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纓軍俘獲吐蕃斥候所獲取的消息并沒有出乎涇原節度使段佑的意料,畢竟這些東西他早就有判斷。
只是長纓軍的應對方式讓他感覺很迷惑。
以涇原騎兵為向導組成混編的斥候,補充糧草,甚至向前方修建一個營地,他都能理解,但是他做夢也想不到長纓軍從西北方三十里開始,這營寨修筑起來沒完了。
事實上,郭戎、李愬的計劃比段佑想象得還要喪心病狂。
因為郭戎和李愬想要修建的營地不是一座或者兩座,而且是整整六座!
按照計劃,長纓軍以3日為限,以30里為間隔,交替掩護,開始向蕭關方向設置前進營地,目的是在吐蕃的大軍抵達之前將營寨推進到蕭關之外。
畢竟郭戎手頭有兩個營,兩千專業化的工兵。
一個工兵營,在一個營戰兵的保護,一個營戰兵的協助下,一天扎營,兩天布置防御設施,三天時間足夠把一個普通的營地變成一座堅固的堡壘。
當時間來到抓獲俘虜的第四天,長纓軍第二座前進營地已經建設完畢,后勤兵已經開始向前運送補給,從午后開始,一隊隊的信使蜂擁而至。
最早的一封來自李銳,李銳所部的三營戰兵以及配屬的工兵和騎兵已經沿著回中道北上,預計十天之內可以抵達華亭縣。
接下來是一封則是意料之外,來自鳳翔節度使,在心中鳳翔鎮已經遵照圣旨開始調集兵力,四千戰兵將在五日內在隴州接完畢,隨時聽候調遣。
對于這一封沒有沒腦,來自鳳翔的信,郭戎和李愬一陣迷茫,直到日落之前來自長安的信使也來到了涇州,在參軍羅中文的引領下李愬和郭戎的面前,看到第一張圣旨之后李愬、郭戎、羅中文目瞪口呆。
以長纓軍大將軍李愬為京畿道行軍副元帥,統領京畿道,涇原、鳳翔、靈武及長纓軍對吐蕃作戰,便宜行事之權。
如果郭戎沒記錯靈武那位好像就是范希朝,。。。
要知道李愬這個大將軍本就勉勉強強,要讓李愬指揮三個節度使,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好在圣旨之后,李誦的信件中給了兩人比較完善的說明。
朔方靈鹽節度使范希朝、鳳翔節度使張敬則、涇原節度使段佑,這三個都屬于由朝廷直接任命,親朝廷節度使,而且三位節度使足夠忠誠,可以放心調動。
同時,因為戰事的驟然爆發,李誦已經決定推遲從長安外出的時間,讓郭戎和李愬安心作戰,切勿操之過急。
李誦在信中說道,準備以長纓軍為模板,再建立一支新軍神威軍,等本次戰事結束之后,讓郭戎從長纓軍郎將之中推薦一人主管新軍的籌建事宜。
至于劍南道吐蕃軍主攻方向,李誦沒有過多的解釋,而是轉了一份軍令:
右衛將軍薛平為劍南道行軍副元帥,統領以原神策軍兵員,重新組的建羽林軍、神武軍共計三萬人,從長安出發,沿渭水溯流而上,經過陳倉、散關支援劍南道,指揮長安以及山南西道援兵,確保劍南道不失。
面對郭戎茫然的眼神,李愬為郭戎解釋道,薛平是薛仁貴的曾孫。
看完圣旨和李誦的信件,郭戎和李愬兩人面面相覷,半晌之后李愬一邊苦笑一邊搖頭道。
“太上皇這是把我架在了火上烤啊!算了,算了,郭戎、中文你怎么想?”
“大將軍,其實也不必太過在意,畢竟我們最初考慮的是依靠長纓軍外加涇原軍的七千步卒拿下蕭關,現在有了陛下給提供的支持,終歸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從他們那里弄到幾千騎兵,勝算就更大了。”
“不錯,那我們還是按照原計劃進行,不過,你覺得我們有必要把計劃也告訴他們嗎?”
“既然陛下說他們值得信任,我覺得還是可以的,范節度使不必多說,從長纓軍草創階段開始就對我們非常支持,段佑雖然心思多了一點,但是我相信他對大唐的忠誠是真的,至于鳳翔節度使張敬則,雖然我們不熟悉,但是從他已經集結兵馬可以看出他對我們態度了。”
剛開始李愬點頭認同,但是說到最后,聽到張敬則的時候面部突然有點怪異,直到郭戎話音落下,李愬緩緩開口。
“本名昌,后賜名敬則。出身宣武軍,原本是宣武軍節度使劉玄佐門下,累有軍功,官至鳳翔節度使。”
“昔日劉玄佐因為家父被免軍權,未能出兵收復河湟,固張敬則以收復河湟為志!”
