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第245章 引力場和核力介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 >>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5章 引力場和核力介入

第245章 引力場和核力介入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09日  作者:三分糊涂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三分糊涂 | 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 
窗外蟬鳴聲聲,葉銘眉頭緊皺。

他現在不確定超級模擬彰顯的是“預言”還是“歷史”——因為這涉及到到更高維度的時空觀。

有些現象,對于普通人而言,無非就是一個“神跡”,“奇跡”。

但對他,對于絕大多數科學家而言,所有的現象都是這個世界本質的昭示。

他完全有理由相信,系統降臨,不是為了讓他變成天才滿世界裝逼的。

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大發善心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他必須思考,不然不得安寧。

然后就是……

“不著急,小問題。”

葉銘收回視線,看著右下角的日歷,還有50幾年。

“分析下,如果超級模擬彰顯的是我們這個時間光錐之中的未來,那這是系統給予的光錐事件泄露,這很重要。”葉銘敲了敲桌子:“這很重要!”

“如果我們這是從時間光錐之外汲取信息,愛因斯坦聽了都要從棺材里跳起來。”

“如果只是一次單純的模擬,那就沒什么好說了,馬照跑舞照跳。”

伊塔問道:“那如果不是呢?”

“也是小ca色,還有五十幾年,只要算準了要來,隨便搞點反物質什么的炸了就是。實在不行,捕獲幾個小行星杵在那兒,讓它狗R的出門就車禍……”

葉銘笑了起來:“重要的是先弄清楚這個天體是什么——在超級模擬世界中的人們,五十幾年都沒有發現它,顯然它不可見,”

“那么就只能是黑洞,或者遵循卡洛·羅韋利提出的白洞視界面可以彈開一切物質的猜想,是個看不見的白洞……”

“然后呢?”

“它的質量并不大,也沒有吸積盤,所以不符合恒星坍縮形成的黑洞——有史瓦西半徑在呢。”

“然后呢?”

“然后我就猜它是個蟲洞出口……或者出入口。”

葉銘抿著嘴,眼睛微微瞇起,眼中的光芒也越來越亮:“之前我們討論了很久的致密引力恒流傳導技術,該技術的核心就是在飛行器的外部生成一層類似高維空間的膜,讓引力直接穿透并作用于高維空間。”

說著葉銘打了個響指:“就是這樣,我們以前糾結的是蟲洞的維持問題,現在看來……要維持蟲洞可能就是這種引力恒流技術——它可以從高維空間中吸取某種奇異物質來維持蟲洞的穩定!”

“有證據嗎?”

葉銘哈哈一笑:“有個毛!鉆了才知道!”

“不過,我現在確實有點干勁了。”葉銘抹了一下光溜溜的手臂,一副大干一場的模樣:“我有一個異常牛逼的想法。”

“什么想法?”

“引力恒流技術可以觸碰空間和維度,那么引力波過去之后呢?”葉銘目光炯炯有神:“或許這就是超距通訊的原理。”

伊塔便做出了無語的表情。

“系統都能和我超距通訊,憑什么老子不能超距通訊?”葉銘咧了咧嘴:“小爺我還想早點鉆黑洞,看看那處于我們時間光錐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樣呢……”

“嗯,不行,還得把反物質炮搞出來。”

“來,開抽!”

“好!”

深吸了一口氣,葉銘喚出系統。

現在他理論和工程都已經雙六級——如果10級滿,那他就已經“及格”了。

“不要墨跡,直接抽。”

“第一張,《引力生成裝置》。”

“額……”

“第二張,《維波末端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這個明顯有點辣雞了。

“第三張,《致密引力透膜設計》。”

“第四張,《核力介入設計》”

“停!”

當聽到第四張后,葉銘瞬間叫停!

“還剩一張,抽不抽?”

