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第596章 太空戰爭的形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 >>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6章 太空戰爭的形式

第596章 太空戰爭的形式


更新時間:2023年05月08日  作者:三分糊涂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三分糊涂 | 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 
正文卷

正文卷

這兩艘太空飛行器,其大小與人類的殲擊機差不多,但二者在外形上卻有著極大的不同。

它們沒有機翼,隨之而來的上下左右四個引擎與武器模塊,中央部分則承擔著主引擎和能量模塊的功能。

隨著一陣陣急促的電磁波信號,對方的與人類探測器的距離也飛速接近,直到一旁的數據流上顯示出了三百公里的距離。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畫面在瞬間被定格。

會議室內,所有人面面相覷,又同時望向秦將軍。

“這是我們的探測器與執行者照面的過程,在與對方距離五千萬公里的時候,我們的探測器就一直開始發出各種問詢的信號,但對方并沒有理會,或者說,對方并不愿意破譯——他們只發出了兩段意義不明的電磁波,隨后便派出了這兩家太空飛行器——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為太空戰機。”

“根據探測器穿回來的數據,對方的太空戰機的最快速度可以達到3000馬赫——差不多就是光速的千分之三。”

“這里,是我們探測器提前釋放的信號采集器所傳回的攻擊畫面。”

秦將軍話音落下,全息投影便模擬出了另外一副場景。

只見以高達十米的探測器為中心的畫面中,只是光芒一閃,探測器便被一道亮光撕得粉碎,而沒過幾秒,又是兩道亮光劃破虛空,直到信號采集器的畫面消失。

“大家再看這個,這是根據之前探測器雷達和超級光學望遠鏡結合而成的畫面。”

畫面中,三十余艘太空飛船遍布在茫茫夜空之中,其中一艘母艦的個頭足足有四艘第二大戰艦的體積。

而根據測繪,這艘母艦的規格大概在五百米長,寬高各兩百米左右。

單論體積,它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強空天母艦的三倍。

而體積第二大的六艘戰艦,其個頭也比人類空天母艦的個頭小不了多少,人類引以為傲的,那些長達百米的“主力戰艦”,在這些主力戰艦面前,就仿佛戰列艦與驅逐艦的區別。

除了六艘大型戰艦之外,執行者艦隊還有十余艘大小不一的戰艦,以及更多的小型戰艦——其最小的戰艦,都有“鷹”級戰艦的個頭!

大大小小,一共三十六艘戰艦,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默默航行。

如果……以噸位決定戰斗力的標準……那么,人類目前最強大的、成編制的御夫座艦隊,其總噸位,只是對方噸位的零頭!

會議室內一片寧靜,所有人都陷入無比的震撼中。

但秦將軍顯然沒打算讓大家止步于此。

“這里,是之前葉教授從塔拉族人星系中傳來的主力戰艦對決的場景——在一天前,塔拉族人與克榮人展開了一場雙方共計投入六十余艘各型戰艦的大規模太空戰役。”

隨著秦將軍再次放出畫面,所有人的心跳也隨之加速。

畫面中,相隔不到十公里,甚至肉眼可見的戰艦不斷升起護罩,又不斷還擊,數不清的粒子束劃破長空,不時從戰艦的身側飛過。

一邊播放著視頻,秦將軍的聲音也一邊響起。

“過去,我們對太空作戰方式一直都沒有準確的認知,一直認為超視距作戰是主流。”

“畢竟,就算是咱們用的老掉牙的激光主炮技術,其威力也可以做到看到即擊落。”

“但從克榮人與塔拉族人的實戰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雙方科技水準相近的條件下,即使雙方都擁有可以瞬間摧毀對方戰艦的主炮,但真要摧毀對方,卻是難上加難。”

“一秒就是三十萬公里——但別忘記了,戰艦也是在高速運動的。普遍而言,戰艦的速度在巡航情況下是每秒八十公里左右。”

“大家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意味著就算你瞄準得再精準,只要有0.001秒的誤差,你只要在三十萬公里之外開火,你的光速粒子炮落在對方戰艦的既定位置上,也會產生80米的誤差!”

“我們都知道,在一個復雜系統中,要確保1毫秒乃至零點幾毫秒的時間精度有多難……”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在這種規模的混戰中,克榮人與塔拉族人雙方都很少開啟主炮,而是改用的艦側炮來進行攻擊。”

“因為側面迎敵,可以保證飛船擁有極高的機動速度,從而避開對方的打擊。”

“而主炮由于大多和我們的設計一樣,處于船頭位置,一旦開炮,就意味著正面迎敵——我們知道,高速飛行中的戰艦是很難進行轉向規避的。這也是為什么之前我們看到的被蒸發的戰艦,是從船頭被蒸發,而非船體。”

隨著秦將軍的解說,雙方的戰斗依舊在枯燥地進行著。

很顯然,戰斗的雙方都是在“超視距”之外進行著不怎么湊效的攻擊。

這時有人低低地罵了句臟話:“這打起來也太沒效果了吧?難道太空時代戰爭還要搞十七世紀的排隊槍斃?”

“距離越遠,精度越低,這是必然的——除了導彈。”秦將軍看了吐槽的同僚一眼:“但別忘了一開始的畫面。”

所有人齊齊望向秦將軍,而其中,有的人已經明悟了。

今天這場會議,不是向大家展示敵人的艦隊有多么龐大,敵人有多么牛逼的。

而是要向大家展示,太空戰,是怎么打的。

既然超視距——哪怕是在一光秒之外的三十萬公里——在面對高速運行的目標時,精度都很難保證,那么拉近距離作戰,便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而執行者的艦隊,現場給人類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

那就是太空戰機。

腦機中心。

葉銘大步從辦公室內走出,當走到大廳后,他與匆忙出門的周向南的團隊匯合,隨后一起走進電梯。

上到頂樓后,他們一行六人直接上到早已等候多時的“伊塔號”。

伊塔號引擎啟動,反重力模塊啟動,繼而是姿態引擎啟動……片刻后,伊塔號緩緩騰空,繼而啟動主引擎,開始不斷加速,朝著祖國遙遠的西北方向前進。

他們這次,是要前往正在大西北搞得如火如荼的二維工程基地,將人類的二維能源革命的火種徹底點燃。

原因很簡單,高密度的能源是一切的基礎。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