“其麾下的鳳翔鎮將野詩良輔李晟派往攻占吐蕃摧沙堡,也是一員悍將,如今為隴州刺史。”
自己只是聽過一個名字,而李愬不僅僅知道名字人家的出身,淵源,志向都知道,對于李愬這種可以將任何一個高官、將領從頭到尾說得清清楚楚的本事,郭戎早就已經麻了。
反倒是這個宣武軍讓郭戎很感興趣,如果他沒記錯,俱文珍就是從宣武軍監軍出身的,而且這宣武軍這叛亂就沒停過,這個宣武軍有意思啊。
不過宣武軍明顯不是重點,這個張敬則的態度才更為重要,郭戎覺得一個能有收服河湟之志的人,基本可以跟自己算同道中人了。
在郭戎還在思考的時候,羅中文已經開口。
“以收復河湟為志,那應該沒什么問題了,要不要把范、張兩位節度使請到涇州,讓他們看看我們的給吐蕃人準備的禮物,如果能獲得認可,或許會帶來驚喜。”
李愬點了點頭,而郭戎則瞅了一眼整個隴山左右的地圖,瞬間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大將軍,羅參軍的話我認為可行,而且我感覺有涇原軍的七千戰兵守衛后路足夠了,沒必要再讓李銳他們過來了。”
“你是想?”
“讓他們直接去原州如何?”
“仔細說說。”說話的同時,李愬的目光盯上了大帳中的地圖。
“如果三位節度使不支持我們的戰略也就算了,權當讓李銳為我們阻擋側翼,如果能得到他們三個的支持,或許就能成為拔掉插入隴山,讓我大唐幾十年流血不止的這顆釘子。”
將地圖的整個隴山的各個要點連成一個圈之后,李愬的眼中放出了精光,同樣的神情也出現在了羅中文的身上。
“好,擊鼓聚將!”
隨著三聲鼓響,空曠的中軍大帳中瞬間黑壓壓一片,出征的長纓軍所有校尉以上的軍校全部聚齊。
“大將軍被陛下任命為京畿道行軍副元帥,統領……”
羅中文的話還沒說完,大帳之內“嘩”的一聲,這種情況在軍紀森嚴的長纓軍中是極為罕見的。
不過這一次,看著情緒高漲的將校們,郭戎和李愬無奈地對視一眼,郭戎甚至能猜到他們在心里說什么:臥槽,大將軍好牛X……
大概十幾息的時間,將校們的驚訝被抒發得差不多了,羅中文繼續講述圣旨以及太上皇的要求。
“大將軍將以京畿道行軍副元帥統領鳳翔……,介于最新的情況,大將軍和中郎將已經決定將”
羅中文稍稍停頓,指向了地圖上的三個點。
“收復蕭關可保關中四隘穩固,收復原州、秦州,可以截斷吐蕃從渭水道進攻關中的跳板,這就意味著在北線,攻守將易手了!”
幾乎是一瞬間,所有將校開始熱血沸騰。
隴西丟了多少年了,整整四十年了!
吐蕃人的刀鋒頂在大唐的咽喉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
外有吐蕃、回鶻、南詔等強敵環伺,內有河北,江南等藩鎮連番叛亂,朝中更有宦官干涉朝政,再加上那些感覺大唐的船要沉,開始吸血的勛貴……
內困外交之下,郭子儀、李晟、馬燧、渾瑊這些名將,朔方軍、涇原軍、鳳翔軍拼盡全力,也只能死守隴山防線。
而現在,吐蕃和回鶻剛剛大戰,宦官被徹底干廢,勛貴半殘,藩鎮被震懾得不敢妄動,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今天是開戰之前最后一次軍議,諸君各抒己見,務必將計劃盡可能地補全。”
羅中文的聲音剛剛落下,一個人噌地一下就站了起來,蒙乾。
“大將軍、中郎將、羅參軍,既然最終目標是隴西,那我們就應該盡可能地把吐蕃軍吸引住,所以,中郎將之前練兵的想法就不太妥當了。”
“繼續說,不要停。”
“按照計劃,工兵營將建立六個營地,所以我認為每個營地只留下一個營戰兵……”
日落之前,數隊信使從長纓軍大營中沖出,分別奔向隴州、靈州、和長安城。
郭戎這個把李銳所部,放到隴山以外的原州城的想法一下子刷新了所有長纓軍將校的思維
而長纓軍則在統一了想法繼續以前進營地的方式向前推進。
當時間進入第七天,則長纓軍的第三座營地開始修建,行轅向前推進六十里的李愬和郭戎收到了來自偵察兵的消息。
在會州和蕭關之間發現了吐蕃的大隊兵馬,隊伍長達數里,目測兵力三萬以上,按照現在的行軍速度,十天之內可以抵達蕭關。
無彈窗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