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正文卷第342章是光榮撤退,還是屈辱投降?澹馬錫要塞要完......但還沒有完!
說澹馬錫要塞要完,是因為在失去了印度阿三的忠誠之后,貝爾斯福德子爵的白皮英兵實在沒有辦法維持防區了。3月11日凌晨的時候,經過一天一夜并不激烈的,澹馬錫島上的10萬英印軍團中的9.2萬印度三哥,不是被炮彈轟死、炸彈炸死、槍彈打死,就是勇敢地高舉雙手,向大明天兵和日本鬼子兵投降了。
根據明軍和日軍的統計,他們在這一天當中總共抓獲了約7.5萬個印度三哥,真的很多!多的都來不及轉運,也沒有足夠的食品供應給他們,只好每人發了一把小白兔奶糖和一塊壓縮餅干,讓他就坐在柔佛海峽的堤壩內一邊吃糖和餅干充饑,一邊等著天亮后轉運......不得不說,這年頭的大明朝真的很。
而說澹馬錫要塞還沒完,則是因為貝爾斯福德子爵最后還是成功的將大約5000英兵和7000阿三兵收攏到了依托武吉知馬山修建的澹馬錫要塞核心區內——放棄了柔佛海峽防線和所有的海岸炮臺。
不過澹馬錫要塞暫時沒有完的原因,也不是這一萬多殘兵敗將和貌似堅固的要塞核心區——要塞核心區是一百年間開始建設,耗時二三十年完工的,按照七八十年前的標準來說,那是很厲害的。但是現在明軍手里有安裝了320毫米艦炮的級淺水重炮艦。澹馬錫島南岸的海防要塞丟失后,這種炮艦就能開到澹馬錫島岸邊,用320毫米大炮勐轟要塞核心堡了。七八十年前的堅固要塞,怎么可能頂得住320毫米大炮地勐轟?
所以澹馬錫要塞沒有完的真正原因,是南洋軍團司令部和南洋艦隊司令部同時接到了陸軍部、海軍部的命令——暫停進攻,圍而不打!
至于陸軍部和海軍部發布這道命令的目的,蜀忠王號上的諸葛為道用腳后跟也能想到,一定是北京的大明朝想給大英帝國一個體面認輸的機會......同時也利用進行談判的機會給英國老設個圈套,以便為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實際上對于眼下正在進行的戰爭到底應該打多久、應該打到哪里,北京的老爺們也是有上、中、下三策的。
上策當然是速戰速決、見好就收了......只要大英帝國可以從馬六甲、大洋洲和俄勒岡西部,并且勸說荷蘭人從荷屬東印度,西班牙人從南呂宋群島,葡萄牙人從帝汶島一起光榮撤退。那大明天朝就允許威廉皇帝繼續統治印度帝國。
實際上,大明天朝并不想要人口很多錢很少內部問題還特別復雜的印度。大明朝喜歡的是人口很少錢很多的地盤,比如擁有新金山的大洋洲,還有美洲西海岸的俄勒岡,當然還有南部非洲這些地盤。波斯灣的產油區大明當然也是大大的喜歡!
所以威廉皇帝如果現在認輸,那印度皇帝讓他當下去也沒什么。
而中策,當然就是在奪取大洋洲和俄勒岡等地的之后,再打下很煩人的印度了......這個打印看起來是不困難,可問題是打下來以后怎么辦?
解放吧......太麻煩!廢種姓、均田地、辦教育,全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不解放吧,太不天朝了。大明如果拿下印度不搞這套,就跟另一條時間線上的美利堅拿下什么地方后不輸出M主一樣,大明上下總覺得這么干是不對的......
另外,眼下的印度也沒多大市場,她只是人多,金銀儲量并不多,也沒石油。而目前全世界還在搞可兌付貨幣,也就是金銀本位制。沒有金銀,也沒有石油這樣的高價值大宗商品,那就沒有市場,總不能白給吧?
下策,當然就是一路打到大西洋去,把堅船利炮開到泰晤士河里,來個炮轟倫敦和活捉維多利亞!
這可就曠日持久了,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打完!
而且把英國打垮以后怎么辦?
是建立明屬不列顛,還是搞一個不列顛海外省?還是安排一個大明王子強娶了維多利亞,建立一個英格蘭小明朝?好像都不合適吧?
所以這就是下策了!
而要追求上策,那大明就應該給威廉皇帝一個的機會,順便再采取一些誤導威廉皇帝和大英帝國當局的計謀。
而諸葛為道的猜測,果然在3月12日得到了證實——就在當天上午,他接到了來自海軍參謀部的密電,而且這密電是以海軍參謀長諸葛為義的名義發出的。
諸葛為義命令諸葛為道和鄭國賢一起主持對澹馬錫要塞的勸降,同時試探著和印度的威廉皇帝談一談和的事兒。
而已經成為的漢弗來上校,當然就成了往來于兩軍陣前的最佳人選了。
澹馬錫要塞的核心堡壘內的司令官辦公室內,已經急得團團轉的貝爾斯福德子爵一見到漢弗來,就給了他一個非常溫馨的問候。
漢弗來苦苦一笑,道:
貝爾斯福德子爵苦苦一笑:
漢弗來說。
貝爾斯福德子爵一想到自己將會被俘甚至有可能光榮殉國,如果不殉國則有可能在將來上軍事法庭,難過眼淚都快下來了。
他又嘆了口氣,問:
漢弗來一邊搖頭,一邊取出了諸葛為道的一份親筆信,雙手遞了上去,
貝爾斯福德子爵伸手接過書信,同時還詫異地看著漢弗來,
漢弗來搖了搖頭,道:
貝爾斯福德子爵馬上就搖晃起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