思的盯著高端芯片不放,正確的破局之策是先吃低端,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的越多就能進一步拖慢外國芯片巨頭迭代高端新產品的進度。

原本高端芯片能一年迭一代,被這么一拖變成一年半或兩年迭一代,對于國內半導體產業自主化替代的追趕,等于是原地領先一代,然后自身在瘋狂追趕,差距必然會加速縮小。


上一章  |  我的金融科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