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第11章 誰活的更長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章 誰活的更長久

第11章 誰活的更長久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04日  作者:一只橘貓壓海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只橘貓壓海棠 |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回鶻,是整個西域地區最著名的二五仔沒有之一!

至少郭戎是這么認為的!

回鶻人口過百萬,是西域以及草原上妥妥的一個大族!

控弦之士更是超過二十萬,兵力很充裕,就是戰斗力實在不敢恭維。

不要說以裝備好,訓練足,戰斗意志強大著稱的安西軍,事實上哪怕安西軍最巔峰的封常清時期,安西軍的兵力也沒有超過兩萬四千人。

就算是吐蕃的二流,都可以將同等人數的回鶻人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以至于在西域,理論上擁兵二十萬的回鶻人根本就不敢招惹,駐軍連十萬都不到的吐蕃人,甚至還要依靠安西軍來抵擋吐蕃人的兵峰。

用龜茲老兵的話說,吐蕃人甲胄、裝備、兵器用的都是唐軍淘汰的二流貨色,士卒的戰斗意志也相當孱弱,將領上也都是一群廢物,唯一厲害的就是那顆七竅玲瓏的二五仔之心了。

首先,縱觀回鶻人的周邊。

安西唐軍對他們沒有威脅,中原的唐軍沒有精力收拾他們!

吐蕃人雖然很有干掉他們的想法,回鶻人的體量不小,吐蕃人自己的攤子又太大,再加上東有大唐、西有大食,中間有一個惡心他們的安西軍……

剩下仆骨部、契丹、室韋都護府都體量太小,根本就成不了氣候。

而他們周邊唯一成氣候的黠嘠斯,則是二五仔和戰五渣的代名詞!

所以回鶻人在大唐和吐蕃比爛的今天,回鶻人的戰略位置可謂得天獨厚!

只不過,回鶻人打仗不行,但是做生意很在行。

失去了河西走廊對于大唐來說,不僅斷絕了和西域聯系,也失去了非常重要的戰馬來源,無論是朝廷的神策軍還是各路軍閥都缺乏足夠的戰馬。

單單依靠賣馬,回鶻這個二五仔每年可以從大唐的各方勢力手中獲取大量的錢財!

再加上回鶻人還掌握了部分絲綢之路的商路,所以在這個階段,回鶻絕對是西域最富庶的一方勢力,沒有之一。

富庶、貪婪、怯懦但是還能活的如此滋潤,只能說是時也命也!

想到回鶻這個西北地區最大的二五仔,郭戎和所有的安西老兵一樣心中充滿了憤懣和不平。

別的不說,就看看回鶻人最近五十年干的事就知道這些家伙為什么會被稱為二五仔。

太宗、高宗、武帝、玄宗唐軍處于巔峰狀態的時候,回鶻人跟龜孫子一樣老老實實的當仆從軍。

安史之亂,隴右、西域的唐軍主力被抽調,回鶻立刻人反叛和吐蕃聯手占據來河西走廊。

拿下河西之后,感覺吐蕃人要對自己下手,回鶻人和西域的北庭、安西兩軍聯盟,將吐蕃人死死地堵在西域之外。

但是好景不長,吐蕃人大舉進攻北庭,回鶻人主動投降,帶頭反戈一擊,北庭節度使楊襲古被回鶻人伏擊戰死,北庭徹底陷落,安西與中原的通路徹底斷絕。

隨著疏勒失陷,安西的局勢緊張,回鶻這個二五仔感覺吐蕃人勢力過大,再次向安西軍伸出的橄欖枝,主動提供一部分物資補給以聯手一起對抗吐蕃。

郭昕自然反復無常的回鶻人居心叵測,與他們聯合無疑義與虎謀皮,但是就算是飲鴆止渴又能有什么辦法?

郭戎從老卒聽到的大唐還是貞觀、開元那個天下太平的大唐,但是事實上的情況,整個安西軍恐怕只有自己的義父郭昕才知道。

建中二年(781年)朝廷的最后一封旨意送到了西域。

德宗將郭昕提升到了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并授予武威郡王的爵位,同時將一直跟隨郭昕堅守著安西的所有將士均破格提拔七級。

德宗對于安西軍的封賞不可謂不重,但是卻沒有一兵一卒一枚銅錢!

更讓郭昕震驚的是同時還傳來的一個消息,郭昕的叔叔郭子儀去世了!

以郭子儀在大唐的影響力,他在世的十五年尚且無力支援自己,現在人死燈滅,人走茶涼,從那一刻起官宦子弟出身的郭昕就知道,西域不會再得到來自長安的一個援軍或者一枚銅錢!

而在,能夠在孤懸海外、山窮水盡的情況下堅守現在的兩座孤城,和回鶻人提供的支持是絕對分不開的。

想到這里,再想到自己的任務,郭戎知道這表明就連安西軍的情況已經是飲鴆都無法止渴了,甚至安西軍的主心骨郭昕也已經失去了能夠再守下去的希望!

如果不是在龜茲守城三年的記憶,以及老卒們對自己的照顧,或許他根本不會擔下這個苦差事。

再次握緊了手中的信,也許風險很大,但是如果成功……

“郭郎,安西…現在是什么樣子?”

在郭戎想著復雜的安西局勢想著如何利用這封信做文章的時候,憋了很久的盧十四終于開口了。

他這一路一直都在憋著,想知道安西現在到底是什么樣子。

聽到他的話,郭戎先尷尬地笑了笑,舉起水囊大口灌了一口水后,才笑呵呵地開口道:

“安西,呵呵~這會兒只剩龜茲和焉耆兩個鎮了。”

“兩鎮百姓不到十萬,男丁不到三萬,其中七千還都是年過五旬的老卒~”

說著,他擦了擦嘴,緩緩閉眼睛:

“我如果到不了長安,或許郭武威(武威郡王)也撐不了多久了……”

“郭武威?”

生活在吐蕃統治下的盧十四明顯不知道郭昕在二十一年前受封李唐武威郡王的事情。

對此郭戎只能笑道。

“郭武威就是郭昕將軍,將軍在興元元年受封武威郡王,所以我們都尊稱為郭武威。”

“郭昕將軍還在世?!!”

聽到郭戎的話,盧十四的反應很大。

似乎郭昕就是定海神針一樣的人物,似乎只要有他在,安西就永遠不會陷落一樣。

不過對此郭戎則是笑道。

“在世也沒用,安西沒有人,沒有兵,撐不了多久了。”

他一邊說一邊搖頭,讓盧十四捏緊了拳頭。

“郭郎…我…我們去了長安,真的能救安西,救河西嗎……”

猶豫了一會以后,郭戎給出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

“誰知道呢…或許可以吧…”

就是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對于身處吐蕃統治高壓環境下的盧十四,郭戎的話卻給了他一絲希望!

郭戎驚奇的發現盧十四的眼神中竟然帶上了光彩!

他想起了一句話: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盧十四終于下定了決心,眼神堅毅地看向了郭戎:

“郭郎、我這……”

“趴下!!!”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