“存著。”葉銘深吸了一口氣,望向眼前展示的四張圖紙。

——準確地說,是落在第四張之上。

作為一個開了掛的學者,他或許對有些物理或者數學問題不能理解,但論背公式,背描述,那沒有人能背的過他。

核力——使核子組成原子核的作用力,擁有短程性、飽和性、電荷無關性、交換性、非中心力等特征。

籠統點說,四大力中的強、弱相互作用力,其實說的就是它。

根據夸克模型和規范場概念,物理學家們提出了量子色動力學,并引入一種叫“膠子”的規范玻色子,最終形成了目前的粒子基本模型。

葉銘相信,系統所在的文明,不可能給自己搞一個現有“三大力”統一的技術來的。

“最后一張打開看看。”

“好。”

隨著圖紙打開。

看著滿目的公式和一眼望不到邊的各種運算設計,葉銘整個人有點傻眼了。

伊塔咯咯笑了起來。

她比葉銘看得快些。

她一眼就看出來了,這里面包含了空間降維、空間退膜、量子定位等等技術。

每一個,她和葉銘都聞所未聞。

而當葉銘再次打開第一張引力場裝置時,葉銘更是愣在了當場。

“草!”

下午兩點半,何沫走進辦公室。

見到葉銘一副便秘的表情,她十分好奇。

“今天中午的水煮魚太辣了?”

“……沒有,別管我,我現在有點煩躁。”葉銘揮了揮手,從顯示器收回視線。

四張圖紙中,最寶貴的應該就是《核力介入設計》——因為從某種意義上,這的確是在干“中子星”。

或者說,造中子星。

但里面的好多技術葉銘都不知道不說,就算公式也看不太明白——就好像一個中學生看粒子基本模型的那種感覺。

他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這他娘的就是四力一統之后,還觸碰了維度的技術。

不然按照他現在的理論水準,又怎么可能看不懂?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個,其實還沒什么。

其余三張里,真正有用的,且又大用,其實是引力場設計——有了這個,就意味著人類可以長時間地在太空生存。

只是……怎么說呢,這個技術,其實有點浪費了。

因為葉銘過去幾個月一直都沒有放棄過對約束阱的繼續研究,特別是在請教了霍來恩教授在希爾伯特空間的諸多問題之后,他其實已經有點摸到了基于約束阱的引力場裝置的門檻。

而這個引力生成裝置,原理和他想象中的一模一樣。

就相當于……一道20分的難題,他馬上就要做出來了。

結果老師跑上臺說:“同學們,那道20分的大題沒做出來吧?我來給大家講一講。”

何沫一陣無語:“那你半小時后心情能好一點嗎?”

葉銘抬頭望向她:“有事嗎?”

“潘院士要過來了。”

葉銘微微一怔,他下意識望向手機:“怎么沒給我電話?”

“助手聯系我的,估計知道你每天中午要休息,不打擾你唄。”何沫笑了起來:“而且他也只是順路過來看看工地怎么樣了。”

葉銘便點了點頭。

怎么說呢,他其實還是有點覺得對不起老潘的——因為隨著量子計算機因為約束阱而來了一場大提速之后,這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要把量子計算機進行經典化的諸多猜測都被提了出來,嘗試也做了不少。

但越是嘗試,大家便越是有點感覺到“絕望”。

甚至就算前陣子硅谷那邊召開的量子計算機大會,馬斯克就公然表示,超級AI加量子計算機才是未來。

這句話傳到社交媒體后,世界一片嘩然。

葉銘沒關注國外群眾怎么想,反正國內群眾是特別開心。

因為集智科技這兩方面都具備。

再加上葉銘也在各種公開場合不斷表示,艾塔會完美利用量子計算機的算力……

這樣一來,國內搞量子計算機的團隊就變得難受了起來。

全國人民都在等著省交的量子計算機中心完成……而這個中心,恰好是潘院士他們主力承建的。

伱說這整得。

當然,葉銘完全相信,潘院士是一個能夠為了讓量子計算機完全經典化而做出一切的真正學者,但……親手革自己的命這種事……對吧?

因此,每次葉銘都會親自到大門口迎接。

即便今天這種三十三度的高溫也不例外。

潘院士下車后便熱得直冒汗,以至于他前腳剛踏進大門,便立刻改變了主意:“不去你辦公室了,免得剛涼快一會又要跑出來受熱。”

葉銘哈哈一笑,對著旁邊的數據中心大樓伸手引道:“那我們直接去機房,那邊中央空調已經投入運行了。”

“嗯好,我今天也只是過來看一線,催一催。”潘院士笑著望向葉銘的后腦勺:“你這傷口不礙事吧?”

