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戎能看出李誦很滿意現在的效果,只不過郭戎不知道李誦是怎么打算的,所以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處理現在的情況,或者說怎么處理眼前的這個叫做張泰成的神策軍軍士。
畢竟李誦的本質是皇帝,而不是軍人!
正如在權謀上自己被李誦吊打一樣,行伍一道,自己能看出來,李誦未必能看出來!
有一點郭戎很清楚,如果他什么都不做,眼前這個叫做張泰成的神策軍軍士怕是活不成了。
郭戎從太多真正的勇士身上看到過類似帶著死志的眼神,有安西軍,有吐蕃軍,當然也有回鶻軍。
張泰成之后,郭戎親眼見到的最后一個帶著死志眼神的,是在草原上遇到的那個吐蕃人如果郭戎沒記錯名字他叫阿木塔圖……
張泰成剛才的話里表現出了很多信息。
第一,張泰成從軍應該接近十年是一名老卒,斬首至少十級,之所以是至少是因為唐軍對于軍功核驗極為嚴格!
第二,張泰成是從隴右道邊軍被抽調到神策軍的,這種非常規的抽調一般都是精銳。
第三,張泰成參加過守城、野戰在內至少大戰,而且三次大戰唐軍全部獲勝,其中包括了三年前以韋皋的劍南軍為主神策軍為輔對吐蕃的那場大勝。
把這些東西疊加起來,張泰成絕對不是一個大頭兵!
從軍十年加上斬首十級,張泰成策勛一轉絕對是滿的!
參與三次大戰,策勛三轉只是基礎,四轉也不是不可能。
按照這個推算,張泰成這家伙的勛階和散官階不僅高于自己,可能比李銳還要高,畢竟被打壓的李銳是沒機會參見活捉了吐蕃大相那場大勝的。
大唐的武勛可不是白菜,如果郭戎沒猜錯,這是張泰成是一個靠戰功升上來,策勛三到四轉的神策軍校尉!
唐軍之中,不是所有的校尉都能打,但是靠軍功升上來的,絕對沒有廢物,一個精銳老兵的水平是絕對沒問題的!
這樣一個精銳老卒想殺人很難阻止,要自殺更是沒人能攔得住,除非有人在動手之前攔住他!
如果張泰成還是一個死不悔改的叛軍,郭戎巴不得早點送他去投胎,但是現在張泰成明顯已經從靈魂上醒悟了。
郭戎敢跟任何人打賭,如果從今往后有人敢慫恿張泰成謀逆,甚至在張泰成面前說李誦半個不字,張泰成絕對二話不說上去就抽刀子開片!
站在這樣一個角度,張泰成這樣一個有能力,有經驗,無比忠誠,身體狀態也處于巔峰的唐軍精銳校尉就這么成為權力游戲的犧牲品,郭戎絕對很虧!
長安是個好地方,但是長安的勛貴、大臣、宦官甚至包括對自己非常好的李誦,在郭戎的眼里都是敗家犢子,他們根本就體會不到安西軍有多缺人!
如果給龜茲兩千今天這樣水平的神策軍,郭戎有信心龜茲能再堅守二十年!
莫名其妙地想到龜茲,郭戎的心中就是一個大寫的臥槽!
這一瞬間,郭戎知道新科燕國大長公主李旋那個,讓自己內心無比復雜糾結的計劃可以提上日程了!
郭戎是從龜茲殺出來的,沒有人比郭戎更了解龜茲的情況,如果李旋能掌控住回鶻,送人過去不難,但是龜茲那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所以,之前郭戎最發愁的不是戰略本身,而是到哪去找這么幾千何時送到龜茲去的兵!
戰斗力弱得不行,體質差的不行,意志不堅定的更是不行,挑選幾千合適的援軍何其艱難!
現在跪在這里的是三萬多神策叛軍,可是就看一個張泰成的表現,郭戎知道今天晚上過去之后,現在跪在這里的將會成為三萬多對大唐最忠誠的鐵血衛士!
這些經歷過戰事,身體狀態接近巔峰,但是又因為曾經被俱文珍煽動忤逆,被李誦收拾過之后對大唐又有無限愧疚感的家伙,絕對就是最適合放到龜茲的兵!
至于戰斗力,邵樹民那個不滿編的團今天所表現出的戰斗素養、配合程度、意志決心那都無可挑剔。
問題是,據郭戎了解,邵樹民那個團即便加上二十名陌刀手,在整個十五萬的神策軍中其實算不上翹楚,堪堪中上而已。
至于四萬神策軍狂攻一天沒有拿下興慶宮,恐怕不僅僅是自己一方的原因,畢竟一支失去了靈魂的軍隊到底能發揮多大的戰斗力尚未可知。
四萬神策軍如果有哪怕五千人拿出邵樹民那種決死的勁頭,自己這東拼西湊出來的兩三千人恐怕連一個上午都扛不住!
這幫家伙一旦浴火重生,實在是令人望而生畏,如果不考慮對整個大唐的影響,這三萬多人如果帶著這種赴死的決心,打穿河西走廊未必就不可能!
只不過,郭戎相信以李誦的性格,絕對不會就這么把自己剛剛拿到的底牌打出去,能給自己三千人送到龜茲去就算很對得起自己了。
更何況,如果大唐安定不下來,打下來守不住也沒用!
就在這時候,張泰成突然砰砰砰連續搶地三下,接著挺直了腰板,這動作在郭戎的眼中就是一個尋死的前兆!
在已經變廢為寶的情況下,郭戎可不舍得讓張泰成就這么沒了。
張泰成剛準備起身,郭戎下意識的一腳就重重地踹了上去。
猝不及防之下,張泰成被郭戎一腳直接踹倒。
被一腳踹飛的張泰成不好受,但是踹人的郭戎同樣是疼的齜牙咧嘴。
然而,讓郭戎意外的是,挨了自己一腳之后,張泰成竟然捂著胸口,梗著脖子又要站前起來,那意思很明顯,老子想死,你攔不住!
本來身上就酸疼無比,再加上張泰成這表情,郭戎心中突然升騰的一股邪火,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的郭戎也顧不得這是李誦的舞臺了,于是又是一腳踹了上去。
這一次張泰成,被發了恨得郭戎踹出去騰空至少三米,還砸倒了好幾個跪著的叛軍,同時郭戎破口大罵。
“混賬東西,忤逆大罪,你說以死謝罪就能以死謝罪了?想以死逃避罪責,我大唐男兒鐵骨錚錚,沒有你這種——懦夫!!!”
無彈窗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