“除了發型難看點,一切都OK——要不我給您表演背個圓周率?”

潘院士哈哈大笑。

葉銘腦袋磕破被縫針的事,這些和他經常開視頻會的學者們肯定是瞞不過的,而且大家也確實擔心。

走進機房,屋外的悶熱瞬間消失。

要建設一座量子超算中心可不是簡單的裝機,它非但要先把運營商的設備和帶寬接口先建好之外,還需要建立高溫超導環境——只有超導線路才能完美地發揮量子計算的真正算力。

建好了高溫超導電路布局后,還要建真空環境,最后才能輪到光子約束阱。

數據中心從外面看一共四層樓,但走進之后,卻只有兩層。

第一層的層高有七米,主要是數據機房的各種網絡設備和光信號處理設備,為了屏蔽干擾,第一層的樓頂安裝了接近半米的屏蔽層。

第二層,也是外面看來的第三層,才是真正的量子計算機的本體。

葉銘陪著潘院士從七米高的旋轉樓梯上到二樓。

現在二樓正在進行的是第一步,高溫超導電路布局。

和施工團隊的一干人打了招呼后,潘院士把施工負責人,龔海教授留在了旁邊。

龔教授也是之前科大那邊團隊的一員。

“看樣子第一階段快完成了。”潘院士看著施工進度,感慨道:“不容易啊。”

“還行。”龔教授不多言多語,只是一笑。

“主要是龔教授他們辛苦了。”葉銘順著夸獎了一句:“現在看來,估計國慶就能上線第一批約束阱。”

“嗯……”潘院士點了點頭,隨即沉吟了幾秒后輕聲道:“不過葉銘,我要提醒你一點哈,量子超算的運行環境真的很苛刻,特別是你這種上百萬個量級的……”

葉銘點頭:“我明白的,所以旁邊的工地也在加緊時間。”

“不是工地的事,而是……兩公里外開個重車過去都不行。”

潘院士眉頭微微皺了起來:“這些東西,真的沒辦法算,也沒辦法模擬,只有實際體會到了才知道。我們那邊這個月,約束阱的量級已經到了80萬。然后就經常出錯……我們一直以為是設計或者裝配誤差導致的。”

“但前陣子我們那邊不是接待了領導么?封了幾條街之后,巧了,風平浪靜。”

“后面我們就留意了一下交管的數據,發現晚上有重車過的時候,就很容易報錯。”

葉銘:“……”

潘院士望著葉銘:“我們考慮過,用磁懸浮將計算核心托起來……但磁懸浮的磁場有干擾,這個除非你能解決……否則……”

何沫一直在一旁靜靜聽著,此時插嘴道:“那意思是最好建在山區?遠離市區的地方?”

潘院士便看了何沫一眼,微微一笑:“對!遠離人煙,去無人區更好。”

葉銘便微微皺起了眉。

他肯定知道量子計算機對運行環境很苛刻,但沒想到……居然會這么苛刻。

看來量變非但能夠引起“質變”,也能減弱容錯率。

“反正我就是給你提醒一下。”潘院士笑了笑,打趣道:“別到時候你們也出現問題的時候找我扯皮,說我們給你們修得馬馬虎虎什么的……”

葉銘咳了一聲,笑了起來:“那肯定不會。”

話雖如此,但潘院士說的,也確實是個問題。

難道真要往深山老林鉆?

沉默著,葉銘望向已經快要建好的超導電路。

確實,磁懸浮是一個很好的方案——雖然相對樓板而言,磁懸浮其實也會做相對的唯一,但只要運動的量級很小,就沒問題。

主要還是磁懸浮的強磁場會對約束場有微弱的干擾。

除非……

沉默中,葉銘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潘院士,我們建個反重力場怎么樣?”

“嗯,啊?”潘院士差點沒把舌頭咬掉:“什么玩意?”

“我說,我們試試看,能不能搞個‘反’重力場——其實就是強YE場稍微變一變。”

葉銘嘿嘿一笑。

他把反字說重了一點。

當然這不是真正的反重力場,算重力穩定場。

(4K合1章)


上一章  |  從黑科技到超級工程目錄  |  下一章